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在位十三年,五大寵臣,都是封疆之才,卻結局各異

2020-12-25 辛詞美語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康乾盛世創造了一個巔峰,國力發展迅猛,人民安居樂業。

康熙帝之後由雍正接替登基成為皇帝,雍正也算是一個賢能的明君,雖然在位僅十三年,但是卻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他整頓吏治,施行新政,將盛世王朝的輝煌繼續延展了下去。

都說明主賢臣,配合好了才能夠將國家真正的治理繁榮富強。我們都清楚,雍正在執政期間,是出了名的勵精圖治、而且非常勤政。

想必他挑選臣子也有著自己的一套。那麼雍正時期,他最喜愛的大臣都是誰?那些寵臣又怎麼樣了呢?

三朝元老張延玉

有一位重臣為清朝三代皇帝都貢獻過自己的力量,自康熙時就受到重用,一直到雍正皇帝及位時,他更是已經位極首輔之職,備受重用。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延玉,他是通過科舉而入仕途的,所以學識才能都很好。雍正在位時,遇到什麼新政舉措或是棘手的事情都會與他先商量。

後來他被授為顧命大臣,輔佐新帝登基。但是到了乾隆時期,張廷玉並沒有得到在雍正時期的重用,反而因與乾隆有矛盾而辭官回鄉,最終病逝在家中,享年84歲。

捐官捐來的李衛

雍正時期有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大官,文不能寫,武不能打的一位大臣,官至一品,還深受皇帝喜愛,這一位就是捐監捐來的李衛李大人。

李衛通過捐監走入官場,憑著自己的智慧,在幾個皇子奪嫡的時候,他就看好雍正並投入到了雍正的門下。

雍正並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是他執行能力強,而且極其尊重讀書人,所以既得到皇帝的賞識,又深受百姓喜愛。所以可以說李衛算是眾多大臣中結果比較好的一位了。

李衛這一生幾乎沒有任何汙點,而且他處事機敏,為雍正完成了許多事情,後來一路升到一品大員。

後來到了乾隆時期,乾隆雖然並不重用他,但是以他的機敏與聰慧,也算是平安無事,於五十一歲病逝。

名將年羹堯

康熙時期的武將年羹堯是歷史上頗有名望的將領,他是正宗的皇親國戚,自己的妹妹是雍正帝的皇妃,所以地位尊貴。

年羹堯也是科考出身入仕途,康熙之時就已經官至二品,到了雍正時更是成為心腹寵臣,備雍正寵信,實授予大將軍。

年羹堯也是不負眾望,平定西北叛亂,但是終因自恃功高,藐視皇權,最終四十七歲被判死刑。

年羹堯應該算是雍正最出名的一位臣子了,本是十分喜愛他,也是對他十分信任,無奈他太過自負,對百官也是異常輕蔑,貪汙受賄,被百官一起彈劾而終被判決。

他與隆科多是雍正朝延內的文武搭檔,本是穩固江山的重要大臣,卻沒想到這兩位重臣都自恃功高,為官不廉,最終毀於一旦。

官宦出身隆科多

隆科多身為滿族,也是皇親國戚出身,家中幾世為官,所以地位也比較高。雍正一直都很重用他,因為他在康熙時期就負責皇城治安工作,手中的權力極大

且掌握著重要的兵權,所以奪謫時他起到了很大作用。雍正登基是得到了他的很大幫助的,所以從一開始雍正就很信任他,並且還委派了他很多重要職位。

無奈科隆多的官品極差,且自恃功高結黨營私,無視國法。最終被雍正軟禁,念及舊情並沒有斬首,最後病死在獄中。

監生出身的田文鏡

田文鏡大器晚成,45歲時才被提拔重用。他並不是科考而來的仕官,出身監生,然後一路慢慢走來,才被發掘出來。

田文鏡長期在一線工作,所以頗有工作心得,尤其是他對國家的稅收到財政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再加上正直忠誠,所以在雍正當皇帝後,受到了重用。

田文鏡上任之初就治理了山西虧空案,治理有功被任命為山西的布政使,此時的田文鏡如魚得水,在山西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消除舊政弊端,將山西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一直被雍正喜愛。

後來因為官升山西巡撫和總督,推得雍正新政,手段強硬被稱為酷吏。又因嚴苛文人和隱瞞河南水患,被御史彈劾。不過終因雍正的袒護沒有影響他的仕途,最後於七十二歲病逝。

結語:雍正算是歷史上比較有爭議的一位皇帝,而他所重用的臣子,雖然經歷著相同的朝代,卻有著迥異的人生。

以上五位是雍正最喜歡的五位寵臣,除了隆科多和年羹堯落得悲慘下場之外,其他人都算是得到了自己圓滿的結局。

相關焦點

  • 乾隆為什麼命人平了雍正寵臣田文鏡的墳墓?
    雍正時期得寵的臣子,很多在乾隆帝登基後都名節不保,而當年被雍正帝圈禁的允祀等人,卻被乾隆帝給放了出來還加以厚待。田文鏡在雍正帝晚年已離世,被葬於泰陵附近,結果乾隆登基後,他的墳就被平了。田文鏡,雍正帝心腹寵臣康熙帝駕崩之時,已60歲的田文鏡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大的前途了,準備再混兩年就告老還鄉安度餘生,沒想到同年山西發生大旱,山西巡撫與年羹堯各執一詞,年羹堯說山西有災,山西巡撫德音則堅稱沒有,雙方僵持不下。
  • 雍正寵臣李衛,後代發展如何?5個兒子,最低副處級,最高副國級
    ——雍正帝硃批作為雍正皇帝的「三大寵臣」之一,無論在真實歷史上還是現今的影視作品中,李衛都擁有著極高的存在感。歷史上的李衛,並非流浪乞丐出身,更非雍正皇帝的潛邸奴才,而是出身江蘇富商家庭,花錢買了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官職,正式踏入仕途。以《雍正王朝》、《李衛當官》為代表的電視劇雖然對李衛的出身有著錯誤演繹,但對其在雍正朝時期的聖眷優渥、權勢滔天,還是較為真實地還原了歷史事實。
  • 目不識丁,小人物如何逆襲,成為雍正的第一寵臣!
    談起李衛,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不愛讀書,鬥大字不識幾個,卻能成為雍正的第一寵臣,那麼 李衛是如何一步步成功的呢?不久之後李衛將雲南管理的有聲有色,便被雍正調往了更加富庶的浙江擔任巡撫。可以看得出來雍正對於李衛的器重和信任。數年後,雍正去世,乾隆繼位,李衛年老,過了三年李衛病逝,乾隆帝賜其諡號"敏達",即聰敏練達。
  • 坑爹狂魔」乾隆皇帝,到底清算了多少雍正朝老臣?幾乎全軍覆沒
    雍正皇帝在位13年,「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用一年休3天、一天睡4個小時,13年批閱奏摺字數達1000萬字以上的「殫精竭慮」為乾隆朝時期的「鼎盛」狀態打下了堅實基礎。正如某位學者所言,「大清江山譬如農事,康熙為之開墾,雍正為之種植,而乾隆得以收穫也」;甚至有學者認為,「有清二百數十年的基礎磐石,即為雍正所奠定」。
  • 「坑爹狂魔」乾隆皇帝,到底清算了多少雍正朝老臣?幾乎全軍覆沒
    ,真正為大清江山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雍正皇帝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鑑於康熙朝末期「九子奪嫡」的慘痛教訓,鑑於在位期間始終被「繼位合法性」的質疑聲音包圍,雍正皇帝早在雍正元年便秘密擇定儲君,這就充分保證了時為「寶親王」的皇四子弘曆無比順利平穩地接過皇權,登基為帝。
  • 李衛為何捐官10年,就成了封疆大吏?他受雍正賞識,乾隆對他怎樣
    李衛在雍正朝,成了真正的封疆大吏。買官升遷的速度是真的很快,戶部郎中,好歹也是個副部級的幹部了。地位僅次於尚書和侍郎,能夠買到這個級別的高官,可見李衛家裡真不缺錢。不過李衛真正發達,那是在雍正時期。因為這哥們實在是太對雍正胃口了。雍正這輩子最討厭什麼人?當然是貪官。
  • 雍正之死,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據《清世宗實錄》載:「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日,偶感違和,仍照常聽政;二十一日,病情加重,仍照常理政;二十二日,病情惡化,太醫搶救;二十三日子時
  • 雍正突然暴斃的原因是什麼?雍正真的是被呂四娘殺的嗎?
    但是因為雍正在位期間殺戮太重,對自己的兄弟們、功臣等都毫不手軟,大興文字獄,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等,因此其在民間和野史中其口碑並不好,而關於其暴斃的原因更是眾說紛壇。圍繞雍正的突然死亡流言四起,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說雍正是被呂留良之女呂四娘刺殺,而且頭顱被割,身首異處。
  • 年羹堯和嶽鍾琪都手握重兵 雍正為什麼只殺年羹堯不殺嶽鍾琪
    嶽鍾琪和年羹堯,都是雍正時期的重臣,也都是能徵慣戰的大將軍。兩人在維護清朝西部疆土的穩定上功勳卓著,曾經是雍正頗為信任和器重的將領。一定程度上而言,嶽鍾琪是年羹堯的繼任者,都是坐鎮一方的封疆大吏。只是,嶽鍾琪和年羹堯的結局卻大不相同。
  • 雍正王朝:身為雍正寵臣,又實心辦事,田文鏡為什麼處處招人嫌?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有三大寵臣,分別是年羹堯、李衛和田文鏡。
  • 雍正皇帝的權臣李衛,一路高升,最巔峰時期權力有多大?
    無論是權臣還是近臣,對皇帝都是有很大影響的。不可否認的是,皇帝的近臣,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歷史上的權臣有很多都不如皇帝的近臣,比如說明末時期的魏忠賢,此人雖說是宦官,但是魏忠賢的權力大,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臣,有時候魏忠賢的一句話,可以影響很多人。
  • 我為什麼要研究雍正
    在人民大學清史所讀博士期間,有幸參加戴逸、李文海二位先生主編的《清通鑑》撰寫工作,本人承擔《康熙朝》,完成近90萬字的撰寫。該書獲得中國圖書獎。我的博士論文《康熙懲抑朋黨與清代極權政治》先後於2003年、2013年,在臺北正展出版公司、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關注雍正,卻是晚近的事情。2015年,我受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邀請,讓我講清朝人物。
  • 《雍正皇帝》中,鄔思道為什麼能得善終?
    鄔思道這個人,雍正能讓他活下來絕對是個奇蹟——鄔思道太聰明了,在九龍奪嫡環節,鄔思道就是整個王府的大腦和參謀長,雍正幾乎所有的行動策略基本都是出自鄔思道。那麼雍正登基之後,對於鄔思道,就兩種辦法,要麼讓鄔思道進上書房,要麼弄死。
  • 其實一點都不冤,他突破了雍正的底線
    首先我們說年羹堯被殺,其實一點都不冤,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突破了雍正的種種底線。年羹堯入朝為官以來,一直深受皇帝的重用。在康熙年間,他就已經成為了封疆大吏了。這一點絕不是雍正王朝裡說的那樣,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
  • 雍正四大寵臣,唯有李衛善終,為何乾隆卻非常討厭李衛?
    眾所周知,雍正皇帝有四大寵臣,分別是年羹堯、李衛、田文鏡和隆科多。在這四大寵臣中,年羹堯因為功高震主、飛揚跋扈被殺,田文鏡因年老體弱差點病死在任上,隆科多因結黨營私、收受賄賂被囚死在獄中,只有李衛安穩的活到了乾隆朝。
  • 雍正登基的大功臣鄔思道,最後結局成謎,眾說紛紜!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期間勵精圖治,無比勤勉,推出了很多的新政,改革賦稅制度,最後落下個嚴苛冷酷的名聲,民間對她的負面傳說特別多。 他四十五歲登上了皇位,但是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師爺鄔思道。
  • 雍正在位十三年,為何不敢去避暑山莊?乾隆流淚解釋原委
    但為了不讓八旗子弟和皇家玩物喪志,皇帝每年都率領一批人到木蘭圍場打獵。這樣既可以增加滿人的戰鬥力,又可以加強與蒙古人的接觸,維護邊疆的穩定。不過,從北京到獵場,路途遙遠。因此,康熙在承德建立了熱河宮,但因為這裡環境較好,也成為避暑勝地。康熙,乾隆皇帝幾乎每年都來這裡打獵,在避暑山莊度過的時間不到半年。
  • 牆倒眾人推:連降二十一等,看雍正寵臣年羹堯翻身落馬的真正原因
    導語:我在前文《一個巡撫、一個僧人,成為雍正寵臣年羹堯倒臺的開端》中寫道,年羹堯在得到雍正的恩寵之後,驕橫跋扈,目中無人,甚至對王公貴族呼來喝去,最終成為雍正皇帝以及滿朝文武的公敵。那麼,雍正皇帝是怎樣一步一步剷除年羹堯及其黨羽,最終勒令其在獄中自我了結的?關注我,和您一起解開跌宕起伏的歷史迷霧。
  • 清朝的名臣李衛,在雍正皇帝去世後,他的結局到底如何?
    就像電視劇演繹的那樣,為了能使得自己奪嫡成功,很多親王都讓自己的部下和奴才到各地去當官,主要就是培養勢力。李衛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再加上李衛本身也很聰明伶俐,沒用多久就當上了封疆大吏,升遷的速度堪比坐火箭一樣飛快。
  • 清那些封疆大臣 管轄哪些區域
    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饢、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河南和山東的軍民政務。而由於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因此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封疆大吏地位最高的是總督。 直隸是天子腳下的畿輔重地,其地位較他省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