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視輝煌時期的經典武俠劇,你看過幾部?

2021-02-21 小李大俠

我們以前看到的港劇,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香港無線電視臺製作的電視劇,即我們最熟悉的TVB;另一種就是香港亞洲電視臺製作的電視劇。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香港這兩家電視臺經常為了收視率打的不可開交,然而也正是為了收視率,兩家電視臺不斷輸出精品,一部又一部經典不斷誕生,反倒使觀眾成了最大受益者。

亞視和無線為了收視率一直對抗了三四十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及90年代初,亞視處於巔峰時期,可與無線分庭抗禮,其餘大部分時間無線都處於優勢地位。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或ATV)是香港歷史上第一家電視臺,也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

1957年6月正式開業之時名為麗的映聲,以收費有線廣播形式經營。1973年起改為無線免費廣播,更名為「麗的電視」。之後公司曾多度易手,1982年9月改名「亞洲電視」。

亞視不比無線電視臺,是由邵逸夫一人當家做主,從而保障了電視臺的穩定性。亞視股權數度易主,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換個大股東,亞視就經歷一次傷筋動骨。進入新世紀後,亞視的節目質量及競爭水平不斷下降,收視長期積弱,經營陷入危機,最終於2016年4月停播。曾經輝煌一時的亞視正式倒閉,從此香港影視界成為TVB一家獨大的局面。

亞視也曾製作了不少經典劇集,為我們留下諸多美好回憶,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亞視的經典武俠劇。

1979《天蠶變》香港首部由劇本改編為小說的長篇武俠劇


1979年,亞視(當時還稱為「麗的電視」)播出了一部長達60集的原創武俠劇《天蠶變》,該劇由麥當雄、蕭笙擔綱執導,編導團隊包括徐小明、唐基明、王心慰、範秀明、李惠民、賴水清等,黃鷹、張華標任編劇,武術指導程小東,主要演員徐少強、顧冠忠、苗可秀、餘安安、伍衛國、馬敏兒、劉緯民、蔡瓊輝、楊澤霖、張瑛等,如此陣容,可以說是麗的電視全臺精英不惜血本打造的一部經典劇集。

《天蠶變》結局打破了以往電視劇大團圓的傳統,憑著扣人心弦的情節、紮實的動作設計和演員的精彩演出,《天蠶變》首播平均有超過百萬觀眾收看,成功打破與無線的慣性收視差距。為了保障收視率,無線緊急從片場拉回正在趕拍電影的當年首席武俠小生鄭少秋,同趙雅芝、汪明荃、黃杏秀、陳玉蓮、歐陽佩珊五位花旦拍出了另一部經典武俠劇《楚留香》與之對陣。

有趣的是,當年徐少強在拍攝該劇時竟玩起了「失蹤」,因為當時《天蠶變》是邊播邊拍,導演實在沒辦法,最後一部分只好找了顧冠忠頂替出演,徐少強若能堅持到底,肯定能像扮演楚留香的鄭少秋一樣大紅大紫。

該劇的主題曲《天蠶變》由關正杰演唱,榮獲第2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在內地傳唱率也很高。

《天蠶變》是香港電視史上首部由劇本改編為小說的長篇武俠電視劇。也是亞洲電視的武俠經典及日後重播次數最多的劇集之一。它對香港電視史的重要意義,就是令單元劇徹底退出了黃金檔。

1980《大內群英》馬來西亞評選華語劇集100強第11名


 一代王朝的風雲變幻,一群英雄的生死未卜,一段情緣的愛恨難分。1980年由麗的電視製作的《大內群英》,描述了康熙晚年,眾皇子不擇手段爭奪皇位,四皇子密謀篡改遺召,登上皇位,年號雍正;雍正皇帝更和刺客呂四娘發展出一段世俗不容的戀情。

該劇由蕭笙監製,範秀明、李惠民、賴水清等擔任編導,萬梓良、米雪、姜大衛、鮑漢琳、伍衛國、梁小龍、魏秋樺、莫少聰等主演,該劇情節曲折離奇,神秘莫測,將皇室內部鬥爭刻畫的淋漓盡致,曾榮獲馬來西亞評論華語電視100強第11名。

該劇同名主題曲《大內群英》由葉振棠主唱。

1985《八仙過海》香港首部在內地取景的古裝神話劇

香港亞視於1985年推出了古裝神話劇《八仙過海》,該劇改編自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八仙過海的故事。

據傳原來的八仙也是凡人,他們是經過仙人的點化而成仙 的,八位仙人就有八個成仙的故事,雖然他們的經歷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斬妖驅邪,鋤惡揚善,造福人類,在世間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劇中飾演八位仙人的演員分別是潘志文(呂洞賓)、江漢(鐵拐李)、蔡國慶(漢鍾離)、唐品昌(韓湘子)、阮佩珍(何仙姑)、林迪安(藍採和)、凌文海(曹國舅)、梁漢威(張果老)。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兩位處處與八仙作對的壞壞的龍太子和龍表弟(飾演龍表弟的曹榮,就是後來大陸神話劇《西遊記後傳》扮演孫悟空的那位)

龍太子和龍表弟(右)

曹榮在《西遊記後傳》中飾演孫悟空

《八仙過海》首開香港電視劇前往中國內地取景(山東蓬萊)的先河,在大陸播出時頗受觀眾歡迎。尤其是那首劉鳳屏演唱的主題曲《八仙過海》,委婉動聽,繞梁三日,真真唱出了「天界玉樓仙宮雖好,人間亦有歡樂園」。

1985《萍蹤俠影錄》梁羽生最滿意的武俠劇改編版本


上世紀八十年代,金庸小說影視改編版權被香港TVB搶先一步買斷,所以我們看到的香港金庸劇都是出自無線,亞視失去了如此一塊肥肉資源,不過沒有了金庸,好在還有梁羽生。

1985年,亞視推出根據梁羽生武俠小說《萍蹤俠影錄》改編的同名武俠電視劇,該劇由王心慰監製,劉松仁、米雪主演。

熱血男兒,文韜武略,抵禦外侮,遭遇幾許驚心動魄的危機!痴情少女,玲瓏跳脫,背負深仇,演繹一段盪氣迴腸的浪漫故事!該劇是一部武俠化的歷史劇,它有歷史的真實,武俠的幻想和詩一般的浪漫。

這部《萍蹤俠影錄》是迄今為止諸多版本中被普遍認可的最佳版本,也是梁羽生先生最滿意的版本。而劇中男女主角劉松仁和米雪也因為這部作品成為香港電視螢屏上又一對經典情侶搭檔。

1992《仙鶴神針》改編自臥龍生小說的經典武俠劇


千年鶴,萬年龜,百年秘笈重出江湖,誰主沉浮?

三百多年前,武林上有一部萬源歸宗的武功絕學,名為「歸元秘笈」。武林人士為爭奪這部武林至寶而互相殘殺...


《仙鶴神針》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臥龍生的封筆之作,主要圍繞《歸元秘笈》的追尋和歸屬,所展開的一場關係到武林命運的正邪之爭。

1992年,蕭笙重返亞視之後監製了一套重頭武俠劇《仙鶴神針》,早在89年亞視曾播出過由葉玉萍、唐品昌主演的《仙鶴神針》, 因此蕭笙監製的這部《仙鶴神針》也稱為《92仙鶴神針》。

馬君武和李青鸞

說起來,飾演本劇男一號馬君武的鄧浩光和女一號李青鸞的楊玉梅似乎並不怎麼出名,反倒是諸多配角甚是精彩,麥景婷女扮男裝英俊瀟灑的白雲飛,翁虹善良又任性刁蠻的蘇飛鳳,黃麗梅清麗脫俗冷若冰霜的藍小蝶,還有尹天照、劉玉婷飾演的歡喜冤家銀笛書生和玉簫仙子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翁虹在89年獲得亞姐冠軍後加盟亞視,90年代早期已經是當年電視臺的首席花旦,但是由於當年翁虹未能與亞視續約,因此女主角之位便換成了楊玉梅出演。


本劇同名主題曲《仙鶴情緣》由鄭國江作詞,黎小田作曲,葉麗儀演唱,也是武俠影迷們難忘的經典歌曲。

1993《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天蠶神功再戰江湖


1993年,亞洲電視出品了古裝武俠劇《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由徐少強、尹天照、羅頌華、宗楊、蔡曉儀、雪梨、潘志文、麥景婷、高雄、歐陽佩珊、惠天賜等主演。

不得不說,蕭笙監製過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劇集,尤其擅長武俠劇。《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就是由79版《天蠶變》監製蕭笙,率領亞視幕前幕後精英,花費千萬元炮製而成。外景在奇峻山勢和千奇百怪崖洞馳名的廣東陽春拍攝,場面壯觀宏大。

本劇中雲飛揚這一角色依舊由「大俠」徐少強扮演,說起徐少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早年除演出多個電影外,更曾在麗的經典《天蠶變》中飾演雲飛揚而名聲大噪,該劇也是他九十年代重返亞視的第一作。

本劇雖名為1979年武俠劇《天蠶變》續集,但實際在劇情上與前作沒有太大關聯,實際將《天蠶變》《天龍訣》及小說《天蠶再變》的人物及情節相結合,承接上集故事加以創新,可視為《天蠶變》的外傳。

本劇主題曲仍沿用了79版《天蠶變》主題曲,「獨自在山坡,高處未算高,命運在冷笑,暗示前無路……早知此山頭猛虎滿布,膽小非英雄決不願停步……」歌曲充滿了一種俠客悲壯豪邁的情懷。

1994《碧血青天》系列 「亂世多包案」下的經典之作


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一部劃時代經典影視作品《包青天》橫空出世,迅速紅遍兩岸三地。伴隨著「包青天」的餘熱,香港也拍攝了不少包青天題材影視作品,其中,在90年代,亞視和無線有關包青天題材的劇集就多達6部,且部部是大製作。可二十多年過去了,只有《碧血青天》系列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算是在「亂世」中被觀眾記住的經典之作。

1994年,亞視製作了30集古裝電視劇《碧血青天楊家將》,由楊紹鴻監製,金超群、徐少強、甄志強、麥景婷、李香琴、蔡曉儀、潘志文、秦沛、黃允材等主演。該劇為《楊家將》故事改編劇集之一,講述了北宋時期楊家將忠君愛國的故事。

臥龍躍馬終黃土,英雄歸路在沙場。說的正是楊門忠烈!

花甲之年的李香琴飾演佘太君,率領一門忠烈英勇抗敵。足智多謀的楊宗保(徐少強飾),不讓鬚眉的穆桂英(麥景婷飾),老奸巨猾的龐太師(秦沛飾),俠肝義膽的展昭(甄志強飾),還有命途多舛的楊排風(苑瓊丹飾)等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於不少觀眾而言,可能已經忘記了劇中繁雜故事情節,卻一定還記得展昭與龐妃的一段纏綿悱惻的虐戀,甄志強版的展昭英氣十足,蔡曉儀版的龐妃美而不豔,成為很多人至今都念念不忘的一對銀幕情侶,畫風相當美好。

《碧血青天楊家將》當年播出後收穫好評,於是亞視趁熱打鐵,於同年推出了另一部《楊家將》故事改編劇集《碧血青天珍珠旗》,仍由楊紹鴻監製,劇中主演在延續《碧血青天楊家將》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劉松仁、呂頌賢、萬綺雯等人。

該劇以西夏王子元昊(呂頌賢飾)和大宋一代名將狄青(劉松仁飾)為主線,講述了元昊與楊家將爭奪烈火珍珠旗,以及貧苦出身的狄青助大宋抵抗西夏的故事。

由於呂頌賢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只是客串一下,因此《碧血青天珍珠旗》才是他的第一部古裝片。後來呂頌賢跳槽到無線,塑造的「令狐衝」一角成為經典。

珍珠旗中最感人的場面莫過於劇終在雪山頂上,苦兒(呂頌賢飾)抱著全身已經冰冷的小憐(萬綺雯飾),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一同死去,聽著《情不變》這首歌,眼淚不自覺得就下來了。

1994《洪熙官》甄子丹為數不多的武俠劇代表作


作為動作影星,甄子丹的演藝生涯幾乎一直都在拍電影,但也曾參演過少數電視劇,並且都是亞視的作品。

1994年,亞視拍攝了古裝武俠劇《洪熙官》,該劇由陳木勝執導,甄子丹、蔡曉儀、張家輝、甄志強、潘志文、梁日豪、吳毅將、黃允材等主演。

洪熙官的歷史背景是在清朝,清兵入關之後,漢人中的愛國之士一直在暗中籌劃反清復明大業。這部劇就以著名傳奇人物洪熙官的經歷為線索,描述了一段情節跌宕起伏的反清故事。

洪熙官是個熱血青年,後來家遭變故,去南少林學武,最後闖過少林十八銅人,闖十八銅人拍的非常精彩,看的人熱血沸騰。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影帝張家輝當時在劇中飾演的是方世玉。

此外,該劇中留給觀眾印象比較深的還有甄志強飾演的高進忠,他為了功名一步步淪陷,最後背叛師門並勾結清廷火燒南少林,屠殺反清義士。不過甄志強演技真贊~~

該劇最後的結局實在讓人鬱悶萬分,幾乎所有人都死光了,只剩下洪熙官和嚴詠春。成就一番事業、名留青史,就必然灑下一路的血與淚,明白這個道理,卻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該劇主題曲為甄子丹演唱的《理想》和葉凡演唱的《相思》,超級好聽!

1996《劍嘯江湖》深得古龍寫意神韻的經典武俠劇


1996年,亞洲電視製作了古裝武俠電視劇《劍嘯江湖》,該劇由冼志偉執導,劉松仁、徐少強、甄志強、秦沛、尹天照、蔡曉儀、麥景婷、楊恭如、羅烈、吳廷燁等主演。

《劍嘯江湖》將古龍兩部不同時期的作品《浣花洗劍錄》和《流星蝴蝶劍》融合到了一起。《浣花洗劍錄》是古龍早期的代表作,風格剛剛建立,對陰謀或仇殺的渲染不如後期濃重,而是著眼於對武學的極致追求,中原劍客與東瀛高手的武功對決,也是乾淨而徹底,不摻雜多餘的名利糾紛,十分理想化。

到了《流星蝴蝶劍》時期,古龍已經完全成熟,對人事的看法也更加赤裸透徹,甚至到了有些殘忍的地步,出賣與謊言比比皆是,點出了人性的醜惡一面。《劍嘯江湖》將兩種完全不同的敘事風格融為一體,既保留了《浣花洗劍錄》裡的武學追求,又有著《流星蝴蝶劍》裡的陰謀背叛。

在氣氛渲染上,該劇也下足了功夫,雖然並沒有大氣的取景,卻在方寸之間精心雕琢,達到了古龍原著裡的寫意風貌,在以古龍小說為藍本改編的影視劇裡此劇雖然外殼不符,神韻卻極為貼合,可以說是香港武俠劇沒落時期的一縷殘光。

劇中甄志強飾演的楚江南,美好與驚豔,如煙花般絢爛,可惜,也如煙花般短暫,永遠停留在前23集(第23集開始楚江南叛變)。

那個青衫磊落,風流儒雅的翩翩公子,完美依舊,光芒依舊,絢爛依舊。即使,他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壞蛋,內心柔軟無比的我們,卻無法忽略掉他曾經的美好,溫暖過我們內心深處的感動,哪怕,只是一瞬間。

1997《雪花神劍》亞姐雲集卻上演師徒虐戀的武俠巨製


上世紀90年代後期,香港的古裝武俠劇逐漸走下坡路,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大家的小說被翻拍了個遍,觀眾漸漸的也產生了審美疲勞。

但在1997年,香港播出了兩部武俠劇,似乎又讓人看到了武俠劇的曙光,那就是無線的《天龍八部》和亞視的《雪花神劍》

小編特地查了一下發現,這兩部劇當年在香港竟然是同一天開始播出的!看來真是要打擂臺的節奏啊,但從播出的收視以及到如今的影響力來看,《天龍八部》可以說是完勝《雪花神劍》。也許是黃日華版喬峰自帶BUG的出場音效起了作用,使得97版《天龍八部》成為內地觀眾記憶最深刻的金庸劇。但其實無論是演員陣容,還是製作水準,《雪花神劍》一點不輸《天龍八部》,況且還是蕭笙親自操刀監製,可能就差了那麼一點運氣而已。

《雪花神劍》生不逢時,完全被《天龍八部》的風頭蓋過,也有其未大面積引進內地播出的原因,但作為當年亞視的重頭戲,《雪花神劍》的確稱得上是武俠劇裡的經典之作!

1997年,亞視推出古裝武俠劇《雪花神劍》,該劇改編自臥龍生的武俠小說《絳雪玄霜》,由蕭笙監製(數數蕭大俠監製了多少武俠經典),譚友業、黃錦鈿、李慧珠等執導。

在那個滿屏都是金庸、古龍、梁羽生的年代,此劇讓人眼前一亮,雖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不過又是一個IP改編劇,但因為此IP並沒有那麼大眾化,因此具備了十足的新鮮感。因為小說的群眾基礎並沒有幾個武俠大家那麼強勁,所以即使亞視在改編成電視劇時做了較大的修改,甚至增加了不少人物關係與感情糾葛,當時也沒有出現太多吐槽的聲音,反而看得觀眾津津樂道。

該劇亞姐雲集,楊恭如(95年亞洲小姐冠軍)、陳煒(96年亞洲小姐冠軍)擔綱雙旦女主角,黎淑賢(95年亞姐亞軍)、繆非臨(96年亞洲小姐亞軍)參演女配,另有姜大衛、徐少強、米雪、高雄、龔慈恩、盧惠光等實力派加盟,演員陣容堪稱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把「渣男遭遇痴情女」這一橋段演繹的淋漓盡致。羅玄作為一個老男人,喜歡上了女徒弟聶小鳳,卻滿口的道德禮法;而片中另一位男主角方兆南(袁文杰飾)說他只愛陳玄霜,卻在決鬥前一天和梅絳雪發生了關係。編劇用悲催的劇情告訴觀眾:這部電視劇從來就不缺「渣男」!


劇中幾位女性角色塑造的相當成功。楊恭如在劇中成功的塑造了梅絳雪個性堅強的人物特點,讓梅絳雪成為受到觀眾歡迎的角色之一。尤其是梅絳雪玉笛一橫,蹙眉吹愁的模樣不僅滿足了觀眾對於古裝美女的幻想,還讓楊恭如的古裝形象深入人心。

另一位女主角聶小鳳的扮演者龔慈恩則把劇中人物形象刻畫的生動逼真。劇中聶小鳳這一角色是從少女時代一直到中老年階段,龔慈恩對角色層次把握得非常到位,無論是聶小鳳在少女時期的情愫還是中年時期的野心權謀都十分入味。龔慈恩成功演繹了聶小鳳瑰麗多情的一生,其精湛演技更憑藉該人物的複雜豐滿而大放異彩,廣受好評,並為《雪花神劍》和亞視博得崇高讚譽和巨大深遠的人文影響。

《雪花神劍》更似開拓了大陸與港臺武俠都未曾嘗試過的「武俠道德劇」,除去秉承了武俠世界的既有正邪觀,該劇更為可貴之處,在於它對人性之紛冗本質的省視和透析,監製蕭笙對「聶小鳳」這一人物經過屏幕情節的豐滿打造後,劇中的聶小鳳超越了文字表達的局限,深化了人文主題,從而帶給武俠世界與封建價值體系更深刻、更沉重的詢問:「何謂正道」。

最後強烈推薦一下該劇主題曲《愛不了忘不了》,真的非常好聽!

原來亞視曾經也有這麼多經典武俠劇,而你又看過幾部呢?

品味武俠    領悟人生

相關焦點

  • 香港亞視十大經典武俠劇,看過五部以上的人都已經老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香港兩大電視臺「TVB」和「ATV(亞視)」!TVB拍攝過眾多經典的武俠劇,大家想必是十分熟悉!雖然如今亞視已不復存在,但對於ATV(亞視)曾經拍攝過的經典武俠劇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簡略整理出十部ATV的經典武俠劇,看過五部以上的相信都已經老了!一,《雪花神劍》!
  • 八九十年代亞視十部經典武俠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
    八九十年代亞視十部經典武俠劇 第一,《太極張三丰》,1980年,主演:萬梓良、米雪 第十,《雪花神劍》,1997年,主演:楊恭如、陳煒、袁文杰、姜大衛 在八九十年代,亞視
  • 豆瓣評分破八的六部ATV(亞視)武俠劇,你看過幾部呢?
    ATV曾是香港歷史上的一家免費電視臺,香港第一家電視臺,也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這個在香港存活了六十年的電視臺曾經也是碾壓TVB的存在,所出經典也是特別多,下面就是列舉的六部高分武俠劇。No1.點評:《劍嘯江湖》將古龍兩部不同時期的作品《浣花洗劍錄》和《流星蝴蝶劍》融合到了一起。既有對陰謀或仇殺的渲染,又有對武學的極致追求;在氣氛渲染上,該劇也下足了功夫,雖然並沒有大氣的取景,卻在方寸之間精心雕琢,達到了古龍原著裡的寫意風貌,在以古龍小說為藍本改編的影視劇裡此劇雖然外殼不符,神韻卻極為貼合,可以說是香港武俠劇沒落時期的一縷殘光。
  • 經典香港武俠劇僅有TVB拍的嗎?亞視的這幾部另類武俠劇不能忽視
    那個年代的武俠劇,說的是家國情懷、愛恨情仇,格局比起架空歷史的仙俠劇大得多了!而武俠劇來說,香港拍得最為經典,以其劇情緊湊、人物性格鮮明著稱。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呂頌賢版《笑傲江湖》等等,這些TVB拍出來的武俠劇部部經典!而香港武俠劇就只有TVB嗎?
  • 40年前,這部亞視武俠劇,陣容強大,跌宕起伏,卻很少有人看過!
    40年前,這部亞視武俠劇,陣容強大,跌宕起伏,卻很少有人看過!「誰能笑任屈辱,斷劍拋路旁。」武俠劇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題材之一,以2000年為界線,將武俠劇劃分為舊武俠劇和新武俠劇,新舊武俠劇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然而更多的經典武俠劇依然要歸屬於舊武俠劇。
  • 40年前,這部亞視武俠劇,陣容強大,跌宕起伏,卻很少有人看過
    40年前,這部亞視武俠劇,陣容強大,跌宕起伏,卻很少有人看過!「誰能笑任屈辱,斷劍拋路旁。」武俠劇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題材之一,以2000年為界線,將武俠劇劃分為舊武俠劇和新武俠劇,新舊武俠劇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然而更多的經典武俠劇依然要歸屬於舊武俠劇。
  • 那些年的六部經典「近代」武俠劇,全部看過的人都已經老了!
    說到武俠劇,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古裝武俠了,但我有一些武俠劇真正意義上並非古裝,而這些武俠劇也就是講述民國時期的武俠劇,在這裡小編就先把它算是「近代」武俠劇吧!而近代武俠劇也不在少數,但大多都是圍繞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進行改編的!其中當然也有許多經典!
  • 梁羽生和金庸古龍齊名,他的經典武俠劇你們看過幾部?
    梁羽生和金庸古龍齊名,他的經典武俠劇你們看過幾部?提到武俠劇的話,金庸和古龍的基本上都會脫口而出,什麼《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記》《絕代雙驕》《小李飛刀》《楚留香》等。其中梁羽生和金庸、古龍齊名,並稱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許多人對他的小說改編成的影視作品知道的卻不多,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梁羽生8部經典武俠劇,一起看看吧!
  • 41年前,為壓制TVB的《楚留香》,亞視推出了半部經典武俠劇!
    其實在2000年以前,TVB在香港也還是有一個強勁對手的,只可惜後來他就像周易一樣,中途夭折退場了,它就是在1979和TVB形成雙雄爭霸的亞視(原名麗的),1979年,是香港武俠劇發展最好的一年,那個時候,為了和TVB爭奪收視,為了壓制TVB的《楚留香》,亞視緊隨其後推出了半部經典武俠劇
  • 十部很少重播卻十分經典的武俠劇,看過五部以上的人都已經老了!
    但是還有許多經典武俠劇重播次數卻極少,但卻十分經典!有些當然也是大眾所熟知的,但也有一些有許多朋友都沒有看過!以下十部極少重播,卻又經典的武俠劇,你看過幾部呢?一,79版《楚留香傳奇》!《楚留香傳奇》是1979年香港無線電視TVB出品的武俠劇,由鄭少秋、趙雅芝、汪明荃、關聰、吳孟達、夏雨、高妙思等銜主演。
  • TVB和亞視爭雄的年代裡,那些冷門的香港武俠劇
    2020年張一山版《鹿鼎記》拍成了猴戲,新武俠劇《有翡》也在批評聲中完結,這使我們更加珍視經典,那些曾經留下回憶的香港武俠劇。以TVB和亞視為代表,有些武俠作品至今依然為人稱道,今天分享幾部相對冷門的武俠劇。
  • 豆瓣評分破八的六部ATV高分古裝武俠劇,你看過幾部呢?
    ATV曾是香港歷史上的一家免費電視臺,香港第一家電視臺,也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這個在香港存活了六十年的電視臺曾經也是碾壓TVB的存在,所出經典也是特別多,下面就是列舉的六部高分武俠劇。 No1.
  • 聯袂梁朝偉、黃日華、苗僑偉,84年劉嘉玲的武俠劇,你看過幾部
    《流氓大亨》與《義不容情》兩部電視劇的影響力,足以見證她演藝事業的輝煌。1983年,劉嘉玲進入TVB藝員培訓班學習,1984年,便受到電視臺力捧。在這一年,她參與主演了多部電視劇,僅武俠劇,就有三部。那時,TVB五虎將(梁朝偉、劉德華、黃日華、苗僑偉、湯鎮業)正值火熱時期,領銜了大多數電視劇的拍攝。
  • 1998年是亞視最後的輝煌,這4部戲太經典,後來者無法超越
    九十年代香港影視和樂壇都呈現一片大紅大紫,捧紅了不少有名的影視明星和歌星。亞洲電視廣播臺也曾經輝煌一時,今天我們來說說當年亞視輝煌時刻中的四部經典電視劇。
  • 香港武俠劇興衰史:刀光劍影江湖夢,曲終人散從此逝
    如果說《鹿鼎記》的小說是武之低谷,俠之巔峰,那麼《鹿鼎記》的翻拍史則從側面見證了香港武俠劇由盛轉衰的歷程。 百年輝煌,熒幕風雲 武俠電影播種於內地,後由大批南下電影人將武俠基因移植到香港。
  • 港劇不是只有TVB,80年代亞視這五部武俠劇,不比TVB差
    《大將軍》劇情是真不記得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看過,清末時期的故事,男主角就是黑旗軍劉永福手下的副將,反正裡面出現了大量的歷史人物。沒看過關之琳拍電視劇吧,但其實她早在80年代就拍了好幾部,而且很多都是和何家勁合作的。時至今日,最大的印象就是這兩人年輕時的顏值了,看這些劇照是不是很有年代感。
  • 41年前,亞視為超越TVB《楚留香》,冒險拍攝半部經典武俠劇
    1797年,香港的兩大影視巨頭亞視和TVB就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較量,開始了沒有硝煙的戰爭。這一年,亞視推出了出了一部武俠劇《天蠶變,想與亞視搶佔觀眾市場。所以馬上動用所有的人力物力,快速組建了鄭少秋、趙雅芝、汪明荃等一批在當時有著超高人氣的演員,拍攝了一部經典的作品《楚留香傳奇》。上映之後創造了77%的超高收視率,轟動了全香港。
  • 盤點那些快被遺忘的武俠劇,每一部都很經典,最後一部你絕對看過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武俠劇已經風光不再,再也不是原先的感覺和氛圍了,不得不承認,武俠劇畢竟還是落寞了,因此才更讓人懷念。本文就盤點了那些快被遺忘的經典武俠劇,你都看過嗎?一.1991年《少年張三丰》主演:何家勁、張震寰、魏秋樺等
  • 推薦13部經典武俠劇,你看過哪幾部?哪一部最好看?
    推薦13部經典武俠劇,你看過哪幾部?哪一部最好看?快留言告訴我吧~製圖不易,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和關注哦,謝謝親~~《靈鏡傳奇》是《水月洞天》的續集,是由李達超,葉成康執導,海南周易影視製作公司出品,于波、楊俊毅、張晉、蔡少芬、陳法蓉、張茜主演的古裝奇幻武俠電視劇。
  • 這10部武俠劇,明明很經典,卻很少重播,金庸1部古龍2部,青春啊!
    這10部武俠劇,明明很經典,卻很少重播,金庸1部古龍2部,青春啊!都是重播次數很多的武俠劇 但是還有許多武俠劇重播次數卻極少 但十分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