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康乾盛世創造了一個巔峰,國力發展迅猛,人民安居樂業。
康熙帝之後由雍正接替登基成為皇帝,雍正也算是一個賢能的明君,雖然在位僅十三年,但是卻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他整頓吏治,施行新政,將盛世王朝的輝煌繼續延展了下去。
都說明主賢臣,配合好了才能夠將國家真正的治理繁榮富強。我們都清楚,雍正在執政期間,是出了名的勵精圖治、而且非常勤政。
想必他挑選臣子也有著自己的一套。那麼雍正時期,他最喜愛的大臣都是誰?那些寵臣又怎麼樣了呢?
三朝元老張延玉
有一位重臣為清朝三代皇帝都貢獻過自己的力量,自康熙時就受到重用,一直到雍正皇帝及位時,他更是已經位極首輔之職,備受重用。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延玉,他是通過科舉而入仕途的,所以學識才能都很好。雍正在位時,遇到什麼新政舉措或是棘手的事情都會與他先商量。
後來他被授為顧命大臣,輔佐新帝登基。但是到了乾隆時期,張廷玉並沒有得到在雍正時期的重用,反而因與乾隆有矛盾而辭官回鄉,最終病逝在家中,享年84歲。
捐官捐來的李衛
雍正時期有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大官,文不能寫,武不能打的一位大臣,官至一品,還深受皇帝喜愛,這一位就是捐監捐來的李衛李大人。
李衛通過捐監走入官場,憑著自己的智慧,在幾個皇子奪嫡的時候,他就看好雍正並投入到了雍正的門下。
雍正並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是他執行能力強,而且極其尊重讀書人,所以既得到皇帝的賞識,又深受百姓喜愛。所以可以說李衛算是眾多大臣中結果比較好的一位了。
李衛這一生幾乎沒有任何汙點,而且他處事機敏,為雍正完成了許多事情,後來一路升到一品大員。
後來到了乾隆時期,乾隆雖然並不重用他,但是以他的機敏與聰慧,也算是平安無事,於五十一歲病逝。
名將年羹堯
康熙時期的武將年羹堯是歷史上頗有名望的將領,他是正宗的皇親國戚,自己的妹妹是雍正帝的皇妃,所以地位尊貴。
年羹堯也是科考出身入仕途,康熙之時就已經官至二品,到了雍正時更是成為心腹寵臣,備雍正寵信,實授予大將軍。
年羹堯也是不負眾望,平定西北叛亂,但是終因自恃功高,藐視皇權,最終四十七歲被判死刑。
年羹堯應該算是雍正最出名的一位臣子了,本是十分喜愛他,也是對他十分信任,無奈他太過自負,對百官也是異常輕蔑,貪汙受賄,被百官一起彈劾而終被判決。
他與隆科多是雍正朝延內的文武搭檔,本是穩固江山的重要大臣,卻沒想到這兩位重臣都自恃功高,為官不廉,最終毀於一旦。
官宦出身隆科多
隆科多身為滿族,也是皇親國戚出身,家中幾世為官,所以地位也比較高。雍正一直都很重用他,因為他在康熙時期就負責皇城治安工作,手中的權力極大。
且掌握著重要的兵權,所以奪謫時他起到了很大作用。雍正登基是得到了他的很大幫助的,所以從一開始雍正就很信任他,並且還委派了他很多重要職位。
無奈科隆多的官品極差,且自恃功高結黨營私,無視國法。最終被雍正軟禁,念及舊情並沒有斬首,最後病死在獄中。
監生出身的田文鏡
田文鏡大器晚成,45歲時才被提拔重用。他並不是科考而來的仕官,出身監生,然後一路慢慢走來,才被發掘出來。
田文鏡長期在一線工作,所以頗有工作心得,尤其是他對國家的稅收到財政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再加上正直忠誠,所以在雍正當皇帝後,受到了重用。
田文鏡上任之初就治理了山西虧空案,治理有功被任命為山西的布政使,此時的田文鏡如魚得水,在山西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消除舊政弊端,將山西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一直被雍正喜愛。
後來因為官升山西巡撫和總督,推得雍正新政,手段強硬被稱為酷吏。又因嚴苛文人和隱瞞河南水患,被御史彈劾。不過終因雍正的袒護沒有影響他的仕途,最後於七十二歲病逝。
結語:雍正算是歷史上比較有爭議的一位皇帝,而他所重用的臣子,雖然經歷著相同的朝代,卻有著迥異的人生。
以上五位是雍正最喜歡的五位寵臣,除了隆科多和年羹堯落得悲慘下場之外,其他人都算是得到了自己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