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多是以綜合的藝術形式來展現的,如古詩詞,它其實是一種集詩詞歌舞為一體的綜合性舞臺表演藝術,最初的詩詞就是拿來唱的,正是有了樂坊、歌妓,才讓古詩詞你能較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再如題畫詩,它是是一種集詩、書、畫、印、雕刻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現形式,紅色的印章、淡雅的水墨畫、筆走龍蛇的書法、寓意深刻的古詩,錯落有致地排列起來,充滿著古樸典雅的藝術魅力,書法亦然。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往往就在於此。
今天給大家分享5首書法作品中出現最多的古詩文,與大家一起品評欣賞。
《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 宋 ]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要說書法作品中出現最多的古詩詞,當屬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是一首懷古思今,感慨人生際遇的詞。雖然追憶英雄人物,表達懷才不遇、人生坎坷的憤慨,但卻憂而不傷,情感基調慷慨激昂、奔放豪邁,是歷來書法家最喜歡寫的作品了。「人生如夢」,舉杯邀月同飲,也並不顯得孤獨,喜歡蘇軾的豁達豪放。
《沁園春·雪》
[ 近代 ]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此詞以寫景、懷古來抒情。寫景,雪籠四野,蒼蒼茫茫,山河壯麗;懷古,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皆成過眼煙雲,「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雄心壯志和遠大抱負,決勝千裡、運籌帷幄的雄才偉略,縱觀歷史,有幾人能夠匹敵?
《短歌行》
[ 三國·魏]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歷史對曹操是不公平的,將他的形象扭曲了。在那個亂世爭雄的時代,曹操的雄才大略、文韜武略、英勇果敢,是孫劉無人能及的。其求賢若渴,惜才如命、一統江山的雄心壯志,與其統一北方的卓著功勳是成正比的。此詩當是以求賢為主題的慷慨而歌,「天下歸心」可見他一生遠大的政治抱負,曹操才是當時三國時期真正的英雄。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陋室銘》也是書法作品中出現最多的古詩文之一,雖是一篇古文,但卻短小精煉,情趣高雅,談論精闢,給人一種清高潔雅,卻又平易近人的感覺,與讀書人的氣質不謀而合。所以大多數書法家都喜歡以這篇文章為創作素材,很多文人墨客也喜歡將其掛在書房裡,實在是最妥帖不過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後主如此有才,明明可以做個風流詞客遊戲人間,過把酒賦詩,紅粉言歡,可卻偏偏背負著「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的沉重包袱,最後被一杯毒酒了卻了卿卿性命,可悲、可嘆。此詞美就美在其中的哀怨,究竟還有誰的「愁」能「恰一江春水向東流?」恐怕也只有南唐後主李煜了。
書法作品中出現頻率最高的5篇古詩文分享給大家,你最喜歡哪首?如果你也喜歡古詩詞,喜歡書法,請關注「以詩為文」,和筆者一起學習掌握更多詩詞、書法知識,為弘揚傳統文化盡綿薄之力。
人生自有詩意,最美不過詩詞,「以詩為文」邀您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