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看過《如懿傳》,進忠為魏嬿婉也就是當時的令貴妃哭過三次,這三次都是有著特別的深意。從一開始的時候,魏嬿婉還是一個任人欺負宮女,進忠便對她有一種莫名的好感,雖然說魏嬿婉後來成為貴妃,是她把她送到皇帝的身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是喜歡魏嬿婉的。
初相識
他們倆剛開始相見的時候,是受到嘉貴妃的欺負,在大雨天去請皇帝。這就是他倆的第一次見面,進忠見她長得美麗,楚楚動人,就想助她脫離苦海,然後進忠就給她說了,他會讓她享受榮華富貴,一輩子不受別人欺負,做人上人,後來他確實也做到了,一直扶持魏嬿婉到皇貴妃的高位,同時他也講過如果失敗的話,可以跟他對食,憑藉著他的地位,也一樣沒有人敢欺負他。
第一次大哭
當時魏嬿婉嫉妒皇后的地位,也是因為嫉妒凌雲徹對皇后有了情,而忽略了他們的青梅竹馬,同時也忌憚嫡子的地位,她有心爭個皇后,想讓兒子繼位,買通了接生姥姥害死了皇后的十三阿哥,因為古時候很相信天象嘛,買通別人講這個孩子是天命,後來害死了這個孩子,讓皇帝疏遠了皇后,當時大家都在這件事做調查,到了後邊調查到了她母親身上,居然在宮中行惡術,此時的魏嬿婉還不知道這個消息,進忠在室外因為沒有辦法報信而急得哭泣,後來魏嬿婉遲遲的來到了,被迫無奈,進忠讓她捨棄弟弟與娘親,保住自己的命要緊,魏嬿婉狠不下心來,進忠講:你拿他們當親人,他們卻把你當搖錢樹。她這才狠下心來,決心保住自己的命,但是她卻把這筆帳記在了進忠的頭上,認為進忠害死了她的母親,害她弟弟被流放,但是還沒有能力反抗。
第二次大哭
這個與第一次大哭比較近,因為陷害了別的妃子,生產時遭到報復,把她母親的死,弟弟的流放消息傳給她,在生產是難產,一想到家破人亡,內心不由得悲愴,此時進忠守著永壽宮,如果不是身份之差,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進忠與魏嬿婉的女兒,一邊大哭,一邊祈禱,眼神恨透了前來報復的人,終於祈禱了一夜,她產下了一個女兒,到了後邊還被迫母女分離,此時的魏嬿婉也是很悲傷,認為皇后害了她,她開始了黑化的道路,開始了自己的復仇之路,通過這件事,可以發展在進忠的心裡,可見對魏嬿婉已經動了真情了,並不是把她當做工具。但是魏嬿婉現在跟他同船已經不同心了。
第三次大哭
這也是進忠人生的到了後邊一次哭泣,如懿斷髮以後,魏嬿婉成了位同副後,攝六宮事,被晉為皇貴妃,因為額娘與凌雲徹的事情,她一直對進忠懷恨在心,這次因為水玲瓏的事情,沒有討好,反倒是讓民心四怨,皇帝讓她主持這件事,她便是得到了機會。她奉皇帝的旨意,終於得到了機會,想讓進忠死,這樣好多壞事也不會暴露,到了後邊勒死了進忠。一開始的時候,她是做了兩個準備的,一開始準備了有毒的糕點,可是進忠不吃,後來她實在是等不及了,等不及想要弄死他,迫不及待找個人背鍋,就命人勒死了他,進忠悲憤交加的留下了淚水,她心裡有說不出的快感,感覺自己終於報仇。但是她的疑心疑鬼,到了後邊也是讓她暴露,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雖然到了後邊進忠是自作自受,可是不得不說,他對魏嬿婉是真心的,但是魏嬿婉從始至終對她只有利用,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報應。雖然進忠利用魏嬿婉,但是更多的還是真心,才會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不顧別人的死活,只想保住她一個人。不想害了她的額娘,而被記恨在心,而魏嬿婉對進忠只有利用,借他上位,她在進忠的建議下害了自己的母親和凌雲徹後不能接受這個現實,認為都是他害的,魏嬿婉在內心的深處告訴自己,她所做的一切都身不由己,都是進忠害的,所以當她令人勒死進忠,她感覺自己報仇的輕快。
善惡到頭終有報,到了後邊她把真心對自己的人都給害了疑神疑鬼,到了後邊在冷宮中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被了結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