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或者經歷大悲大喜,大起大伏,或者只是小憂傷小確幸,輕風細雨。但大抵上,都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已自成了一套成熟運轉的體系。儒道佛三家,各有自己的理論到實踐的邏輯,又互相滲透與融合。自古至今,中華文明包容萬象又吐故納新,既善於改造弊病,又積極擁抱新知。
所以,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無論人或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
一切需要體悟捨得的真諦,有舍才有得,有得必先舍。
電視劇《小捨得》,接續了《小歡喜》的敘事風格與題材結構,但同時又加深了內在蘊含與滲透進哲學道理。
立足當下中國眾多的家庭生活現狀,以小生活小衝突展現大道理大主題,劇情真實感人,道理雋永綿長。
中國父母的難處與痛點,幾乎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對於眾多的父母而言,孩子的小升初,既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轉折,又是自我心態的鍛鍊以致挑戰。
《小捨得》以孩子小升初為敘事基點,插入了諸如孩子成績下降去補習班補課,家長眼中的學霸卻承受著來自母親的巨大壓力,極具責任心的老師為家境貧困的學生補課卻遭人舉報,學生壓力過大心態失衡引起心理問題等時代賦予學生,家長與老師的問題切片。真實又生動的反映了當下學校與家庭的教育與育兒生態。
在劇中,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使孩子們深陷題海戰術與學習壁壘不能自拔,父母們的心態則隨著孩子們成績的好與壞,升和降此起彼伏。
他們都渴望得到,得到辛苦、付出、努力、刻苦的回報。但是,似乎一切事與願違。
他們又似乎先要學會捨棄,包括不良的心態,不恰當的動機,不合乎科學的用力,不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捨去舍不去的,也許才會得到得不到的。
該劇演員陣容強大,兩組CP組成兩個不同育兒類型與風格的家庭。
宋佳飾演的南儷與佟大為飾演的夏君山家庭和蔣欣飾演的田雨嵐與李佳航飾演的顏鵬家庭,互相影響與互相比照,互相糾結又最終互相理解。
四位演員在表演上都無可爭議,無疑都是演技在線的好演員。
兩個男演員均已各自成家,佟大為更是已為人父好多年,因此,對於他們而言,演好一位丈夫或是父親,也許只要本色出演即可。
對於宋佳和蔣欣,來演一位妻子和母親,也許也不是難事。但要達到完整契合劇本與高標準完成演繹,則可能要付出一番研究與探索。
另外,該劇還有大眾十分熟悉與喜愛的老戲骨張國立加盟。
三代人在孩子小升初的事情裡各自演繹舍與得的生活故事。你準備追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