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燦霞: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困境兒童亟待精細化

2021-01-08 人民看點新媒體

人民網福州1月14日電(鄭窈、詹偉業、實習生陳連利)13日,福建省政協委員、泉州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莊燦霞走進人民網福建演播室,分享她在福建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困境兒童亟待精細化的提案》。

「福建省各級政府建立了專門的關愛資金,推進『兒童之家』的建設,實施了關愛工程,使我們農村的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這兩部分的關愛納入社會救治機制等。」莊燦霞表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體系和工作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為此,莊燦霞提出三個建議:一是建議將農村的流動兒童納入關愛體系,據近兩年的數據來看,很多流入地流動兒童已經超過當地兒童;二是在教育均衡情況下,建議學校拓展對特殊群體的關愛,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關愛;三是在財政方面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設置、工作力量投入。

在教育優質均衡方面和兒童身心健康方面,具體又該怎麼做呢?莊燦霞將解決方法細化為四點:

一是在教育資源均衡的情況下,貫徹以流入地為主、公辦學校為主來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的就學問題,讓外來務工群體與當地同等享受教育公平。

二是在留守流動兒童和困境兒童集中的地方,建議學校增設安全的心理教育課,比如防止校園欺凌、身心健康的一些課程,為特殊群體疏通心理渠道。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配備專門心理老師,條件有限的山區、農村學校探索建立片區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輔導模式,協同解決外來工子女留守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三要建立與家長聯絡渠道,有條件的學校開通與家長視頻,彌補親情短板。

四是協同當地婦女之家的法律援助中心以及青少年志願團隊,攜手為外來工子女、留守流動兒童做服務。

點擊進入2020福建兩會專題

相關焦點

  • 把愛帶回家——關愛留守困境兒童
    做好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對進一步促進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著重要意義。近日,鄂溫克旗民政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與市民政局兒童福利科組織開展「把愛帶回家」關愛留守困境兒童活動,由市兒童福利科科長趙之菁、市救助站站長高明帶隊,旗民政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協同深入我旗10餘戶留守困境兒童家中,為孩子們送去衣服、鞋子等用品,送去黨和社會對孩子們的關愛。
  • 「樂樂箱-困境兒童關愛計劃」在廣州落地,預計20萬名流動兒童受益
    樂高集團近日正式啟動其「樂樂箱-困境兒童關愛計劃」(以下簡稱為「樂樂箱」計劃),旨在幫助身處城市的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通過玩樂的方式獲得高品質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啟動儀式在廣州市番禺區的火把社區流動兒童活動中心舉行。
  • 「寒冬送溫暖 把愛帶回家」 黑龍江關愛留守、困境兒童在行動
    為使廣大兒童度過一個安全、文明、祥和、溫暖的假期,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黑龍江省婦聯積極響應全國婦聯部署,在全省開展「寒冬送溫暖,把愛帶回家」雙萬結對寒假特別行動,各地婦聯上下聯動,廣泛動員各類志願者與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結對關愛,幫助廣大兒童和家庭學習法治安全知識,樹立良好家風。
  • 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治宣講進基層」——愛的五種...
    繽紛成長  為了呼籲更多的人了解、關注、愛護特殊群體兒童,進一步提升全區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關愛保護水平,2020年11月15上午,由新津區民政局主辦,橡樹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基層活動」在安西鎮安西村舉行。
  • 上海市兒童福利基金會成立 首個公益項目聚焦困境兒童
    上海市兒童福利基金會28日成立。該基金會以「關愛兒童健康成長、推進上海兒童福利事業發展」為宗旨,首個公益項目「愛伴童行」將為上海市因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而陷入困境的兒童提供社工結對關愛幫扶。據悉,上海市兒童福利基金會是在上海市民政局推動和支持下,由上海市兒童福利院、上海海昌極地海洋世界公園有限公司等單位及社會愛心人士共同發起成立,首批發起資金590萬元人民幣。 基金會負責人表示,基金會將積極資助有關孤殘兒童、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兒童的公益關愛項目,資助針對相關兒童的救助養育、康復治療、安全保護、社會參與、權益維護等的公益福利項目。
  • 情暖「讀書郎」鄆城縣開展農村孤困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幫扶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楊靜 呂斌 袁豔松 記者 程建華為更好的在生活和學習上幫助農村孤困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12月26日,在鄆城縣民政局的指導下,鄉鎮兒童督導員、村(居)兒童主任、鄆城縣誌願者協會社工和志願者組成的聯合幫扶隊,以情暖「讀書郎」為主題,對全縣孤困兒童和留守兒童家庭進行走訪幫扶活動,給他們送去關愛和溫暖。
  • 《流動兒童藍皮書》:回流不返鄉,是什麼讓他們流動又留守
    全文3200餘字,讀完約需7分鐘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中約有6%有過流動經歷,在高中階段的留守兒童中,約有15%有過流動經歷。流動、留守兒童是與大規模城鄉人口遷移相伴而生的兩大兒童群體,回流兒童則是更特殊的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整體看來,在學業、心理發展方面,回流兒童面臨的挑戰更大,這會影響他們自身的人力資本積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也是教育不公平的體現和社會人力資本的浪費。
  • ...情暖童心」流動青少年宮「暖冬行動·讓愛傳遞」 關愛留守...
    為進一步豐富農村地區學生及留守兒童的精神生活,由共青團德陽市委主辦,德陽市青少年宮承辦的「快樂留守·志願行動」主題活動:「情暖童心」流動青少年宮駐德陽市中江縣富興鎮小學歷時三個月的公益活動於2020年12月15日圓滿結束。
  •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困境與對策
    2016年7月30日,上海市青浦區兩所民辦小學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與父母一起參加由上海科普APP、澎湃新聞和上海新聞廣播合辦的「樂享·樂趣——流動花朵科普家庭日」活動。早報記者 賈茹 圖  陸建非 許蘇  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一文件明確提出:「要特別關心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貧困兒童,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以城鄉兒童活動場所為載體,廣泛開展適合困境兒童特點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關愛幫扶。」
  • 慈利縣第二屆留守兒童夢想節暨通津鋪鎮關愛兒童之家授牌儀式舉行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2日訊(慈利縣融媒體中心實習記者 任紫露)12月19日,慈利縣第二屆留守兒童夢想節和通津鋪鎮關愛兒童之家授牌儀式在通津鋪鎮通津浦村舉行,來自全縣的70多名社會愛心人士用愛心和行動助力留守兒童們實現夢想。這次留守兒童夢想節是由縣民政局、縣壹祿福公益慈善協會聯合主辦。
  • 關愛睏境兒童 四川慈善「愛與誠」尚善晚會舉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丹)8月30日20時,四川慈善「誠至誠·樂天使」關愛睏境兒童項目之「愛與誠」尚善晚會在成都天府雲端音樂廳舉行。本次「愛與誠」尚善晚會由九個節目組成,包含了詩歌朗誦、群舞、惟妙惟肖的手影舞、感人肺腑的大合唱、充滿力量的歌曲串燒還有現代流行的情景劇。
  • 困境流動兒童問題主因是家庭
    困境流動兒童問題主因是家庭 2016-01-12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會賢 「協作者」總結十年經驗 1月9日,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北京協作者」)發布了《社會支持系統下困境兒童救助服務中的專業社會力量參與研究——以「協作者」為例的行動研究報告》,總結了「協作者」10年間困境流動兒童救助服務的經驗
  • 東營市東營區「愛的背包」物資發放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社會...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日訊近日,東營市東營區舉行「愛的背包」物資發放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社會工作脫貧攻堅示範項目啟動儀式,為101名貧困兒童和44名困境兒童送去社會的關愛。東營市龍翔社工服務中心提供的「愛的背包」裡有為孩子們準備的文具、雨傘、水杯等學習生活用品。
  • 淮陰區「153」工作法關愛兒童保護
    「153」工作法是近年來淮陰區堅持兒童優先,以「民心黨建」工程為抓手,探索實施的兒童關愛創新做法,即建立起區政府主管,鎮(街道)、各相關職能部門動態關注的區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困境兒童保障「一個平臺」,夯實組織、政策、資金、宣傳和陣地「五大保障」,健全精準排查機制、職能關愛機制、督辦落實機制等「三大機制」,加強兒童關愛之家陣地建設,凝聚關愛合力,確保關愛到位。
  • 國際「六一」兒童節 青島市民政局走訪看望困境兒童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6月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青島市民政局副局級領導於子周走訪看望了困境兒童。於子周副局長到嶗山區先後走訪了4名困境兒童,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學習、教育和撫養等情況,送去了書籍、文具、食品等禮物,並祝他們節日快樂。他指出,兒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為他們營造安全無虞、生活無憂、充滿關愛、健康發展的成長環境,是家庭、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 微矩陣丨莆田:關愛留守兒童 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春天」
    六年級學生朱嘉莉坦言:「收到這份珍貴的冬裝冬鞋,我非常開心,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他們的關愛和期望。」據林國洪介紹,這是該集團第二次向該校學生捐贈物資。今年共資助132套鞋服,總價值約13萬元。他希望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隊伍中來。九三學社荔城區支社走進岱峰中心小學關愛留守兒童
  • 【盤點2020】鎮原縣婦聯特色工作之一—關愛睏境婦女兒童 巾幗暖...
    ,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優勢,不斷加大困境婦女兒童的關愛保護,始終把關愛保護困境婦女兒童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整合資源、創新載體,以措施抓落實,以活動促成效,有效推進困境婦女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提高困境婦女兒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留守流動兒童代表觀看音樂劇
    原標題:留守流動兒童代表觀看音樂劇  本報3日訊(記者夏雪)3日,省婦聯邀請哈爾濱新橋小學、香和小學、延興小學、73中學新疆班的130名留守流動兒童代表免費觀看了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讓孩子們在欣賞高雅藝術、得到藝術薰陶的同時感悟傳統美德教育和溫暖親情的正能量。
  • 「困境兒童自助圖書館」點亮流動兒童心中的「燈」
    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 題:「困境兒童自助圖書館」點亮流動兒童心中的「燈」  中新網記者 王祖敏  跟著爺爺奶奶在北京生活多年,10歲的曉楠正在感受一個既繁忙充實、又溫暖快樂的冬季——在她那位於城市邊緣的狹小出租屋裡,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擁有了一個家中的小小「圖書館」。
  • 留守兒童大家都很熟悉,流動兒童你有關注過嗎?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先生指出了中國教育新問題:中國目前出現了兩大教育邊緣群體: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什麼是流動兒童呢?專業的講,就是指6至14周歲(或者7至15周歲),跟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進入流入地暫時居住達半年1年上,且具備學習能力的兒童少年。通俗來說就是跟隨進城務工父母的學齡兒童。他們是有父母在身邊,可父母能給他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