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榮耀》雖然只更新了幾集,但是好評如潮,我僅僅看了第一集就陷進去了。白敬亭出人意料的演技和整個劇情的起起伏伏深深地吸了一波粉絲。現在觀眾們只有一個疑惑:孫奕秋的媽媽到底是誰?爸爸到底是誰?一個沒上過大學的打工仔突然安排到大公司上班,讓所人有都感到驚訝,甚至孫奕秋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但這個疑惑不再重要了,孫奕秋所代表的是剛步入職場的新手小白,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按照劇情的走向:孫奕秋是在自卑和自信中間不斷徘徊,一直一個人的他不得不融入這個充滿勾心鬥角的職場中,沒有自信是待不下去,可是自信的努力卻又遭到上司吳恪之的不屑和打壓。
那麼,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實力的努力還重要嗎?
從家庭環境來看,孫奕秋有個很普通的家庭,不是什麼樓房別墅,只有牆上的幾張獎狀可以看出他的努力,但是獎狀卻被他蓋住了,這樣的自卑叫人心疼。孫奕秋的母親雖然只出現過幾次,但可以看出來絕對是個稱職的母親,但同時也是個心狠的母親,她知道自己兒子什麼也不會,卻把兒子安排到弱肉強食的職場中,可見期望之大!
孫奕秋的父親始終沒出現,但根據劇情可以推斷出已經去世了,所以單親家庭間接地也讓他產生了自卑。
送過外賣,送過快遞,做過代駕,這些都是底層人所做的工作,所以孫奕秋身上的閱歷只有這些,他面對同樣是實習生的同事能不自卑嗎?其他人都是家裡有錢,學歷高,能力高,他一樣也沒佔上。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直一個人!
孫奕秋的獨白裡就說過: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就是自己一個人了。
看著孫奕秋一個人的畫面,讓很多觀眾留下了眼淚,仿佛看到自己從前的影子一樣,這種自卑已經深刻骨髓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從兩個人變成四個人......但是始終是一個人孤獨的時間是最長的。
孤獨讓孫奕秋無比自卑。
孫奕秋喜歡下棋,那他為什麼只喜歡下棋呢?
因為下棋是自己一個人在戰鬥,完全不用考慮同事、隊友、夥伴這些莫名其妙自己有不了解的詞語。
人生這盤棋。孫奕秋只想自己偷偷地下完。
孫奕秋和同事們聚餐,讓他沒想到的是同事們紛紛主動加他微信,這種受人善待的感覺真好。可正像他自己想的那樣,隱隱約約能夠猜到這背後的原因:全公司就自己最差,誰不希望找個墊背的?
小草是堅強的,即使是生活在百花爭豔的環境中,它絲毫沒有一絲自卑,依然默默無聞的生長著,沒有人過問它的存在,可是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太陽的照射,它都沒有為此而倒下來,依然頑強的生存了下來。不是有句詩寫得好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詩就是用來形容小草的精神的。
孫奕秋很像我們每一個人,剛步入職場,自己的家庭環境,工作能力及閱歷都會成為別人審判自己的標準。但自卑不是怯場的理由,沒有自卑又何談自信呢?
孫奕秋無背景,無實力,甚至沒上過大學,連最基礎的寫報告也不會,在強手如林弱肉強食的工作環境裡,努力有沒有必要了?
魯迅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就算孫奕秋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不吃不喝不睡覺,他會得到重用,會得到吳恪之的肯定嗎?現在的社會評價一個人就是先看個人背景,家庭環境,高學歷等等,這就是敲門磚。
上司不給孫奕秋事情做,因為孫奕秋任何基礎都沒有,對孫奕秋沒有任何信任。每當我看到孫奕秋主動去申請工作時,我很嘲笑他,其實是在嘲笑以前的自己。回想自己剛進入工作時,連主動申請工作的勇氣都沒有,有何談其他的呢?
吳恪之在劇中有個經典名言:無謂的希望是最害人的!
意思是:你雖然看到了希望,但是這個希望依然會把你拽進地獄,和失敗不同的是,這個無謂的希望一直在誘惑人。
吳恪之認為孫奕秋即便很努力,但什麼用沒有,公司的實習生人才一抓一大把,比孫奕秋還努力,那孫奕秋的努力還有意義嗎?確切的說這個「努力」對嗎?
有瑕疵的翡翠依然是翡翠,再完美的蒼蠅依然是蒼蠅。這就是其他人對孫奕秋的看法。
但我的看法是我非常支持孫奕秋這麼勤奮的努力下去,他的努力沒有錯可談。
作家康德說: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孫奕秋拼了命要融入集體,拼了命請教學習,拼了命想要自己變得更強,不辜負母親的期待,這不對嗎?
孫奕秋有段獨白讓很多觀眾感觸:
如果不想證明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如果不想證明自己,為什麼要忍受那麼多失敗;如果不想證明自己,為什麼要走向這扇大門!
如果這個世界上連努力都不對,活著是為了什麼?
我認為根本沒有什麼無謂的希望,人本身就是自己的希望。
「我可以學」這句話沒有任何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