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產生的數據量令人難以置信 - 僅美國公司每天就產生2.5個五分之一字節,足以在一年內填補一萬個國會圖書館 - 其中大部分是時間序列的變化(即數據點及時索引)訂購)。根據Forrester Research的數據,鑑於數量龐大,難怪只有12%的公司表示他們正在分析他們擁有的數據。
這就是為什麼Paul Dix幫助為初創公司,大型公司以及微軟,谷歌,邁克菲,湯森路透和空軍太空司令部等組織建立軟體的原因之一,該公司成立了Y Combinator和Bloomberg Beta支持的InfluxData(以前的Errplane)舊金山初創公司開發了一個開源時間序列平臺InfluxDB,該平臺經過優化,可處理DevOps,物聯網(IoT)和實時分析域中的指標和事件。在收入增長一倍的標誌性年份之後,InfluxDB 2.0推出了alpha版本,而Flux--一種用於查詢和處理數據的功能語言 - 在技術預覽中首次亮相,初創公司正在為增長做好準備。
InfluxData今天宣布,本月它在Norwest Venture Partners的D系列領導下籌集了6000萬美元,並加入了Sorenson Capital和現有投資者Sapphire Ventures,Battery Ventures,Mayfield Fund,Trinity Ventures和Harmony Partners。繼2016年9月的1600萬美元B輪融資和2014年12月的810萬美元A輪融資之後,該輪融資使公司總資本增加至1.199億美元.MongoDB的前執行長Max Schireson現已加入InfluxData的董事會。
Dix表示,資金的湧入將用於「支持產品創新的進一步投資」,並更加關注云計算。它將為擴大的銷售和營銷部門奠定基礎,同時重新關注其技術的特定用途,包括工業物聯網和網絡監控以及電子商務,遊戲和金融服務等行業。
「今天的IoT和DevOps指標工作負載是獨一無二的,最好由時間序列資料庫進行收集和分析,而不是傳統的資料庫,」InfluxData的CMO Mark Herring在之前的聲明中表示。「專用的時間序列資料庫效率更高,適用於當今的工作負載 - 其他資料庫需要大量開銷才能讓他們處理這些數據。」
InfluxDB沒有外部依賴關係,並提供類似SQL的語言,內置函數用於查詢包含度量,序列和點的數據結構。InfluxData表示,InfluxDB每秒可以實現數百萬次寫入,同時集群可以消除單點故障 - 實際上可以支持監控,警報和通知應用程式,支持DevOps計劃,實時分析應用程式以及支持數百萬的物聯網軟體每秒事件數。
這與傳統的SQL資料庫不同,後者可能會因連續查詢而變得不堪重負。
InfluxDB是開源的 - 目前有超過180,000種服務使用它 - 但InfluxCloud(完全託管和託管服務產品)和InfluxEnterprise(可在本地運行或在任何雲提供商上運行的軟體)形式的商業產品已可用於18個月的大部分時間。InfluxData的450多家付費客戶包括eBay,Twitter,思科,西門子,IBM和Pipeline。
微軟收購Citus Data一周後就獲得了資金消息,後者開發了PostgreSQL的擴展,有效地將其轉換為分布式資料庫。InfluxData還與總部位於紐約的Timescale競爭 ,後者在1月份籌集了1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