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任嘉倫主演的《秋蟬》正在熱播。從未播時的期待,到現在的吐槽,我只用了六集,為了嘉倫,我繼續往下看著,但就現在這樣,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一部劇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能夠引起粉絲的共鳴。所以說,劇情能否打動觀眾,非常重要。
國產劇的套路,大家一般都懂。不管什麼類型的電視劇,總少不了談戀愛的戲份,大部分的抗戰劇也無法逃過這一劫。
畢竟女性觀眾多,滿足女性的觀劇心,也非常重要。
所以現在的抗戰劇中,女性角色的戲份越來越重要。
然而,抗戰劇一般以男性視覺為主。女性角色,都是作為輔助。
導演為了讓女性角色多出境,必定會做改動。可是,有些女性角色就算出場少,也很出彩,有些角色出場多,也很招罵。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區別呢?因為抗戰劇中的傻白甜,真的很討嫌。
當初《偽裝者》熱播之際,從頭到尾,程錦雲都是被罵的一個。不管是明鏡,於曼麗,還是身為反派的汪曼春,都比程錦雲受歡迎。
抗戰劇中,本就是極其艱苦的抗戰環境,真的不需要惹是生非的角色。
心狠手辣的於曼麗,穩重有膽識的明鏡,甚至是與明樓相愛相殺的汪曼春,都能夠沉入抗戰故事背景當中,亂世之中,波譎雲詭的對戰之下,無一人能夠倖免的主題凸顯。
她們很符合那個時代的背景,可柔可剛,自然受歡迎。
而程錦雲,雖然是地下組織工作者,卻仿佛一個大小姐一般,傻白程度,與時代背景格格不入。參與工作,又總是與明臺遇上,拖明臺後腿。
傻白甜並非貶義詞,傻白甜的女主,瑪麗蘇的套路經久不衰的確沒錯,但時至今日,傻白甜的女主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能讓一部劇中的傻白甜女主出巧,瑪麗蘇套路拍出不一樣的精彩,抓住觀眾喜歡的點,依舊會受歡迎。
可是,很多導演,就跟《偽裝者》一樣,拍不出傻白甜的精髓,只有傻白,沒有甜。
當看似美,卻充滿了劇毒的美人蛇於曼麗,跟平平無奇,惹是生非一絕,卻沒有出色之處的程錦雲一對比,大家自然站在了能夠跟明臺一較高下的於曼麗這一邊。
亂世奔波,盛世享樂。
傻白甜只適合享樂,安安心心談戀愛,悲春傷秋。
從程錦雲這個角色就能夠看得出來,並非所有的劇當中,傻白甜都能夠受歡迎。
至少抗戰劇不行。
抗戰劇的背景是亂世,亂世之中的傻白甜,能活下去嗎?顯然不能。
這個道理是那麼的顯而易見。
觀眾一看見這種蠢死的角色,就無法入戲。
觀眾無法入戲,這部劇就算毀了。
如若導演單純是披著抗戰劇的外衣談戀愛,那就當我沒說。只要導演不怕被觀眾往死裡罵,自然可以拍。
當然,《秋蟬》不是披著抗戰劇外衣的偶像劇,畢竟女性角色出場少。
可是,每次女性角色一出現,畫風就變了。
《秋蟬》當中的女主何櫻,以及靳香,讓我看到了程錦雲的一丟丟好。
我耐心追了幾集《秋蟬》,在女主何櫻出現的那一刻,我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偽裝者》中的程錦雲。
後來,何櫻的表現真的沒讓我失望。雖然出場少,但只要她一跟男主在一起,就有著濃濃的瑪麗蘇套路。
女主因血仇刺殺男主不成,得男主相救。救好之後沒有感謝的話,反而放狠話。
從男主那逃出來,被宮本所抓,丟在雨中,依舊是男主冒雨抱了回去,送進醫院。一醒來,又是跟男主老一套的談話。
目前這個角色的出現,真的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這究竟是一部抗戰劇,還是一部狗血言情偶像劇?
不過,更加讓我大吃一驚的,還是靳香。
靳香是興和會會長,一個幫派大佬。從她被抓,大家去救她就能夠看得出來,她在興和會很有聲望。
這樣一個角色,難道不應該是一個女梟雄嗎?否則,就憑靳香那副軟軟弱弱的模樣,如何服眾?
再不濟,不能打,也該如明鏡那般。雖然柔弱,卻聰明睿智,有著教訓汪曼春的磅礴氣勢。
可在《秋蟬》這部劇中,靳香這個角色,出場就是刺殺葉衝,明明手底下那麼多兄弟,不會搞暗殺,偏要在酒會上動手。
如若不是池城攔著,她怕是早早的就要領盒飯了。
後續被誣陷抓進牢裡,池城費勁救她出來。
她跟池城的畫風,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談戀愛作風。
《秋蟬》的主線劇情,已經無法吐槽。
目前出現的兩個女角色,更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明明是抗戰劇,只要兩個女性角色一出現,就變成了狗血言情劇。
葉衝跟池城究竟是來談戀愛的?還是來抗戰的?
如果角色非要設定為傻白甜型,那也定位在甜,而不是傻白好嗎?談戀愛時就專注談戀愛,但別犯傻,別添亂。
從《偽裝者》跟《秋蟬》可以看得出來,一部劇中,導演編劇非常重要。導演編劇對一部劇的定位,得把控準確。把控不準確,就成了《秋蟬》。
明明都有談戀愛的戲份,《偽裝者》中明臺跟程錦雲,出場少,尚且能夠忍受。
明樓跟汪曼春,相愛相殺也非常刺激。
《秋蟬》的導演編劇想跟隨潮流抓住大部分女觀眾的心思,那先學學《偽裝者》吧。
不過,我現在好奇的是,《秋蟬》當中,接下來還能有不傻白的女角色出現嗎?
等到葉衝三角戀到位,狗血會不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