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個星期四,還被賦予了一個美麗的身份——白色情人節。
什麼?你說你根本沒意識到今天是個節日?
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沒關係,所有人都會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單身狗也不例外啦。
這不,下面這些黑科技就在助你脫單的路上不遺餘力!以下內容轉載自公眾號網易智能(ID:smartman163),文章選自 mashable
網上交友和戀愛軟體,早在幾十年前就打下了基礎。
而隨著 2007 年第一部 iPhone 發布後,「網戀」勢頭開始猛增:Grindr、Tinder、Bumble 分別在 2009 年、2012 年、2014 年成立。這些應用程式在位置跟蹤、滑動和全能算法的支持下,將大眾帶入了在線約會。
不過展望未來,在線約會公司卻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
Match 公司擁有許多在線約會應用,其執行長 Hesam Hosseini 說:「我覺得我們已經解決了數量問題。剩下的是,如何解決質量的部分?如果我們能約會很多次,那很好,但我們真的能夠靠這些約會軟體找到更好的伴侶嗎?」
應用程式的創新,以及社會對在線約會日益感到舒適的程度,已經為潛在的約會提供了方便。
但解決質量問題的辦法還有待觀察:
我們會在 2030 年推出 VR 嗎?
會讓數字管家為我們的約會出主意嗎?
Siri 能像媒人一般幫我們做選擇、為我們牽線搭橋嗎?
2040 年,預計 70% 的情侶將在網上見面,我們的手機會幫助我們發現合適的另一半嗎?我們與路人的眼緣如何?
Coffee Meets Bagel 是一款來自美國的約會應用軟體,這款應用因拒絕了知名商人、創業家、風險投資人 Mark Cuban 的 3000 萬美元收購而聞名。
Coffee Meets Bagel 的聯合創始人兼聯合執行長 Dawoon Kang 表示,在線約會的人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失望和疲倦。而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AI)則可能幫助改變這一情況。
「很多時候,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可能會說他們想要某些東西,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想要。」Kang 說道。
機器學習的存在卻能繞過這些彎彎繞繞,直面人心——根據人們的行為,而非人們所陳述的願望,去調整所匹配的約會對象。
為了幫助你找到心儀的那個他 or 她,AI 會考量你在應用上花了多少時間,以及你看了多長時間的背景介紹,你的聊天內容, 你滑屏的傾向,你在應對某些消息所需要的時間。
如果你允許這個約會 AI 「寄生」在你的手機上,那麼它還可以分析你是否按時支付帳單,了解你訪問了什麼網站,讀過什麼新聞,包括你鍛鍊的頻率 以及你的相冊。
再加上改進的照片檢測技術,AI 有一天甚至可以精確定位你的興趣愛好,而這些興趣愛好可能是並沒有出現在你的個人資料裡的。
另外,從其他人的配對中收集的數據,包括那些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也都可以幫助你去提高你的配對水平。
約會應用程式似乎正在鋪平道路。
英國約會應用程式 Loveflutter 就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根據人們在推特上的性格特徵去進行匹配。這家公司還計劃基於人工智慧技術,在分析用戶的聊天記錄後,安排線下會面指導用戶。
此外,去年還新出現了一款名為 AIMM 的語音約會應用,一個聽起來像 Siri 的「AI 媒人」會在給你發送配對選擇之前,問你一周的問題。一旦你和你的匹配對象都同意聊天,AIMM 會給你打個電話,然後你再決定是否線下見面。
AIMM 的創造者 Kevin Teman 說,當它和你說話的時候,它會時不時地加入一個笑話,也可以通過一些微妙的對話了解你的價值觀。例如,如果某人經常談論錢,AIMM 可以推斷錢對他來說就很重要。
「我並不是一定要開發人工智慧,」Kevin 補充說,「但 AIMM 會記得你之前的回答,以及你所熟悉的語氣和問題。」不過他也表示,AIMM 和其他人工智慧究竟能學到多少東西,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歐洲約會應用 Once 的創始人兼執行長 Jean Meyer 認為,約會行業其實並不會真正地破解人工智慧的密碼。他曾經看到了一位來自深度學習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卻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約會應用程式。
「約會行業沒有任何動力去創造那種完美的匹配算法,」Meyer 說。如果人工智慧做得太好,潛在的約會者將離開平臺,從而失去了賺錢的機會。
「對於約會服務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向你介紹那些可能足夠好,但不夠完美的人。兩、三次約會後,你意識到這是行不通的,於是你又回到了應用程式裡。」
當然,也有人駁斥這種想法,如果約會應用為用戶安排了很多約會,但卻沒有幫助用戶建立關係,那就會損害公司的底線。畢竟,應用程式的推廣往往離不開那些配對成功的、手拉著手唱歌的幸福夫妻。
眼下,不少人放心地選擇把唾液送到實驗室,從而破譯他們的家族史。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已經有超過 2600 萬人這樣做了。
有一些看準在線約會領域的人,則把寶押在了這上面。
Pheramor、DNA Romance 和 Instant Chemistry 三家公司都是通過分析用戶的 DNA 來促成匹配的。Pheramor 還訓練人工智慧挖掘用戶的社交媒體資料,以了解用戶的個性。
基因匹配的福音派認為,某些與你的免疫系統有關的基因 MHC,它們控制著你會被誰吸引。就像老話說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那些 MHC 不相似的人會互相喜歡。
的確有一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這一觀點——其中一項是以老鼠為實驗體,另一項則是使用了汗溼的 T 恤作為道具,但也有很多科學家稱這是胡言亂語。
儘管如此,根據 2018 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到 2025 年將會有一系列實驗室促進的戀情。
美國最大的婚戀交友網站之一 eHarmony 在報告中寫道:「通過分析 MHC 基因密碼,在線約會平臺可以預測和縮小配對對象在線上和線下,被彼此吸引的差距。」
去年,Tinder 推出了一個循環播放兩秒鐘視頻的功能 Loop,主要為了更好地突顯出用戶獨特的個性,展示出自己有趣、好玩的一面。
Badoo 也增加了一個實時視頻聊天功能,你可以用它和潛在的約會對象聊天。
Coffee Meets Bagel 則有一個簡短視頻功能,鼓勵用戶在自己的個人資料上發布每日問題的答案。
雖然很多人喜歡看這些視頻,但大多數人並不想創建自己的視頻。
「和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視頻聊天感覺有點可怕,我認為這種恐懼在女性中更為強烈。」Kang說道,但她很有信心,約會軟體中的視頻整合最終將成為一種常態,但這需要時間。
「我們必須克服這種奇怪的心理障礙。」她如是說。
毫無疑問,視頻將在約會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具體如何發揮作用仍不清楚。
還有一種可以預見的未來場景,約會者在虛擬實境(VR)中相遇,然後一起使用增強現實(AR)技術玩遊戲,或者去兩人最喜歡的目的地之一旅行。(當然,現實裡他們一直是坐在沙發上的)。
Kang 認為這是未來的趨勢,提前是每個人戴上虛擬實境頭盔都能感到舒適。「未來我們一定會實現這樣的場景,這是毫無疑問的。」
Meyer 也曾經喜歡過 VR 的想法,但是他認為它太複雜了。
「Tinder 為什麼這麼成功? 因為你可以坐在沙發上,隨意地拿出你的手機,開始選擇別人。」他說,「但如果你只是為了約會而戴 VR 頭盔,又有多少人會有這種動機呢?」
相反,他設想 20 年後,我們可能會有 AR 眼鏡,可以向你展示誰是單身,以及他們頭上的匹配評分。
考慮到谷歌眼鏡的命運,AR 眼鏡似乎不太可能實現,但用手機去掃描 AR 中的路人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你可以把手機對準遠處的某個人,他們的約會資料就會彈出,類似於 Google Lens 的購物或搜索功能。最初的雛形已經在醞釀之中:面部識別技術正在崛起,谷歌也正在展示它的 AR 技術。
但 Kang 也看到了一種非常低技術含量的方法正在萌芽——為用戶舉辦聚會的約會應用程式。
去年,Coffee Meets Bagel 在香港為 1500 人舉辦了一場五千米單身長跑,為期三天的夏令營將 150 名單身人士帶到賓夕法尼亞州的偏遠地區,每月還在紐約舉辦以戀愛為主題的音樂會。
2016 年推出的 Bernie.ai 是一款擁有人工智慧和面部識別功能的聊天機器人,它可以篩選 Tinder 上的配對,並開啟文字聊天。
但有消息稱,Tinder 對人工智慧其實並不滿意,在完成了約 900 萬次滑屏等操作,並進行了約 10 萬次配對後,Bernie.ai 於 2017 年被禁用。
Bernie.ai 的創造者,來自溫哥華的 Justin Long 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事情,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畢竟在大多人眼裡,聊天機器人的工作是跟蹤包裹和訂購披薩,而不是去了解人們潛在的生活伴侶。
推薦閱讀:
歡迎關注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chuangxin2009。創新工場擁有強大的投資和投後團隊,持續輸出關於創業投資、投後的真知灼見~ 還有機會參與到創業培訓、沙龍和其他各類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