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史蒂文斯
196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北部,1982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能說阿拉伯語和法語。1983到1985年作為志願者在摩洛哥教授英語。1991年從事外交事務後曾到沙特、敘利亞等中東國家工作。今年5月起任美國駐利比亞大使,經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有媒體稱,史蒂文斯曾負責策動反對派攻擊卡扎菲。美國國務院網站2011年4月的消息稱,史蒂文斯一直在利比亞與反對派成員商談,評估他們的需求並轉達給在華盛頓的美國官員。
法新社評述,史蒂文斯支持反卡扎菲政權的活動,卻在卡扎菲政權倒臺後死於武裝人員的襲擊。
11日為美國「9·11」事件11周年紀念日,美國各地舉行紀念活動。然而,這一天,一部影片引發美國駐利比亞城市班加西領事館遭衝擊。襲擊導致美駐利大使喪生。事件導火索是美方人員播放影片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出於同一原因,美國駐埃及首都開羅使館11日也遭遇民眾示威。11年來,美國與穆斯林之間的仇怨,從美國教士焚燒可蘭經、仇恨犯罪率不斷上升到如今的美國使館在同一天內遭衝擊並造成人員傷亡,似乎正走向令人擔憂的另一條道路。《紐約時報》評論,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利比亞推翻了卡扎菲政權,可反美情緒仍在這個阿拉伯國家燃燒,美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仍非常複雜。據新華社電
美大使所乘車遭火箭彈襲擊
一名利比亞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美國大使史蒂文斯與其他一些館員乘車離開領事館並準備轉移至安全地點時,遭遇武裝人員襲擊。
「美國大使和3名職員死亡,武裝人員向他們發射火箭彈。」
一般而言,駐於動蕩國家的美國大使安保措施嚴密,通常隨車隊出行。
美國官員早些時候確認,一些利比亞人衝擊班加西美國領事館時與安全人員衝突,一名美方領事官員死亡,沒有公布喪生官員的姓名和身份。暫時沒有消息證實,兩起襲擊是否關聯。
利比亞官員和目擊者說,在前一天的反美抗議中,一伙人衝擊領事館,手持自動槍械開火併投擲手雷,與利比亞安全部隊和領事館保安人員衝突,衝突歷時大約3個小時。一名目擊者告訴美聯社記者:「我聽到不下10聲爆炸和各種武器開火聲。」
至當地時間12日上午,領事館附近基本恢復平靜,美方人員已經悉數撤離。目擊者說,館內建築牆體多處燒黑,仍有一些地點起火,一些行人自由出入領事館並拍照,一座建築前有血跡。
埃及示威者試圖焚燒美國國旗
班加西美國領館遭衝擊前幾個小時,美國駐開羅使館附近發生反美示威。
目擊者說,最初,數以百計示威者聚在使館外,呼喊反美和宗教口號:「說出來,別怕,他們(美國)的大使必須走開。」
一些示威者爬上使館外牆,從一個旗杆上取下美國國旗,懸掛有宗教色彩的黑色旗幟,隨後一些人試圖焚燒美國國旗。示威者越聚越多,增加至數以千計,包括一些穿長袍、戴面紗的女性。
一些示威者指責總統沒有公開譴責美國人詆毀先知穆罕默德的行為。一名示威者說,示威是對詆毀行為的「自然回應」。至深夜,示威人群逐漸散去。美國駐開羅使館通過微博客發布消息稱,因示威活動,12日停止辦理籤證。
美國駐開羅使館位於解放廣場附近的使館區,建築類似「堡壘」,外牆高數米。
示威中,數十名埃及警察部署至使館附近。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埃及高級安全官員告訴美聯社記者,示威「和平」,使館沒有受到衝擊,政府沒有阻攔。
利官員暗示或為卡扎菲支持者所為
兩起抗議活動均針對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國影片,而利比亞和埃及兩國均經歷政權更替不久,國內局勢不穩定。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1日表達憂慮,擔心不滿情緒可能蔓延至其他國家。她說,美國正與「全世界夥伴國家」合作,以期「保護美方人員……和公民」。
希拉蕊說,美國採取包容的宗教政策,一些人以抗議爭議影片為由作出「暴行」,「恕我直言,這種暴力行為沒有任何正當理由」。
利比亞內政部官員瓦尼斯·謝裡夫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暗示衝擊班加西美國領事館的活動可能是卡扎菲政權支持者所為。
[美國回應]
以最嚴厲言辭譴責針對外交使團的襲擊
「這名職員的遇難令我心碎。我以最嚴厲的言辭譴責這一邪惡行徑。我要說明,這種暴力行為永遠沒有正當理由。」——希拉蕊
「我強烈譴責發生在美國駐班加西的外交設施和人員遭到暴力襲擊並造成包括克里斯多福·史蒂文斯大使及其他3名美國公民死亡的暴行。克裡斯是一名勇敢、模範的美國代表。」
——歐巴馬
歐巴馬下令美國外交機構加強安全措施
美國總統歐巴馬12日發表聲明,對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襲事件予以「強烈譴責」,同時命令美國駐世界各地外交機構加強安全防範措施。歐巴馬在聲明中說:「我已指示政府提供一切必要資源,向駐利比亞我方人員提供安全保障,同時加強我國駐全球外交機構的安全措施。」
[各方反應]
利當局致歉,多國譴責
利比亞政府12日召開記者會,對美大使等人死亡致歉,並表示利政府已提升境內所有外國使領館的安保級別。美國、法國、北約及中國均對此予以譴責。
利比亞國民議會主席馬賈裡亞夫對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及3名外交人員死亡一事表示誠摯歉意。馬賈裡亞夫說,利比亞譴責衝擊美國領事館的行為,這並不符合伊斯蘭教的準則。「我謹代表利比亞人民表達對美國人民的歉意,對美國政府以及去世的美國大使家人表示慰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2日答記者問時說,中方對美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並造成包括美駐利大使在內的多人死傷感到震驚,並對這一暴力行徑表示強烈譴責。中方認為,利比亞執政當局有責任和義務按照《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駐利外交機構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聯大選] 羅姆尼批歐巴馬「丟人」,欲以外交為競選突破口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12日說,美國駐埃及和利比亞外交使團遭遇襲擊後,總統貝拉克·歐巴馬領導的民主黨政府表現「丟人」。羅姆尼說,「歐巴馬政府的第一反應不是譴責襲擊,而是同情那些襲擊者,實在丟人」。
羅姆尼和歐巴馬先後獲得共和黨和民主黨提名。兩人競爭進入關鍵階段,攻擊你來我往。法新社報導,羅姆尼先前以歐巴馬經濟政策為主要著力點發起攻勢。這次外交使團接連遭遇襲擊,羅姆尼似乎有意轉換角度,以外交政策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