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歌手》如期回到了觀眾視野中,這檔每周五晚播出的節目,在1月18日已經結束了第二期競演。
《歌手》第二期的節目單分別是:吳青峰《我們》、逃跑計劃《你的愛情》、張芯《天下無雙》、Kristian Kostov《Hello》、楊坤《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裡》、齊豫《是否》和劉歡的《Une Vie D'amour》。
這一季《歌手》的收視率創歷史新低。節目疲憊,樂壇歌手荒、歌荒這些問題早已有之;另一方面觀眾可選擇的東西太多了,不論是音樂類綜藝還是其他娛樂形式都五花八門,注意力被分散。
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幾位歌手的演唱還是一如既往的高質量,而且舞檯燈光真的很美。或許這真的是最後一季《歌手》了,且看且珍惜。
關於《歌手2019》第二期,我只想說,逃跑計劃組合不該墊底。下面是我對這一期每位歌手的演唱觀感。
電影《後來的我們》的主題曲,這是一首感動了吳青峰自己的歌。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真的有一種悲哀,連淚都不能流,只能目送。」
我覺得這首歌一般情況下,不太適合舞臺競技演唱,歌曲有些安靜和簡單,在小清新中含著若隱若現的悲哀感,那種悲哀或許來自一個人的寂寞孤獨,來自無疾而終的愛情,來自追悔莫及的親情,總之《我們》中的情感基調是在低處徘徊的。
它不是大悲情,沒有撕心裂肺的衝擊力,在舞臺上其實是不佔優勢的。忘了誰說的,遺憾是人類最有價值的情感之一。而《我們》裡的遺憾更適合一個人在無人處安靜聆聽,體會其中的味道。
我更期待吳青峰能在《歌手》的舞臺上帶來一些快節奏的歌曲,比如《追追追》。強烈推薦這首閩南語歌,保證氣氛是全場最高的,之前吳青峰在演唱會上表演過,熱烈驚豔,「來賓請掌聲鼓勵,聽不到聽不到!」
這場表演不僅有搖滾歌手唱情歌,還有搖滾歌手蹦迪。
復古迪斯科曲風的《你的愛情》,是本場我最喜歡的表演。薩克斯的聲音一出來,慵懶迷人。喜歡主唱毛川在舞臺上的「尬舞」,也算讓歌迷見識了主唱大人的痞騷一面。
選歌和表現都非常鬆弛,吹起的薩克斯,在舞臺上手舞足蹈,調動了現場所有人,表演結束後梁翹柏還起身鼓掌了。
毛川跟之前來過的梁博很像,他們唱情歌特別乾淨,跟著節奏搖擺蹦跳的毛川,看得出他有些拘謹,搖滾歌手的可愛和性感就是這樣,天不怕地不怕地要破壞要叛逆,要讓秩序更混亂。其實表面的野蠻生長之下,藏著很簡單的想法,就是自由地玩兒,熱情率真。
這種魅力,就像梁博曾在這個舞臺上演唱《男孩》一樣,令人感動。
說到搖滾歌手唱情歌,讓我想起很喜歡的一張專輯《告別的搖滾》,是一群搖滾老炮兒鄭鈞、臧天朔、黑豹樂隊等人在1995年翻唱的10首鄧麗君唱過的歌曲,其中有《愛的箴言》《愛人》《夜色》《甜蜜蜜》等,「陣陣風聲好像在對我叮嚀,真情怎能忘記。」所謂鐵漢柔情,都在這張專輯裡了。
「穿越紅塵的悲歡惆悵,和你貼心的流浪。」
這首歌本身就很有感染力,是2006年張紀中版《神鵰俠侶》的主題曲,當時聽的時候就感慨:究竟什麼樣的愛情才能配得上這首歌。
因為我對《神鵰俠侶》裡面的愛情故事實在無感,而且裡面的大部分角色都讓人討厭,每次這部劇播出的時候我都是一肚子氣。只是每次這首歌一響起,我都會湊到電視機前,安靜地看一會兒。
張靚穎那版是空靈飄逸,不論是哼唱還是高音,都很有仙氣,散發著出塵絕世的美。
張芯這版充沛厚重,大氣深情,悽美感人。因為唱法比較「鐵肺」,所以情感特別充沛,張力十足,這版愛情也顯得不再是世間難覓,而是就存在於江湖之中,且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Kristian Kostov《Hello》和楊坤《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裡》
這兩首歌放在一起說,是因為我對這兩首原版歌曲都比較無感。
《Hello》是阿黛爾的經典歌曲,雖然無感,但小k的演唱還是認真聽了,打動我的還是颱風吧,不是歌曲本身,所以就一筆帶過了。
《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裡》是本場競演第一名的歌曲,現場的氣氛可想可知。楊坤的表演非常走心,歇斯底裡的表演洗刷了「油膩感」。楊坤說差點就「死」在舞臺上了,因為拖長綿延的高音特別耗費氣力,劉歡調侃楊坤:平常的拳擊不是白練的。
齊豫《是否》和劉歡《Une Vie D'amour》
放在一起說,首先是因為這兩首欣賞門檻比較高,要有閱歷和視野,要有專業音樂素養,而且這兩首裡都有很強的「時間感」,仿佛歲月與往事在歌中嗚咽。
《是否》是國民度很高的一首經典老歌,齊豫這版在結尾處加入了《愛的箴言》。
「是否,這次我已真的離開你,是否這次我將一去不回頭,走向那條漫漫無止境的路。」
「我將春天付給了你,將冬天留給我自己。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卻將自己給了你。」
原來這兩首歌裡的呼應這麼多。齊豫憑藉咬字、停頓和換氣,讓這首歌中的情感細膩加倍,什麼是愛,什麼是苦,什麼是人生,經過的人才能聽懂。
《Une Vie D'amour》,法語歌《愛的一生》,劉歡的演唱依舊是一次音樂廳級別的表演,莊重宏大深沉,讓在場專業音樂人感嘆望塵莫及。劉歡一出場,那種儀式感的莊嚴氣場不是別人能比的,音樂人山河感慨:劉歡的群眾基礎真是……
劉歡也不是來競技拿冠軍的,他不需要這個,他就是來傳播好歌曲,提升聽眾的音樂素養的。觀眾只需要去聽就可以了,早晚有一天,會聽懂的。
開頭已經說過,《歌手》的舞臺和燈光都太優秀了。記得歌手趙雷參加《歌手》的時候,鏡頭好幾次切到他那裡,他都在感慨:「這個光束太美了。」
下面看圖說話:
這是吳青峰在演唱《我們》時,他的背面鏡頭,溫暖明亮,螢光點點。
幾乎每位歌手都切了一個背面,逃跑計劃的背面是這樣的,光有些奪目刺眼,鏡頭裡是年輕人特有的一腔孤勇。
逃跑計劃的舞臺是以紫粉色為主的,跟《愛樂之城》裡的顏色很像。
這是Kristian Kostov的出場設計,他從圓巢中被烘託而出。
散射出來的燈光,將歌手的形象襯託得優美而矚目。
圓巢置於歌手的側面,如同在月亮下唱歌,星光燦爛。
這是劉歡的背面鏡頭,《歌手》在設計每個人的背面鏡頭時,都賦予了不同的意味,這張背面鏡頭很親切,非常能說明劉歡的群眾基礎有多好。
而從正面鏡頭看劉歡的背面,也是金色音樂廳既視感,恢弘莊嚴。
關於本期《歌手》的欣賞到此結束。
【文/毛毛王】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