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終於去影院看了
《數碼寶貝大冒險:最後的進化-羈絆》。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是看數碼寶貝長大的孩子,而且長大之後還在看。這次作為1999年第一部TV動畫《數碼寶貝大冒險》的
20周年紀念劇場版,同時也
可能是「大冒險」系列的完結篇,非常令人期待,也很幸運能夠引進內地。
看完之後自然有被一些情懷點打動,但整體覺得比較一般,甚至略有失望,下面就簡單說一說我覺得有哪些優缺點
(純個人向):大部分情懷元素基本都有點到,《大冒險》系列最經典的八位孩子都有出現,非常驚喜的是很久沒見的第二部TV動畫《大冒險02》四位主角
大輔、小京、伊織和一乘寺賢也有出現,還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很喜歡他們幾個。
和田光司唱的片頭/主題曲《Butter-Fly》一響起就瞬間回到童年了,這首歌雖然其實一直都只是《大冒險》的主題曲(當然前兩年的《大冒險tri.》也有用),卻因為過於經典而早已成為了數碼寶貝的標誌。
另外還有
數碼獸進化的BGM,真是百聽不厭,可惜這次進化過程很多都草率地跳了過去,完整表現的太少了。
十二位被選召孩子的數碼獸有十一隻都進化到了成熟期,
天使獸和天女獸帥氣值拉滿,也看到了很喜歡的
V仔獸EX、亞古拉獸、戰甲獸和飛蟲獸。還有
奧米加獸!一直都是我心目中最酷的數碼獸,很滿足。
亞古獸和加布獸也進化到了全新形態。目前官方似乎連這兩隻的名字都還沒有公布,具體信息也不清楚,大概是「超究極體」了(究極體的進階,不確定動畫是否將其列為正式的等級劃分,大部分都是神級數碼獸或皇家騎士的晉升)。可以看出為了凸顯夥伴之間的羈絆,融入了大量人形特徵,甚至還有了人臉,感覺略醜。同為超究極體,我覺得《tri.》裡面最後的奧米加獸慈悲形態要帥得多了。
奧米加獸慈悲形態
開頭的兄妹組
動作場面很不錯,後期也有不少戰鬥描寫,雖然大部分都聚焦在亞古獸和加布獸身上,但
比多獸、海獅獸、仙人掌獸等也都算用出了經典技能,而且奧米加獸也有很多超帥的戰鬥戲份。
這一部裡的孩子們大部分都已經是大學生,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工作,開啟了成年人生活。不管是否牽強,至少也算是為我們展現了他們的成長變化,許多當年看TV動畫的孩子,現在也和他們一樣步入了人生的新階段,這種戲裡戲外一起成長的感覺也算很奇妙吧。
全片絕大部分的戲份和風頭都給了
太一和阿和,其他人完全被忽視了。雖然太一和阿和確實一直都是系列核心,但團隊裡的每個人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少了任何一個人都不完整,作為紀念作來說這是不公平的。
光子郎還相對多一些出場時間,
美美和阿丈都只能淪為「客串」,最不能忍的是
阿空,一句「不想戰鬥了」就全程掉線?還我巴多拉獸!
除了亞古獸和加布獸外,其他數碼獸不僅出場少,而且居然都只進化到了成熟期,
沒有究極體就算了(《tri.》裡面它們全部進化到了究極體),連經典的
完全體都沒有,
機械暴龍獸和獸人加魯魯也只是開頭短暫露臉。
而且就算是亞古獸和加布獸也令人不滿,竟然全片都
沒有進化成戰鬥暴龍獸和鋼鐵加魯魯,這可是系列最經典的兩隻究極體啊!
這次的反派美國天才少女梅諾瓦,又是失去數碼獸精神崩潰走極端的套路,給人感覺有點像《tri.》裡的望月芽心。不得不說有點無趣……(而且她的人造數碼獸非常醜)
雖然孩子相比成年人確實有更多的可塑性,但不代表成年人就沒有了可能性和選擇權,這個設定和以其為核心架構起來的故事,怎麼看都還是有點為了告別而告別的牽強。
為了達到某一個既定情節而硬編出來一個設定塞進去,很多情況下甚至可能比劇情殺還要效果更差,特別是在這種世界觀龐大的系列作品中。太一、阿和與數碼獸的羈絆看似超越了這種宿命,但亞古獸和加布獸還是消失了。本以為會坐在影院淚流滿面,但看完之後反而不覺得有多麼感動了。
最後這點不算是缺點,只是我自己的一點小期待:我非常喜歡《大冒險02》裡的
合體進化,這部大輔他們都出來了,我好想再看一次
機甲龍獸、人面戰鷹獸和古神獸(以及帝皇龍甲獸)啊。
當然,電影與TV動畫不同,會受到片長等因素的限制。不論如何,這確實是一份20年的情懷,並且如果真的是大冒險系列最終章,那也是一段童年記憶的結束。所以這些細節上的失望也許並無多大所謂,大家看重的只是能夠
再次找回小時候那個坐在電視機前滿懷期待的自己吧。
最後那個看似開放式的結局,不知道只是想給觀眾留下遐想的空間,還是在預示未來可能還會有續作。前兩年的《tri,》和這次的劇場版質量都不盡人意,假設還有續作的話,希望能更接近當年TV動畫的精彩。
而且,其實不一定只做大冒險系列啊,我個人一直也很喜歡TV第三部《數碼寶貝馴獸師之王》,也可以出個啟人、留姬他們的續作嘛,再來點紅蓮騎士獸吧!
紅蓮騎士獸真紅蓮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