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寫《放羊的星星》,是覺得愛了那麼多年的劇,也是時候表達下自己的感受了。
當年真情實感追這部劇的時候,我才初二,那個時候還是2008年,我勇敢地承擔著熬夜的危害以及冒著被父母怒罵的風險,死死地守在電視機前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於它的畫面,緊緊地盯著安徽衛視的播出。基本每年也都會回看,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我有多喜歡這部劇了。
作為回憶來說,那個時候追的無非就是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的設定,情竇初開的我們青春年少,自以為那就是很美好的愛情,像個花痴一樣,同時也兼有「少女情懷總是詩」的意味。喜歡仲天騏的顏和他飆車時的酷,喜歡夏之星的單純可愛,古靈精怪。我想,男孩子應該也挺喜歡阿星這種女孩子的吧。(阿星是對夏之星的暱稱)。
還記得那個時候,我會寫每一集的劇情,會為阿星被質疑時感到生氣,會為他們的愛情而感到開心、揪心,會討厭歐雅若的虛偽。作為一部古早言情偶像劇,在有些人看來,它確實沒有什麼值得被討論的必要,但再次重溫,一切已然不同,因為年少的我們長大了,看問題的角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所以想來說說時至今日《放羊的星星》帶給我的幾點感受。
第一,最好的愛情其實是勢均力敵、等價交換。還記得有一集劇情,阿星當著眾多記者的面說—「你們以為是我追的仲天騏嗎。其實是他對我死纏爛打……」,說實話,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笑了,因為覺得甚是有趣。
以前看的時候也會覺得是夏之星攀了高枝,飛上枝頭變了鳳凰,但現在我想說,仲天騏選擇了夏之星其實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他看中的是阿星的實力。他和阿星其實是勢均力敵的。他擁有萬貫家財,完全可以花高價聘請國外優秀的設計師,但他沒有,他把愛情給了夏之星,卻也是她的伯樂,發現了她的潛力。而阿星在把愛情給仲天騏的同時,也給E—Shine奉獻了自己的才能,盡全力幫助仲天騏,因為作為一個珠寶設計師,她有與生俱來的領悟力和獨到的創意,以及她設計出的作品擁有令人驚豔的故事感。只要她想,她是有能力設計出令人震撼或者令人喜歡並且有商業價值的作品的。
第二,永遠不要固執己見,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以前追劇的時候,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仲天騏的父親對夏之星的成見那麼深,一直覺得她是個身份低下的詐欺犯,就因她進了一次監獄,就覺得她永不會悔改,也不願再給她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不願意試著去發現她美好的一面。後來我自己親身經歷過類似的情況,也被別人一直戴著有色眼鏡去看,而不願相信我是可以有所改變的時候,我才懂了夏之星的感受。這或許就是人性的弱點,有些人執著於自己的世界中,喜歡活在自己的認知裡,不願意去相信人是有潛力並且是可以靠自我驅動力去調整自己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仲父作為老人家,這種行為可以說是落後,但也可以理解為他是怕,怕夏之星這種低賤的鄉民要的是仲天騏的錢,怕她會辜負仲天騏,所以他不敢去相信,就好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但如果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固有成見,不願意去期待和相信,那對另外一個人來說不是很不公平嗎,他都沒有為自己辯駁的機會,就被輕易判了無期徒刑。
借用電視劇《琉璃》裡的一句話「沒有什麼比滿心期許被人親手掐滅更令人痛苦」,希望我們在對待自己的朋友或是親人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對方是否真的犯了不可原諒的滔天大罪,如果沒有,可以嘗試多給他一次機會,看看他下一次是否會刷新你的認知,如果不行,就當我們吸取最後一次教訓,以後保護好自己便是。
五年後的夏之星,設計出了單身戒指,幫助了E—Shine度過危機,並且也學會了上流社會的生活,成為了仲天騏的賢內助。這個時候,如果仲父還活著,是否應該對夏之星刮目相看呢。
第三,歐雅若對天騏所謂的愛,根本不是愛,前期頂多算一種喜歡,後期則是一種「得不到」的執念。
剛開始與天騏相識的時候,她或許是真的喜歡他,欣賞他的陽光,我不用「愛」這個詞,是因為看了全劇,我覺得歐雅若的行為還沒到愛的程度。
前期本來就不是愛,所以到了後期不管是出於哪一種原因,是原生家庭給她帶來的恐懼讓她急於出人頭地也好,是職場同事給她帶來的壓力也罷,她對仲天騏所謂的愛,即我認為的喜歡,都是動搖了的,不然她也不會那麼快選擇天駿,並且諷刺的是她對天駿也不是真心。
她和天騏的三觀其實從來都不一致,只是前期對對方了解不夠才讓他們喜歡上了彼此,他們的相遇就是——你突然發現,有個人敢跟你作對,她說的話還跟以往你見過那些人都不一樣,然後你覺得她還挺特別的,就喜歡上了她這種套路。
後期想刷新自己身份的歐雅若自然是不會願意跟著「不著調、不靠譜」「像風一樣」的仲天騏在一起的,她想要的是名譽、金錢和地位。
在仲天騏和夏之星分開的五年裡,她是一直在陪伴,一直有為E—Shine付出,但是也不是愛,因為她從來都不了解仲天騏所欣賞的愛是什麼樣的,他內心真正期待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她只是在主觀臆測。
在夏之星出現以後,她的嫉妒不是因對天騏的喜歡而生,而是因為她覺得夏之星跟她出身一樣卑賤,還是個進過監獄的珠寶仿冒犯,憑什麼能吸引住天騏的目光,並且能讓他在五年裡一直念念不忘,憑什麼能那麼坦然地面對別人的質問,憑什麼能擁有珠寶設計師的天賦,她不服氣,她想不通,於是她質疑和氣憤,這種質疑和氣憤上升成為對夏之星深深的憎惡,導致她做了諸多傷害夏之星的事情。
她的悲劇,與其說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倒不如說是她自己種的因。她無法走出歐懷民帶給她的死刑犯女兒的身份,可是劇中人物,哪一個不是受過原生家庭傷害的呢,仲天騏從小被父親控制,安排好一切,沒有體會過快樂的童年,導致他後來變得叛逆,隨性自由,不願受拘束;夏之星從小失去為了給她買蛋糕而出了車禍的父母,一直跟著好吃懶做、渾渾噩噩的光明舅舅,以及軟弱無能的十三哥,導致她說謊成性,還進了監獄;韓志胤從小就沒有享受過父愛,還是需要被隱藏的私生子,這些痛導致他只是看上去很花心,實則內心極度渴望親情。他們都是受過原聲家庭傷害的人,只不過在相遇和相識的過程中早已經慢慢互相治癒罷了。
原生家庭從來都不是自己傷害自己以及傷害他人的理由,確實,像大結局天騏說的,歐雅若一個人承受了很多,他很抱歉,對她不夠了解,而天駿也說過,沒有想到雅若經歷了這樣的痛苦,他們對她都是心存憐惜的,這也是對她的關懷,只是她一直是以自己的標準在判斷著別人的一切,覺得自己是他們的笑話,但其實如果她沒有做那些害人之事,她得到的愛會更多。最後編劇也讓她得到了所有人的諒解。
這麼多年,依舊愛這部劇的原因,當然是阿星的可愛和天騏的深情,以及他們彼此的真心與成全,從這一點上來說,五年前的仲天騏和夏之星與五年後的仲天騏和夏之星,其實是一樣的,感謝林志穎和劉荷娜創造了這樣兩個經典的角色,未來依舊會回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