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院線電影導演的加盟、重磅IP改編的持續升溫,網生內容也正在經歷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供給側改革」——以追求精品化、垂直化為目標,不斷強化內容價值引導、優化用戶體驗,以此滿足年輕用戶群體多樣化需求。視頻網站紛紛聚焦發力,而在之前上海舉行的年度發布會上,企鵝影視也公布了自身IP改編方面的戰略規劃。
包括南派三叔經典IP《沙海》《藏海花》、天下霸唱的《鬼吹燈》、蝴蝶藍的《全職高手》、江南的《龍族》等系列小說,均要以大投入實現IP改編。有行業媒體稱「企鵝影視向整個行業釋放了網劇之戰持續升級的重要信號」。
除了一系列優質的大IP頭部內容外,企鵝影視也不乏一些細分用戶的精品化內容。這些劇目試圖彰顯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其中既有主打青春勵志的《夜空中閃亮的星》,也有金牌編劇王麗萍操刀,傳遞「美好生活」主題的《國民大生活》;既有推崇對愛不離不棄的《忽而今夏》,也有彰顯愛國情懷與中國擔當的《維和步兵營》等。
昨晚,《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引發關注,該劇也是知名導演管虎首次指導網劇。
自「阮經天主演胡八一、用原聲不用配音、大部頭實景拍攝打造寫實風格」等諸多信息被爆出後,《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就引發了網友的大力關注,同時也帶來不少質疑聲音:如臺灣口音的阮經天飾演胡八一會不會讓觀眾「秒出戲」,有些劇情改動會不會讓原著粉「怒懟」等等。在之前的看片會上,導演費振翔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並結合影片闡釋了此次創作改編的意圖。
知名導演首執網劇,能否帶來網劇內容新形態
韓三平曾在談及網劇時表示,「網劇是符合現代文化娛樂消費觀念的產物,同時也為創作者提供了巨大空間。」但能否實現網劇和傳統電視劇內容傳播規律的統一,則是實際操作中的具體問題。據了解,在此次《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的改編創作中,管虎、費振翔對原著小說做了相應的改動,比如重人物鋪設、延伸「畫眉」角色篇幅、加原創角色等。
「劇本和原著小說不會有很大不同。但某種程度上,也會有很多改動,因為網絡小說的特點是邏輯性不強、片段感特別強。但若真的把它變成能拍成電影的劇本,故事的邏輯就變得很重要。」導演管虎闡釋了劇作改動的初衷,但在談到是否會用拍電影的手法去拍攝網劇時,他直言「肯定不能拿電影去套,拿電影套這事兒就拍不下來了」,並且直言自己在尋找一種介乎於電視劇和電影製作之間的方法。
當前國內觀眾對網劇存有誤解,認為網劇就是「低品質、速消品」等,但在費振翔看來,網劇並不代表粗製濫造,也不是綠幕下的產物。此次他們兩人將電影創作經驗代入網劇,不只是製作場面,更包括對人物的塑造等。而在管虎看來,網劇創作不一定非要「尊崇」,也需要相應的「引領」,此次打造寫實風格的「鬼吹燈」,讓「天馬行空」開始落地,也是重要探索之一。
在網劇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傳統電視劇和院線電影導演加盟執導,已經成為網劇轉型升級的重要標誌。在剛過去不久的上海電影電視節上,韓三平、馮小剛、陳可辛、唐季禮等電影導演紛紛表示「看好網絡劇發展」,並投入網劇製作。而管虎也在採訪中提到,「我覺得網劇會越來越好,市場特別繁榮昌盛。」
在跨界探索的環境下,有更多問題值得思考:知名電影、電視劇導演跨界能為網劇帶來什麼?如何實現網劇和傳統電視劇創作規律的融合統一?興許此次管虎、費振翔聯合執導《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給我們帶來了些答案。
先「立」人物再打怪,選角會否引發疑慮?
此前劇照曝出時,就有原著粉稱「阮經天和胡八一似乎不太像」「劉潮也不胖」等質疑聲,尤其是兩位導演對原著角色做了些許改動。對於人物角色的改動,管虎直言「中國電影和電視劇尤其缺人物,觀眾現在能記住的好電影,全是人物栩栩如生的,情節差不多都快忘光了,但你會記得人。」所以管虎希望把人物先做好,用各種手段去梳理、塑造人物。這也是《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有別於其它「鬼吹燈」系列作品的最大特點。
人物角色和演員之間有較強的關聯度和默契度,目前原著粉和網友之所以對角色產生疑問,一方面來自於「鬼吹燈」小說的既定印象,另一方面來自以往電影電視劇的角色影響,但此次選擇阮經天飾演胡八一,主要是以「貼合人物角色」為標準進行選擇,而這也是管虎作品的重要特徵之一。
「他天生有一種魅力,我們一群人坐在一塊,所有人都會注意到他。他是一個冒險精神極佳的人,會去玩很多很危險的運動,真的就是胡八一的那種感覺。」管虎稱。除此之外,年齡感和演技水平也是著重考慮的要素。由於這部「鬼吹燈」的故事背景設定於胡八一的20歲左右,所以需要選擇一些偏向有青春感的演員,而這也恰恰符合管虎提到的「青春片」的基調設定。另外,有關使用原聲而不用配音的問題,導演也是強調人物塑造,「他自己的聲音更貼合這個人物」。
劉潮的形象並不胖,這似乎也不符合原著中「王胖子」的設定,但事實是在原著中,並沒有過多形容他所謂胖的內容。王凱旋這個角色,在原著中和胡八一的兄弟情本身就很濃,導演在選演員的時候,也希望他與阮經天的組合,能有更多的青春感、少年感。從現在角色所帶來的審美來看,二人的配合至少在視覺上是舒服的。
當下網劇「重情節、輕人物」特徵明顯,許多作品為打而打,而《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強化塑造人物的作法,似乎很是新穎。費振翔提到,此次劇作中的「畫眉」角色篇幅增加,以及加入一些原創性角色「東北三人組」等,都是為了服務故事脈絡,比如「東北三人組」就是為胡八一、王胖子設置障礙,增強了故事的戲劇衝突。「肯定不能為了打而打,而是要遵循劇作的創作規律」。
打造冒險青春片寫實風格,能否吸粉年輕觀眾?
「故事本身有一種青春冒險的色彩,它有青春片的色彩,又有冒險主義精神,這些東西非常吸引人。」管虎提到這是對《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劇作的印象。但在很多人看來,提到《鬼吹燈》時,腦子裡首先閃現的是「天馬行空」「奇談驚異」這樣的字眼,但此次導演管虎另闢蹊徑,選擇打造寫實風格的冒險青春片。
許多網友看了之前發布的預告片,紛紛表示「喜歡身臨其境的感覺」「代入感太強了,而且鏡頭考究」,據了解,此次《鬼吹燈黃皮子墳》大多是實景拍攝,所以才鍛造出整個劇作的寫實感。管虎從內容邏輯層面,解釋稱「場景和情節的設置也要讓它更趨於真實。該劇劇的特點就是,不要做得那麼玄幻那麼魔幻,要真實一些。」
網友的口味當然是越來越「刁鑽」,更希望看到真材實料,諸如「摳圖」「假景」等技術,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甚至容易引發對劇作的反感,因此追求品質成為了網劇創作者們的目標追求。據費振翔導演介紹,為了讓網友有感同身受的感覺,該劇都是以尊重實景拍攝為主,身臨其境般增強觀眾的代入感。
由此,搭建場景可謂「費心費力」,展現創作團隊的匠心精神,包括百眼窟研究所、鬼衙門、黃皮子墳等場景,每個都花費很長時間。「主要是做質感要一層一層刷,刷完以後還要等幹,幹完以後再上色再幹,跟咱們裝修一樣。特別好的裝修非常費力,看似簡單但其實裡面有很多層東西。」費振翔詳細闡釋了場景細節。
此前,管虎曾這樣評價《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接近鄉村野史,像是真的發生過一樣」,對於劇作本身而言,最吸引他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是講述人物成長的冒險青春。從選擇演員、場景搭建到情節推動,該劇就力圖打造年輕化風格,並著重強化冒險題材所具備的「刺激」「動感」等元素。但區別於其他劇的風格,能否引領觀眾對冒險題材新的審美趣味,還需要拭目以待。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