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之美,絕不只在於S線條,而是每一處的細節。貼身的剪裁、小巧精緻的立領、輕柔飄逸的面料,任何一個女性穿上,即便是一個背影,都讓人過目難忘。
細數歷史,旗袍的發展早已超過了百年,這其中也誕生了不同流派的旗袍,女人穿上後,所體現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哪個流派的旗袍最得你的歡心呢?
代表人物:金星
誕生於皇城裡的京派旗袍由滿清旗裝改良而來,保留了原本的滾邊、平直寬肥,雖然看起來沒有線條感,但穿在身上後卻有一種大家閨秀的端莊高貴。
我們熟悉的舞蹈家金星,平時穿的最多的就是京派旗袍。
因為是由男性轉性而來,即便再努力瘦身,金星身上難免還保留一些男性身材特徵,例如肩寬、肌肉線條粗等等。
但穿上一身京派旗袍,卻讓這些缺點蕩然無存。
京派旗袍普遍沒有豔麗的色彩,但本土純素的顏色更能壓得住氣場。
因為繼承傳統的緣故,京派旗袍不會採用樣式絢麗的印花面料,而多是採用厚重的綢緞面料所制。這種料子穿在身上雖然不貼身,不顯線條,但自然的垂墜感,更能遮擋自身的不足之處。
必不可少:翡翠、南紅
京派旗袍雖然保守,但這其中不可變通之處,卻彰顯著它正統的地位。而搭配京派旗袍的首飾物件也要值得推敲。
同樣擁有豐富文化底蘊的翡翠、南紅搭配一身京派旗袍,其中的高貴、優雅不言而喻。
京派旗袍顏色多深沉,不夠靚麗,而濃綠的翡翠和亮紅的南紅,就猶如畫龍點睛,一下讓整體造型明亮起來。
代表人物:張曼玉
相比於京派的循規蹈矩,十裡洋場的海派旗袍算是改革的先鋒了。張曼玉在電影《花樣年華》中所穿著的就是海派旗袍。
民國時期的上海經濟繁榮,中西文化交流繁多,促使旗袍的樣式也逐漸「西化」。
高立領的設計拉長脖頸線,貼身的剪裁讓人一穿上,就必須提著口氣,處處展現著女性身體的曲線之美。過於貼身導致小心翼翼的一舉一動,似乎也更貼合名媛範兒。
不同於京派旗袍的厚重,海派旗袍的面料更加輕便、貼膚,大面積的印花使用,更能增加一種風情。
海派旗袍除了傳統的款式,還在領型上採用了洋裝中的翻領、V領、荷葉領,袖型則有更多變化,出現荷葉袖、開衩袖等。
女性選擇多了之餘,也更易搭配不同的韻味。
必不可少:珍珠、硨磲
因為海派旗袍已經很花哨了,所以在配飾選擇上要從簡。一對精緻的珍珠耳釘或是一串白淨的硨磲珠子,都能化繁為簡,提升自身氣質。
珍珠、硨磲都是簡單純色的首飾,表面沒有多餘的花紋圖案,即便是項鍊、耳飾、手鍊、戒指全戴上也不會顯得浮誇。
代表人物:夏夢
緊鄰上海的蘇州也誕生了蘇派旗袍,不同於京派的大氣,海派的浪漫,蘇派旗袍獨有一種小家碧玉的清秀感。
生於蘇州官宦世家的夏夢可以說是穿著旗袍的「中國赫本」。因為蘇州盛產絲綢,所以夏夢衣櫥裡的蘇派旗袍也多以優質的錦緞、絲織面料為主,配以精美的蘇繡。
蘇繡算是蘇派旗袍最出彩的地方,蘇繡花樣豐富且圖案寓意吉祥,針法活潑多樣,繡工細膩,色彩雅潔。
蘇派旗袍就猶如一卷畫作,穿在女人身上,展現出的是江南水鄉的溫婉,襯託出的是姑蘇女子骨子裡的古典韻味。
必不可少:碧玉、玉髓
蘇派旗袍溫柔,自然我們在搭配首飾時,也不能選擇過於張揚的珠寶。
既然是小家碧玉的風格,那搭配碧玉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碧玉雖然有的顏色較深,但亮度柔和,由內而外的潤度更顯溫柔。
一身刺繡蘇派旗袍,腕上一隻碧玉鐲子,一舉一動,一行一步,都是內斂而有氣韻。
如果你選擇的是顏色稍鮮豔一點的絲綢面料,那顏色豐富的玉髓,總能找到合適的搭配。
玉髓雖然不是玉,卻又玉的通透質感,而豐富多樣的顏色選擇,正猶如蘇派旗袍那樣,兼具傳統與創新。兩者搭配起來,也更顯年輕。
一身旗袍,或簡樸,或小資,但總能將咱們女人身上的美展現得恰到好處。而不管我們是什麼身材、什麼風格,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旗袍。
挑對了、穿對了、搭對了,每一個女人都會成為「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