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永遠定格在18歲的生命
一位媽媽,在高考這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女兒,今天是高考日,你苦讀了十一年卻沒能如願參加高考,生前是媽媽的希望,走後是媽媽的驕傲!兒來一程,母念一生。」
陳薇薇,是湖南永州江華二中一名高三學生,與其他高三學子一樣,她也經歷過繁重的學習,緊張的備考,2020年7月7日、8日,本應是她的主場。
可,2020年5月14日,她卻因罹患淋巴癌不幸離世,她曾無數次幻想著的自己帶著知識和夢想奔赴考場的樣子,再也不會出現,最美的年華永遠定格在了五月。
在生命彌留之際,薇薇委託父母,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因為她覺得自己患的淋巴瘤是比較複雜的一種癌症,這樣的身體或許有研究價值。自己已經深受病痛折磨,希望其他家庭不用再承受這種痛苦。
5月15日凌晨,陳媽媽顫抖著雙手在女兒的遺體捐獻單上按上了手印。隨後,陳薇薇的遺體被運往永州職業技術學校醫學院。
陳媽媽說:「薇薇有自己的思想,我們尊重孩子臨走前的決定,把遺體捐獻給醫院做研究,也算是對社會的一種回報。」
與病魔抗爭的少女
陳薇薇是江華縣沱江鎮顧院村人。2019年8月9日,剛剛參加完學考的陳薇薇被檢查出患了伯基特淋巴瘤晚期,這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淋巴瘤,最佳的治療方式是接受全身化療,進行car-T手術。突來的噩耗,讓整個家庭蒙受了巨大的打擊,也打斷了陳薇薇繁忙的高中學業。
之後,陳薇薇開始了痛苦且希望渺茫的治療過程,四次化療,讓她小小的身體經受了副作用帶來的痛苦,高昂的治療費,也壓的整個家庭喘不過氣。懂事的陳薇薇,想過放棄,但爸媽的堅持,老師同學的鼓勵,社會愛心人士的救助,又讓她決定繼續與癌症抗爭下去。
在她積極樂觀的心態和頑強的意志下,她的病情在一段時間裡曾經一度有所好轉,這也給她帶來了生的希望,可遺憾的是,癌細胞很快又再次復發了。最終,在接受了治癒無望的現實後,陳薇薇最終決定捐獻出自己的遺體。
除了遺體捐獻之外,她還想將她的部分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即便我不在了,我身體的某個部分還活著,這樣我也不算離開這個人世了。」
優秀不會因生命的消逝而黯淡
陳薇薇事件,讓我聯想起楊絳與錢鍾書的女兒錢瑗。
錢瑗是楊絳與錢鍾書的獨女,與父母一樣,她生性淡泊名利、關懷學生、為人剛正,從不炫耀自己的出身和學問,在從事教育事業的36年中,她對待教育嚴謹治學,對待學生認真負責,對待朋友熱情真誠。
可惜天妒英才,由於工作太過勞累,錢瑗的身體漸漸出了問題,去醫院檢查之後,確診脊椎癌,不久之後,錢瑗帶著萬般留戀與不舍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摯愛的父母與講臺。
在楊絳先生還在世時,每每提到女兒,都一臉驕傲地說:「女兒是我一生最寶貴的傑作。」
此時的陳薇薇,與錢瑗何其相似。
命運從來不會向任何人輕易示好,即使你年少有為,即使你青春年華,命運來臨時,依舊躲不過這「世事無常」。但,世事無常不會改變我們讓自己,讓子女變優秀的選擇。生命無論多麼短暫,都要努力活出精彩,不幸的事雖然遺憾,但奮鬥過的遺憾好過庸碌無為的遺憾千倍萬倍。
希望陳薇薇一路走好,也希望陳媽媽能夠堅強面對今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