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內地電影票房榜單上有3部電影票房破億,分別是周星馳的《功夫》、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和馮小剛的《天下無賊》,前面兩部電影破億並不意外,周星馳是最好的票房金字招牌,而《十面埋伏》主打巨星牌,號稱投資近3億,但投資僅3000萬的《天下無賊》破億,卻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如今回頭再來評價《天下無賊》,它絕對稱得上是近20年最經典的影片之一,影片中大量的爆梗放在現在也不落伍,而範偉的「劫個色」更是成為了人人都在使用的口頭禪,可見這部影片的影響力有多深遠。
這部影片有多優秀,票房就是最好的說明。很多人都覺得那一年的春節檔是屬於周星馳的,因為他三年磨一劍的《功夫》確實很讓人期待,就連劉德華和馮小剛都在上映前就高舉了白旗,他們覺得當時的華語電影沒有誰能夠和周星馳抗衡。
然而《天下無賊》的票房走向比較出人意料,它在和《功夫》同臺對壘的情況下並沒有潰不成軍,票房反而越挫越勇,最終僅以微弱的劣勢惜敗對手,同時影片還捧紅了草根影帝王寶強,也幫劉若英打開了內地市場。
不過在影片風光的背後,其實發生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曲折故事,最初影片送審多次被拒絕,甚至在上映前夕,這部3000萬的投資差點打了水漂。
《天下無賊》的故事情節大家都清楚,就是一群毛賊在火車上上演了一出狗咬狗的大戲,不過由於賊這個身份的特殊性,從而使得影片題材變得非常敏感。
從影片開頭就了解到,劉德華和劉若英扮演的角色是一對江湖大盜,雖然沒有殺人放火,但也害了很多人家破人亡。站在正義的角度來說,這兩人不應該有一個好下場,但影片要宣揚的宗旨是勸人改正個善良,那麼這兩者就產生了衝突。
在影片最初的劇情中,劉若英這個角色其實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由於她的結局過於完美,這不符合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真理,因此影片在送審過程中多次被拒絕。
當時心急如焚的馮小剛找到了大才子王碩,想請他幫忙改一下劇本,不得不說王碩真的是個天才,他將劉若英這個角色設定成了孕婦,並且一心拜佛懺悔,既符合了影片要宣揚從善的本意,也為她能夠善終提供了一個好理由。
王碩的神來之筆除了改變了劉若英的角色,還為影片添加了一個關鍵的人物,他就是張涵予扮演的警察,在最初的劇本中,其實並沒有這個角色。
看過影片的網友都知道,這部影片除了傻根之外,就沒有一個好人,葛優、林家棟和劉德華這些人都是心狠手辣的江洋大盜,就連劉若英也是後來才慢慢洗白的,因此正面人物太少,劇情過於黑暗也是被拒絕過審的原因之一。
有了張涵予的臨時加盟,這部影片並不再是以賊為主角,而是成為正義與邪惡之間的鬥爭,影片不僅增加了陽光的一面,所要表達的精神也一下子就符合了審核的標準。
可以說劉若英的改頭換面,張涵予的半途入場,都為這部經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賊王劉德華最後的慘死,也直接升華了影片的含義,更驗證了那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