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擬打造黃河流域「綠廊、綠網、綠芯」擴建趵突泉、五龍潭公園

2021-01-18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日前,濟南市政府網發布《關於推進園林和林業綠化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

沿黃「綠廊」、流域「綠網」、黃河「綠芯」

提出打造黃河生態風貌帶

《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6%,溼地保護率達到70%,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綠化覆蓋率達到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7平方米,城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意見》提出了九項重點任務。高水平規劃引領行動中,提出編制全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打造具有創新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綠色空間體系。提出編制全市自然保護地發展規劃和編制全市溼地保護與利用規劃。

黃河生態風貌帶打造行動中,《意見》提出打造沿黃「綠廊」。加快黃河兩岸生態防護林建設,推進現有林帶更新提升。同步實施黃河綠道建設,加強長白山等沿黃重點區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構建集防洪護岸、水源涵養、休閒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綠色生態走廊。

打造流域「綠網」。實施黃河堤內灘涂、重要支流溼地修復,開展玫瑰湖、濟西、白雲湖、美裡湖、鵲山龍湖等溼地生態恢復與保護,推進水質監測站、科研監測中心、溼地文化長廊建設,提升沿黃溼地生態景觀品質。

打造黃河「綠芯」。開展黃河沿線公園及生態綠化,規劃建設鰲角山、洋涓湖、鵲山、北郊林場、鳳凰山(歷城)、臥牛山、驢山、會仙山、北市山等山體公園、郊野公園,打造黃河「綠芯」。

改建擴建趵突泉、五龍潭公園

創建千佛山5A級景區

城鄉生態空間提質增效行動提出提升城區道路綠化品質,加大公園綠地建設力度。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優化公園綠地布局,加快建設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街頭遊園等各類公園,不斷提高老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改建擴建趵突泉、五龍潭公園,加快千佛山北廣場建設及佛慧山北入口整治工作,創建千佛山5A級景區。開展山體公園提升行動,優化登山、環山步道,完善遊覽和服務設施,植入文化元素,強化維護管理,探索建立「園長制」,打造繼泉水之後濟南的第二張靚麗名片。

《意見》提出,加強社會綠化建設。鼓勵結合新城區建設和老城區改造開展立體綠化、建設屋頂花園,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破牆透綠,引導居民開展庭院、陽臺綠化美化。舊城改造騰出的小於1公頃的土地,倡導全部建成街頭綠地。

《意見》提出,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鄉村生態振興戰略,積極創建山東省森林城市、省級森林鄉鎮(村居)和市級綠化示範村,鼓勵有條件的建制鎮申報省級園林城鎮,促進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加快廊道綠道建設。加快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路和鐵路綠化帶新建、改建和提升,推進小清河、大汶河、玉符河-錦繡川、徒駭河等濱水生態廊道建設,打造簡潔、規整、層次感強的綠色生態長廊。開展綠道網建設,以山體綠道為引領,以西起長清大學城、東至章丘胡山192公裡山體綠道為骨幹,形成「南接北融、東西貫通」的綠道網絡。

打造國內知名的森林康養目的地

全面深化林長制工作

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行動中,《意見》指出,實施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推動柳埠、萊蕪華山、長清大峰山3處市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新建九龍澗、青桐山、錦繡等9處地方級自然公園,做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

生態產業惠民富民行動明確,發展綠色富民產業。探索建立生態扶貧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行業脫貧攻堅成果。支持商河花卉、平陰玫瑰、南山核桃等優勢產業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成立省會經濟圈花卉產業聯盟,舉辦中國玫瑰產品博覽會、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提升花卉產業競爭力。

培育森林康養產業。制定實施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工作,建設綠色生態、類型多樣的森林康養基地,開發特色鮮明的森林康養產品和精品線路,逐步建設集醫療、養生、康復、保健、旅遊、文化等於一體的林業大健康產業體系,打造國內知名的森林康養目的地。

生態資源保護行動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全面深化林長制工作。以章丘區、萊蕪區、南部山區等區縣及國有林場為重點,實施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和未成林撫育管護工程,改善林分質量,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探索森林生態銀行、林業碳匯等,為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濟南樣板。

加強綠地精細化管理。開展綠色廊道評定工作,對行道樹形成的城市林蔭道,由區縣政府確認為綠色廊道,並向社會公布。加強溼地公園規範化建設,加快大汶河溼地公園源頭治理,實施牟汶河、贏汶河生態修復工程,維護生物多樣性,提升溼地景觀品質。同時提出加強森林災害防控。

建設古樹主題公園

創新開展「星級公園」評定工作

《意見》提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探索珍稀瀕危樹種種質資源保護補償制度,新建一批優良鄉土樹種採種及林木良種繁育基地。

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健全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古樹名木長效管護機制,加強瀕危樹木搶救性保護和復壯。因地制宜建設古樹主題公園,講好古樹故事,讓古樹「活起來」。

服務保障體系提質行動中,提出加強科技研發和儲備,籌劃建設園林和林業科學院,提高科技創新水平。推進智慧綠化建設,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加快建設綠化大數據中心、智慧綠化動態監測平臺、生態保護管理平臺和「網際網路+」公眾服務管理平臺等信息化項目,逐步實現信息化設計、建設、管理一體化。

行業發展環境提升行動中,《意見》提出提升公園(景區)服務管理水平。持續推進「優美環境打造、優良秩序營造、優質服務創建、優秀文化培育」活動,加強公園(景區)服務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創新開展「星級公園」評定工作,加快打造人民滿意的魅力公園(景區)。

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制定森林、溼地、綠地動態監測管理辦法,規範行業發展指標統計評估工作,提高行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同時提出強化法治政策保障。

意見建議可這樣提出

修改意見和建議可發送至郵箱zhengcefaguic jn.shandong.cn,郵件中請註明聯繫方式,或者在濟南市政府網「互動—調查徵集」中提出意見建議。

因《意見》涉及溼地保護規劃、公園綠地建設、國土綠化等項目,時間緊急,徵求意見期限為:2020年11月20日至2020年11月30日。

聯繫人:王寧 王洪磊

聯繫電話:0531-66608272、66608290

相關焦點

  • 未來,沿著黃河一路向西,千餘裡,皆風景
    記者12月30日從省林業局獲得的消息,按照構建堤內綠網、堤外綠廊、城市綠芯的區域生態格局,2021年,我省要加快黃河生態廊道建設,黃河流域9市1區(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市、焦作市、濮陽市、三門峽市,濟源示範區)將在黃河幹支流完成3.66萬畝的黃河生態廊道建設任務,增加黃河幹支流兩側綠量,做到應綠盡綠,實現黃河生態廊道全線貫通。
  • 茂嶺山西片區擬增加綠廊、學校和文化館群用地,規劃調整正公示
    片區以」兩核」 一新總部經濟和金融+、"一芯」一三創產業、"一輔」 一現代商務服務業為主導,完善產業延伸、公共文化、綜合配套服務的中央商務區。規劃構建「一核心、兩片區,一帶、兩軸、四廊」的空間布局結構。"
  • 濟南這個泉不在市區,名氣也不及趵突泉,為何門票比它還貴10元?
    濟南,眾所周知的「泉城」,因泉而生、因泉而美。在濟南,有「七十二名泉」,而最為壯觀的五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百脈泉,你去過幾個?其實,濟南的泉水遠不止72處,僅在市區就有大小泉池百餘處。只是追溯歷史的齒輪,曾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舉了濟南名泉七十二個,如此濟南城內泉水爭湧,享有名泉七十二之說。
  • 逆流而上,探尋黃河之旅
    黃河,是中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是中國的象徵和代表。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裡。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東營市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主要景點有天鵝湖、蘆葦文化樂園、萬畝槐林森林公園,市內乘坐30路、173路公交車可到,每年建議遊玩季節3月—11月。黃河入海口山東濟南:黃河經過的最後一個省會城市。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久負盛名。
  • 美出層次感的濟南,不止趵突泉和夏紫薇……
    泉水有三個出水口,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18℃左右,每天從三個出水口中湧出的泉水,能達到7萬立方米之多。雖然趵突泉以「青」著稱,不管是水面還是整個景區,到處都是翠綠的樣子令人影響深刻,但是相比盛夏時,此時的趵突泉,蒼綠中泛著薑黃,反倒更有味道。
  • 產業培育與生態保護齊頭並進 濟南書寫「黃河文章」
    近期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擘畫了濟南發展新藍圖,這幅畫卷上清晰地描繪著濟南一個又一個目標,毫無懸念,「黃河」成為熱詞。全會提出,要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標杆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率先建設黃河流域對外開放示範區……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當下的濟南,正朝著這些目標奮進。
  • 「黃河戰略」下,濟南以「東西南北中」新格局踐行國家使命
    當下的濟南,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推進,肩負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發展目標。為適應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需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 2021年在濟南怎麼玩?這本日曆秘籍告訴你答案!
    △泉城公園去泉城公園、五龍潭、植物園還有百花公園踏春賞花,美得像夢一樣的櫻花,像精靈般的玉蘭都悄然綻放。△五龍潭公園讓我們徜徉花海,感受春的到來!每處公園都吸引大批遊人賞花,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4
  • 生態宜遊,江海城央綠廊打造旅遊觀光勝地
    今年初,城央綠廊四公裡示範段、釜山公園改造及白水帶體育公園擴建等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後,釜山公園一帶便成為了人氣旺點。釜山人行天橋的開通,更是溝通了一河兩岸的蓬江區、江海區,對接起堤東路歷史文化古街區與河岸綠地釜山公園、白水帶風景區。
  • 濟南向東,三芯一路,扛鼎城市未來
    同年,新東站張馬片區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碧桂園、萬科、龍湖、金茂……相繼進入,在此構建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導的濟南CLD中央居住區。發展至此,濟南東城「三芯」格局出現,龍奧CAD、CBD、濟南CLD「三芯」匯聚,東城潛力無限。一座城市的發展往往是從一個核心區開始向四周輻射,並逐漸形成城市中軸線。
  • 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首次環評信息公示,雙橋並駕重塑「北大門」
    濟南跨黃「三橋一隧」規劃中的最後一橋——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工程近日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建設工期48個月,主線設收費站1處。項目建成後,新橋與老橋同時使用,原橋主要服務於地面交通。
  • #政務速遞#《山東新聞聯播》專訪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加快打造「五個濟南」 繪就「十四五」發展新藍圖
    :加快打造「五個濟南」 繪就「十四五」發展新藍圖》為題,播發了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專訪,介紹濟南市正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牢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機遇,從補短板、強弱項、塑優勢入手,站在新起點上謀求新發展,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 2019泉城(濟南)馬拉松11月2日鳴槍開跑
    新華社濟南10月22日電(記者王志)記者22日從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泉城(濟南)馬拉松將於11月2日鳴槍開跑,屆時將有來自國內外的2萬名選手參賽。2019泉城(濟南)馬拉松賽道規劃充分體現「泉水、泉城」特色,整個路線從老城區向城市新中心遞進,起點從濟南明湖路出發,馬拉松、半程馬拉松經濟南濼源大街、經十路到濟南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田徑場抵達終點;迷你馬拉松終點為泉城廣場。
  •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未來將成為市民休閒遊樂的大花園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惠濟區貫徹落實「黃河戰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動力之源。12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等省領導在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八堡村與幹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王國生實地參觀沿黃生態廊道和鄭州黃河灘地公園建設,指出要讓沿黃地區成為保護母親河的綠廊、提升幸福感的遊廊,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高質量發展長廊。
  • 初雪、平流霧、雨後「金毯」……初冬的濟南五彩斑斕,一起來感受這...
    初冬的濟南美景清晨,黃河濟南建邦大橋段出現平流霧景觀。建築物、林木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作為泉城新晉的「網紅打卡地」,歷城區華山風景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格局。初冬時節,濟南龍湖溼地長湖兩岸蘆花裹著白霜隨風蕩漾,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大明湖裡的「佛山倒影」景觀是濟南著名的八景之一,在濟南西部城區的臘山腳下,也有一個西城版的「佛山倒影」。在泉城公園,樹木層林盡染,各種顏色的樹葉交織在一起形成美麗的畫卷。
  • 擘畫展望,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變成什麼樣子?
    ●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篇規劃草案提出,濟南將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舉全市之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開發建設,打造改革先行區、自主創新區、開放示範區綠色產業聚集區,努力建設成為黃河流域改革開放重要戰略支點、國家重要自主創新策源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引領示範區。
  • 東西綠廊「一步一景」扮靚CBD
    綠化面積10萬平、種植喬木4800餘株、灌木5200餘株、地被綠植草坪9.4萬平…… 作為濟南中央商務區生態景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CBD東西綠廊對外開放 , 位於項目西段的五頂茂嶺山公園,已被各種植被裝點一新,周邊不少市民前來健身遊玩。
  • 德雲社擬2022年6月投運,中心城區將打造「文旅·明湖灣」
    同時,他提到,「十四五」時期,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實施,把濟南首次放在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區域協調發展布局中高點定位;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我市跨越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戰略機遇。
  • 濟南違建啃下「硬骨頭」 趵突泉西片區燒烤街華麗蛻變
    從濟南正中心的「寶地」,到違建和燒烤聚集地,再到如今重煥新顏,趵突泉西片區經歷了一場痛苦卻華麗的蛻變。
  • 田字綠廊中的城廓公園 多方合力讓生態景觀觸手可及
    奉賢區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區」為契機,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打造「十字水街、田字綠廊、九宮格裡看天下,一朝夢回五千年」的城市意象。經過三年的努力,「田字綠廊」這座城市的綠色長城,現已形成以百裡綠廊、千畝花海、萬畝林地為生態基底的城廓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