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師節,首先祝天下的老師節日快樂。在教師節裡首先會想到以教師為題材的電影,不免想起了去年上映的《老師.好》。
《老師.好》這部電影由著名相聲演員于謙主演並擔任製片人。原來是捧哏的他,這部電影終於過了一把主角癮。其出色的表演,也證明其搞笑能力絕不亞於郭德綱。但仔細翻翻於老師的資料,他1987年就開始參演電視劇了,演藝生涯足有三十多年,就在2017年憑藉《戰狼2》獲得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所以說於老師有很豐富的表演經驗的,也是一位實力派演員。
拋開于謙老師的演技不說,《老師.好》的劇情讓人看了很親切,雖然是一九八幾年的故事,說的也是高中時代,但也能引起我們八零後的共鳴,也勾起了我們對學生時代的回憶,想起了我們的老師。
藝樂上的是中專,後來進修的大專和本科。感覺從小學開始就可找到《老師.好》裡的好多影子。因為我們八零後小學的時候恰逢八十年代,綠軍帽、綠軍裝可是我們兒時的時尚,為了讓軍帽更有立體感,我們還在軍帽裡用紙疊一圈頭箍。除了裝束之外,和老師的鬥智鬥勇那可是從小學時代就開始了,上課時老師不在就說話啦,偷打下課鈴啦,考試作弊應該是和老師「玩」的最多的,有更調皮的學生對自己恨的老師在學校的外面寫上:某某老師大壞蛋。等等。那時在村莊小學,距離家很近,上學放學都是靠走,老師也是,所以自行車的劇情在小學裡是體現不了了。在小學時,我有一位很喜歡的老師,他的理念在當時絕對是很時尚的,也深得同學們喜愛,比如他應該是第一個在班裡開聯歡會的老師,也第一次帶我們走出校門進行一次鄉村遊覽,並回來寫作文《記一次遊覽活動》。
初中時代,《老師.好》裡的重要道具就出場了,那時我們要去鎮上去上學,離家七八公裡,這時就需要騎自行車了。可能我屬於比較乖的學生,並沒有整治老師自行車的經歷,反而由於偏愛語文的緣故,幾位語文老師都成了我喜歡的老師,我由於語文成績好,也成了他們偏愛的學生。我的同桌是搗蛋鬼,他和地理老師成了一對「冤家」,地理老師從他身邊走過,老師身上的棉線他都敢用鉛筆挑掉。老師在講臺上上課,他竟然在書桌裡玩火柴,老師看到他課桌裡冒煙把他制止。有一次老師問日本在中國的哪邊,他站起來搶答說:「在西邊也能說過去,繞地球走一圈唄!」老師回道:「你咋那麼能!」呵呵!
中專時代《老師.好》的影子就更多了,但有一點,我們的中專時代功課不像高中那麼緊,學校也鼓勵我們多參加實踐活動來鍛鍊自己,所以那時學校活動特別多。老師為了讓我們適應社會,也給我們注入了許多的社會知識,這個時候,我們大都和老師成為了亦師亦友的關係,除非一些特別調皮搗蛋的學生和老師有對立面,比如只顧在宿舍睡覺而不上學的同學甲,老師讓他當了宿舍長;只顧去學校外面提前感受社會生活的同學乙,老師用不給他畢業證來嚇他;更有甚一位同學竟然把教室的電視搬走,老師把電視追回後,勸導和教育他,他後來銷聲匿跡,到現在再未見過他。
現在想想和老師的對立都是錯誤的,老師是為我們好啊,就像《老師.好》的最後。現在經常和恩師一起聚聚,他們是我們一生的老師,今天在校友群裡發布了老師教師節快樂的祝福語,也給老師私發了祝福。再道一聲:老師好!
我是愛分享八零後感興趣娛樂話題的藝樂雜談,敬請關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