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李清照!竟然是個酒鬼
百家講壇裡李清照的一生,真的是看完被分分鐘圈粉!!
而我們的易安居士在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少女們出去乘船玩耍,在溪亭飲酒到天都快黑了,興盡之後很晚才準備往回划船,而我們的李清照居然喝得酩酊大醉找不著回家的路了。不小心進入了荷花叢中深處。怎麼辦,怎麼辦?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少女玩耍時的天真爛漫躍然紙上,與封建時期深閨中的哀怨少女的形象儼然是格格不入的。
在古代,對於16歲的李清照而言,早早擔憂自己的青春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風雨逼迫,心緒如潮,這位少女睡不著便借酒消愁,可這女神般形象內心卻是如此的豪邁,不敢說她的酒量特別好,但嗜酒卻是真的,大半夜的酒吃多了,醒來後卻已日出三竿,這少女也是卓爾不群,醒來的那一刻不是擔憂飯煮好沒,也不是上課遲到沒,而是在詢問海棠花如何了,心思細膩,性格卻如此豪邁的女子,以花自喻,感嘆韶華易逝。
你年輕麼?
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後來呢,李清照嫁給嫁入豪門(丞相的兒媳),但她卻不似別人那般過得爾虞我詐,與趙明誠伉儷深情,但丈夫一年僅回兩次。深閨寂寞只能借酒消愁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佳節,丈夫又不在身邊,就在這天李清照賞菊飲酒,即使是東籬把酒也無法解開心中的思緒。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鍾已應晚來風。
更有的日常飲酒消愁的姿態。這位才女果真是酒的鐵粉絲,開心喝,不開心也喝,無所顧忌,開懷大飲豪邁情緒表露無遺。
受得了寂寞是因為你已經單身
到習以為常了
李清照不是單純的深閨女子哀怨情緒而作詩,她與其它女子與眾不同在於她對政治有獨到的見解。這在當時的社會而言,絕對是挑戰封建時代的三從四德。張耒對於安史之亂著作《讀中興頌碑》,但我們的李清照更為一針見血,在《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裡: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直接深刻分析了安史之亂和軍隊無能的原因,借古諷今,北宋末年朝政的沒落腐敗。朱熹聞言這首詩,對李清照的評價是: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
沒文化就多讀書,何況還長得醜
不扶牆就服你!能大氣磅礴也能小清新寫詩,女漢子和小清新並存的女神!!
後來李清照南渡以後,看到國破山河的北宋,不禁悲苦萬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借酒也無法消愁國破家亡,思鄉的情緒。即使身為一個女子,卻有不輸給男子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氣概。
在後來,趙明誠在逃難的過程中逝世,他被張汝舟所感動,在次下嫁,豈料婚後張汝舟家暴,她對感情是有追求的,寧肯坐牢也要離婚。
別人的感情線是起伏的心跳線,
而你的只是一條筆直的……虛線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說是不平常,不平凡的,一個從少女喝到老年的傳奇女子,在快樂在悲愁都離不開酒,飲酒作詞,詞中飲酒。歲月模糊了她的音容笑貌,但她的詞,她的人生就像一壇佳酒,陳釀越久越醇香,越細膩。
她的成就不僅是千古一代才女這麼簡單,天文學家將水星上十五座環山中的其中一座命名為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