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庚子鼠年,是充滿艱辛的一年。這一年,很多人都想說一句「我太難了」。但這也讓我們對新春牛年充滿了期待。回首這一年,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奮鬥脫貧,無論是歡笑喜悅還是悲傷淚水,都已經過去。時間不斷向前,我們整理好行囊再出發,讓我們來盤點2020年那些最值得一聽的廣播劇,希望這裡的「劇」有戲,讓你有勇氣和信心,奔向辛丑牛年!
點擊圖片瀏覽專輯
《金銀潭24小時》
《金銀潭24小時》用聲音生動再現了上海援鄂醫療隊馳援湖北武漢抗疫一線,爭分奪秒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感人時刻;細膩表達了醫護人員和患者建立的生死情誼;凸顯了危機時刻,全體醫護人員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信念與擔當。全劇高光時刻,是上海90後護士夏曉燕經歷了生死考驗後的心靈感悟。
夏曉燕隨隊馳援武漢金銀潭醫院,她遭遇了畢生最難忘的24小時——目睹病人轉瞬離去、失去可敬的師姐……在至暗時刻,她和同事們一起克服重重障礙,給病人送去生的希望。
點擊圖片瀏覽專輯
《門縫裡的愛》
在2020年「六一」兒童節,「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音頻組特別策劃廣播劇《門縫裡的愛》,講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女孩妮妮從對爸爸媽媽的不理解而哭鬧、耍小脾氣,到慢慢適應,體貼爸爸媽媽,還給忙碌的爸爸媽媽做起了工作「小助手」的故事。該劇向每一位在疫情中成長的孩子送去祝福,也向每一個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庭致敬!
點擊圖片瀏覽專輯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020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紀念日,廣播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根據著名音樂家曹火星同志在革命歷程中的經典故事,以及創作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程而改編創作。該劇由「學習強國」學習電臺與「新華網」新華廣播聯合出品。在疫情防控期間,創作者們用「雲彩排」「雲錄製」的方式,以真情歌頌黨的豐功偉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
點擊圖片瀏覽專輯
《護旗》
2020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紀念日,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香港國安法生效的重要日子。廣東省東莞大嶺山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攜手廣東廣播電視臺音樂之聲,傾情製作廣播劇《護旗》,獻給每一位愛國愛港,用心守護國家、守護香港的人民。
三集廣播劇《護旗》是根據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中真實事例而創作,以伊伊、林先生、阿中等年輕人為主人公,展現香港民眾逐步覺醒、冒險自發走上街頭守護國旗的行動,表現了「沒有國,哪有家」的主題思想,反映了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熱情。
點擊圖片瀏覽專輯
《愛在雙城》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舉國歡慶,廣東珠海為澳門準備了迎接活動和演出。故事圍繞著一對年輕人展開,在澳門回歸慶祝活動現場認識,從小到大共同見證珠海、澳門兩地的城市發展,與各種利好政策頒布。故事從1999年開始,男孩跟隨家人遷至澳門,把澳門和珠海這些年的變化進行對比,故事中出現了兩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景點、街區、美食等,表現了20年來兩地緊密聯繫,城市發展迅速的情景。劇中穿插了真實新聞播報、政策發布與新聞事件。
點擊圖片瀏覽專輯
《中國醫生》
桑給巴爾,位於東非坦尚尼亞,因其風景秀麗被譽為「印度洋上最美的明珠」。1964年起,中國連續向桑給巴爾派遣了26批援非醫療隊。中國醫生們漂洋過海,在這裡留下了許多中國印記和感人故事。
點擊圖片瀏覽專輯
《脊梁——「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故事》
2019年9月,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們之中,有人數十年磨一劍,為中華民族撐起「核」保護傘;有人砥礪前行,詮釋了什麼是勤勞致富、婦女能頂半邊天;有人拼搏一生,託起中華飛天夢;有人勇敢善戰,禦敵於國門之外;有人負傷累累,卻謙虛不居功;有人常年深入田間,只為讓中國人告別飢餓;有人隱姓埋名數十年,鑄造護國長劍;有人以身試藥,拯救被疫病折磨的患者。他們是國之脊梁,他們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廣播劇《脊梁》為您講述「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們的故事。
過去的一年,或是遺憾或是喜悅,在「聽廣播劇」頻道裡,社會上的大事小事,人們的喜怒哀樂紛紛上演。希望「聽廣播劇」頻道這個年度盤點,讓你對新年有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