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本該有其他選擇,從原生家庭解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2021-01-08 金娛說

在很多的電視劇電影裡,第一女主角總是帶有主角光環,她也許不漂亮、不聰明、家世平庸,但她身上一定有討人喜歡的地方。很遺憾,《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不是。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故事的開頭即是松子的死訊,電影的視角伴隨松子的侄子阿笙的追尋而展開。電影的色調斑斕而迷離,常常伴隨著鮮花和星光的出現。

最難過的地方在於,《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明明是一個悲劇,但是導演中島哲也偏偏用喜劇的手法去展示。當觀眾跟隨劇情笑了起來,看到最後,觀眾笑著笑著就哭了。

電影色彩斑斕,常伴隨鮮花和星光的出現,導演用喜劇的手法拍攝,結果就是在喜劇輕快明麗的基調下,更加反襯松子悲劇的一生。

松子是家裡的長女,底下還有弟弟妹妹,父親則要照顧纏綿病榻的妹妹久美無暇顧及松子,幾乎沒有對松子笑過。松子也是偶然中發現自己扮鬼臉的樣子可以逗笑父親,於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時扮成小丑的模樣逗父親開心。

看到很多影評,很多博主都喜歡用"蝴蝶效應"來溯源悲劇的誕生,如果要用宿命論來找尋松子悲劇一生的起因,那麼一定是源於父親對妹妹的偏愛。

說偏愛或許不太準確,父親更多的是心痛而已。但是父親也確實將更多愛傾注在久美的身上,以至於一直忽略了松子和弟弟的感受。出生在一個不幸的環境,是松子無法選擇的痛。

也正是因為生長在一個缺愛的家庭裡,長大後的松子極度缺愛。如亦舒在小說《喜寶》寫下的句子:"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的愛。"而松子如《喜寶》的女主人公渴求的那樣,想要很多很多愛,才能存活,甚至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如果遇到能夠給予她愛的男人,她便像飛蛾撲火那樣執迷不悟。

縱觀松子的一生,她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因為對愛的執念和渴求,她總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出錯誤的選擇。當她需要隱忍和放棄的時候,她卻選擇了倔強的的反抗和徹底的決裂。當她需要改變和抗爭的時候,她又懷著虛無縹緲的希望和若隱若現的安全感做著逆來順受的夢。

松子的一生就說到這了,我更關注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在現下的很多影視作品裡,編劇都似有似無地提到這個話題。《我的真朋友》裡的曾慧敏,《都挺好》裡的蘇明玉,《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安家》裡的房似錦,甚至《囧媽》裡的徐伊萬。

原生家庭在這些層出不窮的影視作品裡不斷出現,編劇們卻又沒有給出自我救贖的方法和措施,很難不讓觀眾們覺得編劇們是在消費原生家庭這個因素和設定。

不知大家是如何的觀感,以上提到的影視作品,導演們都提到了原生家庭帶來的隱痛,但是卻沒有繼續深究和挖掘出現在家庭裡造成這些悲劇的深層次的原因,我對這樣淺嘗輒止的方式很不滿。

在《安家》裡,罹患癌症的潘貴雨在臨終前對著房似錦說了句"對不起",然後房似錦選擇原諒,原諒了母親給自己帶來的所有傷害。我時常在思考,導演設置的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是否能撫平受害人心理上的所有傷痛?

就像在今年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寄生蟲》裡的一句臺詞:"金錢就像一個熨鬥,可以熨平人性的所有褶皺。"一樣,一樣草率。對真正出現的原因沒有深究就草率地交出一份答卷,給出的理由在現實裡同樣的蒼白無力。

實際上,別再讓原生家庭背這個鍋了。

投胎是一門技術活,但是個人的自我成長也同樣重要。

《當你像鳥飛向你的山》這本書登上了2018年暢銷書的榜首,2019年,她因為這本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比爾蓋茨本人也將此書列為年度薦書的第一名。

《當你像鳥飛向你的山》是美國的歷史學家、作家塔拉-維斯特福所寫,這本書是她的自傳。

塔拉出生在1986年的愛荷華州的山區,在17歲之前她從未上過學,後來通過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

《當你像鳥飛向你的山》是塔拉的一本自傳,在書中她回顧了從小大的家庭生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家人觀念對她的影響。

塔拉自己說:

"人們只看到我的與眾不同: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像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不上學,不就醫,是父親要我們堅持的忠誠與真理。父親不允許我們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惡魔。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我知道,像我這樣從垃圾堆裡爬出來的無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應當感激涕零才對。但我絲毫提不起熱情。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燻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回到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在同樣不幸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的陽光開朗,有的卻因此墮落。

實際上,同樣一件事,因為個人的觀感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結果。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家暴家庭中的一對兄弟親眼目睹父親毆打母親,哥哥想的是"原來還可以這樣,原來男人還可以打老婆",而弟弟想的則是"媽媽好可憐,以後我有老婆了,我要加倍心疼她。"

所以,同樣一種環境下成長的人,卻會因為各自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思考形成不同的判斷。人們固然是不能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卻可以決定自己接收的信息。

像是塔拉,她在年幼時期可以什麼都不懂,但是隨著她漸漸長大,她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來接觸到大山之外的信息,她也可以通過親友、長輩的引導來扭轉自身的觀念。

最可怕的是一個人拒絕自我成長,卻還甩鍋給原生家庭。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原生家庭確實是造成松子悲慘命運的一部分原因,但在相同的情況下,她本該有更好的選擇,可她對愛和溫暖的執著最終讓她一步步走向絢爛的死亡。

回歸到電影本身,松子的死更有可能是,松子最後自殺的結局才符合日本的病態美學——生命像櫻花般絢爛卻又很快隕落。

——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也是魯迅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說的原話。

—END—

相關焦點

  • 解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如何看待松子悲慘的命運?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從原生家庭解讀:松子是如何從一個貌美如花且身材姣好的氣質美女最終淪為肥胖慵懶且精神不正常的「臭老太婆?」松子有一個經典的搞怪表情,而這個表情來源的背後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故事:松子是家裡的長女,有一個弟弟妹妹,妹妹因常年纏綿病榻,父親對她格外的照顧。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解讀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十日上午九點左右,東京都足立區日出町公寓光明莊一〇四室,公寓管理員接獲通知,從該戶敞開的門中發出惡臭,經察看後,發現室內躺著一具中年女屍,隨即向警方報案。根據警方分析,死者是獨自居住在該戶的五十三歲女子。屍體的衣著整齊,但全身有曾經遭受暴力攻擊的痕跡,經解剖後發現,死因為內臟破裂導致的失血死亡。因此,警方認定為殺人事件,正展開深入調查。
  • 從社會角色解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場輪迴的教育悲劇
    所以最後殘忍到結束了松子生命也找不到一個人來負責,松子這一生是有多糟糕,多討厭,多麼令人嫌棄!作為家庭成員,松子少了份關心與包容,嫉妒蒙蔽雙眼原生家庭不欠她一個對不起很多人解讀松子,都認為是原生家庭的不幸導致了他一生不幸。但是細想一下,她的原生家庭真的很不幸嗎?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原生家庭之殤,註定無法善終的感情
    松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最開始的松子美麗可愛、單純善良,她應該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可惜命運在最開始就給了她一個不夠關愛她的父親,因為家裡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妹妹,父親把更多的愛和關注給了妹妹,在最值得用愛去澆灌的年齡,被忽視冷落的松子學會了用做鬼臉去討好和取悅父親,換取父親一點點的笑意和關注,這註定了松子悲劇一生的開始。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不幸的命運皆是自我選擇的必然結果
    松子的不幸,無關原聲家庭,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選擇。我知道有很多影評書評都說造成松子悲慘一生是因為原生家庭造成的。因為父親只給予了生病的妹妹所有的關愛,而忽視了松子,並且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松子。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家裡的妹妹生病了,那麼家裡人注意到妹妹是不是都是特別正常的事情。
  • 張靜初挑戰「被嫌棄的松子」,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豆瓣高分小說、日本電影TOP10《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以對當代女性的心靈詮釋打動無數人,對它的討論和解讀一直延續至今。如今,這個經典故事即將登上戲劇舞臺。2020年10月23日至25日,由張靜初銜領主演的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即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拉開巡演的序幕。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不是被嫌棄,而是她一直嫌棄自己
    讀完這本書覺得松子的人生太可惜了,她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和未來,卻因為一直嫌棄自己,過於渴望被愛而讓自己的生活陷入絕境。人活著真的應該看開很多事,不要糾結那些讓你不能改變或者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松子是家裡的老二,她有一個哥哥和一個身體患病的妹妹。在松子的眼裡,自己不被父親愛,因為父親總是把目光和愛投向了妹妹。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老師為什麼會淪為如此結局?
    每天一本好書推薦,希望你從中有所收穫。現在細細回想來,其實自己利用空閒時間已經看了不少的書。第一本接觸日本作家的文學類書籍不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也不是村上春樹的作品,反而是這本不太出名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重溫《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終於知道,松子為什麼活得那麼悲慘
    「夢想是自由的,但是實現夢想,度過幸福一生的人少之又少。」 這是經典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 細讀起來,著實令人哀嘆。 既認同,又不想認同。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好像每個人看完一部電影後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有些人看完這部電影後會說松子太懦弱,把男人看的太重要,她應該獨立、自強、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可當我看完電影,我卻無比理解松子為什麼會沉淪。當一個人唯一想得到的東西,不管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的時候,心態只會越來越崩潰。有的人想事業飛黃騰達,有的人想寫出好的文學作品,有的人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創作人,而這一生,松子唯一想得到的是愛。
  • 從日本松子到中國版松子 | 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中國上映後有不少觀眾聯想起電影《孔雀》,張靜初也被認為是中國版「松子」。《花腰新娘》中野性難馴、敢作敢為的彝族女孩鳳美;《紅河》中善良純真、身世坎坷的阿桃;《唐山大地震》中哀而不傷、傷而不怨的方登;《門徒》中歇斯底裡、在絕望邊緣掙扎的吸毒者阿芬.這些電影中張靜初的演技都能迅速扎進觀眾心裡。
  • 解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你的不幸,皆因自己的選擇
    導語"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如果你看過《被嫌棄的松子一生》,這句話或許你並不陌生。它在整部電影中出現兩次,都伴隨著死亡。同時它也是女主松子悲慘一生的寫照。該影片講述了女主松子的一生。因缺少父愛,她自卑、缺愛,內心極度渴望被愛。因一次無意的鬼臉換來父親難得一笑,所以這輩子一激動,就會條件反射做鬼臉。
  • 中國版松子 | 張靜初帶來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電影《孔雀》劇照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中國上映後有不少觀眾聯想起電影《孔雀》,張靜初也被認為是中國版「每個勇敢去愛的靈魂, 都本該被世界溫柔相待。《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映照的也許是飯島愛,但也有人認為其實更多的是太宰治。松子的很多行為與《人間失格》裡的葉藏非常相似,因為懼怕直接了當說出真相,掩飾、撒謊、拼盡全力取悅他人。
  • 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到飯島愛
  • 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看伴侶選擇的重要性和影響
    今天想說說一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從中我們能看出選擇伴侶的重要性及它對人生的影響。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9分,是一部色彩豐富,音樂給力的日本佳片。女主松子有個妹妹從小多病,爸爸就對其特別偏愛,導致松子就缺乏關注和愛。大學畢業後松子做了一名中學老師。在一次處理學生阿龍偷竊事件時,由於處理不當,被學校開除。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以「病態型人格」角度,解讀松子的人生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由日本導演中島哲也執導,由中谷美紀、永山瑛太等演員出演的一部歌舞劇情電影。該片於2006年5月底在日本首映,至今將近14年,而它在豆瓣上依然保持著8.9的高評分,足以見得大家對它的喜愛。
  • 通過艾米麗和松子看原生家庭:你的未來,取決於你的每個選擇
    2001年上映的影片《天使愛美麗》,處處蘊藏著人生的溫暖;2004年上映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則處處充斥著現實生活的殘酷。《天使愛美麗》的主人公艾米麗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艾米麗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癖好,她喜歡在水壩上打水漂,喜歡看人們的表情......
  • 解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你的不幸,皆因自己的選擇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如果你看過《被嫌棄的松子一生》,這句話或許你並不陌生。它在整部電影中出現兩次,都伴隨著死亡。同時它也是女主松子悲慘一生的寫照。電影整體看下來,仿佛命運給松子開了一個玩笑,讓她一直活得悲慘。讓人唏噓。這樣被命運折磨的好女孩是何其的不幸?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論毀掉一個人的方式
    朋友:最近,我看了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初看電影名字,本想當然地以為電影的呈現是以傳記式鋪開的方式刻畫松子的一生,看了電影才知道,故事是從侄子阿笙收拾女主人公松子這個素未蒙面的姑姑遺物的為切入點,用探究式的視角展開敘述。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每個人的松子
    整體主線是回憶的倒敘,圍繞著松子的一生,在年輕時,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謂是一步錯,步步錯,根本原因來自於性格的偏執與缺乏溝通,其實這兩點與人性息息相關,因為在我看來,真正有效的溝通珍貴的可憐,語言做為最重要的結構,遠遠不能詳盡我們的世俗生活乃至紅塵情感;而偏執在某些角度上說卻成了可貴的品質,整部電影用魔幻的現實講述了殘酷黑暗的童話,如果從結果論來看,她的一生無聊且可憐,但一直被嫌棄的她卻還能一次次鼓起起死回生般的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