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燃起愛國熱情、催人淚下的抗戰題材電影《天道王》震撼上映並獲得了喜人的票房成績。據了解,該影片是根據我縣本土作家李德龍創作的電影劇本《山神》改編而來。帶著崇敬之心記者聯繫到了今年55歲的李德龍,了解《山神》創作背後的故事。
說起創作原由,李德龍仍歷歷在目。故事要從1986年說起,李德龍在陪同抗聯老戰士黑龍江省軍區原副司令員王鈞重遊故地時,眼見斑駁的戰場遺蹟,抗聯老戰士老淚縱橫:「那麼多戰友死後連塊碑都沒有,讓人難受啊!等我們也沒了,誰還能記得他們?跟鬼子、二鬼子打了那麼多年仗,他們不怕死亡,但怕被遺忘。」一句「怕被遺忘」,讓李德龍心頭一緊,由此便萌生了一個念頭:要讓後人記住抗聯的豐功偉績,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打那兒以後,只要一有時間,李德龍就去山裡尋訪抗聯歷史遺蹟。
這一堅持就是三十餘年,為收集當年抗聯線索,李德龍採訪過上百位抗聯老戰士和抗聯將士的後代;為了進山尋訪,他開壞了7臺吉普車,行程達25萬公裡,足以繞地球赤道6圈;他發現抗聯密營遺址、戰鬥遺蹟1000多處;並為抗聯烈士和遺址建立紀念碑25處,撰寫書籍六部,總計100餘萬字。
為了使情節更加真實,他每寫到一個故事,便把帳篷搭在相應的遺址處。他在帳篷裡一待就是幾天,經常閉上眼,用心去想像、去體會當年抗聯戰士們的生活氣息和戰鬥情景。
在收集完成抗聯歷史事跡後,李德龍決定用影視劇的形式展現給世人,他不會寫劇本就去北京電影製片廠和傳媒大學學習,交不起學費就蹭課學習,2013年,李德龍創作的十二烈士山和李炮營阻擊戰電影文學劇本《山神》這一巨著終於呈現在世人面前,並獲得2013年度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中心、夏衍電影學會舉辦的夏衍杯潛力劇本獎。
2016年獲得中共黑龍江省委精神文明建設專項資金支持。2019年電影劇本被北京緣世達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立項拍攝,因和電影神話《山神》重名,改為《獵神阻擊》,後又改為《天道王》,意為:抗聯戰士是替天行道的王者之戰士。
2019年10月7日,李德龍與《天道王》劇組工作人員在鐵力市小興安嶺原始林區開機,李德龍也每時每刻跟隨劇組在現場隨時隨地修改,歷經四十天這部電影於11月17日殺青封鏡。並於2020年10月15日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李德龍:我從1986年才二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尋找烈士遺蹟收集抗聯資料,今後還將繼續走紅色道路,把寶清紅色的歷史展現出來,讓後人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