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還有很多公司在運營自己的商城,而有些則剛剛踏入這個行業。這可不是明智的選擇,一個自營的商城,其實是很難盈利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用戶問題
自營商城,最大的問題,是在於用戶量。用戶量是最難累積的,即便是累積了用戶量,還要解決用戶黏性的問題。沒有用戶量,光有產品,那商城也不過是個擺設。
回想2015年,那會兒「微商」正火熱。很多人紛紛湧入,結果錢都被廠家給賺了。那會兒,微信的微店也很火,但時至今日,幾乎聽不到微店的風聲了。電商板塊,消費者還是習慣於淘寶和京東,之後冒出來的拼多多倒是一個全新的模式,但拼多多的產品卻是個硬傷。想想,就連微信如此龐大用戶量的平臺,都撐不起微店,更何況是一家小小的企業。
產品問題
對於自營平臺來說,產品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多產品是沒有知名度的,或者說雜牌比較多,有些連品牌都沒有。這樣的平臺,拿什麼去培養用戶的忠誠度呢?
運營問題
這可是一個很糟糕的問題。對於自營商城來說,他們既要解決技術問題,又要四處尋找產品,還要上傳產品,連客服都要自己來出來,戰線拉得很長。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淘寶。淘寶只是提供一個平臺而已,相當於是提供了一個工具,商家入駐進去,不管是上傳產品,還是客服,還是售後服務,全部由商家自己搞定。而淘寶,需要解決的不過是完善平臺功能而已。
而且,商家的入駐,無形中給淘寶的推廣起到了助力的作用,商家入駐到淘寶之後,自然會去推廣自己的商品,等於無形中給淘寶做了免費的宣傳。那麼,對於自營平臺來說,誰來給他們做推廣呢?
因此,既然有了天貓,淘寶,唯品會,蘇寧,京東等平臺,為何又要去創建自己的平臺。當然,機會也不是沒有。其實,這樣的大平臺如今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產品太過雜亂。產品雜亂,導致了用戶不好選擇,同一款產品價格各異,用戶便更難選擇了。未來的電商,會趨於提供更專一化,同時也更專業化的服務。
所以,關於搭建商城,還是需要謹慎,很難盈利。不是說不能盈利,而是很難盈利,至少工作量非常大!再者,這年頭人們缺錢,推廣產品就更難了。順帶想想,淘寶有花唄,京東有白條,自營商城有什麼?另外,物流成本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