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這部劇不斷有人吐槽,到底誰對誰錯,誰是小人,誰是君子?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小人和君子之分,因為都是為了利益!
大秦賦
李斯不可否認有才幹,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出場就表現出來小人性格,嫪毐贏虞宗室都在其算計之中,進言害死同窗韓非為不義,嬴政死後串通趙高矯詔立胡亥殺扶蘇蒙氏兄弟為不忠,是一個不義不忠之人。下場悽慘被腰斬。
大秦賦
李斯才是真小人,為了上位也是不擇手段的,呂不韋雖然貪權但是忠於大秦,李斯雖然功績也很高,但是對秦的傷害也很大!
李斯
李斯其人,格局小,目的性強,才華大於情懷,就是一弄權者,其後的悲慘結局也就不足惜。
呂不韋死得不冤,嫪毐本來就是他送給太后玩的,太貪戀權利和名聲了,不知道早點放權。再說大秦的相邦下場都不好,應該早點隱退!
嫪毐的下場,是呂不韋由經商到經政步步成功的崩盤前奏曲。呂以商人的本性,知進不知退,贏起輸不起。算計再算計,瞻前又顧後。錯失急流勇退的機會,一條道走到了黑。呂不韋是權臣,但一心為社稷著想,李斯為了自己當丞相拼命詆毀呂不韋,最終和趙高同流合汙。
李斯
秦國統一六國後,推行的政策李斯都是政策的制定人,在歷史上也算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惜最後被腰斬,累及三族。如果呂不韋放過成嬌,提前兩年給贏政加冠,也不至於讓嫪毐膨脹到這個地步,呂不韋也許就是另一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