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2021-01-09 小奔影視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現實生活見長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包羅萬象的社會圖景,作品一貫表現出揭露和批判的鋒芒,貫徹懲惡揚善的人道主義精神,塑造出眾多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查爾斯·狄更斯在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了十五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以及隨筆、遊記、時事評論、戲劇、詩歌等,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作了卓越的貢獻,一百多年來他的代表作《雙城記》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1]

查爾斯·狄更斯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曾在黑皮鞋油作坊當童工,15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學徒,後來當上了民事訴訟法庭的審案記錄員,接著又擔任報社派駐議會的記者。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

狄更斯是高產作家,他憑藉勤奮和天賦創作出一大批經典著作。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師,常常用妙趣橫生的語言在浪漫和現實中講述人間真相,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狄更斯的父親約翰·狄更斯是英國海軍會記處的小職員,為人慷慨,生性活潑,工作勤懇,但有點華而不實,缺乏經濟頭腦,經常入不敷出。母親伊莉莎白出身貴族家庭,慈祥、善良,但也不擅長持家。狄更斯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後被迫到工廠作童工。15歲以後,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採訪員,報導下議院。1836年開始發表《鮑茲隨筆》,同年,陸續發表連載小說《匹克威克外傳》、《雙城記》,《匹克威克外傳》初獲成功後,狄更斯與凱薩琳結婚,並專門從事長篇連載小說的創作。查爾斯·狄更斯一生共創作長篇小說13部半,其中多數是近百萬言的大部頭作品,中篇小說20餘部,短篇小說數百篇,特寫集一部,長篇遊記兩部,《兒童英國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說詞 、書信 、散文、雜詩。他多次去歐洲大陸遊歷、旅居,兩次訪問美國,中年以後先後創辦《家常話》和《一年四季》期刊兩種,發現和培養了一批文學新人。

狄更斯生活和創作的時間,正是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前期。狄更斯畢生的活動和創作,始終與時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寫實筆法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貪婪、卑瑣、兇殘,滿懷激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層社會,特別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悲慘處境,並以嚴肅、慎重的態度描寫開始覺醒的勞苦大眾的抗爭。與此同時,他還以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豪情謳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會和更美好的人生。

Conte de Nol : illustration de John Leech pour la première édition de 1843.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極大反響的小說《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這部小說是他的聖誕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隨後他又以自己的美國之行為背景,發表了另一部小說《馬丁·翟述偉》(Martin Chuzzlewit)。1844至1846年間狄更斯遊歷了歐陸各國,在旅行期間繼續進行寫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傳題材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這部小說的內容與狄更斯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狄更斯以後的小說顯得更為尖銳並具批判性,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了《荒涼山莊》(Bleak House)、《艱難時世》(Hard Times)、《小杜麗》(Little Dorrit)、《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和《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1850年,狄更斯創辦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話》(Household Words),收錄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說。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也開始發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連載的形式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的。

這一段時間的作品還有有《聖誕故事集》,其中包括《聖誕歡歌》(1843)、《鐘聲》(1844)、《爐邊蟋蟀》(1845)等。這幾部作品更為明顯地表現了作者調和社會矛盾的幻想和感傷失望的情緒。《聖誕歡歌》寫一個吝嗇的老商人史克羅奇在聖誕前夜讓他的僱工們一直工作到最後一分鐘。夜裡有五個幽靈帶他週遊全市,讓他看到窮苦人家的善意和硬心腸的人的下場。於是他皈依了聖誕精神,變為慷慨仁愛的人。

這是狄更斯創作的繁榮時期。由於英、法革命運動的失敗,資產階級的反動勢力更加囂張,狄更斯對社會的認識不斷深化,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也更加廣闊。他著力描寫小人物的善良、溫情和道德感化的力量。樂觀主義精神已被沉重、苦悶的心情和強烈的憤懣所代替。這時主要的作品有《董貝父子》、《大衛·科波菲爾》、《荒涼山莊》、《艱難時世》、《小杜麗》、《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不斷深化,藝術風格也與以前有所不同。

1848年,他的《董貝父子》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也是狄更斯創作道路上的轉折點。作品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它遵循的利潤高於一切的原則。過去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善良的」資產者已不復存在。作者塑造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主人公董貝認為自己是統治全世界的社會力量的代表,地球是專為董貝父子公司在它上面進行貿易而製造的,太陽與月亮是為了給公司照明才存在的,他的妻子的全部效能是給公司養個繼承人,她的死等於他丟失了一件小日用品。他教育兒子金錢可以買到一切。他的冷酷、驕傲、睥睨一叨的態度體現了資產階級金錢萬能的法則。

相關焦點

  • 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霧都孤兒》、《聖誕頌歌》、《大衛·科波菲爾》和《遠大前程》等名著。誰是查爾斯·狄更斯?查爾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至1870年6月9日)是英國小說家、記者、編輯、插畫家和社會評論家,他寫了《霧都孤兒》、《聖誕頌歌》、《尼古拉斯·尼克爾比》、《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深受喜愛的經典小說。狄更斯作為19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而被人們銘記。在他的成就中,他因對維多利亞時代下層階級的刻板描繪而受到稱讚,幫助帶來了社會變革。
  • 毛姆:查爾斯·狄更斯及其《大衛·科波菲爾》
    查爾斯·狄更斯在眾議院的記者席工作一年左右,開始撰寫一系列有關倫敦生活的文章。最先的幾篇在《月刊》上發表,後來的則在《晨報》上發表。他沒拿到一分錢稿費,但這些文章引起了大眾的注意。當時流行滑稽人物的逸事類小說,每月附漫畫插圖發行,一份一先令,出版商會找出名的作家寫文字部分。那就是今天連環漫畫的前身,其受歡迎的程度跟現在差不多。
  • 查爾斯·狄更斯與艾倫·泰爾南的關係
    查爾斯·狄更斯試圖掩蓋的秘密關係,儘管這位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形象健康,但他的愛情生活卻令人反感。到了1857年,當查爾斯·狄更斯遇到年輕女演員艾倫·泰爾南時,他已經是英國過去二十年來最著名的男人之一。在他的眾多粉絲看來,狄更斯似乎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終極居家男人,他們貪婪地閱讀暢銷連載小說,如《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和《聖誕頌歌》。
  • 英國大文豪查爾斯·狄更斯鮮為人知的妻子,你知道他都幹了什麼?
    凱薩琳是個作家兼演員,烹調技術也很高超——但這一切,都因她的婚姻而鮮為人知。她的第五世孫女,露辛達·霍克斯利(Lucinda Hawksley)對她展開了研究……1835年2月,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23歲生日宴會上邂逅了雜誌編輯的女兒,凱薩琳·賀加斯(Catherine Hogarth)。「狄更斯先生十分平易近人。」
  • 查爾斯·狄更斯——深埋作品的人道主義
    導語: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生於1812年,經歷了十分坎坷曲折的人生,因此他的作品更多都是在披露英國現實社會和底層人民生活。他的作品從稚嫩到成熟,對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為何人人都愛查爾斯·狄更斯?
    來源:The School of Life譯者:Anna校對:LITCAVE工作室配圖:Online查爾斯·狄更斯是19世紀最負盛名的作家,也一直是作品極為暢銷的作家。狄更斯如此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屬於他的時代裡做出了一些對我們所有人意義重大的事情:他能夠把一些嚴肅的話題做的格外吸引人。」同情查爾斯·狄更斯於1812年2月7日出生在樸茨茅斯。他父親是海軍辦公室的一名職員。
  • 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 - 1870年6月9日),是一位英國作家和社會批評家,他創造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虛構人物,並被許多人視為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小說家。
  • 嗜血的革命者,無產者的捍衛者,走進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狄更斯是那種值得去剽竊的作家。如果你想一想,把他的遺體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件事也算得上是一種剽竊的行為。當切斯特頓為人人叢書版的《狄更斯作品集》作序時,他覺得將自己那標誌性的中世紀精神加在狄更斯身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 ...查爾斯·狄更斯|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霧都孤兒|奧利佛·退...
    那時,央視播放的更多是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國電視劇,比如,根據狄更斯原作改編的《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等等,這些電視劇很沉悶,當時,大家很不愛看,不過,今天回過頭來再看看這些四十年前播放的電視劇,卻也另有一番意味。查爾斯·狄更斯,1812到1870,活了五十八歲。
  • 查爾斯·狄更斯 | 每顆星星,都長在孩子的心上
    作品丨《一個孩子的星星夢》節選作者 | 狄更斯作者:狄更斯《雙城記》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首次出版於1859年。——莫言時隔八年,麥家重新出發書寫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帶你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現在預定《人生海海》,你將獲得1.全網獨家籤章版紙書2.定製作家寄語明信片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改編查爾斯·狄更斯半自傳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改編查爾斯·狄更斯半自傳  由戴夫·帕特爾、彼得·卡帕爾迪、休·勞瑞、蒂爾達·斯文頓、本·衛肖等主演,阿爾曼多·伊安努奇執導的電影《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曝正式預告,據悉,本片將於5月8日在北美上映。
  • 失蹤150年狄更斯畫像回歸倫敦
    來自英國《每日郵報》的消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一幅失而復得的肖像畫於近日在倫敦進行展出,早些時候,這幅畫作在南非皮特馬利茨堡的一次房屋清倉拍賣會上被發現——這幅售價高達22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95萬元)的畫像出現在一盒子小古玩之中,上面還覆蓋著一層黴菌。
  • 文學作品的光亮——紀念英國作家狄更斯逝世150周年
    文學作品的光亮——紀念英國作家狄更斯逝世150周年 2020-06-1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作家餘華:被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活著》展現生命的堅強
    上世紀80年代有一位掀起「先鋒文學」潮流的當代小說家,他是中國在國際上最出名的作家,憑藉一本《活著》火遍大江南北,他被稱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一個在太平間長大的少年,早期寫作風格冷酷血腥,他用奇異、怪誕、隱秘和殘忍構建了一個又一個書內的世界,八部作品中寫死了二十九個人,也因此投稿五年都被退。
  • 來自狄更斯博物館的節日禮物!
    ——(圖片選自倫敦查爾斯·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中文新譯本《聖誕歡歌》)《聖誕歡歌》講述的是節日到來之際,主人公自我反省改過自新的故事。吝嗇鬼斯克魯奇,在昔日合伙人幽靈的警告和「過去」、「現在」、「未來」三位精靈的幫助下,他感受到貧苦人們的勤勞和善良以及發自內心的快樂,內心的冰塊開始一點點融化。斯克魯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人生,他為曾經的冷酷和殘忍感到愧疚和痛心。
  • 聖誕書單丨查爾斯·狄更斯為何被稱為現代聖誕節之父?
    這本小書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蒂的回憶集。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在節假期間抽空,和作家的筆調一起回憶匆匆流去的時間。《聖誕憶舊集》集合了卡波蒂的三個短篇回憶,包括「一個聖誕節的回憶」「一個聖誕節」以及「感恩節來客」,主要回溯了他在童年的溫暖回憶。作為洞察力非凡的短篇小說大師,卡波蒂的作品能讓你發現回憶中細膩的樂趣,用最簡單的句子,復現生命難忘的瞬間。
  • 查爾斯·狄更斯:我對這次行刑感到驚駭不已
    查爾斯·狄更斯1849年11月13日
  • 狄更斯的時代:以人道主義為武器
    到6月9日,查爾斯·狄更斯去世時間將滿150年,其筆下人物卻鮮活如初:奧立弗·退斯特、大衛·科波菲爾、小耐兒、小杜麗們依然吸引著新讀者,影視不斷重複塑造著他們的獨特性格與樣貌。這大概是後世對為數不多的大作家們的特殊待遇,是狄更斯偉大之處的最顯著表現。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如何從小童工變成大文豪
    ——《雙城記查爾斯·狄更斯擁有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壇最犀利的一桿筆,他將一切抽絲剝繭、記錄在案,揭示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社會的黑暗蒙昧,英國階級制度的扭曲危險。他盛名空前,是那個世紀當之無愧的最受歡迎的小說家,從那時起,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便從未絕版,流傳全球。但查爾斯·狄更斯本人不僅僅是一位作家,他還有著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
  • 狄更斯,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英國作家,日耳曼人。 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複雜的社會現實,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對英國文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年6月9日,對於喜歡英國文學的讀者而言,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150年前的這一天,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