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領銜出品,
同裡旅遊等單位聯合出品的全面小康題材重點獻禮影片
《千頃澄碧的時代》發布海報,
正式定檔2月26日全國上映!
《千頃澄碧的時代》由寧敬武執導,李東學、宋佳倫、蘇麗等主演。影片以蘭考縣脫貧攻堅戰為基礎原型,並把蘭考縣作為主要取材地和拍攝地。講述了2014年,年輕的證監會幹部蘆靖生,被派到蘭考扶貧,這個一心想在學術中尋找中國農村出路的熱血青年,與縣委副書記範中州、鄉書記韓素云為代表的蘭考各級幹部相遇在中國脫貧攻堅戰第一線,帶領人民群眾奮戰三年,最終改變了這座半個世紀沒能擺脫貧困的縣城,繪就今日蘭考蓬勃發展的小康長卷。
1990年夏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後寫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結尾一句「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鏗鏘有力,這也成為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思想表達的核心。
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採用了正面、全景式的敘事方式——以「雙雄人物+金融扶貧主線」,串聯起所有的故事和人物,塑造了中國脫貧攻堅一線的群像。片中,一心想在學術中尋找中國農村出路的熱血青年蘆靖生,與縣委副書記範中州、鄉書記韓素云為代表的蘭考各級幹部相遇在中國脫貧攻堅戰第一線,以「涓滴之力」換來「千頃澄碧」。
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領銜出品,蘇州同裡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從劇本開發到影片攝製,《千頃澄碧的時代》得到了國家電影局、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和宣傳教育中心的關心與指導,以及河南省委宣傳部、蘭考縣委的大力支持。
蘭考作為全國第一批「率先脫貧」的貧困縣,是一個有著特殊份量的創作題材,也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縮影。經過三年的劇本打磨,一部敘事紮實、共鳴強烈的全景式群像作品誕生了,真正通過一個個小人物、小家庭展現了當下中國所經歷的大時代、大情懷。這也讓本片在導演寧敬武的眼中,形成了有如清明上河圖一樣的歷史長卷。
在片中扮演蘆靖生的河南籍演員李東學對中國當代縣域基層幹部並不陌生,「以前在家鄉上學的時候,對蘭考、對焦裕祿,都非常了解。如今我們拍《千頃澄碧的時代》,不光要發揚精神,同時還要匯報出一個優秀的成果給觀眾。」
與30年前的《焦裕祿》相比,《千頃澄碧的時代》作為全面小康題材重點獻禮影片,立足於新時代的蘭考,力圖在傳統主旋律電影模式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用現代電影的真實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展現脫貧攻堅戰中幹部群眾的熱血奉獻,再度點亮觀眾的心靈燈火。
本片在「熱血燃情」之餘,發揮了「扶貧科普」作用,宣傳了國家「扶貧重大戰略」的價值及功用,不僅呈現出書記張永和、副書記範中州主抓的「產業扶貧」和「技術扶貧」故事,還展示了以蘆靖生為代表的新一代幹部群體,用「金融扶貧」新方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
當中國解決了人類最大數字人口脫貧的問題,並為世界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系統性脫貧方案,《千頃澄碧的時代》的意義已然超越了一部主旋律電影,它重現了與每個中國人、每個中國家庭息息相關的社會變革,記錄了最具家國情懷的中國人改變自身乃至國家命運的歷史進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以光影之筆譜寫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答卷。
「未來中國的千頃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寫在電影《千頃澄碧的時代》終極海報上的這句宣言,是片中蘭考壩莊掛職第一書記蘆靖生對這片土地的承諾,更是全國千千萬萬基層扶貧幹部的心聲與祈願。2月26日,讓我們一起走進影院,見證了不起的中國故事!註:本文章部分圖文,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相關內容。
團體包場 求婚生日 會議包場 員工福利
廣告合作 異業聯盟 影廳冠名 其他業務
聯繫電話:57267778/5660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