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孫子從美國來》:暖暖的爺孫情,冷冷的現實

2020-09-04 點亮那束光

2012年,導演曲江濤在陝西拍完了一部《孫子從美國來》,上映後沒有排片也沒有票房,只在中央六臺電影頻道放過幾次,卻引起了很大反響,被很多人一致認為「出乎意料的好看」。

這部電影講的是在陝西渭南市一個村莊裡,鰥居在家的老楊頭過著孤獨平靜的生活,卻被一個來自美國的洋孫子打破了。生活習慣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爺孫倆在這個破舊的家裡上演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好戲,從最開始的劍拔弩張到最後的依依不捨,讓人感受到了濃烈的爺孫情,和對鄉土的熱愛,以及留守老人背後的孤獨。

這部電影花費不足百萬,卻比那些動輒花費幾億的大片有意思多了。沒有轟轟烈烈的特效,沒有肝腸寸斷的愛情,也沒有驚悚發麻的詭異橋段,只有一個固執的陝北老漢和一個調皮美國孫子的日常,樸實溫馨又不失幽默活潑,雖然沒有在院線上映,但卻不失為一部笑中帶淚的好電影。


影片一開頭,老楊頭躺在躺椅上,昏暗的房間顯得特別孤獨, 突然有人敲門,原來是3年沒著家的兒子棟梁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個外國媳婦兒,二婚的,外加一個拖油瓶-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洋孫子布魯克斯,老楊頭簡稱為布斯,兒子和兒媳為保護藏羚羊在高原地區奔走,只有把洋孫子寄養在家裡,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老楊頭是村裡搞皮影的老師傅,地道的陝西人,調皮的洋孫子布斯是純正的美國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帶來了很多衝突,也帶來了一系列笑點,從一開始的互相嫌棄,到後來的互相接受,溫馨的爺孫情讓人動容

固執的老楊頭雖然嘴上嫌棄洋孫子,但卻像中國所有的爺爺奶奶一樣,從頭到尾都在竭盡全力照顧布斯,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初來乍到的布斯很不習慣老楊頭家裡的生活,辣的不吃鹹的不吃,寧願吃垃圾食品方便麵,也不願嘗試一下油潑麵,老楊頭放下自己的面子,嘗試像其他爺爺一樣哄布斯吃油潑麵,可惜失敗;

布斯想吃漢堡包,村裡小賣部沒有,從小賣部老闆那裡知道了漢堡包是什麼後,老楊頭自製了漢堡包,看到布斯喜歡吃,老楊頭欣慰地說:原來就是把肉夾饃的麵餅子換成麵包~

布斯還要喝牛奶,村裡還是沒有,在小賣部老闆的指點下,不愛求人的他,去找了文化站的王站長,弄到了新鮮的牛奶,牛奶被布斯打翻,老楊頭只好再硬著頭皮再去找王站長。

這時的爺孫倆,雖然爺爺對孫子很關心,但老楊頭脾氣硬,孫子又調皮,再加上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兩人並沒有互相接受。晚上布斯聽到了可怕的聲音,鑽進了老楊頭的被窩,老楊頭的眼神裡有種說不出的情緒,這個洋孫子,好像也沒那麼討厭,只是有點調皮。

調皮的布斯用門板壓了老楊的核桃,核桃碎了門板倒了,老楊心疼自己的核桃,圍著孫子追,卻不小心踩壞了孫子的寶貝蜘蛛俠,布斯傷心了,老楊卻沒辦法再生氣,比起心疼自己的核桃,他更心疼孫子的傷心,雨聲滴滴噠噠的夜晚,老楊挑燈做出了皮影版蜘蛛俠,布斯醒來興高採烈地玩著皮影版蜘蛛俠,兩人終於開始互相接受了。

在一段嬉笑怒罵的生活中,布斯和爺爺建立了美好的爺孫情:布斯學習用筷子,把筷子夾起的第一個小番茄給爺爺吃;他教爺爺唱英文歌,爺爺叫他唱陝西老腔,誰也沒教會誰;老楊頭騎著自行車,布斯坐橫梁,騎行在綠油油的鄉間小路上~

布斯走後,他還是會把石頭壓在井口上,時常蹲在井口旁,期待著傳來布斯的呼喚聲;他時常想起那些和布斯在一起的歡樂時光,這個倔強又固執的老頭,已經深深喜歡上了這個洋孫子,他期待著和布斯春節見面,一起吃個團圓飯。

中國是個注重親情的國度,中國人的人際關係中最穩定的就是血緣關係,面對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子,老楊頭依舊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熱情,爺爺陪伴孩子長大,孩子陪伴爺爺變老,這就是很多人對爺爺奶奶有很深感情的原因,溫馨感人的爺孫情,讓人動容。


皮影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手機電腦的年代,尤其是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天水等地農村,這種樸素的民間藝術很受歡迎。

電影前半部分,孫子布斯要喝牛奶,老楊頭去找王站長擠牛奶,王站長順勢說了即將開皮影班子,想請本村皮影大師老楊出山的消息,老楊頭懶得搭理。布斯把牛奶打翻,老楊頭硬著頭皮再去擠牛奶,王站長再次提及這事兒,老楊頭依然不搭理。

直到放羊的老夥計問他,他才說出了自己的顧慮:沒興趣,瞎胡鬧,就跟前幾回一樣,來了搞點所謂的政績,官一升,屁股一拍就走了,現在人連電影都不看了,誰還看這皮影。

作為皮影老藝人,老楊頭有自己對行業的堅守和執著,他是熱愛皮影的,正是因為這種熱愛,他才拒絕王站長。因為他害怕又像前幾次那樣,熱鬧的開頭,草率的結尾,害怕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卻被辜負,一次次充滿希望又一次次失望後,不再期待便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他雖然嘴裡說著不想,但夢裡都是皮影,這是他一生摯愛,捨不得任何人來破壞它,就算是自己心愛的孫子也不行。本來想在65歲就」金盆洗手「的老楊聽見孫子在睡夢中說了一句:我要看皮影。於是決定重新出山。

皮影班開了,誰來學是個問題,看到臺下的都是老頭老太太,老楊頭拎著包就想走,王站長解釋說「還有幾個五十多歲的年輕人」,可以看到這項傳統文化的人才斷層到什麼程度。

其實除了皮影,還有很多優秀的中華文化在人才上市斷層嚴重,比如粵劇、崑曲、古琴藝術、侗族大歌、南音、藏戲等,都有找不到傳承人,傳承不下去的危險。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古老文化融入不到現代人的生活,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市場」。現在的我們更喜歡電影電視,演唱會綜藝節目等,這些古老的藝術,我們看不懂,也沒耐心欣賞,這些傳統文化便離我們遠去了

雖然這些年我們一直都在呼籲關注民間藝人,關注傳統文化,但只有口號,在行動上都是空的。由於沒有市場,很多民間藝人不得不放棄祖傳手藝,去做一份養得活家人的工作,還有一些說什麼也不會讓孩子去傳承,因為很難生存下去,他們的命運,誰也不知道怎麼去拯救。

曾經在一個旅遊區,看到一個做糖人的手藝人,10塊錢一個,花蝴蝶、孫悟空、豬八戒在手藝人的折騰下幾秒成型,周圍人看得都是目瞪口呆連連叫好,但大家都是看得多買的少,雖然我們並不希望手藝人放棄手藝,但他們經濟上的問題,誰來解決?

所以之前老楊頭答應時,王站長提到了底薪和績效的問題,老楊頭的眼神有遲疑,或許他想起一個破布面具30塊,還得天天給他買牛奶漢堡包,覺得能給點錢也是挺好的。

在王站長的勸說下,老楊頭還是回去教這群老頭老太太了,在自己的專業上,老楊頭是自信的,上彩、用刀、刻畫,他把自己知道的傾囊相授,無所謂老幼,也無所謂掙多少錢,此時此刻,他只要分享與傾訴就夠了,至於這項傳統文化能不能傳承下去,老楊頭雖心有餘念,但這已不是他一人之力能奈何了的事,傳統文化的沒落,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這部電影是在陝西渭南一個村莊拍攝的,從頭到尾,除了王站長和那幾個趴在牆角的人較年輕外,總共就沒看到幾個年輕人,看得出來這是一個落寞的村莊,就像中國千萬個正在消失的村莊一樣。年輕人為了生計出門打工,一年回來一次,平日裡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相依為命,在這裡空守寂寞。

影片的開頭,老楊頭一個人在家過著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兒孫環繞,沒有四世同堂,只有一個常年不回家的兒子,他是名副其實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

整部電影裡,老楊頭兒子的出場次數屈指可數,老楊頭給兒子取名「楊棟梁」,大概是希望他成為棟梁之才吧,兒子去可可西裡保護藏羚羊,職業高尚,可以說是成了棟梁,只是他很少回家,讓單身老父親常年一人鰥居在家,老楊頭對兒子,就像中國千萬空巢老人對待子女一樣,期待又失望

他一定熱切地期待著兒子回家,但兒子的工作總是很忙,常年奔波在外,好幾年也回不來一次,期待的多了,也就不再期待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說住十幾天,卻只住了一晚上就走了。兒子給他帶來了布斯這個孫子,雖然不是親生的,但他也一定是願意接受的,只是他不敢接受,因為他老了,再也經不起像兒子的這般折騰了,就像最開始拒絕開設皮影班一樣,投入了心血和感情,收穫的只有失望。

但只要決定了開始,他投入的就是全部,他認真給鄉親們傳授皮影技藝,竭盡所能給布斯最好的照顧。但比沒有希望更殘忍的是,給你一次又一次希望,然後一次又一次奪走希望,他真的將布斯當成自己的孫子,將自己最柔軟的情感交付出去。

所以當兒子說和美國媳婦分手的時候,他心裡應該是很絕望的吧,他本可以將那份愛留給自己,供自己度過晚年,可他將愛給了布斯,只留給自己漫長的牽掛,從此以後,布斯走了, 他又只能獨自一人守著孤獨了。

老楊頭受不了布斯的離開,是因為受不了布斯離開後,自己又是一個人。這是中國千萬個空巢老人的真實寫照。隨著獨生子女慢慢變成社會的中堅力量,整個社會的空巢老人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多,但現實是我們並沒有面對如此龐大的空巢老人的經驗,不管是物質上還是情感上,都明顯不足。

在中國,爺爺奶奶對孫子輩的溺愛總是讓人詬病,但溺愛的背後,其實是老人的孤獨和寂寞。年紀大了的人會更渴望親情,但兒子女兒不常回來給予不了,只得將所有的關愛都給子孫,當一個老人將自己剩下的感情全部交付給一個必然離去的孩子的時候,對老人來說,是一種怎樣的勇敢

影片的後半部分,老楊頭給鄉親們表演皮影,他唱了一首「走遍天涯,到處是吾家。步長途,風吹雨灑;登高臺,講經說法;論琴音,六音通造化……」這是一個中了秀才的人,因是梨園子弟,不得不放棄仕途學藝唱戲的故事,這段唱詞是這位秀才對自己藝術生涯的描述。

片中的老楊頭鰥居在家,兒子棟梁走遍天涯,只留下他一人在家回憶以前唱皮影和孫子在一起的樂趣,這是一首悲涼又豁達的唱詞,是對老楊頭孤獨一生的表達,也是對皮影藝術沒落的表達

布斯回美國上學去了,老楊頭又是一個人,或是躺在昏暗的屋子裡,或是一個人蹲在井口邊,期待著布斯的聲音。那孤寂的背影,是中國千萬空巢老人的真實生活。現實生活中,無數老人守著那條連接家的路,期待著子女歸來,期待著親情的回歸。



影片的最後,兒子棟梁帶著複合的美國媳婦回來過年,他們穿著唐裝在屋子裡彆扭地合影,孫子布斯終於實現了吃團圓飯的願望。

或許有人覺得這樣的結局太俗套,但看到這孤苦的老人和可愛的孫子,誰不期待他們能有一個圓滿的大結局呢,因為親情,是我們最重要的牽掛啊

這部電影沒有大起大落,只有簡單柔軟的平和,沉靜又活潑,是一部包裹著溫暖和幸福的電影,寒冷的冬日,誰不被這樣簡單溫暖的情感所打動呢。


相關焦點

  • 豆瓣8.4高分國產電影《孫子從美國來》看陝西老戲骨PK美國小正太
    自己兒子娶了一個「拖著油瓶子的洋寡婦」,老楊頭那是唉聲嘆氣,氣不打一處來,罵兒子「把仙人的臉都丟盡了」。 誰知第二天,兒子和洋媳婦兒因為工作原因匆忙離去,先斬後奏,把「洋孫子」留給了老楊頭照看。於是這一中一洋,一老一小,碰撞的火花就噼裡啪啦地燃了起來。
  • 國產小電影《孫子從美國來》,講述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異國爺孫情!
    片子講述偏遠山區一名老漢,突然某天,兒子從美國帶回一個洋媳婦兒,還附帶著一個正兒八經的洋孫子。老漢是做皮影戲的手藝人,枯燥的晚年生活,在孫子到來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為了讓洋孫子喝上外國人喝的牛奶,老漢重出江湖帶著孫子「賺奶粉錢」;為了哄洋孫子開心,老漢使勁渾身解數用皮影戲手藝給孫子做變形金剛!這部影片給人最深的感觸,除了這種處處洋溢著的慈愛之外,影片本身所折射的「中西文化衝突」之下,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正慢慢老去和消失的無奈,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 《孫子從美國來》:講述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異國爺孫情!
    不知道關於親情的電影大家了解多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接地氣的親情故事——《孫子從美國來》,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雖然在時間上距離現在比較遠,但是重新回顧還是能夠被其中的故事所打動。這個故事發生在陝西的農村,主角除了從美國來的「孫子」之外,還有居住在這個村莊裡的楊老頭,這個從美國來的孩子並非是他兒子的孩子,儘管爺孫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我們依舊能夠被兩人之間的親情所打動。在農村一般都比較閉塞,所以大家的思想更不容易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當楊老頭突然多了個外國來的孫子,那麼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 豆瓣8.4分,《孫子從美國來》因名字而錯過的好片
    一部低成本電影,拍的內容也是不那麼吸引人眼球的空巢老人,影片中展現的是漸漸沒落的民俗文化,東西方文化與飲食之間的差異,祖孫兩人之間的親情,孤獨的老人和突如而來的美國孫子,從開始的格格不入,到最後的難分難捨,讓人笑著哭著,很是動容。就是這些見慣不怪的東西,體現的格局是如此龐大。
  • 《孫子從美國來》:比父母更愛我們的是父母的父母
    《孫子從美國來》是由曲江濤執導,羅京民、劉天佐等主演的一部家庭類型的電影。該片於2012年2月2日在中國上映,是一部未在電影院上映卻獲得豆瓣8.4高分的小眾電影。該影片讓曲江濤在2013年裡斬獲四次大獎,更有網友高贊這是一部認真不裝逼的片子,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影片講述了發生在陝西小農村裡平凡家庭的故事。
  • 豆瓣8.4分:從社會文化學角度分析電影《孫子從美國來》的得失
    電影《孫子從美國來》是2012年由青年導演曲江濤編劇執導的一部小成本陝西方言特色電影,曾榮獲2013年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影片講述了陝西農村一位獨居的皮影藝人老楊頭與意外而至的美國洋孫子布魯克斯之間的故事。
  • 《孫子從美國來》:爺孫之間的溫馨故事,親情可以跨越血緣和國際
    不知道關於親情的電影大家了解多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接地氣的親情故事——《孫子從美國來》,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雖然在時間上距離現在比較遠,但是重新回顧還是能夠被其中的故事所打動。這個故事發生在陝西的農村,主角除了從美國來的「孫子」之外,還有居住在這個村莊裡的楊老頭,這個從美國來的孩子並非是他兒子的孩子,儘管爺孫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我們依舊能夠被兩人之間的親情所打動。在農村一般都比較閉塞,所以大家的思想更不容易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當楊老頭突然多了個外國來的孫子,那麼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 在華州拍的這部電影《孫子從美國來》被全國網友點讚!
    因為一次巧合,我看了這部電影《孫子從美國來》。這部電影拍攝地在渭南市華州區農村拍攝的,主人公是華縣皮影戲老藝人老楊頭,崇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孫悟空人物.孫子從美國來2012年的一部低成本電影,沒有燒錢的宣傳攻勢,甚至沒能在電影院排片上映。但它在豆瓣上獲得8.3高分,清一色好評。
  • 在渭南拍的這部電影《孫子從美國來》被全國網友點讚!|909城記
    因為一次巧合,我看了這部電影《孫子從美國來》。
  • 豆瓣評分8.4分,講述中國爺爺與外國洋孫子故事的影片,搞笑感人
    好久沒有推薦非院線電影了,今天推薦一部,《孫子從美國來》,由曲江濤執導,羅京民、丁佳明,劉天佐領銜主演的國產小成本喜劇片,既能讓人哈哈大笑,又讓人深受感動,是國產小成本喜劇片少有的佳作,豆瓣8.4分的高評分,我是非常服的。
  • 《孫子從美國來》:低成本高口碑的跨文化交流電影
    《孫子從美國來》是2012年由曲江濤拍攝的電影,這部投資80萬的小成本電影,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4分,片中塑造的中國爺爺幽默風趣,外國孫子調皮可愛,性格迥異的爺孫二人相處的過程體現了別樣的中西文化碰撞。跨文化傳播通常指的是在兩種或者更多的文化之間,比較對話距離、自我暴露程度以及衝突解決方法等特定人際變量的理論與研究。
  • 【周末影院】《孫子從美國來》
    《孫子從美國來》是一部以皮影戲的傳承保護為生活原型的電影,由曲江濤導演,羅京民和劉天佐主演。親情是沒有國界的,爺孫的感情,爺爺對孫子的愛,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是一樣的。這並不是一部討巧的電影,雖然影片可以蘊含極其強大的人文精神,但拍起來還是非常有壓力,因為在情感的處理上,迴避便成雞肋,而稍微一用力便容易煽情過度,但是《孫子從美國來》卻恰到好處擊中在狹窄的縫隙上,全篇淚點與笑點設置的非常精準。
  • 未婚兒帶回外國孫—《孫子從美國來》看中國爺爺如何懟服外國孫子
    如果突然有一天,離家多年未婚的兒子給你帶回一個美國孫子,會發生哪些奇妙的化學反應?《孫子從美國來》是一部非常小眾的電影,沒有漫威電影裡的超級英雄,也沒有讓人爆笑的喜劇場面,但如果你以為它不過是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故事發生在陝西一村子裡。
  • 在咱渭南拍的這部電影《孫子從美國來》被全國網友點讚!
    因為一次巧合,我看了這部電影《孫子從美國來》。這部電影拍攝地在渭南市華州區農村拍攝的,主人公是華縣皮影戲老藝人老楊頭,崇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孫悟空人物.孫子從美國來2012年的一部低成本電影,沒有燒錢的宣傳攻勢,甚至沒能在電影院排片上映。但它在豆瓣上獲得8.3高分,清一色好評。
  • 《孫子從美國來》——光影之下記錄人世間的溫情
    《孫子從美國來》這部2012年上映的電影,最近又在各大短視頻平颱風靡,講述了可愛的陝北皮影戲倔老頭和無血緣的外國孫子之間的爺孫情。故事有些平淡,但仍然能體會能細水長流的感情。其中不得不說就是濃濃的中國元素—皮影戲。
  • 豆瓣8.4分《孫子從美國來》:中國空巢老人和美國留守兒童的故事
    《孫子從美國來》,又名《當孫悟空遇上蜘蛛俠》, 講述了陝西老皮影藝人老楊頭(喜歡孫悟空)因兒子與外國人訂婚,被迫照顧美國小洋人布魯克斯(喜歡蜘蛛俠),結果祖孫兩在生活中因年齡、文化、習慣等各個方面的差異,發生了各種啼笑皆非的鬧劇。最後,爺爺老楊頭接納了孫子布魯克斯,孫子布魯克斯也喜歡上了爺爺老楊頭。
  • 電影《孫子從美國來》,充滿濃烈的鄉情,帶來溫馨的親情
    田壯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對電影認識的第一階段是追求生活的本質,就是在極致中間追求生活本質」,而這種本質在田壯壯監製的電影《孫子從美國來》中就有所體現。這部2012年上映的《孫子從美國來》,講述了「中國爺爺」與「美國孫子」之間由「相殺」到「相愛」的親情故事,二人經過在中國農村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因文化差異導致了一系列問題,最後爺孫兩人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彼此之間變得親密無間。《孫子從美國來》這部影片在2013年獲得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
  • 孫子從美國來,老少組合過暑假
    導演:曲江濤 主演 :羅京民 丁佳明 劉天佐 豆瓣評分:8.4 上映時間:2012年哈嘍,大家好,我是某某。今天給大家帶來一2012年上映,由羅京民、丁佳明和劉天佐主演的電影---《孫子從美國來》,這部電影既是孫悟空與蜘蛛俠的相遇,又是一段忘年之交的趣談,樸實故事中飽含深情,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閒話少續,我們一起來看電影吧。
  • 《孫子從美國來》:美國孫子鬧著要吃漢堡,中國爺爺用肉夾饃騙他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中國爺爺和洋孫子的故事,《孫子從美國來》。老楊是個退役獨居的皮影戲老藝人。這一天,兒子突然帶著洋媳婦兒和洋孫子回來,甚至得知洋媳婦是二婚,洋孫子也是個贈品,這讓保守的老楊有些不悅,還沒等他緩過神來。第二天一早,兒子和兒媳已不見蹤影,從兒子留下的信中得知,他們已作為志願者,遠赴可可西裡,希望老楊能幫忙照顧布斯一段時間。
  • 一部感人的小眾電影,《孫子從美國來》,隨時觸動你的淚點
    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李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是《孫子從美國來》,一個很樸實無華的名字。這部影片是導演曲江濤拍攝的,拍攝地點在陝西,但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並沒有上映,只是在電視上放過幾次,但是僅僅是這放過的幾次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所有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對它的評價都是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