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波(Vaporwave)想必大家都足夠熟悉了,這種帶點「土味」的藝術形式從誕生到被發揚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內核。而當其在各類數字媒介中被廣泛應用後,這個彼時在亞文化圈的精神圖騰也不顯得那麼另類和不知所云了。
雖然這股勢力已經少了當年初識時的那種驚豔,但隨著當下流行文化中復古風潮的興起,想必會有更多不被大眾所熟知,但又極具時代特徵的設計風格將回歸到大眾視野。而對於從事設計工作的我們來講,如何取巧的捕捉新的設計風向,並將其運用到我們的實際項目當中,也不失為一種佔領潮(土)流(味)前沿,武裝自身技能的成功捷徑。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後蒸汽波時代(單指圈內對這種風格的使用),有哪些風格將脫穎而出,助力你的設計表現。
01/合成器浪潮Sythwave
Synthwave,也稱Outrun, Retrowave,合成器波。最初是一種受20世紀80年代電影原聲帶和電子遊戲影響的電子音樂類型。從2000年代中期開始,該類型從網際網路上的各種社區逐步發展,在2010年初開始廣泛流行。發展到今天,Synthwave其實已經是一種串連起音樂,遊戲,平面,電影,服飾等多元文化的藝術流派了。
敲重點:Synthwave的核心其實是80年代風格的電子樂,上邊所附的bgm就是一首典型的Synthwave;而本文的內容主要講的是其在視覺表現上的一些特徵和應用,所有還請大家基於這點來看此文.筆芯
| 典型元素
如果說石膏像,Win98和平假字是蒸汽波典型元素的話。那肌肉車,雷射網格和霓虹落日就是Synthwave的符號象徵。相比蒸汽波的致迷致幻,Synthwave給人的整體感受更加西(歐美)化,也更具力量感。
和蒸汽波一樣,Synthwave同樣受到了來自80年代 lo-fi(低保真)文化的影響。VHS(舊式錄像機),Glitch(故障)等表現手法在Synthwave視覺案例中隨處可見。
太空人、電子設備等科技元素的運用,不僅加成了Synthwave的未來感,更多了幾分賽博朋克的味道。(說到這裡,關於賽博朋克、Varporwave以及Snythwave背後的故事也可以獨立成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自行了解下~)
| 文字特徵
在文字的處理上,本著怎麼酷炫怎麼來的原則,大勢揮霍ps裡的默認文字效果
認真臉:Synthwave的文本和logo風格通常以鍍鉻材質為主。同時像亮粉和藍色霓虹等相對輕量的樣式也十分常見。
| 顏色
通過下圖就能直觀感受到Synthwave的典型配色規律:萬物皆可紅藍紫 紅藍紫外各種撞… 整體色彩呈現也多以暗色調為主。
TIPS:通過PS裡的漸變映射和各類第三方濾鏡APP,我們都能快速完成這種顏色的基礎調配
OK,簡單了解完Synthwave的基本視覺特徵,我們再來看看其在商業領域的一些應用實例:
| 電影
《功之怒》(2015)豆瓣 7.8
此片是一部以80年代警匪片為背景,包含眾多復古元素、高大上特效、合不攏的腦洞和全程高能的80年代電子音樂等等元素的絕對神片。也是被無數retro愛好者吹爆的cult神作。全片只有30分鐘,一杯咖啡的時間,帶你進入Synthwave的世界。
《亡命駕駛》(2011)豆瓣 7.3
由高司令主演的《亡命駕駛》開啟了全新的Synth Film影像風格。雖然整體風格和功之怒截然相反,但吹爆的配樂和更加新派的畫面都讓這部電影成為Synthwave的絕佳代表。
| 音樂
儘管本篇文章以介紹Synthwave的視覺特徵為主,但作為Synthwave的真正內核,電子音樂必須露個臉。雲村有很多Synthwave歌單,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這裡我會介紹一種更有趣的聽法,就是在Youtube將你喜歡的歌手名和Synthwave作為關鍵字進行搜索,什麼Lady Gaga,Justin Bieber,Dua Lipa應有盡有,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看看你的偶像如果生在80年代會是什麼風格~~
02/復古未來主義 Retro-Futurism
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是指當代藝術中對早期的未來主義設計風格的模仿。該設計風格將復古風格和具有科技色彩的未來主義風格相結合,其在建築、設計、時裝、音樂、影片和電子遊戲中均有涉及。而在了解復古未來主義之前,我們需要清楚什麼是未來主義(futurism)。狹義上講,可以認為是早期藝術家通過插畫的形式對未來人類社會的描繪。
加拿大藝術家Bruce McCall(1935 - )構想的未來城市住宅:
可以將車直接開到自家門口的居民樓(前提是你不掉下去,同時還要避免出現右下圖那樣的局面)
德國藝術家Klaus Bürgle(1926-2015)的未來主義插畫:
空間站(1949)
在還沒有發射衛星的年代,Klaus就構想出了宇宙空間站的形態。
月球上的人們(1958)
一個建在月球隕石坑中的城市。外圍由一個類似塑料的透明材料包裹。依靠太陽能電池板產生能量。由於重力低,蔬菜大棚裡的蘿蔔長得和棗椰樹一樣高。在這令人新奇的景色之上,我們的地球在黑暗的天空著閃耀著銀色光圈。
城市交通(1969)
由計算機控制,並由氣墊或電磁鐵懸掛的列車,滿載著乘客,汽車和貨物以每小時400km的速度在城市空中穿梭。
而在遙遠東方20世紀30到60年代的日本,未來主義插畫同樣也獨具一格:
螺旋槳驅動列車(1936)
各種機器人設定...
右下角的「注意力機器人」:為了維持秩序,未來的教室將會配備註意力機器人,如果學生不夠專注,就會被打......
現如今對復古未來主義的復刻不管是在表現風格還是展示媒介上,都已經實現了更加多元的呈現。而這也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
平 面
來自比利時現年48歲的藝術家Laurent Durieux是一位極致的Retro-futurism推崇者。他的多數作品都是圍繞上世紀的老電影海報進行再次創作,在保留舊式海報情感內核的基礎上,使用更加簡潔明快的板式和配色,將Retro-Futurism在當代的視覺表現重新定義。
Laurent Durieux作品欣賞:(左為原海報,右為Durieux作品)
大都會 Metropolis (1927)
綠野仙蹤 The Wizard of Oz (1939)
由於篇幅有限,更多酷炫的海報可以去Laurent Durieux個人網站查看
影視
《黑鏡 - 卡裡斯特號》
劇情就不再贅述了,相信很多同學都有看過。黑鏡第四季的開畫之作,風格致敬了《星際旅行》(1979)
音樂
加拿大樂隊Alvvays的音樂錄影帶「Dreams Tonite」,將組合成員加入到1967年蒙特婁世博會的檔案鏡頭中,形成了一種極近真實的Retro-futurism畫面。
而單從音樂性上來講,法國殿堂級電子樂組合Daft Punk(蠢朋克)可以說是最具Retro-futurism色彩的了。
互動案例
騰訊遊戲:「筷子兄弟——打飛機不是一個人的事」
滴滴校招海報
03/新醜 New Ugly
如果說蒸汽波在日本被發揚,Synthwave和Retro-futurism根植於歐美文化的話。那接下來我們要說到的新醜風,就跟我們的大天朝有著頗深的淵源了。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請看這張:
好像也差不多。
什麼是新醜(new ugly)?一句話解釋:就是第一眼看上去醜得讓人驚呼,再多看幾眼,覺得幽默又有趣。
這個「新式」的設計風格,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 年代的日耳曼設計當中。他第一次出現的國內設計師面前,則是源於日本平面設計師高田唯去年在上海辦的個展。
讓我們再看一下這張圖片:
詭異的輪廓造型,豐富的顏色搭配以及不明所以的圖形符號,讓它像極了一副具有較高word技能的手藝人所操刀的靈魂之作,而這也是高田唯上海個展的招貼海報。
反覆品過是不是覺得和國內電動車的擋泥板有異曲同工之妙。沒錯,他的靈感也正是源於此處。
作為日本新生代平面設計師以及東京造型大學的教授,高田唯的新醜風不僅無視一般的設計規則,甚至還有意去打破一些深入人們骨髓的設計常識。
上邊左圖為他設計的 2010 年東京雜貨集市海報。純西文,全文通用一個字體和字號,大小寫的使用也讓人看的打腦殼。右圖則是一經公布,就引起了多位協會成員的公開抗議的,日本平面設計的最高榮譽JAGDA的年鑑封面和展覽主視覺。不過高田唯本人並不在意外界的看法,甚至還覺得協會裡的設計師年紀都太大了。
和高田唯有著類似設計理念的是來自新加坡的設計師Darius Ou。
六年前,當他還在設計院校念書的時候便開始了名為Autotypography 的項目實驗。從拉伸字體到無法描述的各種樣式,Darius Ou打破了「好設計」的基本原則,並儘量讓它看起來「更酷」。到項目中途,該實驗變成了對視覺文化的更多探究。而現在,這些實驗作品已經開始在新加坡當代藝術學院長期展覽了。
我們始終遵循那些生活在20世紀的設計師所制定的規則,但現在我們生活在21世紀,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盲目」的跟隨嗎?
在Darius Ou看來,只有當從業者不斷尋找非傳統方法來挑戰現有的美學思想時,平面設計才能進步。
巧合的是,我國的一些「傳統設計語言」似乎可以和新醜風歸為一類,他們不管是在字體,顏色還是板式上都有超高的契合度。比如本節開始提到的擋泥板以及接下來我們我們要提到的椰樹牌椰汁:
剛毅自信的字體排版,亂中有序的顏色搭配,厭惡留白但又極度崇尚對稱之美… 特立獨行的椰樹椰汁仿佛真的自成一派。就像darius ou說的,與得不到任何評論相比,我更希望大家討厭我的作品。(負面營銷奇才?)
來上海辦展的高田唯在看過椰樹椰汁的包裝後也給出了肯定的評價:
完全無法想像出味道的包裝。對於日本人來說,會想問這裡面到底是啥?我記得我喝的時候很害怕。哪怕它上面有文字,對我來說也沒有任何信息,就是一瓶寫滿漢字、包裝配色很厲害的飲料,這件事對我來說很有趣。一般來說,如果是桃子汁,上面就會有桃子的圖像,但是椰汁的包裝……完全沒有這個商品『應該有的樣子』。這樣的設計能夠存在於市場,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而高田唯的作品,與椰樹椰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私以為,相比高田唯面向圈內人、Darius Ou偏向實驗性的作品, 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椰樹椰汁無疑顯得更加硬核。
甚至還帶出了一個椰汁妝,就問你服不服?
04/串標
什麼是串標?就是如下圖一樣,一串一串的logo標誌。。
串標屆的鼻祖,Kappa旗下Banda系列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問世以來,便成為了風靡世界的視覺符號。
84年洛杉磯奧運會美國田徑隊比賽服 / 90年代身著老婦人kappa戰袍的齊達內和皮耶羅。
而這個融合了運動、復古和街頭潮流文化的時代元素,依靠當代設計師的重新包裝和名人加持,經歷輪迴再一次回到人們的視野。
當然,復刻串標元素的品牌遠不止kappa一家。
甚至連宜家都聯合設計師推出了自己的串標周邊。。
不管是對品牌還是用戶而言,這種洗腦式的品牌輸出註定會讓人過目不忘。
而將這種經典的設計元素延伸到我們的工作領域,某些情況下,串標無疑成為了一種既滿足甲方「logo要大」,又實現設計師自我追求(提升設計感)的理想解決方案。
參考案例
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幾個風格,近來大火的國潮風想必大家也有所關注。。大到李寧、飛躍和回力,小到淘寶各種獨立設計服飾,都開始走起了更具中國特色的復古路線。甚至包括老乾媽,旺旺以及衛龍等等以往印象裡和時尚沒有半毛線關係的食品廠商也跟進了這股retro潮流。網上關於國潮的文章很多,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自行搜索了解,這裡就不再做詳細介紹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通過這些簡單的收集能給你的工作帶來一些靈感。不過話說回來,復古雖然是當下設計圈的熱門趨勢,但個人認為在追尋趨勢的這條路上,我們還是應該保持足夠的理性。正如文中所提到的新醜風,盲目跟隨必定帶來承重的打擊。
畢竟我們不是高田維或Darius Ou,不管是設計環境還是思維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別。
合理利用趨勢能讓我們的設計如虎添翼,而當你脫離設計的本質去盲目追風的時候,或許你的設計就已經死了。
參考文獻
http://www.vice.cn/read/ 春晚無限重播的地獄聲場裡,你需要這些不懷舊的復古音樂清清耳朵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129411/ Synthwave到底是什麼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6434.html 因為作品太「醜」而被命名為「新醜風」,平面設計師高田唯的魅力何在?
https://eyeondesign.aiga.org/schooled-in-the-new-ugly Lessons in the 「New Ugly」 School of Design
https://mp.weixin.qq.com/s/BpBhO0kvkc7nyVw0PwAjdw 「串標」又流行起來了,我穿還是不穿?
本文轉自:騰訊網體驗設計中心
| 推薦閱讀
童慧明:設計驅動型品牌才能令設計的價值最大化
乾貨來襲!淘寶設計師談動效的高效設計與交付
蘋果WWDC2019劇透:iOS13大升級、手錶獨立手機、Siri 能識別用戶身份
每一個偉大企業產品的背後都離不開設計師的影子,正如Ive和蘋果……也正如Maria Giudice和Facebook。Maria Giudice作為IXDC 2019 大會主旨演講人,以設計師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為你分享設計如何融入到企業管理和創新中,提升設計在商業環境中的話語權。
來IXDC大會,聽「一個創變者:來自一線的感悟」吧!
立即預約與Facebook創變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