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的愛情觀不都是這樣的麼?那時的我們像極了愛情!
現在回過頭來,留下的只有唏噓。
愛情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每個人對愛情都會有自己觀點,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愛情的理解。
愛情是兩個不同個體對彼此需要而又排他的一種關係,而維繫這種關係的關鍵因素是「包容和包容」。
或許有人會說只是包容和理解是不夠的,還需要尊重.........
我們對理想的伴侶都有哪些期待呢?三觀、家庭背景、社交關係、文化修養、性格脾氣等等。
其實我們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些詞彙都在講一個意思,就是兩個人在某些方面的差距/距離要小或者沒有才是好的。
一句俗語「一棵樹上不可能有兩片一樣的葉子」。就是因為差異的存在才會有這些需求。但是這些都是感情不好的另一種藉口罷了。
個體差異
是的,咱們都是一個個不一樣的個體。我們有不一樣的成長環境,教育背景,我們的經歷也不盡相同,這些造就出了個性不同的你我。我們性格脾氣不一樣,我們對一些事物的看法不一樣,我們為人處世有自己的風格作風,我們會有不一樣的興趣愛好,我們對相同的事物也會有不一樣的需求。
我喜歡酸的味道,吃麵條總喜歡放很多醋。
我喜歡吃辣辣的東西,無辣不歡。
我喜歡韓國歐巴,我喜歡追偶像劇,我喜歡某某愛豆。
我喜歡科比,我喜歡玩遊戲,我喜歡王者榮耀,喜歡吃雞遊戲。
我喜歡旅行,我喜歡宅,我喜歡精打細算,我喜歡買買買。
總總一切總有一點你和我不一樣,但是我們不都這麼過來了嗎?而那些不能過下去的朋友都是怎麼說的呢?我們愛好不一樣,我們價值觀不一樣,我們人生追求不一樣。。。。。。可真的是這樣嗎?
包容對方
面對這些「不一樣」我們最好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包容!而不是找一些三觀不一致之類的藉口。
所以又有人會說「既然愛他就要愛他的所有,愛他優點,愛他的缺點」這個說得是很好聽,可惜是個偽命題。大家都喜歡美好的東西,人心向美!你不可能因為喜歡對方所以就覺得對方放個屁都是香的吧?
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客觀看待他的缺點,明白每個人都有不足的道理,並適量包容。
適量包容並去理解
愛不是盲目的,盲目去愛只會讓你丟掉愛。
一味的包容只會助長了對方的「氣焰」。兩個人的關係往往會有一種慣性,如果一方習慣向另一方索取某種需求,那麼這種索取會變成一種依賴,最終兩人的關係會變成這種單純的依賴關係,當這種依賴關係斷開時,兩人的關係也就隨之結束。
這不單指包容,很多東西也是這樣,過猶不及!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首先兩個人都要明白和理解彼此的需求,其次在不影響關係的維繫下彼此都能包容。愛情是兩人的事,少一方都不行。
你能不一直玩遊戲/看電視嗎?我已經一個人孤零零呆了半小時了。
告訴對方你的需求,理解對方提出的需求。然後包容他。(沒有理解的包容只是遷就和敷衍)
為什麼會越來越難包容對方
「不能包容」的感覺會隨著兩個人相處的時間變長而加深。這個也是因為我們對彼此的了解加深所帶來的。
這種情況發生在關係進展的過程中,情侶一開始的「約會」和同居之後的「朝夕相處」,或者是情侶到夫妻的關係轉變後。關係的進展會加速雙方對彼此的了解。當你越了解一個人,你就越清楚對方的一些缺點,隨著時間推移發現的缺點會越來越多。
而這種情況會出現在每一對情侶的身上,那麼應該怎麼處理這種情況呢?
其實這就像《如何在愛中修行》一書中所講的一樣,我們沒有在愛中學習!我們一直像最初在一起時那樣更多的只是索取愛、享受被愛,而沒有去經營愛。在這段感情中我們沒有得到成長。
所以才會覺得對方缺點越來越多,維繫這段感情越來越累,可又何曾想過對方和你一樣呢?
有些話說得很好:
愛會使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因為你我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
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你仔細想想你有為對方改變什麼嗎?你有發現對方為你改變什麼嗎?當雙方開始有意識的去包容對方的不足,去理解對方的需求,那麼這段關係才會一直走下去。
愛情難免會經歷這些階段:甜蜜期-磨合期-舒適期-成熟期。
學會去包容對方、理解對方 。理解你、包容你,才和你長相廝守。
希望世間有情人少一點遺憾多一點美滿,有情人終成眷屬,白首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