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 ↑ ↑ 面 關 注
江蕙—2015《祝福》演唱會
最後的告白
最近小編那顆懷舊的心又泛濫了,想到去年江蕙在最後一場【祝福】的演唱會的中結束了她的演唱生涯,小編希望在未來還有機會看到她再次開唱,再次聆聽她那沁入心田的歌聲,因為不是所有的人能把每一首歌唱到每一個人的心裡,又有多少人是從年輕的時候聽著她的歌到中年,她的演唱會看到有太多的啊公啊麼的身影,她的《家後》《傷心酒店》《博杯》《酒後的心聲》《落雨聲》《我愛過》《甲你攬牢牢》《惜別的海岸》等等,在你每次聽的時候總會不知不覺的激起內心的漣漪。
正常演唱會過長,小編剪輯了一段用兩首歌作為結尾和最後的封麥告白
精彩在下面
↓ ↓ ↓ ↓
在綜藝節目裡與小哥費玉清的同臺裡我們看到了她不單只是會唱歌
最後一場演唱會周杰倫鋼琴演奏《落雨聲》回顧她的演藝生涯
【江蕙個人簡介】
江蕙,本名江淑惠,1961年9月1日出生於臺灣省嘉義縣,中國臺灣臺語女歌手。
1981年,以本名「江淑惠」發行日文專輯《東京假期》正式出道 ;
1984年,發行臺語專輯《惜別的海岸》開始走紅;
1990年,獲得第一屆臺灣金曲獎女演唱人獎 ;
1992年,發行以國語唱片規格製作的臺語專輯《酒後的心聲》,風格由悲情轉為溫暖明亮,專輯銷量達到300萬張,獲得第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獎、臺灣樂壇十年(1975~1993)臺灣百佳專輯整體排行第28位(演唱排行第4) ;
2000年至2003年,連續四年憑藉作品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宣布不再報名臺灣金曲獎演唱人獎,改報最佳臺語專輯獎;
2004年至2005年,連續兩年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
2009年,憑藉《家後》一曲獲得第20屆臺灣金曲獎第十屆至第十九屆最愛歌曲;
2010年,發行專輯《當時欲嫁》獲得第2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 ;
2013年,發行最後一張專輯《遠走高飛》,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 。截至2015年,江蕙已在臺灣金曲獎獲得5次最佳演唱人獎,5次最佳專輯獎。
2015年1月,宣布以同年7月開始舉行的25場「祝福」巡迴演唱會告別歌壇;6月27日,獲得第26屆臺灣金曲獎「金曲特別貢獻獎」
【演藝生涯】
出道初期
1981年4月,被臺灣電視節目製作人黃義雄發掘,在皇冠唱片公司以本名「江淑惠」發行個人第一張日文專輯《東京假期》正式出道 。
1982年10月,在高登唱片公司以藝名「江蕙」發行個人第一張臺語專輯《你不該輕視我》。
1983年5月,加入田園唱片改用藝名「江惠」發行臺語專輯《你著忍耐》,專輯同名歌曲《你著忍耐》因唱出底層勞工與女性的無奈心情因而開始受人注意,但由於1983年的臺灣仍處於戒嚴時期,臺語歌曲唯一的流通管道只有夜市,因此歌雖紅人卻不紅。
1984年1月,發行臺語專輯《惜別的海岸》,江蕙開始走紅,專輯同名主題曲在2009年的第20屆臺灣金曲獎「我的最愛一首歌」票選活動(第1屆至第9屆)獲得第二名;同年9月再將藝名改回「江蕙」推出第6張臺語專輯《還鄉》,此後藝名未再變更。
1987年至1991年,江蕙在鄉城唱片公司發行了5張專輯;在1990年憑藉專輯《傷心的所在》獲得第一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未分國語和方言)。
轉變期1992年,轉籤點將唱片,開始她歌唱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同年發行以國語唱片規格製作的臺語專輯《酒後的心聲》(在此之前,臺語唱片製作費遠不如國語唱片,這張專輯從選歌主題、企畫、歌手造型、唱片封面到整套宣傳,都比照國語唱片水準,是臺語歌手中的頭一回),這張專輯為江蕙洗掉了八九十年代臺語歌手普遍的「俗味(悲情)」,風格轉為溫暖、明亮、開朗,專輯同名主打曲走紅,專輯達到三百萬銷量,江蕙於次年的第5屆臺灣金曲獎憑藉此專輯獲得最佳專輯獎併入圍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1994年臺灣樂壇評選十年(1975~1993)臺灣百佳專輯時,《酒後的心聲》作為確立臺語流行歌曲地位的作品入選並位列第28位,演唱排行位列第四。
1993年5月,發行專輯《感情放一邊》,其中和閩南語男歌手施文彬合唱的《傷心酒店》被大眾熟知,施文彬也因此走紅。1996年,點將唱片被EMI收購,其後3年,江蕙沒有作品發行。
1999年,轉為大信唱片發行專輯《半醉半清醒》,其中由周杰倫作曲,方文山填詞的《落雨聲》一曲傳唱頗廣 ,並於次年憑藉此專輯獲得第11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
成熟期2000年,發行專輯《臺灣紅歌》和《我愛過》,演唱風格進一步轉變,偏向細膩感人,聲音更加溫暖,在次年的第12屆臺灣金曲獎,江蕙憑藉這2張專輯同時入圍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成為第一個1人佔據最佳演唱人2個入圍名額的歌手,最終憑藉《臺灣紅歌》獲獎 。
2001年,發行《江蕙同名專輯》,江蕙憑藉此專輯在次年第13屆臺灣金曲獎獲得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其中收錄的《家後》一曲因其歌詞娓娓道出為人妻對其丈夫之衷情,受到女性歌迷喜愛,其後更在2009年第20屆臺灣金曲獎獲得「我的最愛一首歌(第10~19屆) 第一名」。
2002年,發行專輯《紅線》,於次年憑藉此專輯獲得第14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演唱人獎,至此江蕙連續4屆獲得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就此宣布不再報名臺灣金曲獎演唱人獎。
2004年,發行專輯《愛著啊》,獲得第16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 。2005年,發行專輯《愛做夢的魚》,獲得第17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
2006年12月29日,發行專輯《博杯》,其中收錄的歌曲《阿公的眠床腳》成為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單曲。
2008年,發行專輯《甲你攬牢牢》,其中同名主題曲是江蕙江蕙有感於頻傳災情,以「擁抱」為主題創作的作品,獲得較大關注,專輯在次年獲得第2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同年舉辦個人首次售票演唱會,在臺北、高雄連開7場。
2010年,發行專輯《當時欲嫁》,獲得第2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
2011年4月16日和17日在上海大舞臺舉辦大陸首輪個人演唱會:「頂新鉅獻江蕙2011初登場上海演唱會」。
2013年5月,「鏡花水月」巡迴演唱會首場在臺北小巨蛋登場,巡演原定7場,在歌迷的要求下(甚至有高雄市長陳菊為民請命),加開3場;11月,發行《江蕙戲夢演唱會Live DVD》;同年發行最後一張專輯《遠走高飛》,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
2014年,和周杰倫、張惠妹一起擔任第25屆臺灣金曲獎形象宣傳大使。
2015年1月2日,江蕙宣布以同年7月起舉行的16場「祝福」巡迴演唱告別歌壇,售票當日因35萬人上線購票的情況造成售票系統癱瘓,後因歌迷要求,於1月16日宣布加演9場,1月25日加演的9萬張票在26分鐘內售完;2月發行告別單曲《七老八十》;6月27日,在第26屆臺灣金曲獎獲得組委會特別頒出的「金曲特別貢獻獎」 。
【個人生活】
江蕙父親是個布袋戲偶師傅,江蕙在家裡排老二,大姐江淑女,三妹江淑娜,幼時窮苦,年僅八歲與妹妹江淑娜在北投的飯店及臺北的酒家走唱,有些藝人跟著淑娜叫二姐,叫久了到幾乎臺灣演藝圈的人都叫江蕙二姐。
江蕙在臺灣演藝圈中擁有好人緣,與許多藝人皆有好交情,其照顧人的個性讓眾多後輩藝人都對她相當尊敬,尤其與歌手張惠妹以及演員方文琳更是相知相惜、情同姐妹。此外,江蕙對提攜後進更是不遺餘力,時常邀請新人合作,包括合唱、寫歌或擔任演唱會嘉賓等。
恩情江蕙人生中有四位貴人相助:一位在其走唱時期曾送過江蕙與妹妹江淑娜金飾的一位日本客人,江蕙將該金飾典當以緩和家中生計;二為江蕙日文啟蒙的葉老師;三為臺灣資深電視節目製作人黃義雄,在江蕙走唱時期,是黃義雄發掘了江蕙的才能,後為其發行專輯;四為以及臺灣影視大亨楊登魁,為江蕙打開了秀場之門。
愛情江蕙唯一公開承認的戀情是和臺語男歌手洪榮宏。兩人出道前在西餐廳相識,後洪榮宏先於江蕙成名,洪家長輩怕江蕙影響洪的事業而讓兩人分開。洪榮宏後來被黑道圍砍,江蕙趕往病榻照料,再結前緣,但兩人最後還是走到感情盡頭。洪自爆因酗酒惡習辜負江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