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來,A股走出了一段氣勢長虹的趨勢,股市再次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僅老股民們熱情被點燃,「後浪」們也爭相湧入。
7月1日,上證指數一舉突破3000點大關,隨後僅九個交易日最高漲至3458.79點,漲超15%,市場上的各種聲音紛紛喊道「牛市來了」!
而上周開始,指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大盤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截至7月17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214.13點,周跌幅為5%。投資者疑惑行情是否告一段落,「牛市還在嗎?」
7月20日,上證指數上漲3.11%,報收3314.15點,兩市成交額已連續十三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
面對短期如此明顯的劇烈波動,投資者的心情也如過山車一般大起大落,那麼要如何在股市中把握機會、防範風險呢?今日,證券時報特邀著名私募大咖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和排排網未來星私募基金經理胡泊做客時報會客廳之私募大咖說,共同暢聊當下的市場行情以及下半年A股的投資機會。
「私募大咖說」精彩回顧
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時報會客廳之私募大咖說,我是證券時報的周媛。近期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調整,投資者疑惑行情是否告一段落,牛市還在嗎?A股下半年的最大機會在哪裡?今天我們將就這些話題來對話兩位嘉賓,一位是著名私募大咖林園總,林總您好。另一位是排排網未來星私募基金經理胡泊博士,胡博好。
主持人:林總怎麼看待當前的市場,現在的行情在什麼階段?
林園:我們認為現在市場正處於牛市初期階段,牛市初期的主要特點就是行業龍頭、大市值公司股價會不斷創階段新高,行業之間會存在輪動,也會有上上下下的波動。
主持人:胡博,您是做FOF(投資其他基金的基金)的基金經理,從私募排排網的數據來看,目前私募機構們整體持倉情況是什麼水平,基金經理們對後市的情緒調查問卷又顯示出了什麼樣的結果?你對於後市又是什麼看法?
胡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股票主觀多頭私募平均倉位79.11%,整體倉位維持在中高水平。信心指數119.12,也處於較高位置。而上周新增私募基金產品681隻,增量資金持續入市。現在整體市場比較樂觀。目前我個人也是持樂觀態度的,市場連續多日交易量萬億以上,行業輪動也比較健康,屬於牛市早中期的風格。
主持人:林總,下半年有哪些看好的方向?
林園:下半年目前說不好,針對當前市場,比較確定的就是券商和「與嘴巴有關的」,如消費、醫藥等。現在這個階段要做大市值公司、不會被邊緣化的公司,這些任何時候都是值得關注的。現在是牛市初期,之後每個板塊都有機會,大市值公司具有壟斷地位,是稀缺資產,下跌空間有限。周期股之前跌幅較大這一時期也會出現反彈,但目前我個人認為難以形成合力,持續上漲不現實,要等到牛市確立再繼續追蹤。
主持人:林總,關於您說的「與嘴巴有關的」方向,目前,消費股的問題是價格大家買不下手,比如白酒、醫藥板塊今年以來漲跌較大,好公司沒有好價格這個事情您怎麼看待呢?
林園:我個人認為,牛市初期,高估的股票是不存在的。
主持人:之前普遍有觀點認為牛市中投資者容易喪失警惕,反而更容易虧錢,林總您覺得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倉位,選對公司,還是風控?排在第一位的是什麼?能否舉例說說?
林園:那肯定是風控最重要,要100%重視。風控包括對這一時刻市場的認識,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認為,牛市初期高估的東西很少,是不是低估的不做判斷,但牛市初期許多股票也是會繼續探底。現在就是要做主流的東西,而不是邊緣化的東西。
主持人:您一直以來對醫藥行業都十分看好,具體有什麼看法呢?
林園:我認為醫藥是未來30年的主線。醫藥和券商是現在中國和國際同業公司相比體量和營業利潤差別很大的,我個人認為,醫藥的宏觀拐點就是現在,醫藥消費需求未來三年有望翻一番。和地產銀行相比,醫藥行業還處於剛剛發展的階段,就相當於6歲的兒童。我個人比較看好慢性病這個醫藥細分子賽道,主要就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因為這三種病是無法根治有長期需求的,這三種病大概佔醫藥消費的70%。集採對醫藥短期會有影響,但影響不大因為影響不了需求,終端需求是在不斷擴大的。
主持人:胡博,您觀察到的目前私募的持倉中佔比較大的行業主要是那些?最近有沒有那些行業出現比較明顯的減持或增持的現象?您覺得下半年的投資邏輯,以及機會方向在哪裡?
胡泊:今年上半年基金的主要配置是醫藥、科技、消費,7月開始我們觀察到一些私募在轉移部分倉位到券商、地產、銀行、有色、基建等周期性板塊,不過整體的轉移幅度不大。目前行情走勢看,日交易額連續破萬億,行業輪動比較健康,我建議有能力把握行情輪動的投資者可以參與周期性板塊,而前期主線的科技、醫療出現調整也都是很好的機會;輪動能力不強的投資者則建議直接買指數,事實上目前為止跑贏指數的人不多,今年上半年創業板指數上漲了35%,建議投資者後續可以配置中證500、中證800、滬深300等。
主持人:林總,通常您對投資標的的了解會到什麼程度,從哪些方面去做功課,是否去公司調研,調研的時候通常會關心什麼問題?
林園:主要是要對專業知識和財務指標有了解。比如我是學臨床醫學的,我對醫藥行業就有更多的了解。我認為相比調研,投資關鍵是要把握大方向,而且我傾向於找好賽道裡面還沒有競爭出龍頭的行業,市場是充分競爭的,未來的爆發力會更強。現在白酒龍頭就是茅臺,房地產就是萬科,空調就是格力,而醫藥現在還沒有龍頭。我更傾向於看好某個賽道,有可能成為龍頭的都買。
主持人:胡博,在一位FOF基金經理眼中,挑選基金的時候最看重的是什麼?業績,回撤,理念還是什麼?
胡泊:選擇基金主要是關注策略原理和付現能力,具體來看可以細分四個維度,一是團隊穩定性,要關注團隊成員的經歷和學歷;二是策略邏輯是否清晰靠譜;三是整體風控的把握;四是基金的淨值表現,關注是否與其策略匹配。私募的信息透明度沒有公募高,個人投資者研究私募比較難,還是建議選擇公募基金,更加透明,監管也更加嚴格,信用風險基本不用擔心。而關於基金經理個人能力的衡量可以和指數進行對比,比如今年上半年醫藥基金成績都很出色,那麼衡量醫藥基金經理的主要方式就是看他的業績是否跑贏醫藥行業指數。
主持人:林總,註冊制的到來對您的投資是否有影響?對於個人投資者有什麼建議嗎?
林園:對我影響不大。我認為,沒有上市的公司大概率是不行的,或者有些很強但沒有上市的公司可能上市意圖不強,這些都不作為研究對象。
主持人:林總,另外有看到消息說您打新了很多新三板精選層的公司,為什麼這麼看好新三板的機會?
林園:我只是參與打新,打新這件事2016年開始就一直在參與。
投資者最關心這些問題
問:保險行業是否看好?
林園:這個板塊研究不多,我個人認為保險板塊沒有被低估。中國的保險行業也屬於剛剛開始的階段,好比15-20歲,未來空間還是有的。
問:醫藥板塊中的中藥子板塊,林總怎麼看?
林園:我個人比較看好,中藥在我剛剛說的三大慢性病中是輔助性的,這個行業是走在全球前列的。
問:據悉,從事高血壓藥生產的企業有54家,其中集採只有3家,使整個醫藥行業的利潤降低,對此怎麼考慮?
林園:集採對利潤的影響不大,不用特別考慮短期醫藥降價,長期來看淘汰有助於行業發展。
問:牛市初期應該持有大市值公司,牛市中期切換到優質小盤股,是這樣嗎?
林園:牛市中期目前看還早,我認為牛市最主要是兩點,滿倉加持有。
問:A股一直有「牛短熊長」的說法,您認為這輪牛市的持續時間會有多久?
林園:時間不好說,但一些個股可能會創歷史新高。
問:巴菲特一直的策略就是做多美國、買入低估,您認為是否要堅持做多中國?
林園:中國是沒有問題的,十幾億人口的消費需求,目前疫情帶來的短暫的困難,通過市場調節、政府行為都會幫助企業逐步明朗化的。
問:新能源汽車板塊您怎麼看?
林園:我個人保留意見。我認為汽車板塊目前是個高點,通過觀察,現在買汽車的人不是那麼多,消費欲望沒那麼強,終端需求會被高鐵和未來的共享汽車擠壓,用汽車的人少了,雖然市場很大,但目前汽車保有量就是高點或者是離高點不遠。
問:您怎麼看待連鎖藥店?
林園:我對這個沒有觀察,我比較偏向核心製造業,即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企業,醫藥領域注意力主要在醫藥製造上。
問:您怎麼看創新藥,如腫瘤藥等?
林園:我還是更注重消費需求,我認為創新藥的需求沒有慢性病藥的需求大。
問:乳品行業雙寡頭格局已經形成,您還關注嗎?
林園:關注過,還不錯,比較看好這個行業,但具體公司沒有研究過。
主持人:牛市初期,林總對投資者還有什麼建議?
林園:風險考慮相比前12個月要淡化,要抓住時機,珍惜牛市。
主持人:胡博,註冊制已經來了,您感覺對於私募機構未來會有什麼影響嗎?很多人會說,註冊制到來後會是一個去散戶化的過程,您怎麼看?
胡泊:之前一些估值較高的板塊,主要是因為股票供給小,放開註冊制之後會擴大競爭,也會降低一些行業的估值,這個過程也會誕生出某些細分行業的龍頭。而且註冊制對投資者研究能力的要求會變高,除頭部公司外,對小公司邏輯的挖掘能力也很重要。其實,看美國的牛市,也只是頭部科技股一直在漲,中國未來也將是結構化的牛市、頭部的牛市,未來看好註冊制帶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