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娛樂圈裡耿直的明星,那黃明昊一定要擁有姓名!
記者:敢不敢吐槽一下自己的經紀人?
黃明昊:「我的工作人員呢,唯一想要吐槽的就是:年紀這麼大了還沒有男朋友,而且不是一個,是每一個都沒有。」
大家一起來品品,這是什麼神仙耿直boy,考慮過工作人員感受嗎?難怪在《完美的餐廳》他就主動承認了自己「大豬蹄子」的身份。
不過Justin也不是故意要抖工作人員老底的,因為這位Bro狠起來可是連自己都爆料!
這不,在《完美的餐廳》最後一期節目裡,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時,黃明昊就耿直地表示:「有些工作不是自己想不做就不做,想做就能做的,但是我覺得來錄《完美的餐廳》,我都覺得我要去放假了。」
確實,藝人這份工作表面光鮮亮麗,實則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地方,雖然說的是事實,但很少有藝人會當著鏡頭的面說出來,現在像Justin這麼實誠的藝人可真的是太少見了。
不過聽到Justin的話,除了感嘆他的實誠之外,一定有朋友對《完美的餐廳》這個節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吧?作為綜藝小王子,黃明昊可以說是把國內各大熱門綜藝都玩了個遍,經驗多到都可以出個測評了,上過這麼多綜藝的他為什麼偏偏對《完美的餐廳》青睞有加呢?竟然每次上都像度假一樣開心。
不僅僅是Justin,幾位上了這檔節目的藝人對《完美的餐廳》評價都是出乎意料的好。
陳立農:「《完美的餐廳》給我的感覺像是一個體驗營,你能夠從中獲取友情。」
李子璇:「突然讓我抽離掉這樣的生活,就覺得好快,很捨不得。」
一言一語都可以感受到大家對這個節目的「依戀」,是不是好奇為什麼大家對《完美的餐廳》會這麼深的感情?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看了節目的觀眾一定懂,在這12期節目裡幾位少年真的收穫了很多很多。
苦中作樂,成長與擔當
對比《完美的餐廳》第一期和最後一期,Justin絕對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了起來,作為主廚,他也是餐廳的核心,身上背負著很大的壓力。客人多的時候,在廚房累到直接癱在地上,顧不得滿地的油,就是想歇一下。
然而休息不到幾秒鐘,被兄弟拉起來之後,又得繼續做飯。
還時不時需要研究新菜品,吸引顧客。糖醋排骨做失敗了特別自責,坐在那裡不停地反思,雖然心態崩了,但卻沒有忘記總結經驗。看見少年坐在那裡自我安慰自我調侃,調整心態,那一刻甚至不敢相信他不過只是個17歲的男孩。
第一期裡,黃明昊、陳立農、尤長靖、王子異幾個人應付五、六桌客人就手忙腳亂,四個人全都窩在廚房裡,根本不知道怎麼招呼客人,出去招呼客人的陳立農緊張得連基本的數學都不會算。
但再看最後一期,每一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拿手菜,個個都成了大廚,就算是準備整個劇組的晚餐也不成問題。
合力經營一家餐廳責任重大,連很多成年人都幹不好的事情,幾位少年卻幹得有模有樣,定價、烹飪、服務以及後勤全是自己來,從手忙腳亂到有條不紊,在這一個過程當中他們明顯成長了很多。
溝通交流,社交技能max
要說在《完美的餐廳》這檔節目裡改變最大的是誰?那一定非豆子莫屬。
早就知道豆子是出了名的不擅於人際交往,但看節目的時候還是被她的內向給驚到。《完美的餐廳》裡第一次跟陳意涵出去玩特別害羞,明明是同齡的兩個小姑娘卻無法交流,因為不好意思跟意涵說話,李子璇還偷偷地寫了一個小紙條塞給她。
菊姐也爆料豆子無法跟男生正常溝通交流,沒法跟男生說話,一見到男生就緊張,是一個非常不善於表達的girl,在人際交往方面簡直就是個「黑洞」。
但是隨著節目一期期的播出,明顯看出豆子也在慢慢地進步。把她安排在前臺招待客人,就是在鍛鍊她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廚房給男生打下手的時候,跟幾個男生聊的也挺好,幫長靖切排骨,甚至在最後一期還鼓起勇氣邀請大家跟她一起吹口哨糖,如果不是《完美的餐廳》豆子可能會一直跨不過那個坎。
除了豆子,王子異也在《完美的餐廳》節目裡慢慢地改變。以前沒看節目的時候一直覺得子異是一個很酷很高冷的人,但是看完這檔節目才發現這位少年也有一顆火熱的心。
私下的王子異特別的開朗,在宿舍裡也特別活躍,邀請大家一起來跳舞。跟大家做遊戲的時候更是金句頻出,問陳立農是「哪個村的預言家」,簡直就是個段子手……從這些細節不難看出:子異也在慢慢地放下偶包,表現自己。
團隊協作,收穫了友情
除了個人能力的提高,一季節目追下來,讓娛記君不得不感嘆的是兩個團隊之間的默契。
百人大餐那一期,兩家餐廳一聽到任務就毫不猶豫地決定合作。8個人要準備100個人的晚餐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但是在他們的努力下竟然真的做到了,這大概就是團隊的力量。
而從「競爭」變成「合作」,最需要的就是成員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從節目上來看,這幾位少年的團隊協作能力也是相當棒!
意涵主動要求跟長靖一起洗杯子,但是長靖卻選擇自己幹,讓意涵去忙別的事情。在長靖忙不過來的時候,豆子也會默默地幫長靖把剩下的杯子洗掉。
凱琪要用鍋的時候,長靖就讓出一個鍋給她,還主動提出幫凱琪看著鍋。看見豆子這邊的水池堵住了,王子異就趕緊去幫豆子處理。
雖然兩家餐廳在營業額上有競爭,但是在那一刻已經不分彼此,成為了一家人。任何時候,只要你需要幫助,都會有Bro來幫你,通力合作,互利雙贏,這大概就是團隊的意義。
好的團隊一定能讓我們收穫友情,最後一期大家坐在一起互相祝福,讀對方寫給自己的信,就像是「一個家庭的感覺」。
正如陳立農在最後一期節目中所說,他參加這檔節目收穫到了友情,「最後大家一起,坐在一起好好吃一頓飯,這才是最珍貴的。」
從第一期到第十二期,不難發現《完美的餐廳》一直在幫幾位偶像做加法,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個人業務能力,還讓他們收穫了友情。跟很多綜藝喜歡榨取藝人身上的價值,為節目增益相比,《完美的餐廳》則更傾向「予大於取」,不僅做節目還在做公益。節目的最後一期,口碑攜手完美餐廳的最佳主廚,推出限量定製明星版口碑卡超級會員回饋粉絲,明星版口碑卡超級會員的收入所得將聯合阿里公益捐贈給中國扶貧基金會,為改善中國青少年的飲食健康,盡一份綿薄之力。
近幾年,偶像養成節目層出不窮,但深究下去大多是一個套路——海選、投票、出道,看點雖多,但隨著節目逐漸商業化,「養成」成了吸引觀眾的噱頭,對於藝人來講只提升了業務能力。而《完美的餐廳》則更側重於對藝人的全方位養成,通過節目幫助他們邁好進入社會的那一步,培養他們的社會生活技能,鍛鍊個人能力,提升溝通技巧。
每一期節目都像一次社會體驗,更是一節關乎成長的課程。節目用「實境經營」的形式來引導年輕偶像成長,教會這些偶像們理解關於成長、擔當等人生命題,帶給他們一些不一樣的體驗,也在他們成長的路上畫上了一道特別的風景。
比起那些已經被商業化的「養成」,《完美的餐廳》這種新的「養成」模式可以說是一次「創新」。在養成綜藝逐漸趨於同質化的今天,《完美的餐廳》以全新模式強勢出擊,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因,為本土綜藝節目類型輸入了新鮮血液。再說,看著年輕偶像們從稚嫩走向成熟,從青澀走向完美,在一次次不同的挫折中提升自己,怎麼能不讓人喜歡?
主筆/ Breeze
編輯/ Breeze
如果你不想錯過娛記君的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