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環傳一一曹貴人假惡毒還是真善良,淳貴人是假純真還是真奸詐?

2020-09-05 生活有百味


電視劇《甄環傳》講述了甄環從清純少女毫無心計逐漸變成深宮婦人心計滿滿的故事。

其中,甄環的死敵華妃的同盟者曹貴人後來倒戈依附甄環,人人都認為曹貴人惡毒;而甄環的同盟者淳貴人一直以純真示人,那到底曹貴人是假惡毒還是真善良,淳貴人是假純真還是真奸詐?

曹貴人的惡與善

曹貴人名為曹琴默,是華妃的同盟者,依附華妃,並以華妃的心意而做事。

如果說華妃是紙老虎,那曹貴人就是虎牙,有了曹貴人的華妃,才成了真老虎。曹貴人為華妃出謀劃策,所出主意既有利於華妃,又給其勁敵一狠狠打擊。

淳貴人偷聽華妃受賄賣官之事,如果不是曹貴人往水中投一石子,致使華妃警覺,或許華妃早已治罪。

沈眉莊假孕事件沉冤得雪,華妃遭皇上冷落,如果不是曹貴人出主意讓華妃將功折罪,或許華妃還要被冷落很長一段時間。

如此的事數不勝數,曹貴人是同盟,是跟班,亦是軍師。如果華妃能夠看到曹貴人的作用,加以重用,或許甄環的成功路會更加曲折;而華妃卻一味打擊貶低曹貴人,甚至碰觸了她的底線,致使曹貴人倒戈。

曹貴人的惡毒只對敵人,對自己的女兒溫宜公主卻是疼愛至極。她所做的一切無非是想讓溫宜有一個好的前程,嫁一個好的夫婿。背叛華妃,倒戈甄環,都是為了溫宜公主的未來。

淳貴人的純與奸

淳貴人名為淳兒,入宮三年,一直以吃貨著稱。

所有人都認為淳貴人毫無心計,說話直,看到好吃的就邁不開腿,就連心計大王甄環都認為她至純至真。

可是淳貴人真的無心計嗎?甄環和皇上雍正正在碎玉軒耳鬢斯磨,她就直接闖入,絲毫不顧崔槿汐的阻攔。在皇上面前好像無意說自己都17了,難道真是無意嗎?

當淳貴人成功侍寢後,當著安陵容的面說其繡的龍皇上不喜歡,喜歡甄環繡的。並且說自己和甄環更親厚,難道不是挑拔安陵容和甄環的姐妹情?

嬪妃說起甄環的蜀錦鞋太過奢華,淳貴人當眾說那是皇上賞的,難道不是為甄環樹敵?當她撿風箏時偶遇華妃收賄賣官,卻去偷聽,難道真不知其中厲害?

當甄環最初避寵假裝生病,淳貴人搬離碎玉軒;當甄環得盛寵,她又主動提出搬進碎玉軒;難道真是沒有心計嗎?

曹貴人的惡毒只對敵人,對自己的女兒溫宜公主卻是疼愛至極。淳貴人雖表面純真無害,實際上充滿心計且奸詐。

敬請關注 作者每天分享一篇情感文章,原創不易,歡迎您關注、評論和轉發哦!

相關焦點

  • 甄嬛傳之淳常在,是真單純還是真心機?
    她就是淳貴人。喜歡她的人是真喜歡,覺得她天真無邪,大大咧咧。覺得她不好的也是真厭惡。比如覺得她心計深沉,甄嬛病的時候她搬走,得寵了又回來;亦或是她在甄嬛面前說的話,讓安陵容再次自卑黑化;以及崔槿汐明明告訴了她屋裡有皇上還直接跑進去。
  • 《甄嬛傳》曹貴人,不善良的聰明人,結局可能更慘
    曹貴人長相中等,但情商很高,所以,就算很多人看出她整天巴結華妃是另有所圖,還是願意和她做朋友,這種「做朋友」,其實就像職場中的站隊。2曹貴人的優勢,也成了她的軟肋曹貴人有個可愛的女兒,就是《甄嬛傳》中的溫宜公主
  • 《甄嬛傳》曹貴人:一個人最大的悲劇,是不會知足
    按理說,皇帝的子嗣不多,作為溫宜公主的生母,曹貴人早就該被晉封了。可曹貴人一無家世,二無娘家人在前朝得力。溫宜的周歲宴上,曹貴人假惺惺地誇甄嬛姿貌出眾、天資聰穎,實則將甄嬛推向進退兩難之地。要不是甄嬛從小練過驚鴻舞,恐怕早就成了驚弓之鳥。
  • 《甄嬛傳》淳兒死的那集,曹貴人扔石頭到底是想提醒誰?
    對於曹貴人來說,出現在池塘旁邊並不是一件偶然之事,身為華妃最為信任軍師式人物,曹貴人站在旁邊,是起到望風作用,緊緊盯著周圍是否有不應該出現的人出現。曹貴人心中清楚,華妃若發現淳貴人偷聽到這買官之事,她是絕對不會饒了淳貴人的,秘密能夠保守的最好途徑,便是沒有人知道。
  • 甄環傳一一浣碧為何總是自私自利?流朱為何會願意為甄環而死?
    電視劇《甄環傳》在甄環成長為太后的道路上有過太多敵人,有過很多盟友,亦有過不少忠僕其中作為甄環從小一起長大的僕人浣碧和流朱,浣碧總是自私自利,而流朱卻願意為甄嬛而死,這是為什麼?浣碧無奈和曹貴人合作,想陷害甄嬛。甄嬛識破了浣碧的詭計,顧念她是自己的妹妹,並未加以懲罰,用親情和許諾來拉攏她;浣碧暫時妥協。
  • 淳貴人有甄嬛為她討公道,而扮演者譚松韻啥時候能為媽媽討回公道
    某日,當她在無意中碰見華妃收受外臣行賄時,正好被身後的華妃黨曹貴人看到。囂張跋扈的華妃殺的人不少,如今被人撞見自己受賄、幹涉朝政,犯了大忌,是絕不可留撞見者的,留了就是禍害,哪天此人前去皇上那告狀,任憑她哥哥權位再高也難保她,所以淳貴人必須得死。
  • 淳貴人有甄嬛為她討公道,而扮演者譚松韻啥時候能為媽媽討回公道
    某日,當她在無意中碰見華妃收受外臣行賄時,正好被身後的華妃黨曹貴人看到。囂張跋扈的華妃殺的人不少,如今被人撞見自己受賄、幹涉朝政,犯了大忌,是絕不可留撞見者的,留了就是禍害,哪天此人前去皇上那告狀,任憑她哥哥權位再高也難保她,所以淳貴人必須得死。
  • 《甄嬛傳》:淳貴人,後宮哪兒有傻白甜?
    那種「饞」,會被她的純真面孔異化,呈現出溫暖而治癒的元素,就仿佛是今天的吃播博主。僅是看著她吃,就能發自內心地快樂,隱約還能窺見些人生真諦。淳兒再往後的出場,也基本是和吃有關。旁人忙著宮鬥,為皇帝的垂青而爭個你死我活,明槍暗箭步步驚心。
  • 盤點曹貴人幹過的7件壞事,最後還甩鍋華妃,真是最毒婦人心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曹貴人是一個心思歹毒的女人!她做過很多壞事!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曹貴人幫助華妃做過的7件壞事!1-安撫餘氏家裡人餘氏是華妃身邊第一個下線的妃子!為了讓餘氏頂了所有的罪,也為了向華妃展示自己的才幹,曹貴人踴躍報名,參加了安撫餘氏家人的工作!最後,餘氏一個人頂了所有的罪責。2-處置麗嬪麗嬪為什麼那麼早下線?其中有50%的原因,都是曹琴默在算計!畢竟都是在為華妃做事,麗嬪猖狂無腦,連華妃身邊的周寧海都得罪了,還天天欺負曹貴人!
  • 談談曹貴人
    《甄嬛傳》裡的曹貴人很好地詮釋了「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老話。今天欲打點起精神,著手完成續寫《紅樓夢》這一宏偉計劃。
  • 《甄嬛傳》:曹貴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甄嬛傳》裡也有一位如王熙鳳一樣的人物,那就是曹貴人,曹貴人的命運和王熙鳳驚人地相似,都是被自己的聰明絆住了腳。曹貴人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過人的才華,也沒有不凡的姿色,後宮妻妾之間為了爭寵不惜殘害皇帝的子嗣,而曹貴人卻順利地生下了溫宜公主,可見曹貴人不是一般的聰明。端妃說過一句話,如果說華妃是猛虎,曹貴人就是猛虎的爪牙。
  • 《甄嬛傳》中,皇后害過那麼多嬪妃,為什麼偏偏放過了淳貴人?
    《甄嬛傳》除了甄嬛與果郡王的「純真愛情」,其他基本是舊社會背景。所以皇后也有舊式的「太太的陰謀」,要扶植起更年輕美貌的寵妃,「好把姨太太(華妃)壓下去」。
  • 譚松韻:李尖尖不就是八年前《甄嬛傳》的淳貴人嗎?
    但是我寧願相信,這是導演為後宮中為數不多的真情中保留的一點純真。也是這一點純真,才打動了皇帝吧。《甄嬛傳》作為一部後宮大戲,劇中有各種各樣性格的女人,比如刁蠻的夏冬春、謹小慎微的安陵容、端莊大氣的眉莊、機關算盡的曹貴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所以每個人物才能讓人如此印象深刻
  • 《甄嬛傳》的淳貴人,歷史原型是誰,比劇中要幸福一些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甄嬛傳》中一位配角,淳貴人的歷史原型。劇中的淳貴人名叫方淳意,14歲就入宮了,初封為淳常在。她在後宮猶如一股清流,當大家都在忙著宮鬥的時候,她卻只顧著吃。不去宮鬥,就意味著不捲入爭鬥,不管將來誰勝出,對她也造不成多大傷害。
  • 《甄嬛傳》裡如何評價曹貴人這個角色?
    而曹貴人雖然只是宮鬥中的一個,但也有自己不同的色彩。 為女而鬥 曹貴人的位份不高,但是她心計頗深。可她每一次都是為了自己的女兒—溫宜公主。 曹琴默屬於華妃黨,為華妃出謀劃策。曹貴人出身不高,長相也不甚出眾,但是智商水平超高。否則,在後宮這個大染缸裡不可能好好的生下溫宜公主。
  • 《甄嬛傳》中的淳貴人明天將「駕臨」北川藥王谷與你偶遇
    今天有網友向我們提供了一條讓更多美女帥哥來勁的消息:《甄嬛傳》中的淳貴人飾演者譚松韻將於3月21日——23日來北川藥王谷參加一檔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的錄製。屆時,北川藥王谷的辛夷仙子、與《甄嬛傳》中的淳貴人等著你來偶遇。
  • 欣貴人——普通人的完美人生
    《甄嬛傳》我看了N遍了,劇中無論是步步為營的甄嬛,心狠手辣的華妃,城府極深的皇后,單純善良的淳貴人,殺人於無形的曹貴人,隱忍通透的敬妃等等都讓人過目不忘
  • 《甄嬛傳》曹貴人如此有心機為何沒笑到最後?瑾汐一語道出真相!
    ,所以曹貴人也一直為華妃鞍前馬後,盡心幫助華妃出謀劃策,華妃提攜曹貴人為自己所用,真的是很正確的選擇,沒有曹貴人的幫助,華妃不可能多次在危機面前化險為夷,真正能和甄嬛過招的也只有她了,曹貴人的心機如此厲害,但為何沒能笑到最後,瑾汐曾一句話道出曹貴人的軟肋。
  • 《甄嬛傳》曹貴人其實不是華妃的手下,你看曹琴默是誰的臥底?
    但是華妃此人雖然十分囂張,但是卻不夠聰慧,不過在華妃的身邊其實有這樣一位智囊,她就是曹琴默,也就是所謂的曹貴人。曹貴人在後宮之中被所有人認為是華妃的黨羽,平時曹貴人也是經常為華妃出言獻策,這些年也是為華妃除去了不少心頭大患。當時曹貴人跟著華妃對付甄嬛,十分受華妃的看重,不過曹貴人真的是華妃的人嗎?
  • 假作真時真亦假——淺析甄寶玉
    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是也。開篇以甄士隱、賈雨村最先出場,就暗合所謂「將真事隱去」「用假雨村言,敷演出來」之意;正文大量隱晦曲折的象徵、暗示、燈謎、詩讖等等,目的則是要將主旨含而不露地傳達給讀者,「真」、「假」等詞句,也是作者的提示用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