黎明:大陸網紅現象透視

2021-02-19 雜文家

網紅:金錢美女加忽悠

 

最近,「網紅」這個詞出現頻率很高。一來,因《網際網路周刊》發布了「2015年中國網紅排行榜」;二來,某些「網紅」吸金驚人,如「Papi醬」獲1200萬元融資、1.2億元估值,成為「網紅2.0」中的代表人物。於是,不少人眼紅了,做起了「網紅夢」,媒體與學界也更加關注網紅現象。

 

什麼叫「網紅」?包括學界在內,沒幾個人能理清此概念、認準其所指。《咬文嚼字》編輯部對該詞有個「相對權威的解釋」:「『網紅』即『網絡紅人』,指被網民追捧而走紅的人」。這解釋,差不多等於沒解釋。

 

一般都不注意,也難以想像。在我們這兒,官方規範使用的「網絡名人」一詞,並不指向「網紅」這一群體。大眾口語中的「網紅」,不包括網際網路業的領軍與骨幹;不包括知名人文學者、科學家和商界名流;不包括「專家名博」、「知名網友」、「著名版主」和評論員;不包括「意見領袖」以及來自左中右各方向的所有「公知」……這些在網上也紅火的人,可被統稱為「網絡名人」,但他們和「網紅」的名分扯不上關係。

 

在比較重視民間輿情和「疏通引導」的時期,真正的網紅,即「意見領袖」之類的網絡名人。其時,他們雖然擁有百千萬粉絲,發一條信息動輒被轉發數萬次,但他們並不公然利用粉絲去兌現自身的商業價值,即便蓄意創收,也得隱蔽進行。因為,就公共話題發言的「正直人士」,一旦被粉絲發現本是一心搞創收的傢伙,則頓失人心,從此當不成「意見領袖」了。

 

「知識網紅」尚存一定發揮空間之時,儘管「網紅2.0」已大有人在,創收吸金亦成就相當規模,但此時還輪不到他們久站輿論中心。所以說,新一代「網紅」之所以這樣紅,不僅是網絡平臺與交流手段發生變化、更新的原因,首先,這是被「社會大環境」的變化所規定的。

 

「重話題」退位而「輕話題」補位;公共性的務實傳播走向衰敗,私人性的浮躁喧囂趁虛而起。我們社會裡抓人眼球的人物與信息,理性、學識、技術含量均為之大減,此可謂巨大的「文明退步」。

 

「網紅排行榜」榜單上第一名是王思聰,富二代代表人物,沒他爸這位首富就不會紅。前五名中的後四位,「Papi醬」、「天才小熊貓」、「艾克裡裡」、「回憶專用小馬甲」,以及某些排後的發布圖文、視頻作品的作者,具有一定的原創能力。


 

不過,說他們的成功是「內容為王」的結果,此結論仍有問題——對本國任何發布平臺而言,內容從來都不是王——監管內容的人才是王。

 

仰仗「顏值」和財富而入榜的女性比重不小。王思聰現女友、前女友都在榜上,「奶茶妹妹」排在第十,羅志祥女友周揚清第47名,郭富城女友方媛第48名。「名男」的女人或者「富家女」,日子滋潤,顏值高,有條件在網上秀優美姿態和「優雅生活」。

 

至於「排行標準」,據稱要依據口碑、創造力、影響力,而此三者都不好解釋,更不好評定。顯然,口碑誰最好,創造力誰最強,「網紅榜」制定者自身也講不清。如此,只有粉絲數、瀏覽量等數據,才算是有效的評估依據。

 

「網紅榜」排出的次序為一錢、二美、三忽悠,反映主流價值觀。網紅裡沒有權力崇拜的偶像,這是按規矩來的,其實呢,火不過權力紅不過官,中國人都知道。

 

刻意打造的「網紅2.0」、「網紅3.0」,是些什麼人?現在可以回答了:不搞經營、不轉化流量為商機的那一部分網絡達人,是不具備演藝專業素養的另類娛樂明星;剩下的另一部分,是成功的廣告人,即自身利益或相關品牌的代言人。

 

官媒所說的正面而勵志的「網紅」,並非知識精英,也不承載「社會良心」。新一輩有中國特色的廣告人而已,和以前傳統平臺的廣告人相比,還少了些厚重與紮實。話說回來,能把青少年網民忽悠的團團轉,也算青年群裡的人才了,畢竟,被他們忽悠的對象,比他們更不成器。

 

「網紅」到底能紅多久?連估價並買下「網紅」股份的投資人,也說最有才的「網紅」長不了,因而需要進行「一次性收割」的投資。現在我可以肯定回答的是:「老網紅」當中,芙蓉姐姐作為「網紅鼻祖」,羅玉鳳作為「底層逆襲」與「刺激主流」的典範,將在書面和網頁上芳名長存,而其他的新老網紅,到下一周還紅不紅,都不好說。

黎明公權批評家,凱迪網絡首席評論員

山東人,居河南濮陽。原搜狐專欄作家、星空評論主持人,前南都、《東方早報》、《鳳凰周刊》專欄作者。現流竄民間各藍球場,業餘寫作和唱歌(歌唱界文章第一,評論界第一歌手)

 

一個人的主義:「三無主義」——政治上消滅無權階級;文化上消滅無知階級;經濟上消滅無產階級。

 

 此生最大遺憾:讀者數量對不住我文章質量。

 

黎明作文宗旨:努力提供新知,至少有所擔當。


長按二維碼中間的小鮮肉,敬請關注新知獨見、真話囂張的微信公眾號《雜文家》 zawenjialiming





相關焦點

  • 如何運用線條透視現象拍攝增加圖片的縱深感!
    攝影中縱深感的表現主要是,運用鏡頭特性和人眼的視覺特性中的線條透視現象和影調透視現象來表現。線條透視現象現實生活中我們觀看遠近物體有這樣的規律,距離近的物體大,距離遠的物體小,越遠越小。這種近大遠小,近寬遠窄,加上有明確線性或運動軌跡的在攝影中稱為線條透視。在攝影中掌握這種透視現象來增強畫面縱深感效果是非常重要,如何運用線條的透視現象來加強畫面效果的表達呢?
  • 吳宗憲怒懟臺灣網紅:「大陸跟我們同文同種!」
    島內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大搞所謂「反紅色媒體」遊行,卻不滿沒有藝人出來支持,他點名炮轟臺灣藝人吳宗憲到大陸賺人民幣,是「假愛臺」。吳宗憲4日回懟,他到大陸演出是「為人民服務」,強調大陸人與臺灣人本來就是同胞,「中國大陸跟我們同文同種,你一定要去仇視他們嗎?」
  • 吳宗憲怒懟臺網紅:「大陸跟我們同文同種!」
    吳宗憲4日回懟,他到大陸演出是「為人民服務」,強調大陸人與臺灣人本來就是同胞,「中國大陸跟我們同文同種,你一定要去仇視他們嗎?」綜合臺媒報導,6月23日,島內網紅「館長」陳之漢聯合「臺獨」政黨「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煽動舉行所謂「反紅色媒體」遊行,宣稱要把「親中」媒體趕出臺灣,「因為這類媒體近年來對臺灣民眾有影響」。
  • 你能紅過黎明麼?黎明是唯一免籤全球國家的天王,劉德華也沒做到
    很多人都說黎明在四大天王當中是實力最差的一個,事實上,這完全是一個誤解,要知道,在所有的天王當中,黎明是唯一一個能夠免籤全球國家的明星,就憑藉這一點,誰又能夠比他更紅呢? 現在不少的年輕網友對於四大天王的巔峰時期,其實並不了解,但對於80後90初的人來說,四大天王絕對是印象當中最紅的明星之一
  • 臺灣網紅配合大陸「統戰」宣傳? 國臺辦駁斥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中新社記者:民進黨有人最近指控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製作散播具有「統戰」意函的影片,配合大陸進行統戰宣傳。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臺灣網紅配合大陸「統戰」宣傳?國臺辦駁斥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中新社記者:民進黨有人最近指控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製作散播具有「統戰」意函的影片,配合大陸進行統戰宣傳。
  • 臺灣小學生最喜歡的網紅排名,對照大陸網紅收入,他們收入怎樣?
    在這份名單中,這些網紅對於很多大陸網友來說,應該是非常陌生的。 但是,撇開網紅的因素,這些網紅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讓網友更好的記住,名字取得非常的怪異、膚淺。
  • 臺灣人最喜歡的網紅排名,對照大陸網紅收入,他們收入怎樣?
    2020年臺灣小學生最愛看的網紅名單,在網上曝光。在這份名單中,這些網紅對於很多大陸網友來說,應該是非常陌生的。但是,撇開網紅的因素,這些網紅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讓網友更好的記住,名字取得非常的怪異、膚淺。
  • 因贊大陸視頻一夕成「網紅」 她對記者直呼「沒想到」
    她在節目中以手機行動支付在大陸的便利性為例,強調大陸已經「後發先至」。而臺灣很多人不了解大陸,思維還停留在十年前、二十年前,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李永萍在節目中提到,臺灣某些「主流」媒體的偏見報導,造成多數民眾對大陸誤解,但這20年來,大陸的網絡科技和網絡金融,早已後發先至,不單在亞洲獨霸,更超越全球。
  • 綠媒為抹黑大陸 又對臺灣網紅下手
    臺灣知名網紅「臺妹PKGIRL」,因為自己的自媒體講述了在大陸的生活而大火,繼而綠媒紛紛對其下手。就在一周前,臺灣的綠媒,以「臺妹PKGIRL」為主體,發布了一條新聞,指責她是「大陸官方」找來發布在大陸的消息,繼而1450們(綠營網軍)紛紛出動,在她的平臺上,對她進行言語上的攻擊。
  • 網紅鄭茵聲破尺度穿透視婚紗,若隱若現性感爆表
    請戳右邊關注我,最新娛樂八卦、明星護膚、時尚資訊等你批閱網紅團體「這群人TGOP」成員鄭茵聲(Alina Cheng)以活潑爽朗的個性走紅,除了在網紅界人氣頗高,更跨界進入演藝圈演戲、拍電影,以搞笑形象吸引不少網友喜愛。近日,為了慶祝「這群人」出道十周年,一行人特別拍了宣傳照,她穿上婚紗大方曝光完美身材,笑說:「料只能在重要時刻呈現。」
  • 蒙太客專欄|臺灣現象級影片與大陸票房神作的「兩地境遇」
    臺灣電影在大陸  在2010年兩岸籤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之前,臺灣電影在大陸是被當做進口影片處理的,需要和包括好萊塢在內的歐美大片競爭每年20部進口影片的配額。而在籤訂ECFA之後,臺灣電影不再受配額限制,只要經大陸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就可以在大陸發行並放映,其中兩岸合拍影片還可享受國產電影發行待遇。
  • 連王大陸都被網紅攻陷了?!深八「巧遇」王大陸的96年網紅
    快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金魚妹吧哎都說網紅要承包男明星了。。這不。。
  • 臺灣「網紅」小夫婦的大陸首頓年夜飯
    呂明 攝  (新春見聞)臺灣「網紅」小夫婦的大陸首頓年夜飯  中新社福州2月16日電 題:臺灣「網紅」小夫婦的大陸首頓年夜飯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呂明  15日晚,農曆大年三十除夕夜。當印著「LuLu」、「大叔」廣告笑臉的公交巴士在臺北街頭駛過時,這對臺灣「網紅」小夫婦正在福州市津泰路一間公寓裡和和美美地吃著在大陸的第一頓年夜飯。  臺灣過年必吃的長命菜,網購的湖南臘肉,福州老字號門店的魚丸,還有「大叔」專程從內蒙古帶回來的牛羊肉……這頓年夜飯特別的「五湖四海」。圖為李函儒與媽媽在店裡製作花束。
  • 臺灣主播的大陸網紅「修煉秘籍」
    如今,朱慧寧已是擁有2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她創辦的MCN公司還在兩岸籤約有2500名主播。「事實證明,女人第六感還挺準。」朱慧寧笑著總結創業經歷。2016年,還在臺灣的朱慧寧受到社交平臺的邀請,進行了「觸網」初體驗。通過直播,她帶著網友們參觀了日月潭、臺北101等臺灣地標景點。
  • 透視||線性透視
    透視有以下幾種:NO.1 平行透視NO.2 成角透視NO.3 傾斜透視NO.4 散點透視NO.5 空氣透視NO.6 空間透視NO.7 色彩透視後三種透視都是通過空氣和空氣中灰的作用而產生的視覺感受;而我們這次主要講的也是我們最常用的前三種透視。
  • 忽如一夜春風來,「網紅現象」遍地開花,既有益處,也有弊端
    導讀:問,在當今時代,草根要想逆襲,最快的方法是什麼,答案,似乎,是能「火」和「出名」,這種現象,既有益處,也有弊端。春風,吹活了「網紅經濟」,讓更多的苦命人,擁有展示自我的平臺,又或,它是一個放大鏡,能把人的優點無限放大。相比缺錢,人們更怕的,是突如其來的名氣,和無法駕馭的財富,它,比窮更可怕,更甚,可以摧毀一個人。
  • 臺灣網紅小盤點(3)蔡阿嘎
    實際上,他從2008年開始走紅,被稱為臺灣「網紅始祖」、「YT長青樹」。蔡阿嘎全家都是網紅。妻子「嘎嫂二伯」排名96,長子「蔡桃貴」排名7,次子「蔡波能」暫未上榜,YT也有42.7萬訂閱。2019年網友票選,蔡桃貴獲人氣冠軍,蔡阿嘎獲亞軍。今年37歲的蔡阿嘎,童年不太幸福。
  • 臺灣網紅遭大陸搏擊冠軍約戰 曾嗆聲大陸「有種現在打過來」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話說大陸有位名叫練喻軒的29歲搏擊冠軍,日前突然在網上發布視頻,強硬約戰臺灣的一位「重量級」網紅主播、健身館「館長」陳之漢,「有沒有膽量跟我打一場,一回合你還站著就算你贏」。 雖然練喻軒表示「管不了」陳之漢的政治立場,不過後者近期的一些活動卻值得注意:不僅與「臺獨」分子一起參加反「紅媒」遊行,還讚賞蔡英文,嗆聲大陸「有種現在打過來」。 陳之漢收到「戰書」後,先是開價1000萬美元作為出場費,然後降到500萬新臺幣,終於在3日應戰並表示「一毛錢都不要」。這場對決敲定後,迅速遭到兩岸網民圍觀,還被綠煤炒作為「臺海戰爭開打」。
  • 娛樂圍城現象:為什麼城外的網紅想進去,城內的明星想出來?
    從著名的喬碧蘿事件到口紅王子李佳琪,網紅像颱風一樣席捲人們的生活。如抖音、快手這樣日活上億用戶的軟體,不斷的創造出24小時內產生百萬、甚至千萬關注的明星,從商業價值的角度考量,網紅和明星的界限逐漸模糊。一大批的網紅有了資本後,開始轉型,不滿足於棲身在虛擬世界,試著向明星轉變;一大部分明星的商業價值被壓榨後,看到了網紅帶貨的紅利,都躍躍欲試,想做一把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