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那小子」羅彬:好奇心讓我折騰起來沒夠

2021-02-08 演員幫

羅彬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大三時就被導演看中出演當年最熱門的偶像劇《那小子真帥》,因成功演繹了帥氣的男主角「智銀聖」而為觀眾所知,隨後戲約不斷,然而在經歷了一段高密度的電視劇拍攝之後,他做了一個在很多同行看來十分不解的決定:去紐約進修碩士學位,而專業也改成了導演。



 

從出道到「瓶頸」

羅彬:我想塑造不同樣子的人!

 

回憶起當時那個令人費解的決定,羅彬顯得很從容:"原因太簡單了,當時畢了業一個猛子就扎進了這個電視劇的表演大軍,接二連三的劇找來,雖然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但基本上都是一種類型——富家子弟,我覺得我遇到了表演上的一個瓶頸,當然這個瓶頸並不是指我在表演上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而是我想要塑造不同樣子的人,我想換一種不同人生體驗一下。"

 

對於羅彬的這種體會,相信很多演員有過,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演員出道時塑造的角色給人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所以很多導演、副導演在遇到相似類型角色時,都會習慣性的選擇塑造過這類角色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被同類型角色的"光環"照耀,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的羅彬來說,這恰恰是他想要去突破的那個"瓶頸",而選擇導演這個專業,也是想換個角度看演員,他笑稱想讓自己在表演上能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於是他踏上了美國的求學之旅。



 

從中戲到紐約

羅彬:端起盤子那一刻你就懂了!

 

紐約時代廣場的霓虹,百老匯懸掛的海報,街道上充滿著藝術氣息的年輕人,這些讓羅彬充滿著探索欲,他還清晰的記得自己到紐約看到的第一場百老匯的演出是《歌劇魅影》,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體會,他還專門找來了劇本對很多歌劇中生澀的詞彙做了功課,如今想來那場演出還讓他激動不已:"現場帶來的靈魂震撼,真的是跟在家裡看碟片時的體會完全不同,兩次熱淚盈眶,結束起立鼓掌時我就在想,如果是換作我在舞臺上,需要多少積累、多少來自內心的情感體會,才能達到這種男主角的高度。"

 

於是,"那小子"羅彬真的就去積累了,在美國的三年,羅彬除了讀書,他還在中國城的超市做會計,他在餐館兒打工刷盤子,"看別人端盤子和自己端盤子就是不一樣,你什麼樣的心態,為什麼端,怎麼端,端起盤子那一刻你就懂了,看別人始終是表象!"而來紐約讀書最大的收穫,除了感受了另外一種生活,他說還有就是得到了另外一種思維方式:"中國是要教你理論,教給你怎麼得到正確答案,而美國就是讓你更多的去實踐去探索,得到無數個可能都是正確的答案。"其實,在羅彬的潛意識裡就有著他所描述的"老美思維"只不過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而已。



 

初到中戲,表演系的第一節課就是"觀察生活",羅彬和同學們一起去王府井看乞丐,去火車站、車站看拿著包裹的旅客,在心中編纂著他們的"人物小傳",然而,這個"好奇小子",竟然與眾不同的與乞丐在王府井大街上睡了一夜,他說:"還好,是個初秋,並不艱苦,還聽了很久乞丐講的故事。"

 

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導演專業的課程,用羅彬的話來說,基本上就是在不停的拍作業中度過的,從構思到拍攝,到每次作業播放,羅彬說起來眼神中閃爍的成就感,讓人情不自禁的被感染到:"做過演員知道如何在鏡頭中呈現肢體語言、表情等的妙處,而導演專業的學習,又讓我學會了怎麼調動演員,如何掌控整個作業的節奏,我的作業基本上都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很多掌聲。"

 

從富家子弟到窮小子

羅彬:我的目標是演帝王!

 

無論是做演員、還是學導演,話裡話外目的只有一個:怎麼才能演好!被問道突破了出國前的"瓶頸"了嗎?羅彬哈哈大笑起來:"我跟你說,真的有天壤之別,就是出國前找我演的都是富家子弟,回國後變成了窮小子。我真的蠻開心的,因為要塑造的人物層次都豐富了起來。"




用一句很雞湯的話來形容羅彬:"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和未知與不確定相遇,他多半是個有趣的人。「是啊,我就是好奇心太重,什麼都想嘗試一下,做周杰倫的演唱會,幫家人打理生意這些我都很積極的去嘗試,遇到過很多困難,可回頭看看閱歷真讓我成熟不少,想法也不似之前年輕時的莽撞。不了解我的朋友以為我是個玩咖,特別能折騰,其實,我就是想趁年輕多經歷多積累,我的目標可是要演帝王的。」在他的理解裡,帝王雖然君臨天下,但背後要處理的關係太多了文臣、武將、宦官、後宮,閒餘時間讀《二十四史》,八歲就開始練習書法、騎馬,這些愛好似乎冥冥中羅彬就是在為他的夢想角色做著準備,說起現在要實現的目標,羅彬說:「很簡單,演更多的角色,體驗更多不同的人生,我的好奇心讓我折騰起來沒夠兒!」

 

相關焦點

  • 《那小子真帥》中戲高顏實力派——羅彬 演員經紀匯.優新秀...
    L:我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當時我就想做演員是一個角度,那麼當導演看演員又是怎樣的角度?如果我能學一下表演是不是會對我理解角色有幫助呢?Y:《那小子真帥》的爆紅給您帶來了什麼?L:演《那小子真帥》的時候我還在讀大三,被導演看中也是很偶然,其實也不過七八年的時間,我再看我的第一部電視劇,能感受到當時在表演上的青澀,非常努力的好好演,可能是青春氣息濃重吧,就掩蓋了很多太過用力的地方。
  • 【主播羅彬:感悟生活如美酒一般】
    「緊隨《第一時間》,生活天天新鮮」,對於安徽的民眾來說,這句開場白再熟悉不過了,每天下午18:20當你打開安徽經視生活頻道的時候,主持人羅彬清新帥氣的形象猶如陽光一般映入眼帘,他以誠實、幽默和極具親和力的主持風格向大家講述家長理短
  • 《我家那小子》公開課 探討「觀察」意義
    在武藝媽媽看來,兒子曾是靦腆內向、不愛出門的孩子,但從第二季節目的表現來看,武藝在面對新的異性朋友大點兒時能很快和對方熟絡起來,一天的相處也給朋友留下了極好的印象。「碰到有相同喜好的人,我會放得很開,比如上次我和大點兒真的完全沒有溝通過,還是有很高的默契,聊得很愉快!」  在本次公開課現場,武藝回答媒體採訪問題,也再次談到了自己對當前生活狀態的理解。
  • 《我家那小子》將「我的生活」搬上了屏幕
    《我家那小子》第一季共播出12期,12期所有單期節目均排名同時段上星綜合組第一,最後三期節目忠實度均超過40%,最高達44.2%我是不愛看明星真人秀的,但最近有一檔此類節目特火,名列電視綜藝收視榜首,而且在網上引起熱議,於是我看了一期《我家那小子》。
  • 2018,那小子真棒!那姑娘真美!
    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溫暖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如今,他每周有三天會在地鐵上演講在生病的這些年裡
  • 《我家那小子2》錢楓陳學冬「做更好的我」受關注
    對於新一季小子們的生活狀態,觀眾均表現出了極高的關注。 首播雙域第一收視奪冠 21個熱搜全民熱議 作為「那小子」的主角,陳學冬、錢楓、于小彤、武大靖四人的獨居生活狀態自然是節目的焦點,而《我家那小子》第二季最大的變化是改在周四檔播出,做出這樣的編排調整,湖南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總監丁誠在近日的節目發布會上就表示:「這其實也是一种放肆的態度。
  • 《還沒愛夠》在北京舉辦發布會 聚焦「恐婚」話題
    1月3日,由韓庚、王曉晨領銜主演,葉祖新等出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在北京舉辦發布會。該劇講述30歲的普通職員姜小汐面臨公司裁員,與解聘專家陳炯鬥智鬥勇落了下風,丟了工作,與陳炯結成冤家。之後誤打誤撞得知陳炯「恐婚」,二人在各種編劇安排的機緣巧合陰差陽錯下相戀,但陳炯難以克服恐婚心理。
  • 我家那小子,陳學冬.
    說起來也巧,yao妹兒最開始是看見《我家那閨女》之後,才追《我家那小子》的。遠離了聚光燈下,原來這些明星也會像普通人一樣,逃不了被相親的命運!通過《我家那小子》,我又發現了一個寶藏男孩——陳學冬。01在《我家那小子》中,陳學冬展示了花式人緣。看完前幾期,yao妹兒忍不住感嘆於陳學冬強大的朋友圈。說起娛樂圈公認的好人緣,yao妹兒不禁想起何炅,何老師。
  • 楊爍劉濤《我們都要好好的》中續演「折騰」的伴侶
    供圖 攝楊爍劉濤《我們都要好好的》中續演「折騰」的伴侶:沒演夠中新網上海6月13日電 (記者 徐銀 康玉湛)第24屆上海電視節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中,由劉雪松執導的新時代婚戀話題劇《我們都要好好的》12日在上海舉行發布會。主演楊爍、劉濤、劉端端等出席。據悉,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講述了主人公在家庭與自我間進行斷舍離後,實現二次成長的故事。
  • 《還沒愛夠》將播,聚焦「恐婚」話題
    1月3日,由韓庚、王曉晨領銜主演,葉祖新等出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在北京舉辦發布會。該劇講述30歲的普通職員姜小汐面臨公司裁員,與解聘專家陳炯鬥智鬥勇落了下風,丟了工作,與陳炯結成冤家。之後誤打誤撞得知陳炯「恐婚」,二人在各種編劇安排的機緣巧合陰差陽錯下相戀,但陳炯難以克服恐婚心理。
  • 怎麼評價綜藝《我家那小子》?
    縱觀去年暑假期間開播的《我家那小子》,它有獨創性,也帶動了藝人翻紅,當時最高收視率破1,每一期都至少是同時段收視率前十名,芒果TV的網播量也積累超過10.5億,總的來說是一檔很成功的綜藝節目。近年來「慢綜藝」大行其道,這個節目定位是「明星都市獨居生活觀察秀」,聚焦代際溝通、走情感路線,跟拍明星日常生活+演播室點評討論的模式,明星的媽媽既是觀察員也是明星日常生活的參與者,主持人在旁邊敲邊鼓和帶節奏,彼此分享、發現、思考問題並尋求改變,節目slogan是「好好去生活」。
  • 韓庚新劇《還沒愛夠》將播出 聚焦「恐婚」話題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近日,由著名導演王迎執導,攜手金牌編劇霍昕、總製片人劉斯斯,韓庚、王曉晨領銜主演,馮雷特邀主演,葉祖新、張曉晨、馬瑞、趙一維、王藝嘉等出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在京舉行「勇敢愛」發布會。  婚戀問題是大家永遠關心的話題。隨著社會發展,在當代年輕人身上「恐婚」「恐育」等情緒越來越凸顯,但影視劇作品還鮮少挖掘該領域。
  • 《還沒愛夠》聚焦「恐婚」戳中當下年輕人痛點
    由王迎執導,霍昕擔任編劇,韓庚、王曉晨、葉祖新、張曉晨等聯袂主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已於本周開始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這是一部聚焦「恐婚」、「逃婚」的都市情感劇。有意思的是,男主角韓庚剛剛經歷全網關注的新婚,新劇中大概可以看看他如何克服「恐婚」的哦!
  • 《我家那小子》收官 親情觀察與價值傳播新典範
    原標題:《我家那小子》收官 親情觀察與價值傳播新典範 節目內容也成為觀眾熱議對象,#錢楓相親##徐海喬燃燃##武藝弟弟##陳學冬大姨#等多個話題近50次上榜微博熱搜,12次強勢登熱搜榜第一,主話題#我家那小子#閱讀量超10億+,討論量超190萬+,更有《人民日報》、《光明網》等多家媒體對節目聚焦親情、優化生活進行持續關注報導。一時之間,「和父母一起,好好去生活」成為了大眾生活的新理念新追求。
  • 《我家那小子2》戚薇淚灑現場 媽媽團齊「表白」
    湖南衛視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我家那小子2》本周迎來收官,三位「小子」于小彤、武藝、錢楓首次來到演播廳現場,和觀察團成員們一起觀看自己的日常生活。武藝和于小彤現場比拼身高,眾人率直調侃逗趣十足;武藝長沙歌友會聚齊2010屆全體快樂男生,舞臺合唱《我的舞臺》引發大型「回憶殺」,戚薇談重聚淚灑現場,感嘆時光遠去相聚不易。收官之夜,媽媽團驚喜現身,精心準備「親筆信」向小子們告白,于小彤媽媽首次發聲「不再限制兒子的結婚年紀」,現場觀察團成員們現場齊送祝福。
  • 《我家那小子》:你和爸媽為何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 陸宇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沈傑群)國內首檔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我家那小子》,因聚焦青年獨居生活、親情代際溝通問題,而受到年輕觀眾追捧。日前,節目總導演陳歆宇攜「小子代表」武藝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我家」公開課。
  • 《我家那小子2》收官,2013年「快男」十二強驚喜合體
    于小彤和武藝湖南衛視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我家那小子2》本周迎來收官,三位「小子」于小彤、武藝、錢楓首次來到演播廳現場,和觀察團成員們一起觀看自己的日常生活。戚薇在本期節目中,武藝、于小彤、錢楓三位小子首次來到演播廳現場,和觀察團成員一起觀看自己的日常生活。從「觀察對象」轉變為「觀察員」,三位小子都倍感新鮮。于小彤坦言,每個小子的生活都有屬於自己的標籤,自己是「戀愛型小子」,錢楓是「美食型小子」,武藝是「居家型小子」,陳學冬是「挑戰型小子」,精闢總結讓現場觀察團成員們頗有同感。
  • 《海德、哲基爾與我》荷娜愛的一直都是兩個人
    因為愛降被玄彬圈了粉,剛剛補完玄彬的海德,也看了很多的知乎回答和豆瓣評論,我想說,女主非常明顯就是從一開始就喜歡兩個人啊,真的有太多細節了,為什麼評論都說女主一直只喜歡羅彬……1. 小時候喜歡的是具常務,女主可能是愛太多容易被悲劇人物吸引,憐憫會帶來關注和喜歡2.
  • 那小子想了半天,準備拐彎抹角地開口向俊海借錢,但又覺得沒必要
    那小子想了半天,準備拐彎抹角地開口向俊海借錢,但又覺得沒必要。還是直截了當講吧!彎拐來拐去,最後還不是向人光明頂借錢嗎?範瑤盤坐這裡,身上忍不住感慨萬端:十五天前,那小子為徒弟的婚事,就是這樣難腸地到別人門上去借錢。十五天後的今天,那小子又為徒弟的婚事來向別人借錢了,草藥人的功夫啊,什麼時候才能有個改變呢?
  • 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珍視科學家的好奇心
    如果說科學真理是大海的彼岸,那好奇心一定是黑暗中閃爍的燈塔,幫助科學家燃起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信念前不久,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了飛行途中的深空機動,各系統狀態良好,向目標繼續行進。「天問」之名,正取自古代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