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日前,濟南市政府網發布《關於推進園林和林業綠化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
沿黃「綠廊」、流域「綠網」、黃河「綠芯」
提出打造黃河生態風貌帶
《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6%,溼地保護率達到70%,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綠化覆蓋率達到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7平方米,城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意見》提出了九項重點任務。高水平規劃引領行動中,提出編制全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打造具有創新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綠色空間體系。提出編制全市自然保護地發展規劃和編制全市溼地保護與利用規劃。
黃河生態風貌帶打造行動中,《意見》提出打造沿黃「綠廊」。加快黃河兩岸生態防護林建設,推進現有林帶更新提升。同步實施黃河綠道建設,加強長白山等沿黃重點區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構建集防洪護岸、水源涵養、休閒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綠色生態走廊。
打造流域「綠網」。實施黃河堤內灘涂、重要支流溼地修復,開展玫瑰湖、濟西、白雲湖、美裡湖、鵲山龍湖等溼地生態恢復與保護,推進水質監測站、科研監測中心、溼地文化長廊建設,提升沿黃溼地生態景觀品質。
打造黃河「綠芯」。開展黃河沿線公園及生態綠化,規劃建設鰲角山、洋涓湖、鵲山、北郊林場、鳳凰山(歷城)、臥牛山、驢山、會仙山、北市山等山體公園、郊野公園,打造黃河「綠芯」。
改建擴建趵突泉、五龍潭公園
創建千佛山5A級景區
城鄉生態空間提質增效行動提出提升城區道路綠化品質,加大公園綠地建設力度。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優化公園綠地布局,加快建設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街頭遊園等各類公園,不斷提高老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改建擴建趵突泉、五龍潭公園,加快千佛山北廣場建設及佛慧山北入口整治工作,創建千佛山5A級景區。開展山體公園提升行動,優化登山、環山步道,完善遊覽和服務設施,植入文化元素,強化維護管理,探索建立「園長制」,打造繼泉水之後濟南的第二張靚麗名片。
《意見》提出,加強社會綠化建設。鼓勵結合新城區建設和老城區改造開展立體綠化、建設屋頂花園,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破牆透綠,引導居民開展庭院、陽臺綠化美化。舊城改造騰出的小於1公頃的土地,倡導全部建成街頭綠地。
《意見》提出,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鄉村生態振興戰略,積極創建山東省森林城市、省級森林鄉鎮(村居)和市級綠化示範村,鼓勵有條件的建制鎮申報省級園林城鎮,促進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加快廊道綠道建設。加快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路和鐵路綠化帶新建、改建和提升,推進小清河、大汶河、玉符河-錦繡川、徒駭河等濱水生態廊道建設,打造簡潔、規整、層次感強的綠色生態長廊。開展綠道網建設,以山體綠道為引領,以西起長清大學城、東至章丘胡山192公裡山體綠道為骨幹,形成「南接北融、東西貫通」的綠道網絡。
打造國內知名的森林康養目的地
全面深化林長制工作
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行動中,《意見》指出,實施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推動柳埠、萊蕪華山、長清大峰山3處市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新建九龍澗、青桐山、錦繡等9處地方級自然公園,做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
生態產業惠民富民行動明確,發展綠色富民產業。探索建立生態扶貧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行業脫貧攻堅成果。支持商河花卉、平陰玫瑰、南山核桃等優勢產業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成立省會經濟圈花卉產業聯盟,舉辦中國玫瑰產品博覽會、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提升花卉產業競爭力。
培育森林康養產業。制定實施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工作,建設綠色生態、類型多樣的森林康養基地,開發特色鮮明的森林康養產品和精品線路,逐步建設集醫療、養生、康復、保健、旅遊、文化等於一體的林業大健康產業體系,打造國內知名的森林康養目的地。
生態資源保護行動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全面深化林長制工作。以章丘區、萊蕪區、南部山區等區縣及國有林場為重點,實施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和未成林撫育管護工程,改善林分質量,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探索森林生態銀行、林業碳匯等,為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濟南樣板。
加強綠地精細化管理。開展綠色廊道評定工作,對行道樹形成的城市林蔭道,由區縣政府確認為綠色廊道,並向社會公布。加強溼地公園規範化建設,加快大汶河溼地公園源頭治理,實施牟汶河、贏汶河生態修復工程,維護生物多樣性,提升溼地景觀品質。同時提出加強森林災害防控。
建設古樹主題公園
創新開展「星級公園」評定工作
《意見》提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探索珍稀瀕危樹種種質資源保護補償制度,新建一批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及林木良種繁育基地。
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健全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古樹名木長效管護機制,加強瀕危樹木搶救性保護和復壯。因地制宜建設古樹主題公園,講好古樹故事,讓古樹「活起來」。
服務保障體系提質行動中,提出加強科技研發和儲備,籌劃建設園林和林業科學院,提高科技創新水平。推進智慧綠化建設,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加快建設綠化大數據中心、智慧綠化動態監測平臺、生態保護管理平臺和「網際網路+」公眾服務管理平臺等信息化項目,逐步實現信息化設計、建設、管理一體化。
行業發展環境提升行動中,《意見》提出提升公園(景區)服務管理水平。持續推進「優美環境打造、優良秩序營造、優質服務創建、優秀文化培育」活動,加強公園(景區)服務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創新開展「星級公園」評定工作,加快打造人民滿意的魅力公園(景區)。
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制定森林、溼地、綠地動態監測管理辦法,規範行業發展指標統計評估工作,提高行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同時提出強化法治政策保障。
意見建議可這樣提出
修改意見和建議可發送至郵箱zhengcefaguic jn.shandong.cn,郵件中請註明聯繫方式,或者在濟南市政府網「互動—調查徵集」中提出意見建議。
因《意見》涉及溼地保護規劃、公園綠地建設、國土綠化等項目,時間緊急,徵求意見期限為:2020年11月20日至2020年11月30日。
聯繫人:王寧 王洪磊
聯繫電話:0531-66608272、6660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