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演談電影
延尚昊導演從2000年以短片動畫「D-DAY」出道後,後續的作品一貫的犀利風格,充滿批判與諷刺色彩喜好製作系列作品的延尚昊談到:「系列作可以架構出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並在其中發展很多不同面向的故事,所以「屍速列車」和「起源:首爾車站」可說是共享一個世界觀所衍生出來的電影」。
「起源:首爾車站」的創作早於「屍速列車」延尚昊導演透過不同的敘事手法與故事情節,但同樣以「殭屍」作為故事媒介反映出人性黑暗,「起源:首爾車站」更是大膽紕漏韓國當今的社會現象,比起「屍速列車」更加黑暗,寫實,醜陋。
「起源:首爾車站」耗費兩年半時間籌劃製作,當初延尚昊導演希望找到印象明確的主題作為故事起點,故挑選了首爾車站作為故事背景,並融入自身對首爾的印象,經驗和感觸。延尚昊導演也表示:「我很喜歡感染者的題材,可以將其與社會議題作結合而透過病毒這個媒介來展現出人性,以及很多的社會議題與意涵,符合我一直以來動畫作品想傳遞的訊息。」
無論是在全球掀起活屍熱潮的「屍速列車」之中,乘客為了求生所展現人性自私自利不堪的一面,或是其2011年首部動畫長片「豬玀之王」探討的校園霸凌問題,以及2013年「偽善者」中批判腐敗宗教的偽善真相,延尚昊導演的作品向來都直指人心,並期盼促使社會與觀影者深思。
「起源:首爾車站」描述離家少女惠善與男友奇雄一起在首爾車站附近小旅館,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日子,突如其來的殭屍病毒,卻在黑夜籠罩後侵襲首爾車站,與奇雄分散的惠善,獨自一人在首爾車站遇到殭屍大軍的攻擊,男友與其父親巧遇,並在混亂街頭拼命尋找惠善。「屍速列車」延尚昊導演再次以電影狠批政府當權者的冷血暴力與人性不堪的一面。
(2)影評——屬於亞洲人的喪屍電影【1】
韓國電影「屍速列車」(釜山行,列車釜山)在今年的坎城影展午夜首映後,廣獲全球影評及媒體的好評,於映後更是全場起立鼓掌十分鐘。除了在韓國本土就打破上映首日的票房紀錄,現在電影版權更是賣了156個國家,美國和法國都有電影公司想要搶下翻拍權,到底「屍速列車」有什麼魅力可以把在好萊塢幾乎被玩爛的殭屍末世題材拍得如此好看。
當初在看預告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一部相當有「質感」的電影,而其中雖然是在列車上實景拍攝,但是電影中也存在大量的動畫特效。本片導演延相昊原本是一位動畫導演,這部是他第一部真人長篇電影,所以全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鏡頭有動畫後制處理,結果也可以說十分完美,也代表韓國電影工業的進步。
再來談談我覺得這部片最有價值的部份,那就是劇情編排,好看的電影多數勝在劇情。在好萊塢都把喪屍題材拍爛了,從一開始主打血腥,恐怖活屍肆虐的「惡靈古堡」系列(生化危機)與「活人牲吃」(殭屍肖恩),後來又有加入末日情境並強烈探討人性面的經典電視劇陰屍路【】(行屍走肉)及電影「末日之戰」(世界大戰Z),再演化為其他帶有搞笑,反諷等的另類題材的活屍電影,如「屍樂園」(殭屍),「殭屍哪有這麼帥」(暖體)與「殭屍教戰守則」(童子軍手冊的殭屍啟示)等,本來以為這個題材已經能變不出什麼新花樣,大概不是重複翻拍就是拍個續集。
這次「屍速列車」的劇情著重在人性的探討,看似老套但是以亞洲人的角度看待活屍橫行的末日畢竟是不常見的題材,因為這與社會文化與環境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至少這部片告訴我,在不同的環境中可以拍出不一樣的故事。韓國可以拍出這麼成功的喪屍電影,劇情完整度高又精採實在功不可沒,有幾項是這部「屍速列車」不同於以往我們所熟知的好萊塢的喪屍電影,算是增加本片的可看性。
(以下會討論到劇情,若是還未看過電影的人請斟酌觀看)
◎突顯男性角色的優勢:父愛使然
這部片很大的篇幅當然著重在男主角孔劉的身上,他飾演一位因工作而忽視女兒的父親,以致於夫妻面臨離婚難題,女兒卻只想與母親見一面,這樣的設定就充滿了典型「亞洲味」又豈會是印象中就給人重視休閒生活的歐美人士會表現出來的。除了男主角之外,男配角馬東錫也是另一個突顯男性優勢的角色,還在電影中煽情的灌輸男主角身為父親的責任與義無反顧的付出是男人應所當為之事,令本片的女性角色只是被保護的目標。韓國選擇如此拍出突顯男性優勢的活屍電影感覺就像是一種父權主義的宣揚,更讓最後的結局變成只有一個孕婦與小女孩生還,雖然其中表現出來的意義是現在的安全可能是許多人在背後用生命的付出而換來的,但是更不要忘記在背後付出的.男性。
◎東方情懷爆發:自私自利的人性與惡未必有惡報
在競爭激烈的東方社會中,每個人的性格中都還是有出現「自私」的一面,只是這樣「自私」的情緒在不同面向體現,有些影響大,有些影響小。而在劇情中,編劇確實設定了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只是好人的自私面走向慢慢稀釋,而壞人的則是變本加厲,來製造這部電影中越發黑暗寫實的人性面。
說實在的,這樣的自私面轉變方式其實不太自然,但是確實貼近東方人社會下所產生的思考模式。另外一點就是也曾被探討過的南韓「服從教育」的存在到底是對是錯? 2014年年的世越號沉船事件總共造成295人死亡,而多數是學生,只因為沉船之際船長下達命令令所有人待在原地不動,而喪失了逃生的黃金時期,反而沒有聽話的人有機會浮出水面而獲救。在電影中那位金主任在災變之時也曾打電話給男主角懺悔,是否因為自己盲從於上司的命令而間接導致此災變發生?令人不得不去思考此間問題。
然而,每部活屍電影都少不了這類自私自利的壞人角色,而且這種人終將得到慘烈的制裁,偏偏「屍速列車」在這點收手了,雖然看到壞人痛苦的死去會比較大快人心,但現實上不見得是如此,觀眾也必須要接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小說,電影裡的空話,真實人生中一定如此嗎?那倒未必。所以壞人最後只是被感染,而突變之際也講出自己想要見到母親的心情,顯示出其實人性的自私源於內在的渴望,渴望在災變中活下去,只是一番感人的言論應該沒人同情,還害得男主角從此萬劫不復,也算是這個壞人角色成功的地方,並且為這部電影更增加真實感。
◎精採收尾:沒有不會領便當的主角
這部電影的結尾設計很棒,雖然不忘在主角父女的情誼上大作文章,最後還多虧了那首唱給父親的歌才保住最後兩位生還者的命,否則勢必成為寧錯殺不放過的韓國軍隊的槍下亡魂。所以即便是主角,最後還是逃不過變異的命運,這樣的設計反倒讓人回到劇本原始的設定上,其實對於喪屍的來歷,處理並沒有過多的描述,電影中甚至連殺殭屍的橋段都拍得十分保留,人們自保的武器僅僅只有球棒和盾牌,所以整個電影是著重在面臨末日的人性光輝,而不是如何在打爆殭屍活下去,這樣的情形下如此的結尾可以說是給這個電影最好的結局。
最後,整部電影看下來,「屍速列車」真的在每一位角色的刻劃上都表現得十分到位,整部列車最後雖然只剩下兩個人生還,但完全拋開可能開拍續集的包袱,這點就不是多數好萊塢電影可以做到的事了,給人感覺誠意十足,該領便當的就領便當,也因此騙到不少觀眾的眼淚。這部電影十分推薦大家去看,我個人是覺得不驚悚,也沒有殭屍電影的血腥,反而拍出了一部屬於亞洲人的喪屍電影,十分難得。
(3)影評——被你我拋棄遺忘的道德良心【2】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人性多醜陋,人性本善良,但究竟怎樣才算善與惡,一般社會大眾所認定的標準與制約就是善?我們肉眼所見那所謂惡行就是真正的惡?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生存,為了保全家人活下去,而對別人做出壞事,這樣是惡人嗎?倘若崇高善良去幫助其它人,結果卻將自己害死,或著被別人害死,這樣就是善良天真對得起自己良心?是啊,博得了個好名,但人死了有什麼用,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根本一文不值。
確實上述這些在文明世界還正常運轉時,多半沒有異議,這個社會照著多數人認同的標準運轉,好壞之間界線模糊,卻也有法理之外講情義的情況存在,正常人在行事前多半受到道德與良心規範,於是看到電影裡情景在眾人認知中,會感覺人真得好可怕,覺得有些發涼,為了生存下去真有必要這樣嗎?畢竟我們生活的地方還算安逸,今天你去問問那些長年處於戰亂第三世界國家人民,或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他們恐怕早就習以為常。
以前看末日題材電影,可能觀眾就是笑一笑,覺得電影演得東西還要很久以後才會發生,但這幾年大家感受會越來越深,恐攻,戰爭,天災,氣候異常.種種亂象不斷,可能哪天突然就發生世界末日,秘密研究的生化武器隨時都會洩露也說不定,殭屍,喪屍,活屍這種東西出現只是早晚之事,這種念頭不斷加深再看到電影裡越來越進化且數量超級多的活屍們恐懼才更加深吧!活生生人類被感染到轉變成活屍只是短短幾分鐘時間,短到連跟深愛的人告別都無法。
金義聖飾演的客運公司高層開頭一副成功人士模樣,結果在他身上看到了人性最惡劣和自私一面,不擇手段都要活下去;馬東石飾演的尹相華外表看來就是惡質混混,實則充滿熱血與正義,一路上衝第一,救第一,擋第一,他和鄭裕美飾演的孕妻就是標準善良好人,孔劉飾演的男主人公錫宇是基金公司經理,從片頭殺小戶護大戶那無所謂,事故剛發生時不顧相華夫妻就先關門的心態,到後頭逐漸被女兒感化願意救人,想起自己早已丟失的善良以及知道真相後內疚痛哭的轉變,幾位要角含括了事情發生時基本人性種類。
觀眾對客運高層恨得牙痒痒,因為從頭到尾他展現出來是現今被許多人隱藏在內心最深處的真實醜態,然而我卻覺得倘若末世來臨,客運高層這種人的反應才最正常,就算你我都不能真正坦蕩否認到時自己舉動不會跟他一樣,說不定還會做得更過份,為了自己活下去連家人朋友都可以推出去,在這時候越當好人,死得越快,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蠢,而實在是人心險惡啊。
絕大多數人不是客運高層就是相華夫妻,錫宇這種還是少數,並不是幫助他人就不好,畢竟還是人還是有善良一面,想在末世中活下去,幾個可互相信任的人抱團遠比一群各懷心思者組隊來得強大。我個人是不覺得本片父女之情感人,反倒認為小女兒秀安選角是全片最大敗筆,這個角色貫穿全片,是凝聚幾位要角的核心人物,然而不是每個小孩都像金賽綸或蘆田愛菜那般小小年紀就有精湛演技,大部份時間秀安情緒表達不夠細膩而且呆板,在一群實力派演員中非常明顯,如果今天詮釋得好,電影絕對加分更多。
片中有兩幕場景讓我印象深刻,一幕是女高中生珍熙接到電話後,馬上高興跟大家說朋友們要來,她很單純認為既然活著就是要救,以客運高層為首的其它人卻不願開門,出社會前後心態形成強烈對比,曾經你我都如同珍熙一樣稚嫩,可在社會上經歷許多事後,我們卻逐漸變得像那些人一樣,複雜與懦弱,隨波逐流沒有主見。另一幕高潮是錫宇憤怒哭喊著「原本每個人都能得救的」是啊,如果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與勾心鬥角,以最簡單方式和善良想法,或許僅存所有人都能活下來,可惜人心從來就不能完全被掌控。
「屍速列車」是好看的,節奏緊張刺激,氣氛疊疊鋪陳,演員演技自然純熟,動作場面更是好看,無論是一大群活屍(真的是一大「群」),瘋狂追擊撕咬,還是相華,英國,錫宇近身肉搏活屍,都極具真實感,娛樂效果不錯,可惜礙於分級和大眾接受度,較為血腥場面都直接模糊帶過,沒有太多活屍片該有的肢體畫面,本片確實是為數不多亞洲國家拍此類電影兼顧劇情和娛樂的佳作,或許這種程度在許多國外的殭屍片都已習以為常,但真正充滿韓式風格(有人性,有狗血,有虐心)反倒更貼近亞洲觀眾,片中滿滿對韓國現今社會與政治的嘲諷想必更是擊中許多南韓民眾的心聲。
然而本片還是讓我有些失望,聽多了一些寫電影朋友們海誇,原本以為會更好看,實際上卻又不是那麼好看,我想或許是對韓國劇情電影有更高期待吧!習慣了那些對人性深入探究到看完真得會認為人生了無生趣,人性醜陋到讓你毛骨悚然,心中發寒,又黑暗又歇斯底裡的韓國經典好片,結果「屍速列車」卻僅僅提到個大概,這題材若拍得更深入些,那麼本片毋庸置疑可以達到「追擊者」那樣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
【1】『屬於亞洲人的喪屍電影』, 樂天生, http://app2.atmovies.com.tw/eweekly/XE1609193910/
【2】『被你我拋棄遺忘的道德良心』, 梁清, http://app2.atmovies.com.tw/eweekly/XE160920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