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個世界獻血者日
今年世界獻血日者的口號是
「人人享有安全血液」
在鐵路界
有這麼一群熱心的職工
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去獻血
獻血後又默默地離開
他們儘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只為救助到更多的人
熊貓血又叫RH陰性血,非常稀有的血型,因為極其罕見,被稱為「熊貓血」,擁有該血型的人僅佔全國人口萬分之三。
20年來俞宙無私獻血上萬毫升,並動員同是「熊貓血」的表哥與堂妹跟他一起參與獻血和公益宣傳活動,熟悉他的人都叫他「熊貓大俠」。
由於俞宙的血型很稀少,不宜長期儲存,再加上獻血有間隔期,不能連續獻血,通常是患者急需救命時,血液中心才會通知他獻血。了解到這一情況,俞宙每天24小時開機,無論是白天或是晚上,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
最讓他記憶猶新的是,2013年除夕前一天,突然接到血液中心求助電話,可一歲的兒子卻怎麼也不讓他離開。俞宙只有抱著兒子,一家五口都趕過去獻血,並在血液中心一起吃了一頓別樣的年夜飯。
洛陽市中心血站獻血者檔案庫裡這種血型的獻血者僅有231人,佔洛陽總人口的0.003%。
王武輝作為一名「獻血達人」,自從2000年以來,已經去血站無償獻血20餘次,獻血6200毫升,光獻血卡都已經收集了厚厚的一摞。
有一次為了拯救一名病人,王武輝顧不得工作的勞累,連夜坐車跑到鄭州,為病人送上新鮮的血液,獻完血後默默地離開。
由於我獻的血是通過血站再送到醫院的,從來沒有見過病人,但是知道我的血能幫到需要的人,這就足夠了。
幾天前,唐博言看到一條緊急求助的信息,一位老人由於交通事故被送往醫院,搶救過程中發現這位老人是RH陰性血。醫院沒有合適的血源,老人的家人只能通過媒體向社會求助。
唐博言看到求助信息後,立刻聯繫了信息中的血站,說明自己獻血的意願並約定獻血時間。
由於老人需要的是血液中的血小板,需要將血液通過分離機分離出所需的血小板,然後將其他血液成分輸還給獻血者,一次單採血小板全程就得1小時左右。了解情況後,為了不耽誤治療,唐博言果斷答應進行了二次採集。
當他人處於危難之時,我們的幫助於他人而言就意味著希望。
小方是桂林高鐵工務段的一名青年職工,今年24歲。3年前,在單位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中,他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相關情況,便將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加入了中華捐獻者資料庫。
去年10月,一個剛下夜班的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給小方打了一個電話,稱小方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名患者初步匹配成功, 電話中詢問小方是否願意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小方直接同意了。
2019年1月,經過高解析度基因採樣測試,醫院鑑定:小方與該名患者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
5月17日上午8點,在柳州市工人醫院,醫護人員對小方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當天中午12點左右,造血幹細胞採集完成,小方成為廣西第30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一名血液病患者因為他的捐獻,將可能重獲新生。廣西也率先在西部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突破300例。
我希望更多的人,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將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納入中華血庫,給別人一個機會,也許有一天,我們自己也需要這樣的機會。我們一起努力,讓更多的人能夠配型成功!
他們互不相識
卻都堅持著同樣的善舉
無需理由,不求回報
鐵血丹心,情暖人間
這樣的鐵路人
值得你點一下在看
《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新媒體中心
《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湖北記者站
鄭州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南昌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南寧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圖:王亞瓊 秦濤 鄭琦 王琪 周明
趙寅 管宜楓 郝思茜 彭婉雲
視頻:陳佳瑩
編輯: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