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恩 的 心
——《中音直笛從入門到精通》第八講配套視頻
8月18號的下午錄製了《感恩的心》,並成功上傳到騰訊視頻網站。晚上睡覺前突然想到在手機上聽一下上傳的《感恩的心》的效果。於是在騰訊視頻手機端上以「中音直笛從入門到精通」為關鍵詞搜索了一下,竟然發現自己上傳了兩個中音直笛版的《感恩的心》——一個是今天錄製的(上邊的視頻),另一個是兩年前錄製的(下邊的視頻),真心忘記之前還錄製過。兩下一對比,過往的視頻就顯得相當粗糙——只是用了相關圖片製作的相冊。
實然覺得,自己處理視頻的水平提高了。
《中音直笛從入門到精通》的第八講涉及到中音直笛的最低音F,歐陽菲菲版(F調)的《感恩的心》多次使用到中音直笛的最低音F,的確不是太容易把控。正確表達這首樂曲,除了要求演奏者有比較好的氣息控制能力外,使用音準過關的中音直笛,顯得尤為重要。
關於《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是由陳志遠作曲、陳樂融作詞的一首倍受歡迎、廣泛傳唱、歌頌感恩之情的歌曲。每當我們唱起這首平淡中略帶傷感的旋律時,就會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活、歲月的滄桑,不知疲倦,也不覺厭煩,反而生出絲絲默默溫暖的感觸,懂得心懷感恩之情。
《感恩的心》這首歌最初是由歌手李碧華用臺語演唱的:「我相信希望,會度過黑暗,雖然面前的路茫茫……」它更多的是在表達對未來的憧憬,即使眼前充滿坎坷,也不能對生活失去信心。歌詞中幾乎沒有提到對他人、對身邊事物的感謝。
2000年,這首歌的歌詞被改成國語,由歐陽菲菲演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的心,感謝命運……」等歌詞更加突出感恩的主題。講述了情侶之間悽婉動人的故事,表達的是男女之間的小情小愛。
之後,歐陽菲菲又將它的MV改成了另一個版本,其中加入了手語的元素,讓人感受到靜默的力量。畫面中,人們站在大海邊比劃手語,充滿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一家三口、一對情侶、一群友人等相處的畫面,表達了對親情、愛情、友情的感謝。一群人比劃著相同的動作,伴隨著感動的旋律,讓人心中充滿無限感慨。它展現得更多的是個人情感的抒發。
2006年,大陸歌手陳紅翻唱此歌,陳紅被評為紅十字會博愛大使、中國扶貧基金會宣傳者、河北省助殘公益形象大使等。在陳紅這一形象的影響下,《感恩的心》迅速成為公益路線的代言歌曲,為全國人廣為流傳,它的手語舞由依米教育集團編輯,被更多的人學習。
《感恩的心》這首歌就是典型的「舊元素,新組合」,它後來被賦予的這些意義是歌手李碧華最初不曾想到的。手語這一設計,本來只是用來抒發個人情感,經過陳紅的傳唱,手語顯得更貼近愛心的主題,並衍生出對聾啞殘疾人的關愛之情。依米教育集團將這首歌的手語舞用於教育和感化,使這首歌充滿教育的意義。手語變得更加富有藝術性,賦予了這首歌更具體的形象,利於被大眾理解和接受。它滿足了不同受眾的精神需求,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兒,都可以聽,可以唱,可以比劃。
從勵志歌曲,到情歌,到抒情歌曲,再到愛心歌曲,這首歌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它的定位也因此越來越明確。正是這些變化,賦予了這首歌不同的時代意義。不管是哪個時代,它聽起來都能讓人感同身受,熱淚盈眶。
溫馨提示
《感恩的心》見於《中音直笛從入門到精通》第59頁,為本教程第八講之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