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一兩大雲一枚,北京誠軒2013年春拍-機制幣專場成交價格:3736000元。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戶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純金鑄造,光邊大雲版,光澤完美,品相上乘。PCGS SP58金盾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天津造幣總廠試製「大清金幣」,幣面鐫帝號及歲次「光緒丙午年」造,次年再造歲次改丁未(1907年)的金幣,這是中國首次以中央名義製作的金幣,也是清代唯一的一次。
然而,由於朝廷對近代貨幣學的認識非常有限,幣制爭議沒有結論,使清政府在「圓兩之爭」與「金本位」、「銀本位」的各種主張間舉棋不定。隨著銀價逐漸回升,光緒三十一年時已等於庚子賠款的基準,隨後繼續攀升,中國在庚子賠款的償付上還有所「鎊盈」,清政府改革的動力大不如前,加上之前朝中重臣張之洞等的反對,清政府自然就失去了推行金本位的興趣。
光緒丁未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NGC鑑定MS63,為NGC目前大清金幣丁未一兩評分第一名,埃及國王法魯克舊藏,目前亞高收藏,價格估計150萬元人民幣。SBP2011年8月香港夏拍第70003號拍品,也是此次拍賣會圖錄封面一號藏品。作為集珍稀度、好品相為一體的珍稀錢幣,它「流傳有序」遞藏歷史同樣引人關注。
此枚丁未金幣曾為埃及國王法魯克藏品(King Farouk of Egypt Collection),並在1954年倫敦蘇富比「埃及皇宮寶藏」專場拍賣會上,作為第1323號拍品出現。隨後在1974年Stack's的1、2月冬季集藏專場拍賣會上,作為第81號拍品再次出現,隨後被海外華人家族——陳氏家族(Chin Family)收藏。
NGC MS 64山東省造民國15年黼黻圖背嘉禾貳拾圓金幣,新加坡知名藏家林青禾舊藏,成交價格:329.2萬。
山東省造民國15年黼黻圖背嘉禾貳拾圓金幣是民國時期屈指可數的由天津造幣總廠打制的金幣試樣,也是民國時期唯一一種鑄有地名省份的金幣,赤金打制,工藝精湛。由於金幣的文獻資料非常缺乏,再加上山東當時沒有造幣廠,而此金幣工藝又十分精美,形制與民國15年龍鳳二角、壹角大致相同,以此推斷黼黻圖案應該是使用同一衝模製作,出自天津造幣廠的可能性非常高。
張宗昌:(1881年—1932年),早年赴東北謀生,後流落到俄國海參崴。1912年任江蘇省第三師騎兵第三團團長、第五旅旅長。1913年7月,投靠馮國璋。1920年兵敗,所部被解散。
民國十二年龍鳳壹圓小字金幣:HA2014年8月芝加哥-白金之夜(#3033)上成交價格311625美元。 (相似藏品價格參考:雙龍銀元圖片及價格)
據查閱資料,「龍鳳銀幣」圖案原先是作為民國國徽而設計的。 1912年5月由魯迅,許壽裳(季市)、錢稻孫同擬民國國徽圖案,三人共同研究設計了一幅古為今用的「十二章圖案」 。「十二章圖案」意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粉米、黼、黻。其內含解釋為:「.上見古書,其源亦遠漢唐以來,說經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黼取其斷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賅備,從其說,相度其宜,會合錯綜,擬為中華民國徽識。由於設計圖案新穎,被天津造幣總廠用作銀幣圖案,方有「龍鳳銀幣」問世。
龍鳳圖案銀幣正面中間為「十二章圖案」 ,上沿刻「中華民國十二年造」,背面兩側為嘉禾,中間豎寫「壹元」字樣,這兩字有大有小,故又分大字版和小字版 兩種。 據銀幣大家沈國言先生介紹,「十二章」圖稿設計於民國元年8月完成,設計者為魯迅、許壽裳和錢韜遜。
民國八年黎元洪像無幣值正像金幣: NGC MS 64,直徑36.5 mm; 重27.58 g。極罕見。正面副總統黎元洪著西服七分臉肖像;背面為交叉之五色旗及十八星旗,日期在上方。我們第一次經手這枚章。成交價格:59750美元。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漢族,是湖北黃陂人。人稱「黎黃陂」,中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第2任大總統。世居湖北黃陂西鄉、縣城、東鄉與北鄉,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1906年擢升暫編陸二十一軍統領。武昌起義時,任革命軍湖北軍政府都督。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當選為副總統。袁世凱死後,繼任大總統。
後段祺瑞利用張勳將其驅走,由馮國璋代理大總統。晚年投資實業。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都督,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
民國五年廣西一圓型臆造金章:拍賣成交價格183400美元。臆造幣是指泉幣商憑藉比錢幣知識和對時代背景的理解.迎合集藏者的心理,憑空製造出來的前朝或退出流通的銀幣.它與政府鑄幣發行無關,目的在於謀取高額利潤。
(1)「光緒十六年山西官爐造足紋壹兩,完納錢糧關稅釐金鹽課一體通用」銀幣偽品。據查此金銀幣兩種·系臆造幣.出自天津某泉幣商之手.國外分別標底價250000美元和350000美元。
(2)「中華民國十八年東三省壹元」臆造幣。1991年收藏者在美公開拍賣,底價為30000美元.經鑑賞此幣非機鑄幣.而是精心雕制的手工品,與「中華民國十八年東三省一分」銅幣的字圖完全吻合,僅面值改動,它為一種新穎的臆造幣。
(3)張勳復闢臆造幣。歷史上張勳復闢僅十幾天時間,何以有明目張胆的紀念幣鑄行。
(4)「粉碎敵人五次圍攻決戰臨時軍用幣」銀幣臆造品。該品系仿蘇區粉碎五次圍攻公債票而臆制,後又利用仿模列寧側像鑄模錯配,從而在當時即被收藏家揭穿。但直到八十年代該幣以6000美元仍被泉家買走。
1913年開始在雲南執政,唐繼堯在近14年的執政期中,興辦教育、籌辦市政、發展實業做了若干件利民興滇的大事,為雲南的近代化事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執政後期從下屬到民間怨氣甚大。1927年失去雲南政權,同年5月23日病死於昆明,終年四十四歲。
1935年,國民政府感念唐護國之功,明令褒揚,於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國葬儀式。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
民國十二年曹錕憲法成立紀念金幣 :銀模金樣。文曹,NGC MS-62,拍賣成交價格537750美元。 曹錕紀念幣系中華民國拾貳年曹氏就任總統時宣布憲法時天津造幣廠所鑄造之憲法成立紀念銀幣。重量柒錢貳分。又分兩個版式,一種是文裝(又稱文曹),一種是戎裝(又稱武曹)。
曹錕像中國直系軍閥首領。字仲珊。天津人。少時以販布為生。生於1862年12月12日,1885年入天津武備學堂。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隨軍去朝鮮,戰後投袁世凱,次年升管帶。武昌起義後,移駐京郊南苑附近。1912年2月,曹錕縱兵譁變,焚掠北京內外城,為袁世凱製造拒絕南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藉口。
1915年袁謀稱帝,曹上書請求改變國體,被授虎威將軍,再封一等伯。護國討袁軍興,曹率軍入川鎮壓,1916年3月與護國軍戰於敘(州)瀘(州)間,受創敗退。9月任直隸督軍。1917年7月張勳復闢,曹任西路討逆軍總司令。孫中山南下護法,曹錕曾通電附和段祺瑞反對恢復舊國會、反對護法軍政府。1918年2月曹南下漢口,以吳佩孚代理第三師師長兼前敵指揮,率部入嶽州、佔長沙、取衡陽。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被奉為直系首領。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起,直系勝,曹錕與吳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1923年10月,曹錕以賄選手段當上了總統。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失敗,曹錕被軟禁。1926年4月,馮玉祥軍將領不滿北洋政府臨時執政段祺瑞與奉系勾結,發動驅段兵變,將曹錕釋放。
1938年5月17日,原北洋政府總統曹錕在天津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