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華:從「身份的焦慮」到「斷舍離」

2021-03-02 太陽雨集團

男人四十,不惑。不惑者,一能遇事能明辨不疑,二能很好地控制情緒的變化。而對於少數男人而言,更確切地講,對於那些精力與智力,思維與夢想依然還處在青春期的四十歲男人而言,離不惑似乎還有段距離,通常他們會游離於理性與感性之間,徘徊在焦慮與斷舍離之中。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首次引領我們直面這一人心深處的焦慮,他在《身份的焦慮》中自省:在他人眼裡,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潛藏著對自身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對於身份的求證與渴求近乎糾結,同時又抱有過度期望。

當然,一部分人在糾結中始終走不出,於是愈發焦慮萬分,最終淪為了「瘋子」或者「神經質」,而一部分人卻選擇了習慣性放棄,也作習慣性適應,做個好「演員」,更少一部分人,則運用了斷舍離這門法則,比如說日本心理學家川畑伸子,她「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他們的眷戀。

川畑伸子認為,丟掉不舍和執著之後,你就會有種前所未有的輕鬆感,如沐春風。而且在進行「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選擇能力」也能得到鍛鍊。或許,她的選擇代表著明智。

2014年,陳榮華剛剛踏入不惑。作為太陽雨集團,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他有著常人豔羨的成功事業,他也有賢惠、知書達理的大學教師的妻子以及漂亮、懂事的女兒。但他似乎並不滿足,他陷入了不惑的誘惑裡,變得格外敏感,異乎尋常地糾結:經理人?丈夫?父親?親人?朋友?一個擦肩而過的路人甲?……對於「身份的焦慮」比常人來得更為猛烈。

也許,身在高處不勝寒,也許,身在高處更勝寒。但,這必須理個分明。

執著於「身份的焦慮」

很少有人如陳榮華那般忙碌。在他的日程表上,畫滿了圈圈,這些都留給了處理工作上的日常事務。太陽雨的上市與上勢,加速了他的忙碌。

2014世界盃期間,他「忙裡偷閒」,去了趟巴西,感受了綠茵場上的激烈競技,也享受了巴西的異域風情。10幾天後,回到國內,連續幾天召開內部中、高層會議,不到一個禮拜,又得開始籌備一年一度的公司半年會。對於半年會,陳榮華非常重視,通常之前會有個「閉關」過程,但今年顯然沒有留給他「閉關」的時間了。就連接受筆者的此次採訪,時間都是捉襟見肘。

陳榮華自嘲,去巴西,看似是難得的休閒旅遊機會,其實這都是帶著任務去的,包括與異域美女、帥哥的合影,甚至在熱帶森林的暢遊,都是帶著太陽雨品牌走的。因為他知道,太陽雨牽手西甲的真正意圖,是進一步將太陽雨品牌推向國際市場,將太陽雨的「大光熱」戰略,將太陽雨的「陽光、空氣和水」推向世界。

顯然,這不是一次全身心的真正遊玩。因為,他不是純粹意義上的世界盃遊客,足球的Funs,他是太陽雨總裁。

工作上的忙碌,讓陳榮華成了「工作狂」,而他的忙碌,也吸引了更多的太陽雨人成了工作狂人,習慣了太陽雨的「夜總會」(說明:太陽雨上市後,中高層管理人員常常夜裡開會,討論戰略戰術及大小事務,久而久之,則形成了一個習慣。)白天忙工作,夜裡忙會議,抽空還得涉獵些諸如《鄧小平時代》、《世界是平的》等自己喜歡的書籍。時間,對於陳榮華而言,遠遠不夠。

某種程度上,會工作的人也會生活,這只是一群人的自嘲。

陳榮華妻子和女兒都在江蘇常州,工作在連雲港或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連雲港到常州距離390公裡,得空的每個月陳榮華都要在月末與妻子、女兒聚個2-3天。「這個時候,在家裡的床上,聽著窗外的蛙鳴,安穩地睡個踏實的覺,成了我最大的安慰。」陳榮華的骨子裡頭,其實是很戀家的,喜靜的。因為他還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於是,他在國外出差時,會精心為妻子挑選一串黑珍珠項鍊作為禮物,翻看女兒寫給媽媽的信件而熱淚盈眶。對於妻子和女兒之間的某些對抗,他無能為力。


陳榮華說,工作近20年,從沒好好陪過家人,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缺憾,也許哪天太陽雨走得更穩健,更良性,不需要總裁了,他或許可以抽身好好陪陪家人,真正做回丈夫和父親,還有兒子。

對於身份的求證,永遠是事業男人的一份糾結。作為職業經理人,陳榮華要細心把握好太陽雨的發展戰略,處理內外環境帶來的各種挑戰;而作為丈夫和父親,他也要照顧好家人的健康與情緒,而私下裡,他還有一個小我,還有一份珍藏已久的屬於自己的小浪漫,或做個教師,或做個詩人,或做個純粹的遊者。

外在的光鮮與謹慎,內心的不羈與奔放,時刻在情與理,小我與大我中做取捨,在身份的焦慮中尋找平衡點,這是陳榮華的人生,更確切地說,這是他當前的人生。

「選擇了營銷人,就不能想著老婆、孩子和熱炕頭,哪怕是生活節奏放慢點也是奢侈。」陳榮華認為,要想活得有意義,又想活得有品質,這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董事長徐新建的生活質量讓他非常認可一個觀點,通常老闆的生活質量都很差,當然徐新建還沒成為王石,太陽雨也還沒成為萬科。陳榮華對筆者說,這或許可以是一個解決身份焦慮問題的方法。

成長於「斷舍離」

事實上,陳榮華是一個非常善於處理大我和小我的人,也是真正懂得「斷舍離」的人。

阿蘭•德波頓會自問,在他人眼裡,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陳榮華也會自問,不過更多的是基於太陽雨品牌的成長,因為他的時間,90%以上給了品牌,他會為了太陽雨的一個小成長而心喜,也會為太陽雨的一項戰略而焦灼。在工作中,他有些喪失了自我。

在採訪中,他會在辦公室裡用還不太熟練的TDS筆親自給筆者測試淨水器淨水後的純水與自來水、桶裝水的水質對比,把自己當成了走進殿堂的科學家。在他看來,淨水器作為太陽雨的「陽光、空氣、水」健康水生活其中的「水」單元,未來的成長空間很大。為此,他給自己的新任務,就是儘快學會淨水知識並帶領太陽雨人一同成為淨水專家。

陳榮華在微信上感嘆,業績是經理人的尊嚴,有能力支撐的業績是經理人真正的尊嚴,剝開能力支撐的業績而發現閃光的品格,是保障真正尊嚴得以持久的不二法門。儘管陳榮華偶爾會焦慮、糾結些小我,表現得不那麼完美,但他看得透徹,也想得很明白。職場男人,如履薄冰,時刻得保持職業人的犧牲精神和必要的謹慎。他,其實是一個把業績、事業看得很重的人,甚至很拼命。

小米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對於太陽雨的成功,陳榮華認為,這是環境+運氣的關係,「這是一群看起來還是能幹的人,在一個好的行業,一個好的時機下努力、堅持的結果。」因此,他常告誡自己和所有太陽雨人,今天的我們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在太陽能光熱行業的冰凍期,普遍唱衰的時候,陳榮華卻否定了前兩年一直提出的「去太陽能化」戰略,在太陽雨集團「大光熱」戰略的元年,他特別強調太陽雨不僅不能「去太陽能化」,反而要加大太陽能光熱的核心地位。「太陽雨在太陽能行業已經是一個品類符號,但這還不夠。」在他心理,一直記著這麼一句話,先有品牌的行業,再有行業的品牌。堅守,並持續推動,這是行業賦予太陽雨的責任。

2012年太陽雨上市了,很多太陽雨人也開始雄心勃勃了,開始思考太陽雨品牌的多元化問題,公司也一度考慮去太陽能化,將太陽雨產品從太陽能熱水器延伸到空氣能、淨水器、廚房電器、五金衛浴……甚至更多。對於太陽雨品牌發展而言,陳榮華也十分認可,「太陽雨是該到了長節的時候了。」

然而,陳榮華也清楚「每個行業都有一尊菩薩,你很難把他拉下來。」同時,他非常摒棄那種趨利式的企業和企業家,因此,他果斷地與公司高層商討決定,「大光熱」戰略要繼續推廣,但目前只鎖定「陽光、空氣、水」,捨棄了,斷了一些念頭,要全身心打造屬於太陽雨品牌的健康水生活。

「如果太陽能主業不做好,不能充分發揮主業優勢,那很有可能1+1+1<1,反之,則必然會是1+1+1>3,這也是最理想的。」在陳榮華看來,太陽雨的長節,與堅持太陽能光熱主業並不衝突,反而是相輔相成的。捨棄的斷了的,只是看起來很美,實現卻很難的東西,至少在當前是如此。

陳榮華比絕大多數經理人更懂戰略,也更懂太陽雨。斷舍離,只為了發展得更好。相比於2013年的多元化擴張,處在2014年「大光熱」元年的太陽雨瘦身了不少,但陳榮華認為這樣瘦身的太陽雨會走得更快更穩健。未來的太陽雨會怎樣,他坦言,目前還無法預測。但今天的太陽雨戰略版圖上,只有三個三角形,即品牌內容(陽光、空氣、水),商業模式(天網、地網、人網)以及品牌服務(產品供應、物流配送、專業服務)。

陳榮華相信,當這三個三角形清晰成型時,也是太陽雨「大光熱」戰略初見成效之時。

舍離之後更珍惜

其實,在他人看來,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真的那麼重要嗎?或許之前的焦慮是為了讓自己更懂得舍離,並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外人看陳榮華,他或許是太陽雨總裁,或許是一個還不太稱職的丈夫、父親、兒子抑或是朋友,而他也很想讓自己的身份更完美,卻苦苦不得。外人看太陽雨的時候,他或許是個上市企業,是個太陽能品牌,是個公益品牌,而他更在意自己是一個「陽光、空氣、水」關注健康水生活的企業。

這很糾結,在某些時候甚至上升到焦慮,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了「斷舍離」,丟掉不舍和執著,去尋找自我的如沐春風。

川畑伸子告訴我們,在你做「斷舍離」的時候,最重要的東西會越來越清晰的浮現出來,你也會變得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這或許才是陳榮華從「身份的焦慮」到「斷舍離」蛻變後的一個新認知。

相關焦點

  • 陳榮華的稻作性格
    我寫過陳榮華很多次,在他職業生涯的不同時期,在太陽雨集團的不同發展時期,在他思想激蕩的不同時期,字裡行間均能找到他閱讀的跡象。 2014年,太陽雨集團捨棄了很多,終於確定了「陽光、空氣、水」的產業戰略,經過了《斷舍離》。
  • 封面人物 陳榮華:全新太陽雨
    陳榮華說。這個剪著平頭、長得跟任達華有幾分相似,演講時慷慨激昂、語言極富感染力的太陽雨集團掌舵人,在7年的時間裡,把一個籍籍無名的區域性品牌做到了太陽能光熱全球市場的第一品牌,將太陽雨的一級網點從100多家發展到1700家,二級網點從不到1000家發展到2萬家,銷售額從1億多元增長到30多億元。以至於連其老闆徐新建都贊這個歷程是「中國營銷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
  • 陳榮華:網際網路+新時代下的全新太陽雨
    這個剪著平頭、長得跟任達華有幾分相似,演講時慷慨激昂、語言極富感染力的太陽雨集團掌舵人,在7年的時間裡,把一個籍籍無名的區域性品牌做到了太陽能光熱全球市場的第一品牌,將太陽雨的一級網點從100多家發展到1700家,二級網點從不到1000家發展到2萬家,銷售額從1億多元增長到30多億元。以至於連其老闆徐新建都贊這個歷程是「中國營銷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
  • 陳榮華:未來屬於傳統產業中懂網際網路思維的人
    問題交給了徐多年的夥伴、太陽雨集團總裁陳榮華及其所帶領的團隊。同樣,作為在傳統產業時代帶領太陽雨團隊大放異彩的陳榮華,對老闆徐新建提出的用戶戰略所蘊含的指向及意義有切膚之感。「2014年,太陽雨創立15周年,累計1000萬個家庭用戶」,陳榮華面向全場4000名左右經銷商代表發出了簡潔有力的號召,「這1000萬個家庭用戶是打底的,未來該如何將這千萬個用戶維繫好,並創造出更多的用戶,將是太陽雨的核心任務」。  目標清晰了,底氣也有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 楊樂樂的自信,讓所有焦慮的人,看起來像笑話
    阿朵在《發光的姐姐》裡談到不惑之年的焦慮,在人人都愛年輕姑娘的時代裡,女人過了黃金年齡很難有再紅的機會,這份焦慮也在湖南衛視一姐楊樂樂身上。 做自己最舒適的事情,捨棄不該焦慮的事情,這就是楊樂樂「斷舍離」處世哲學。 巔峰時激流勇退 1998年張國榮在巔峰時退隱樂壇,楊樂樂也如出一轍最紅時離開舞臺。 有人捨不得功成名就的輝煌,但楊樂樂知道紅的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
  • 《斷舍離》:告別邋遢和髒亂,斷舍離讓你過上更簡潔高效的人生
    答案是斷舍離。「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斷舍離》一書就是山下英子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出版以來,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冊。就連日漫大師宮崎駿,演員陳數等很多人都是「斷舍離」的粉絲和受益者。如果,您還不曾打開這本書,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 一書一法一工具|身份的焦慮:如何克服對身份焦慮的恐懼
    以上採訪中是經濟學家林採宜關於焦慮給出的答案。當然在職場中還有其他焦慮,諸如職場中衝突的人際關係、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工作業績以及家庭和身體方面的焦慮等等。這些各種各樣的焦慮根源主要還是是源於對於自身身份的焦慮。身份的高低決定了人情冷暖:當我們平步青雲時,他人都笑顏逢迎;而一旦被掃地出門,就只落得人走茶涼了。
  • 悅讀 ▏《斷舍離》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
    讀完後,心情太過於沉重,沉重到,我不知道如何動筆寫讀書筆記。我害怕,一字一句的不當,便又是對「房思琪們」再次傷害。只得緩緩,我要想好應該如何介紹這個故事。便只得暫時作罷。繼而開始閱讀一本和家庭與人生相關的書,山下英子所著的《斷舍離》。《斷舍離》很好讀,卻不是看上去的那麼好理解。
  • 法國華人鞋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就職 陳榮華會長組年輕團隊踏新徵程
    在創會會長趙青及中外嘉賓的見證下,陳榮華會長從第四屆會長鄭建國手中接過會印,正式帶領新一代協會走上新徵程。創會秘書長王曉傑蟬聯秘書長,年輕一代走上前臺,實現了新老僑商的交替:張飛龍任執行會長、鄭風培任第一常務副會長、孫萬裡任第二常務副會長。
  • 日本主婦:高階「斷舍離」,從定期整理開始
    日本主婦說:「斷舍離的初衷,在於重塑與物質世界的關係,為自己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狀態」。回顧我們周圍的生活,是不是有太多不需要的雜物堆積,既佔據外在空間,也消耗內在能量。對於熱衷「極簡生活」的日本主婦而言,高階的「斷舍離」,就是從定期整理開始的。把房間整理得煥然一新,你的心情也會跟隨著房間的改變而得到改變。真正的斷舍離,從物質整理,到心靈清理,斷掉的應該是內在的虛榮心和不安全感。
  • 從主持人汪涵到央視名嘴白巖松:人生後半段最好的活法,是斷舍離
    已經到不惑之年的汪涵,面對自己的社交朋友圈,早就明白有些人沒必要請進自己的生命,因為確實是沒有必要。但是有的人在20歲的時候拼命嘗試,卻忘了收,忘了到一定年齡的時候要做減法。我覺得在30歲左右,是在做了一系列加法和四處亂跑之後,要做一次減法的重要時間。為什麼做減法,因為你不是所有的都適合,也不是適合你的所有的事情你都該去做。」
  • 【觀復學堂】食物中毒死八人,斷舍離的意義
    「斷舍離」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舒適的生活。 長期環境與心理形成的弱勢思維知道了斷舍離,也做不到斷舍離;強勢思維的人即使不知道這個詞沒讀過這本書,過往一路走來也必然是斷舍離的,斷舍離不是一個有富有詩意的裝點概念,而是強勢的行動。
  • 舊文分享|斷舍離100件物品
    (2)還有一直想扔的物品,可考慮到購買時的價格,一直處於捨不得與不想要的矛盾心情中。(3)多出來的物品,例如一個人居住不需要一對枕套,只留需要的物品。(1)他人贈送的小物品,已經用完的物品(例如牙線),有多餘的物品,也有一直帶給我困擾的物品。(2)例如毛巾架的安裝位置是馬桶正對面,夜裡有時上完廁所還不是很清醒,就會撞到頭。
  • 讓人揪心的悲慘場面,陳榮華演唱《恐怖意外》作詞:陳伍娘!
    讓人揪心的悲慘場面,陳榮華演唱《恐怖意外》作詞:陳伍娘!>《恐怖意外》押韻:醉歸雷作詞:陳伍娘演唱:陳榮華
  • 斷舍離清單:你需要扔掉的56件無用品!
    我餘光一掃,發現了這本《斷舍離》,老老實實讀完整本書,獲益匪淺,它裡邊到底講了什麼?可不只是扔東西這麼簡單哦,想知道的話就隨我一起來看看也許你是抱著獲取整理經驗來看斷舍離的,但其實它的含義遠不止於此,真正的斷舍離,並不在於整理房間,而是讓自己生活在感覺舒適的環境裡。記住關鍵詞,斷舍離的核心要義是」感覺舒適且心情愉快「。
  • 鄭爽和陳數走出陰霾,重獲新生,都是「斷舍離」的好手
    整理自己的內心 陳數曾說在2013年,她在14個月裡連續拍了4部戲,別人看到的是她的成績和榮耀,卻不知當時的她內心早已被名望所累,焦慮迷茫利用斷舍離舒緩焦慮後來她遇到了斷舍離,鄭爽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山下英子《斷舍離》中提到:斷舍離的主角不只是外物,更是我們自己。正是這種理念幫她度過了那段一直讓她困惑,卻又無人分享的內心艱難時光!
  • 《天才雷普利》與同性戀身份對主流的焦慮
    模仿的底色就是身份焦慮。雷普利原靠打一些小零工來掙錢,他有天賦,會彈鋼琴,渴望資產者所推崇的藝術文化,他在一次大富商家庭中的表演,結識了迪基的父母,紐約的一個富商家庭,並且很榮幸的獲得一項任務,就是去義大利,說服富商在外遊手好閒的兒子迪基回紐約,繼承產業。你也不能完全說迪基,這個美國紐約的富商之子毅然跑去義大利,沒有身份焦慮的緣故。
  • 適時進行斷舍離,你的幸福會觸手可及
    你的生活,你的人生,需要合理的進行斷舍離。 通過斷舍離,可以降低我們的物慾,因此,欲往低了,幸福感才會增加 2.可以提升專注度; 在一個整潔寬敞的空間中,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會更加專注,但如果環境雜亂,無關事物太多,會不自覺分散你的注意力,導致頭腦不夠清晰,注意力也不夠集中,甚至心神都會因此而不寧。
  • 汪涵梁朝偉陳道明陳數:學會「斷舍離」,才是人生最頂級的自律
    楊樂樂通過與山下英子的交流後了解到:自己捨不得扔,是時間觀念淡薄;消費無節制,是自我定位缺失;焦慮不安,更是自己的執念作祟。梁朝偉在娛樂圈是出了名的不愛社交,曾經的他,閒著悶了,就會臨時去機場,隨便搭上一班飛到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餵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然後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
  • 《斷舍離》|讀懂斷舍離,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斷舍離》這本書想必很多人一定聽說過,2013年7月被引進內地,一經推出便迅速攻佔各大暢銷書排行榜,至今熱度依舊不減。從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收納整理的指南手冊,但實際上,它更是一種做減法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