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胡歌主演的都市職場劇《獵場》結束之後,我們就再也沒看到由胡歌主演的電視劇播出。但近日一部影視作品《繁花》官宣主演陣容和宣傳海報,由王家衛擔任總導演,胡歌領銜主演,這一消息出來將各路網友炸出來,時隔多年,胡歌終於演電視劇了!
這部電視劇由榮獲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繁花》改編,講述的就是父母年輕時的年代,和這段時期上海人的生存狀況。這部劇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吸引胡歌出來營業!還讓王家衛也下海當導演和監製,讓小懶貓為你們一一解答吧。
提到胡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仙劍奇俠傳》中的李逍遙和《仙劍奇俠傳三》的景天,畢竟由胡歌主演的這兩部《仙劍》系列已成為當下仙俠劇的經典之作,即使到後面的古裝劇也沒有這兩部來的難忘。
但自從《仙劍三》之後,胡歌幾乎不出演仙俠劇,也許他本人知道這兩部劇已是他演繹仙俠劇的巔峰時刻,再演繹同類型的劇情,只會讓觀眾感到乏味,也不會再有觀看《仙劍》時的喜悅,甚至會有打爛自己招牌的風險。
成為經典之作的好處便是讓人們對胡歌難以忘懷,但對之後作品挑選卻是加大了挑選難度,也給予胡歌對之後演戲的壓力,不過有壓力才會有進步,胡歌在往後的影視劇裡拿下了不少榮譽和獎項,最新的獎項便是今年7月憑藉微電影廣告《品川猴》,獲得金獅國際廣告影片獎最佳男主角。
掐指一算,距離胡歌上一次演繹的電視劇已經是2017年的《獵場》,之後再也沒見他要出演電視劇的消息,幾乎都是電影作品,沉寂的第三年,胡歌終於出來營業了!
金宇澄在創作《繁花》這部作品時是在無準備的狀態寫出來的,意思就是無大綱無具體思路,以一個無意識的狀態寫下的長篇小說。
原本金宇澄只是想隨便開一個帖子,起一個網名,在網上寫一些無名無姓者的事跡。以舊上海為背景,描寫城市生活中的故事,這正是城市文學的典型特徵。
尤其近幾年鄉土文學逐漸強勢,人們對「城市無文化」的論調保持多年,金宇澄想打破當前境地,這也成為他寫《繁花》的重要初衷,向這座偉大的城市致敬。
儘管這本小說並不完全展示上海的歷史記憶,但又與上海兩段特殊時期的文化背景息息相關,這就是我們即將見面的《繁花》。
《繁花》榮獲2012年中國長篇小說排行榜第一,第一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還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等。不僅如此,《繁花》還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這一串的獎項榮譽,可見它的優秀程度不是一般的高。
綜上可見,《繁花》來頭不小,甚至有些大,故事主題更是在時代大背景下,小人物隨波逐流命運無常的無奈以及對上海精神和上海生活的理解。也可以說這是讓觀眾重新認識「上海城市」下的普通人們的生活。
胡歌會選擇這部作品的原因無非有三:其一,該作品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城市文學作品,能夠給胡歌帶來大程度的提升,和對演繹的新思考;其二,這個作品的時代背景正是胡歌想要演繹的年代,即父母年輕時的年代;其三,這部影視作品背後製作團隊,來頭也是不小。
先是作品的精良,榮獲茅盾文學獎的《繁花》,優秀的作品自然會引起優秀導演的青睞,作為該劇的導演兼監製王家衛導演,就曾經獲得金像獎以及坎城最佳導演等眾多獎項。
這一次王家衛導演下海拍攝電視劇,主要也是作品優良,再加上王家衛導演是標準的上海人,這一次親自操刀也是看中自己故鄉上海。
編劇秦雯也是土生土長的上海本地人,曾編寫過兩篇劇本,也是以上海為大背景的優秀電視劇,足以見得秦雯對上海的感情多麼深厚,也正因如此才邀請這位編劇來為《繁花》進行編寫,而獲過白玉蘭最佳編劇的秦雯定能夠將《繁花》完美呈現給觀眾。
長期拍電影的王家衛導演都下海拍攝電視劇了,攝影師肯定也要下海才配得上這強大的團隊。這不,憑藉《臥虎藏龍》榮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華人攝影師鮑德熹跟著下海當攝影指導,和王家衛導演一樣,拍攝電視劇的第一次都貢獻給這部《繁花》,可見上海的魅力還是頗大的。
從目前已公開的人員來看,目前這個劇組的主創是全員上海人,特地聚集起來為自己的家鄉拍攝不一樣的風情。且主創全員上海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作品的理解會更容易更有深度,一些上海獨有的文化,也可能只有他們才能夠為觀眾展現。
2015年,王家衛就宣稱要拍攝《繁花》,並且在採訪時說道:
《繁花》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圖,代表上海的精氣神。我希望儘快把這部上海的清明上河圖做出來,讓全世界去看。
可誰知,這件事就拖到了五年,王家衛更是決定拍攝電視劇結束之後,將會再次執導電影版《繁花》,男主角依舊是胡歌,勢必將這部作品推向國際,讓更多人知道上海的魅力。
也正是王家衛這一決定,使長時間沒拍攝電視劇二點胡歌決定回到電視劇圈,畢竟能夠得到王家衛導演的青睞,必定不同凡響。
總之,我們就敬請期待這幫上海人給我們帶來怎麼樣魔幻、驚喜的上海城市。
往期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