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閨蜜跑去臺灣旅遊,回來之後跟我說:「我跟你講,臺灣的便當,超級超級超級好次,好次到沒朋友」。100新臺幣價格(大概人民幣20塊左右)分量很足。經過近一分鐘的回憶後,她竟然把整個盒飯包含的東西都給背下來了。豬排,滷蛋,小魚乾,滷豆腐乾,滷竹筍,雪裡蕻,鹹菜毛豆。如此完美的性價比,再加上如此美味的口味,看來這份盒飯確實不錯。
大家都知道,臺灣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日本所侵佔。同時日本的文化也有部分流入臺灣,便當文化自然而然也隨之流入臺灣。相比日本的便當,中國的盒飯真的是被甩出十萬八千裡。
都說中國的盒飯難吃,主要還是基於之前被多家媒體曝光的火車盒飯,價格又高又難吃。然後有關部門出面解釋,因為現在高鐵上的快餐供應流程都是:快餐生產單位→成品配送→(保溫箱)→列車組→冰箱冷藏→微波爐加熱→售賣。這麼繁瑣的流程,如果現做,肯定來不及,所以呢保質期都是很長的。(官方表示長達90天)這麼長的保質期,肯定都是防腐劑啊,這樣的便當怎麼會好吃呢?
日本便當為什麼好吃?兩個字,現做。如果國內的盒飯都是現做,那品質肯定會高上不少。除此之外,日本便當發展的非常迅速(跟國內相比)。因為日本是眾所周知的快節奏國家,日本的男人幾乎要承擔一個家庭所有的經濟來源,日本的女性養成了一種「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早上男人上班前,都要帶上妻子做的「愛心便當」。(因為節奏快啊,中午吃便當方便啊)而且假如妻子不會做便當,在日本便當店也是隨處可見,密集程度參考中國沙縣。然後日本政府也挺重視便當文化的,經常把幾個公司湊在一塊選個什麼年度最佳便當啊,雖然套路很老套,但確實促進了日本便當的發展。
花了這麼大篇幅,講的還是文化和經濟原因。既然說,日本便當好吃,那就要實打實的拿出例子來。日本是個島國,魚必然成為便當中必不可少的食物。除了魚肉之外,還有筍乾、蔬菜、蛋卷竟然還有小甜品(真是貼心)。有些便當會放入壽司、魚子醬等等配菜。可能有的味道並不出奇,但是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能夠吃到這麼一道美味,除了幸運,恐怕也有其他形容詞來形容它了。
說了那麼多日本便當,大家肯定要說小編我崇洋媚外了。其實國內的盒飯已經走在穩健的道路上,健康的發展了。雖然說,國內的盒飯沒有日本便當那樣,包裝四四方方,但是在菜品選擇上,適用性上,居然完虐日本便當。下圖是小編同事今天中午點的盒飯,乍一看是
不是非常良心,關鍵價格還不貴,20不到。作為南方二線城市,這個價格是不適很心動。
目前來說,國內的盒飯雖然有所發展。但是菜式還是較單一,每天吃雞腿啊喂,這個體重根本漲的停不下來好嗎。小編建議便當可以換個花樣,一葷兩素的固定搭配有點過於老套了。可以適當做一些「趣味」盒飯,吸引消費者,帶些雞塊、培根什麼的還是不錯的。
中文最大日本文化電子揭示板浪人御所(SenGoKu.Cn 2005年創立)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自媒體:日本物語,以文化、歷史、大河劇、甲冑、器物等日本的視角,增進中國年青人群體對日本認識與了解,非盈利性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