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音C9這臺」磚式便攜耳放「,帶你夢回大炮巨艦

2021-02-13 林sir曰耳機

我曾經以為自己是不會結婚的,甚至身邊要好的朋友也都覺得我這種人怎麼可能成家?說笑呢吧?

 

如果不是遇到我媳婦,按照那時候我的軌跡,繼續延續下去,這會兒的生活方式應該是:依舊在寫文章,依舊不怎麼管店裡的細務;拖著個20寸登機箱,住到某個小城市大學附近的酒店裡,每天下午溜到學校操場上踢野球,然後回酒店洗個澡聽歌看書喝啤酒。一定是會在這個城市留下幾個朋友的,某天忽然就想換個城,微信跟他們說個下回見,就忽然又去了另一個地方……

 

若真的是這樣的人生,那麼坦率說,凱音C9這玩意兒就太合適不過了——畢竟是準備毫無計劃的飄來飄去,卻又不可能對音質無需求(反而這種情況下會更有需求),音箱帶小的無聊帶大的麻煩,聽歌肯定是要耳機(確切說是耳塞,頭戴都嫌佔地方)合適,那麼能帶著走的玩意兒裡,還有什麼東西比C9音質更好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大炮巨艦的巔峰,然而悲催的是巔峰即末路,甫一開戰大家都懵逼的發現時代變得真快,航母忽然徹徹底底取代了戰列艦成了海戰的主角,皮糙肉厚炮粗也沒用,在艦載機面前只有抱頭挨打的份兒!所以戰時美國雖然設計了更猛的蒙大拿級,也只是落在紙面上,畢竟大和武藏都餵魚了,造出來也只剩下個寂寞。

 

然而,還就真有人不怕寂寞,不按著別人的節奏去想事情,當全世界都告訴他這玩意兒過時了的時候,他說「我不這麼認為」,然後一個燈泡一個鋼板的,把新時代的大炮巨艦給砸了出來。

 

按理說,鋪墊到這裡,我該好好的誇下燈泡梁了,就像小時候那些電影裡歌頌王成、李向陽一樣,給他樹一個豐碑啥玩意兒的,不過那又顯得太假太膩味,咱還是接地氣一些,誠懇的談談這個話題——2021年了,便攜耳機放大器,還有沒有存在必要。

 

要說便攜耳放是怎麼火起來的,我覺得這事兒繞不開蘋果,畢竟較早上便攜放的那些人,十有八九是插在蘋果上來用的,這裡面包括但不限於各代老IPOD、IMOD以及後來的NANO。那時候大家真的不嫌麻煩,反正從下載歌曲到網購耳機,每一步都沒現在便捷,折騰既然屬於常態,那麼再多折騰兩下子,換來更好聲音就行嘛。而且那時候的器材客觀來說真沒現在這麼多這麼猛,所以提升是很容易被感知的,哪怕你是個門外漢,加不加耳放,那改變都是一耳朵輕易能分辨的。

 

時光荏苒,進入到2021年之後呢,你再盤點各家的旗艦磚機,你會發現它們真的很強,當初IMOD+黑鳥那種已經幾乎到頂的捆綁套裝,在一眾萬元級播放器面前也只能鎩羽而歸。後者全體呈現出:能硬解超高碼率+普遍大推力+必須有平衡輸出+素質也都很高的特徵。那麼實際上如果有人再去做個香菸盒大小的便攜耳放,強是無論如何強不過這一票磚頭的,你體積在那放著就是致命差距,小耳放是徹底沒意義的。

 

那麼把耳放做大一些,做得和國磚差不多大小,就大概一個移動硬碟盒上下的體積,有沒有存在價值呢?其實看起來也很小,因為這事兒總會導致使用者多帶一個東西,包括對現有萬元級國磚的提升,實質意義也不過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供電方面總不能和臺式機媲美吧?再說了現在又有個新的流派叫做床頭機,索尼乾龍盛山靈他們都有做,也算一個小潮流,等於再次分流了「磚式便攜耳放」這個設定的潛在用戶群體,理智來說,你很難想像這玩意兒多熱賣。

 

然而這些你跟老梁說,都沒用,你跟他逼逼說現在都航母+驅逐護衛潛艇的天下了,驅逐護衛也有艦炮,小一些不過都裝備炮射飛彈,裝甲那玩意兒現在沒啥用,沒防住再厚都得跟謝菲爾德一個下場,造戰列艦沒人採購的……

 

沒用。

 

他的邏輯是很簡單的——我做了臺播放器叫N8,在N8身上其實我還有缺憾,比如那個A-AB功能我沒能加上去,比如電子管不能作用於平衡口,比如聲音的飽滿度和流暢度還可以更高,我覺得我願意再做一臺各方面都補足這些的玩意兒,而這個東西只能是耳放,因為耳放更純粹,更強大!

 

這屬於什麼思路呢?往好了說這叫理想主義或者個人英雄主義,往差了說這有些二桿子了,不過他這人從來不是說說而已,他真去埋頭做,而且真做好了——就擺在我面前,正在耳朵裡聽著呢,那既然如此,咱們就好好評價下這臺機器吧:

 

凱音C9作為一臺純放,它真的跟純種戰列艦很像,首先這玩意兒沒有解碼,不支持什麼光纖同軸之類的輸入,就是模擬信號接進來,給你放大出去;其次它有電子管、電晶體兩種音色,且功率放大部份採用分立式的、由大量的孿生配對場效應管、晶體三極體等組成——上面這句為了表述嚴謹我直接抄了官方說法,翻譯一下就是沒有偷工減料,兩種模式厚道紮實的上滿兩套料,就為了更好的效果。

 

A-AB這個功能呢,是凱音之前在N6ii上成功嘗試過的,在機身按鍵上最右邊,切換到AB聲音會更素淨利索,切回A音色則會更豐滿更暖;按鍵右數第二個則是切換電子管和電晶體,右數第三(左數第二)個按鍵是切換高低增益;左數第一個則是Pre IN功能:在切到前級輸入模式下C9成為一臺純後級耳機放大器, 音量值固定於最大值且不可調節,可搭配帶前級輸出功能的前端設備(這句也是照抄官方說法),純後級這個玩法過於HiFi,我聽了都有些上頭,想說玩耳塞真不至於,但是細想一下,你說有沒有用,又真有用吖~

 

四個主要功能鍵就是這樣了,不算麻煩,當然還有最中間的音量鍵,中間偏下的電源鍵,以及左側有個Pre鍵(配合左側第一個鍵使用才能開啟Pre IN功能,防止有人誤觸弄聾自己)。機器使用Type-C充電,支持PD和QC快充。

 

我不打算花篇幅介紹凱音C9在供電方面多麼用心,用了多麼好的電池,在內部設計和打磨上花了多少精力,堆了多少電容。這些東西一方面聽起來過於枯燥,而且對凱音這牌子有所了解的人,我不說你也知道,這臺售價一萬出頭的純放,老梁肯定是按照建造「夢想戰列艦」的搞法去弄,這些都不用多講,我們直接過到聲音這裡,說下我的主觀感受吧:

 

凱音C9這玩意兒,隨便什麼塞子,插上去之後幾乎都能給你一種:我艸這塞子還能有這種動靜!?就很簡單的一耳朵震驚的感受,這種震驚一方面是基於你覺得這塞子的聲音會變得前所未有的底氣十足,每個鼓點都更明晰更飽滿更有力,虎虎生風仿佛被無崖子灌了幾百年內力一樣,尤其是動圈或圈鐵的塞子,這種「吃得從來沒這麼飽過」的感覺會更明顯;另一方面聲場規模也會撐得十分嚇人,一些本來聲場就不錯的塞子,C9能把邊際感給你撐到難以察覺,很有种放假回家忽然發現家裡換了大房子的驚喜感;另外就是它的韻味真的很棒,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兒——就是你買個素質怪獸回去要是發現聽感不好,就很糗。而凱音C9這個聲音,很容易讓我想到不少古詩詞,什麼李白杜甫白居易,它的聲音山高水遠歲月悠長,有味道而不矯揉做作,不開啟電子管是「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開了電子管則是「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再加上A和AB模式之間很明顯的音色差異,以及平衡口或非平衡口輸入輸出導致耳塞本身聽感會有不同,不同對錄線的聲音差別,甚至包括高低增益再算進去……也就是說,可以換出來的聲音選擇,還真的,蠻多了。

 

請注意,這些切換,都不是什麼算法切換,所有的差異都是基於模擬路徑。我能理解為什麼這臺機器鴿了一段時間大家卻都表示理解,因為想買的人,他實際上意識得到,做這麼個東西很難,並且很難得。

 

難得歸難得,冷靜得說,C9這種很多塞子插上去之後,在素質上都能脫胎換骨,力度豐沛形體明晰,層次從容場面宏大,且聲音韻味表達又非常高明的事情,這事情是否只有它才能做呢?

 

也不是的,這種「大聲場,而場內解析不錯,飽滿度又很來勁,低頻尤其瓷實」的搞法,倒是臺式耳機設備和臺式音響設備,先天更擅長這個;耳塞系統的優勢則是能夠以較少的金錢投入獲得非常漂亮的細節捕捉、很划算的臨場感、以及特別多元化的回放風格選擇。故而碰過臺機乃至家裡有好音響系統的人,對C9在驅動耳塞時表現出的水準,也不會太驚異,搭配得當的情況下,很多臺機推塞子,也能推出這種勁道(搭不對就可能只有大場面,然而細節刻畫反而有缺失,畢竟很多臺機設計初衷就沒考慮過低阻低敏)。

 

不過,問題是這樣的:玩臺機系統和玩音響系統,道理都一樣,到了最後,要玩的其實,是房子……

 

 

就是,你買了一個機架,你永遠覺得不夠大,層數不夠用,你想再買個機架,而且你這麼多臺式設備了,不買對書架箱也說不過去,然後就會有朋友跟你說這箱子你不妨換對兒更有意思的,最後你發現房子不夠用,就成了一種必然……

 

而C9這種設備,它是不需要你操心供電系統的,你有個Type-C給它充就可以了;它也不需要你規劃使用空間,移動硬碟這麼大的東西就算是學生宿舍也有地方放吧?常年出差的人塞進行李箱也沒問題對吧(這電池上得了飛機,放心)?所以它的針對用戶畫像是——錢也不算差錢,差不多的PCHIFI也是裝備得起,但是限於空間條件放不下,或者壓根不想折騰那些必須插電源的東西,主要玩的是塞子而非高阻頭戴,在這個前提下,要最好的表現力。

 

那麼C9就合適,一萬出頭,也就是一旗艦國磚價,純論聲音比同價位國磚肯定兇猛,而且好聽!賊他媽好聽~~我認識的朋友,對這個東西的聲音,都是一來挑不出毛病,二來覺得聽著真舒服——不是參考級器材或者展會考官那種舒服,是插啥塞子基本都能讓那塞子跟吃了一打士力架似的,倍兒提神倍兒有味兒!

 

 

我甚至很無聊的拿手機接樂圖S1,插C9聽了會兒,沒有正兒八經的Line Out,音源也就是網易雲這種大路貨,就這麼生懟進去聽,結果依然是更飽滿更寬敞更舒服,失真當然是可察覺的那種,不過這也使我生出個念頭:梁總啊,能不能再研發個配套?就是左邊是Type-C用來接手機,右邊出信號比較靠譜的Line Out,讓人拿手機接C9也能湊合聽?那要是這樣的話,用戶回到家把手機一懟美滋滋開始聽Tidal、索尼精選、包括網易雲qq音樂,是不是就成了一個又純粹又具備極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了?要不……考慮考慮?

 

這世界上,很多需求是已經被人看到的,很多是你做出來了,別人才意識到我有這方面的需求;而在音頻這個本身不大的行業,我們更需要有人堅持、乃至有些頑固的去做這種帶有執拗氣息的產品——否則都玩同質化競爭那下場無非是消費者覺得你們這套路都一樣,沒啥意思,最後一起抱團陣亡……

 

 

 

凱音C9,是新時代的大炮巨艦,是蒙大拿級一般復古強大的存在,它有一種極為純粹的美感。並且,也請各位看官仔細的想一想,它真的對你來說,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沒有吸引力麼?

 

 

相關焦點

  • 把HIFI臺機塞進牛仔褲,享聲M2Rro便攜旗艦體驗
    剛開始了解享聲這個品牌是因為臺機P1,享聲是一家執著於技術研發的公司。在臺機上有很多的產品,聲音正統、沒有過多的音染,性價比較高。
  • 隨身折騰記錄篇三:飛傲Q3 THX平衡便攜解碼耳放開箱簡評
    最近終於拿到了前段時間一機難求的飛傲Q3便攜平衡解碼耳放了,到手之後也差不多體驗了一周左右的時間,今天就通過這篇文章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款飛傲最新應用THX AAA技術的平衡便攜解碼耳放的看法。如果你對飛傲其他的Q5S、BTR系列隨身解碼耳放產品感興趣,可以看看我之前寫過的文章。 https://www.dgtle.com/article-1635955-1.html 便攜解碼耳放作為飛傲發家起步的產品,當時憑藉出色性價比幫助飛傲在海外站穩腳跟。
  • 理想主義者的執念——凱音C9測評
    所以,突破便攜性對體積的限制,去除觸屏和解碼電路對電池和空間的佔用,做一個初心版的隨身旗艦級聲音出來,這份執念,應該是在N8研發中的不斷取捨之時,就已經日益深重了再看C9的定位,從聲音角度講一定是高於N8的,也是高於目前所有隨身播放器的,但是由於C9自身便攜耳放的屬性,受眾範圍一定不會太大,除了服務追求極致的頂級隨身用戶以外,應該說更多的是一個凱音展示自身聽音審美取向和展示自身聲音調校功底的產品
  • 【轉載】理想主義者的執念——凱音C9測評
    所以,突破便攜性對體積的限制,去除觸屏和解碼電路對電池和空間的佔用,做一個初心版的隨身旗艦級聲音出來,這份執念,應該是在N8研發中的不斷取捨之時,就已經日益深重了再看C9的定位,從聲音角度講一定是高於N8的,也是高於目前所有隨身播放器的,但是由於C9自身便攜耳放的屬性,受眾範圍一定不會太大,除了服務追求極致的頂級隨身用戶以外,應該說更多的是一個凱音展示自身聽音審美取向和展示自身聲音調校功底的產品
  • AROMA A100便攜耳放
    便攜耳放也漸漸退出了大家的視野,之前出現過ALO CDM、KOBO 404這樣的產品,在市面上也是不溫不火,除了需求不大之外,價格貴是最主要的原因...今天介紹的這款便攜耳放,來自香港品牌AROMA,這家創立於2015年4月的公司有獨立的研發及設計部門,致力於設計及研發便攜和桌面級音頻產品,將聲音打造成像香氣一樣有千變萬化的味道。
  • 隨身聽|小尾巴玩轉手機播放——Lotoo樂圖PAW S1 HiFi便攜USB解碼耳放
    由於輸出能力受限制的原因,作為語音通話沒有問題,但用來聽音樂的話,這類手機直推耳機的方式就如同雞肋。因此,總是在摸索如何在便攜、易用性和好音質之間作取捨。直到那天看到資深自媒體/好友「Joy_c」在圈子發的一條信息,「作為堅定不移的手機聽歌黨,等5個月了,預售即入~」,配的6張美圖讓人垂涎欲滴……都說衝動是「魔鬼」,我當即在下面評論回復「跟你」。
  • 樂之寶盒,磅礴凌厲——AROMA A100便攜平衡耳放評測
    AROMA在15年的時候就進入我的視線,我對這個品牌的印象停留在便攜耳放A10,也可以說正是A10突出的聲音表現,讓不少玩家認識了AROMA。在穩定發展的HIFI市場,便攜耳放對於發燒友追求優質聽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眾與片面之間取捨,造就對上一代產品的繼承與超越,前陣子AROMA悄無聲息地發布A100,這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集大成的便攜平衡耳放。
  • 【便攜】最佳可攜式解碼耳放30款(中)
    過去我未曾聆聽過iFi的器材,但是這次我透過Sennheiser HD650聆聽xDSD,我感受到健康、有活力的聲音形體、均衡的三頻表現、明晰的層次以及乾淨的聲底,調整音量時,也不會像大部分使用廉價VR的小型器材那樣,具有左、右聲道音量不平衡,或轉動時會有噪訊的缺點,絲毫感受不到聲音因為其迷你的形體而有所妥協,而推動高阻抗的Sennheiser HD 650,低頻明確,兼具深度與力度,若是推動耳道式耳機更是輕而易舉
  • 耳機狗平臺粉絲直減200,人人都消費起的PANTHER黑豹專業解碼耳放
    ;所有國家的「磚」(DAP)都在增加推力。我手裡類似極致這款耳放定位的,還有飛傲幾年前上市的E12和E12A(這倆估計都下市了),我找出來特意對比了下大小和重量。一共提供了5根線(充電/usb線沒拍進去)剩餘這四根,已經照顧到了早期安卓黨、現代安卓黨(Type-C)、蘋果黨以及各種帶Lo口的前端(目前的大多數國磚以及上世紀CD隨身聽等等)。
  • 音愛而聲 愛國者EROS解碼耳放讓好聲音不絕於耳
    耳放作為音樂發燒友必備的外設,雖然帶來更加完美的音質體驗,但笨重的身材也大大限制了享受好音樂的場景。而愛國者EROS打造的可攜式AM-1 HIFI解碼耳放,讓隨身攜帶成為可能,家裡、辦公室、地鐵、運動等各種場景下,都可以享受自然、純粹的好聲音了。
  • 隨身的HIFI利器——cayin C5 DAC解碼耳放一體機
    一些高燒玩家為了獲得出色的聽音效果,外出時不惜帶上各種大塊頭的國磚神器,即使攜帶有再多的不便也會樂此不疲。而眾多的普通音樂愛好者則更喜歡使用手機來聽音樂,通過強大的音樂APP就可以方便獲得豐富的音樂內容,不過大多數手機的音質並不能滿足音樂愛好者日益挑剔的耳朵,同時手機對於一些高阻或低靈敏耳機也很難伺候好。
  • 7款便攜解碼耳放大PK(全文)_音頻HiFi-中關村在線
    有人會說便攜解碼耳放體積其實也不小,跟市面上常見的HiFi播放器差不多大,甚至更大,那為什麼不直接買個播放器呢?這恐怕更多是個人喜好的不同,現在的手機基本都支持通過機身數據口直接傳輸數字音頻信號,因此搭配一個便攜解碼耳放即可獲得不錯的聽感;而且大多數的便攜解碼耳放還可以連電腦用,對於非PC-HiFi發燒友的人來說,這個多功能解決方案其實挺不錯。
  • 【燒友點評】AUNE B1純甲類便攜耳放簡評
    上周末前往圍觀試聽了一番AUNE B1,據說這將是世界上第一臺純甲類便攜耳放,目前還未上市。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經過了這一時代,海戰的主要戰場已經拓展到空中,航空母艦成為了決定勝負的主要武器。這對工業基礎一般、自然資源匱乏、以戰爭掠奪為主要生存手段的國家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這其中,尤以英國和日本為最。英國人二戰之後,曾經輝煌的皇家海軍直接淪為了二流。而日本,仍然抱著自己的海戰思想死不撒手,並且為了證明自己海戰思想的正確性,造出了一級站立在戰列艦頂端的巨艦:大和級戰列艦。
  • 參考級調音,無限潛力 樂圖S1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隨著隨身HiFi產品越來越便攜化,越來越多的人在出街HiFi聽音都選擇了更加輕量化的藍牙耳機、藍牙解碼耳放、可攜式解碼耳放等。當然,前兩者一直以來都因為藍牙連接的音質問題一直難以被追求極端的HiFi玩家所接受。因此,通過手機供電驅動的可攜式解碼耳放一直是這類人最為關注、也是最希望其能在音質上有所突破的產品。
  • 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巨艦大炮主義的巔峰,曾經的海上霸主
    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巨艦大炮主義的巔峰,曾經的海上霸主在2020年的今天,由於現代大型水面艦艇造價高,使用成本高,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有能力獨立研製生產萬噸級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標準排水量4.5萬噸,最大排水量5.8萬噸,該艦採用8臺M型重油鍋爐和4臺西屋蒸汽輪機四軸推進,最大功率21.2萬馬力,由於動力強勁,這樣一艘大型戰艦的最高航速達到了33節,在輕載的情況下,最大航速達到了35節。這樣的參數比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最新型驅逐艦都要快。以上幾個數據在當時都是世界紀錄。
  • iFi Hip DAC:支持4.4mm平衡輸出的千元級便攜耳放
    其實同期推出的還有另一個規格相近,內置充電的便攜解碼耳放Hip DAC,ZEN DAC是桌面機用,Hip DAC就是專為手機而設。同樣採用Burr-Brown解碼晶片,有3.5mm及平衡4.4mm輸出,並且支持MQA解碼,配置非常接近,價錢稍貴一點,這次就來比較一下效果。
  • 讓手機變身HiFi音樂播放器,德國歌德MB10P耳放開箱評測
    這臺耳放的輸出功率的1Vrms@32歐姆,這個輸出指標已經接近了很多便攜型的音樂播放器,簡單的來說,使用這隻小耳放,就能讓你的手機變成解碼採樣高、輸出功率大的播放器。另外一條測試搭配的耳機的是,鐵三角LS200is,這條耳機是偏中上頻段的聽感,中高音比較突出,使用這臺MB10P耳放後,中高頻的聲音的厚度增加,人聲感覺密度更高,也更為突出,人聲顯得更有感情。低音音量有所增加,在聲音的三頻段表現上,MB10P接入帶來了更為中正和均衡的聽感。
  • 國磚新標杆 HiFiman便攜播放器HM802S詳細評測
    儘管在傳統Hifi領域,國貨品牌並不怎麼受待見,然而在新興的移動Hifi領域,國產品牌卻成為了可以與一眾國際品牌相抗衡的新勢力,沒錯,我們說的就是做便攜Hifi播放器起家的那些國磚品牌。在今天,如果耳機發燒友想要買便攜播放器,一般來說都會分成國磚派和錄音筆派(以索尼D100為代表,奧林巴斯LS100、Tascam DR100MKII緊隨其後)。
  • 8款藍牙耳機+便攜耳放滿足你各種需求
    舉個例子,在辦公室裡帶上耳機,哪怕同事,主管再旁邊嘮叨,你吹管你吹,基本上完全聽不到。聲音上:這邊借用一句朋友圈一位牛人的語錄,非常正確的聲音。 欄目二便攜耳放:「智能版手機小尾巴」 便攜耳放可能這個詞對比眾多玩家,都比較陌生,但是我這邊可以換一次來做另一番解釋,功能性的手機小尾巴。相比普通小尾巴,這類智能形的小尾巴,其中專業的音頻晶片,和音質放大器(耳放部分),可以進一步提升耳機的音質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