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重口味,也可以如此不一樣

2021-02-23 KT菌的劇社

想了一下,覺得還是有必要撰文評介《來了》這部片子。

這是日本在2018年12月7日上映的一部驚悚大片,時長134分鐘,最近,它終於在中國觀眾面前露出真容。

片子的導演是中島哲也。這位導演的影片,雖常因畫面在華麗之餘未輸出足夠的信息量而被詬病為「MV電影」,但他卻以自己的獨特風格,執導過兩部被影迷奉為經典的傑作,即2006年《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與2010年《告白》。

前者在豆瓣被43萬餘人評出8.9分,位列豆瓣Top250的第74位。

後者則在豆瓣被46萬人評出8.7分,位列豆瓣Top250的第101位,此外,這部根據日本小說家湊佳苗原著改編的電影,還在日本電影學院獎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等四項大獎。

《來了》被不少觀眾認為是中島哲也過於放飛自我、缺乏控制的作品,因此口碑並不樂觀,它在豆瓣僅暫獲6.7分(2400餘人評),IMDb評分更低至6.4(145人評),但其實,這是一部被低估的影片。

從下面兩點來講一講這部片子吧。

韓國導演羅泓軫2016年把自己長達156分鐘的驚悚片《哭聲》帶到坎城,立即震驚了外國媒體。《Variety》稱其讓人「分分秒秒都難以轉移視線」,《THE PLAYLIST》盛讚其「好看到讓人忘了呼吸」。

《哭聲》在一個陰鬱潮溼的小村莊中,設計了一場神秘、恐怖的瘟疫,它融入宗教、喪屍、鬼魂等眾多元素,直到影片結尾,我們也看不到製造這整個令人發寒的事件的邪靈真面目,而《來了》同樣是一部充滿神秘混搭元素的驚悚片。

相比黃政民飾演的巫師在《哭聲》中充滿韓國民族風味的東方式驅魔,《來了》中的驅魔,則更容易令人聯想到美國導演威廉·弗萊德金1973年那部聞名影史的《驅魔人》。

但顯然,中島哲也的驅魔儀式盛大、華麗得多,片中高潮處那場覆蓋東京某高檔小區的驅魔,甚至動用了警界高層勢力。

《來了》中的妖怪來自日本深山,它在片中沒有實體,只是一種可以附身人體的透視存在,所以,同《哭聲》一樣,直到結局,我們都見不到它的真身。

由於觀眾往往對神秘邪靈或怪物的具體形象抱有過高期待,恐怖片導演面對這種期待,不由便會露怯,故而只是局部呈現怪物(如弗蘭克·德拉邦特2007年根據史蒂芬·金原著改編的《迷霧》)或根本不讓邪靈現身(如蘇珊娜·比爾2018年讓網飛訂閱用戶飆升的科幻恐怖片《蒙上你的眼》),已成為越來越多恐怖片導演的「伎倆」。

儘管《來了》中,多次出現「蟲子」這一令人發麻的意象,但相比之下,反而是《哭聲》更讓人有蟲子爬在身上的感覺。

羅泓軫製造了一種陰森的瘮人感,這種瘮人感,源自「你看不清導演或這個故事的意圖」,因此,《哭聲》在內蘊上的神秘,使人更無法忽視它在影像上帶來的驚悚。

而中島哲也的《來了》,是一個意圖十分明顯的故事,簡單來講,就是「你要愛你的小孩」。

這使《來了》成為一部相對明朗的片子。

所以,「日本版《哭聲》」對於中島哲也這部電影而言,實際上是一個不太恰切的評價。

對於已經看過這兩部片子的觀眾而言,他們也一定能感受到某種巨大區別,即驚悚感在《哭聲》中如跗骨之蛆,滲透黏連之深,令人無法剝除,但在《來了》中,它要平面、二維得多,我們欣賞的,是中島哲也的影像美學,而非一種恐懼。

片中,妻夫木聰飾演的田原秀樹、黑木華飾演的田原香奈、志田愛珠飾演的知紗,組成了一個三口之家。

顯然,這個家庭並不正常,但在秀樹堅持更新的博客裡,這是一個由好爸爸、好媽媽、乖女兒組成的模範之家。

問題就在這裡,借博客這樣一種非常當代的媒介與交流手段,片子呈現出一種具有時代感與親近感的人情異變。

其實,如今博客已不十分盛行,但考慮到影片是根據日本恐怖小說家澤村伊智《魄魕(jī)魔》改編,而《魄魕魔》的面世時間為2015年,如此也就不難理解。

畢竟,在澤村伊智以此作勇奪日本驚悚小說大獎之後的三年內,世界也已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

魄魕魔沒有實體,它是異常死去的孩子們的怨靈集合體。

這個故事中,魄魕魔隱藏在深山,並具有強大的法力,那麼它是如何來到秀樹的家庭?

因為它聞到了氣息,一個家庭對孩子不友好的氣息。

秀樹忙於在博客與同事中,塑造自己的模範爸爸形象,即使知紗受到嚴重的傷害,他也依然無動於衷,將知紗完全交給妻子處理,自己則依據知紗受到的傷害編寫出新的博客發布。

這令妻子香奈無法忍受。

秀樹被魄魕魔奪去生命後,香奈忙於應付工作的疲累與心靈的焦灼,對知紗同樣疏於照顧。

正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知紗接受了魄魕魔的入侵。

此時,魄魕魔在片中其實有了強烈、清晰的象徵意義。

我們知道,當父母都疏於對孩子的照顧,那麼孩子的精神狀態,很可能滑至病態的方向,自閉、自卑、殘戾、易怒,等等,所以,與其說魄魕魔是一種怨靈,不如說它是負面情緒及病態精神,只不過在《來了》中,它以怨靈的形態進入了孩子的生命。

而在最後的驅魔中,我們從松隆子飾演的靈媒師口中知曉一個事實:是知紗在無法獲得父母之愛的前提下,主動將魄魕魔迎進自己生活的。

她與怨靈為友,並在怨靈殘殺自己的父母后,依然從怨靈這裡獲得情感力量。

由此,我們可以從這個邪惡的故事中,抽出一個沒有任何超自然力量幹擾的現實問題:當父母在一個家庭的情感關係中缺席甚至居於壓迫狀態,那麼孩子精神的病態變異可能就很難被阻止了。

《來了》中,靈媒師借用警界高層力量,清空東京這一高檔小區的所有住戶,並自全日本各地請來驅魔師,在小區內組成驅魔師聯盟,也幾乎難以將魄魕魔與知紗完全分開。

如果觀眾能透視這次大規模驅魔的本質,會發現一種驚心動魄的隱喻:從不健康家庭關係中走出的小孩,一旦精神異變,社會便很難讓他們回歸到健康的情感與精神狀態。

這並非獨屬於日本的現象,而是屬於以含蓄傳統文化為奠基的整個東方的現象。

它適用於韓國,也適用於中國。

病態家庭將小孩的情感空間擠壓以使其變形,這在中國,同樣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

片子在血流成河中結束,足見現實慘烈,但幸好,中島哲也用他的「MV美學」拯救了我們的視線。

魄魕魔殘殺了知紗的父母,故事卻給了知紗一對情感狀況明顯健康很多的新父母,我們可以將這理解為一種圓滿結局。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圓滿實在難得,而「邪靈」與「知紗」的糾纏,也往往具有非常複雜的狀況,所以,無奈之下,唯有這樣來為本文作結:沒有全身心準備好成為父母之時,請從源頭掐滅悲劇的火焰。

相關焦點

  • 畸形、戀童癖、惡趣味,沒想到重口味電影也能如此治癒!
    這部電影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重口味。先來幾張海報你們感受下↓↓↓友情提醒,以下內容極有可能會引起心理乃至生理不適,請謹慎觀看!主角Samantha不缺少任何的生理器官,可偏偏嘴和肛門所長的位置剛好與常人相反。與沒有雙眼的Laura一樣的是,Samantha也無比嚮往著生理結構上的健全與完整,所以隨身攜帶的本子上,隨處可見的是嘴唇的圖案,也會拿起一隻貼在自己原本應該長著嘴巴的位置。原本天天只敢躲在家裡看電視的,而電視上的一段吻戲,成為了Samantha鼓起勇氣走出家門的勇氣。
  • 天貓超市進港,不料香港吃貨竟然如此重口味!
    這就意味著800萬香港消費者也可以加入「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節」!本帥激動得可以繞著維港跑三圈了!對於超帥這樣的骨灰級吃貨港漂來說這真是莫大的福音!不僅以後能買到一些來香港後就心心念念的內地原裝特色食物,而且天貓表示購買的食物、日用品可隔天送到!
  • 重口味大尺度美劇TOP40
    但是,它們都不懼重口味之「重」,果斷讓劇集「吊鮮」,讓多多少少抱有一些「惡趣味」的觀眾都心馳神往。這些「重口味」代表作,與大家一起品賞,相信它們的重口味之美將一直深入人心。如此含蓄妙曼的「重口味」,實在不容錯過。
  • 重口味美劇排行榜——你看過幾部?
    泰迪熊》一樣,它仍然是重口味的爆笑作品,你能想像那隻由人扮演的狗和玩具泰迪熊搞在一起的無下限情節嗎?如此含蓄妙曼的「重口味」,實在不容錯過。正因如此,這個劇裡的重口味才倍加真實。這個劇如果砍掉基本情節,只餘情色場面的話,它的某些場景就完全可以達到A片標準。正是如此直觀且無節操的秀床戲,再加上溫暖勵志兼狗血的劇情,才令該劇成為同志與腐女心中永恆的經典。匹茲堡的孩子,都愛重口味。
  • 沒有讓人失望的重口味,恐怖的《致命彎道》,噁心程度可以反胃
    這是一部重口味的恐怖電影,不會看膩的《致命彎道》,惡性程度足以讓你反胃,絕對是喜歡重口味電影影迷們的最愛。導演營造緊張驚悚的戲劇張力很厲害,節奏明快,主題直接切入,不拖泥帶水,十分利索,剪輯和配樂也很出色,其實驚悚恐怖片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這部電影還像是一部精彩的公路畸形殺人魔的類型片。
  • 港味不等於重口味 振興港片非得從低俗開始?
    作為評委會主席,劉德華對港片在獎項上的失利如此解釋:「一部電影需要的時間都不一樣,可能今年香港電影在製作上就集中在一些喜劇和動作片上,所以比較吃虧。」但他的回答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港片在類型上越走越窄,娛樂多過思考。    無獨有偶。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4月21日頒獎。但翻開提名名單,媒體幾乎眾口一詞地「慘不忍睹」來形容。
  • 盤點令人瞠目的大尺度美劇 重口味無極限
    《驚魂序曲》  電視臺:A&E  重口味元素:暴力、謀殺、曖昧亂倫情結  解讀:好吧,也許《驚魂序曲》從鏡頭尺度來考量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那些謀殺場面也算不得重口味。然而劇中那對母子的情感走向卻是極度變態的,儘管他們自己並未捅破那層比「亂倫」更為扭曲的窗戶紙,但旁人和觀眾卻看得清清楚楚。如此含蓄妙曼的「重口味」,實在不容錯過。
  • 為什麼重口味的人疾病越來越多?牢記以下幾點,可以不用看大夫了
    五穀五畜五菜,性味都屬於淡味,可以作為主食來食用。因為是淡味,可以產生人體真氣。而其他性味偏厚的偏薄的,則傾向於藥用,不可作為主食。吃五穀五畜五菜就成為養生的主要原材料,而不是隨便可以代替的。這個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但是具體用法和具體內涵還是不懂的。首先對於五穀的爭議非常大,可以說是亂七八糟。五穀在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所指,但是在醫學裡是一直不變的。
  • 李劍青:我和大哥一樣重口味 | 著調專訪
    ,其實也有重口味、搖滾和分裂的一面,他的「仍是異鄉人」作品音樂會將於12月8日在廣州中央車站上演,昨日來廣州宣傳時,李老師「突然開車」尺度大開,無論是和歌迷的交流,還是和記者的對談,都顯得輕鬆詼諧接地氣。
  • 美劇禁令淨化網絡視頻 重口味美劇排行榜(圖)
    正因如此,這個劇裡的重口味才倍加真實。原標題:美劇禁令淨化網絡視頻 重口味美劇排行榜(圖)《犬友笑傳》電視臺:FX重口味元素:性、粗口、嗑藥解讀:儘管這是一部講述人與狗之間關係的劇集,然而和R級喜劇《泰迪熊》一樣,它仍然是重口味的爆笑作品,你能想像那隻由人扮演的狗和玩具泰迪熊搞在一起的無下限情節嗎?
  • 近期重口味躲屎指南
    不分享吧,我又總覺得欠你們什麼。於是,心思縝密的我想了一個法子:來個惡趣味電影盤點。一部惡趣味是噁心變態,一排惡趣味那就是一場嚴肅的關於惡趣味的批判秀。近期6部重口味盤點,請你們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性批判。食人俱樂部重口味喜劇。
  • 分享27部重口味大尺度美劇
    《驚魂序曲第三季》(2013年)電視臺:A&E重口味元素:暴力、謀殺、曖昧亂倫情結解讀:好吧,也許《驚魂序曲》從鏡頭尺度來考量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那些謀殺場面也算不得重口味。然而劇中那對母子的情感走向卻是極度變態的,儘管他們自己並未捅破那層比「亂倫」更為扭曲的窗戶紙,但旁人和觀眾卻看得清清楚楚。如此含蓄妙曼的「重口味」,實在不容錯過。
  • 盤點九部集合眾多重口味元素的美劇 尺度大到驚人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部集合眾多重口味元素的美劇,你看過幾部呢?  1、《欲望都市》  重口味元素:情慾場面、裸露、濫交  解讀:關乎都市欲女站在時尚潮流尖端引領性生活的故事,至今仍沒有一部能做得像像《欲望都市》一樣好,將「性」擺到檯面上來講的劇在上世紀90年代還是很罕見的,劇中討論性細節的內容已經很重口味了,再加上裸露與各色生猛床戲,將重口味做到了真正的香豔與時尚。
  • 這部重口味的禁片,可以說是陳冠希最好的一部電影!
    而且而且還是陳冠希主演的電影,它就是——《狗咬狗》這部電影比較重口味陳冠希飾演了一個柬埔寨來的殺手,從小被他的父親像狗一樣養大,被訓練殺人,就是為了長大以後為僱主殺人賺錢:像狗一樣吃飯: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醉醉的。《狗咬狗》可以說是陳冠希最好的一部電影,也是讓許多人對他改觀的一部電影。
  • 絕大多數90後都不知道,80年代的國產電影可以很邪很重口味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電影曾走過「文上床武上房」的重口味時期,有很多「怪力亂神」。也有人敢在1981年的《大眾電影》上吼:《立電影法,杜絕橫加幹涉!》,不過,時隔快30年,這個法依然遙遙無期。《銀蛇謀殺案》(1988)劇照。帶著幾分清純的裸露《少林寺》中牧羊女被壞蛋吊在大樹上撕掉褲腿,壞蛋稱她為「野味」,令很多少年激動。
  • 十大重口味美劇更新百度雲組——附資源!
    不過也正因如此,這個劇才在諸多講述亞瑟王的影視作品裡成為一個另類的存在。該劇的重口味在於其嚴重的邊緣化,一群青春少男少女經歷過早的性行為、嗑藥、厭食症、懷孕,以至於走向生命終結。灰暗的基調,閃亮的愛情與友情花火,還有意想不到的性愛發展,令重口味變得如此小清新。
  • 「分享一組重口味的截圖」
    能陪伴大家度過不開心的時刻,我本來挺開心的。可是居然有粉絲留言說,「洗馬君是老『網抑雲』了你們忘了我那久不提及的名字嗎?喜馬拉雅吳彥祖,我,就是讓你們猜不透的多面男人。這年頭,文藝、小清新,好像已經不流行了。
  • 《給野獸獻花》即將上映 重口味多角戀撲朔迷離
    片中集結了黑幫、重口味多角戀、向經典致敬等眾多新鮮與經典元素,在日趨同質化的黑幫題材電影中可謂獨樹一幟。其中,房祖名、安以軒、陳保元三位主演毫無保留地「激情」出演,多段重口味的多角戀,為本就緊張刺激的黑白大戰,增添了更多的未知因素,帶給影迷們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 這幾部歐美重口味電影,沒看過不要說自己是重口味愛好者
    提起歐美重口味,廣大網友們基本都差不多看過很多,比如《電鋸驚魂》系列、《死神來了了》系列,《致命彎道》系列,《隔山有眼》12等,這幾部可以說是劇情較好的重口味代表作
  • 我敢打賭,你絕對沒看過比這更重口味的青春片
    《溼地》與《瘋狂的米羅》的相似之處就在於主人公都對菊花有放不下的執念。影片開頭,女主人公海倫就在一個骯髒的廁所裡將鋅藥膏塗抹到自己的菊花上。關於骯髒的廁所在影片中的作用我們也可以從另一部著名的電影作品《猜火車》裡看到。在猜火車裡,那個全蘇格蘭最髒的廁所是個巧妙的隱喻——在骯髒之下也有清水,正如男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