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從今天起我們分享一下如何給孩子一個高質量的陪伴,其實每次聊到這種親子類的話題都會各抒己見,因為我就得自己絕對算不上那種傳統的媽媽的。但是我覺得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面,一個女人要平衡家庭孩子工作,每個人都可以是有自己的章法的,反正如今的媽媽越來越不好當了,怎麼當都不對。
以前我們是生存型的媽媽,意味著我們只要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但是現在社會,學校還有家庭,就對我們有全方位的要求了。一夜之間我們這些當媽媽的好像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會手工,會烘焙,會說英語,說句心裡話,大家有的時候是不是會很煩很累,
因為我們要在本就繁重的工作之下,我還要抽時間快速地完成這些任務,然後還要跟孩子的老師去溝通,這個實在是一項不小的挑戰,也就誕生了今天我們這個主題。
我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面給到孩子一個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對於那些職場新媽媽來說意味著充分的時間,但也有很多的全職媽媽,他們對培養二字就看得比較重,每一次陪伴好像就一定要達到一個怎麼樣的目的,然後基本上這個孩子是照著箭頭坐標來養的。
還有一些媽媽可能是屬於高精尖型媽媽,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制定了孩子的教育,然後這些成長規劃,所以每一個媽媽所認為的高質量的陪伴都會不一樣,我們一定要明白兩個真相,什麼真相呢?第一個我覺得孩子是個無底洞,怎麼說我們花多少精力去培養他,在他的身上的那種投入,你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我曾經有一個朋友跟我開玩笑說養孩子就像我們給一個房子搞裝修一樣,多少錢都能花完,你裝多少時間都能裝你能一輩子這樣裝下去。
所以各位媽媽適度放鬆,不要緊張,不要有愧疚感,咱們有多大能耐辦多大事兒。
第二個就是好媽媽這個概念,其實我非常不喜歡,我認為很多時候這個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種母愛綁架,我認為高質量它首先是可以自定義的。
我對高質量的三個概念是,第一注意力轉移,第二有計劃地進行陪伴且參與,然後絕對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
首先不專注源於一種恐懼,就是離不開手機,怕手機裡的工作沒法回復,重要的事情會耽誤。不過你可以從一點一點訓練起,比如說先訓練自己5分鐘不看手機,再訓練自己15分鐘不看手機,然後30分鐘這樣慢慢去訓練。你就可以養成一種不帶手機去陪孩子到樓下玩的習慣。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什麼?那就是讓我們慢慢的發現,其實很多工作我們真的是可以被替代的,我們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色裡面,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重要,這個世界上只有你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角色你都是可以被替代的,讓他們去改變世界,沒有人能替代你做媽媽,就好比陪孩子心無旁騖地吃個早餐一樣。
第二點,想要做到一種高質量的陪伴,就是你必須要有一個提前的計劃和參與她的遊戲。怎麼來計劃要以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可以先安排自己工作的時間,最後的時間用來陪孩子陪家人,這樣既不耽誤你工作的時間也會讓你靜下心來陪她,如陪她畫畫逛公園吃塊蛋糕做個遊戲等
最後一個就是我認為穩定的情緒是高質量的陪伴的一個重中之重。
什麼叫做穩定的情緒呢?當媽媽的人,說實話我們一定做不到那種對孩子永遠是溫柔型的,反正至少我是做不到。
但是我又常常會陷入這樣的一個怪圈,就是孩子淘氣的時候我會忍不住發脾氣,然後我每一次發完脾氣之後,我也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就會後悔,我剛剛我要是不那麼對他就好了,要是再溫柔一點就好了。
第2發生任何狀況都不用生氣,也不用指責孩子,這個都是有辦法解決的。
記得有一次我女兒在餐廳裡面打翻了一個玻璃杯,聲音特別大,然後免不了會有其他桌子上的人扭頭回來看,這個時候我就會發現他特別的緊張,他就看著我,雖然當時我很想發脾氣不過我還是忍住了,然後我就跟他說,你去問問阿姨,我們打破了這個杯子要賠多少錢,她很緊張地去問,說阿姨我們要賠多少錢,阿姨就跟我說賠10塊錢。我就跟他講,我說沒關係,等一下媽媽給他賠10塊錢。
就這件事情來說不發脾氣反而可以得到是更好的解決,所以不用慌,不用鬧,不要生氣,也可以讓孩子從中學到勇於承擔不逃避責任的道理!
第三就是媽媽本身氣定神閒的感覺,會給孩子一個在能量場上很放鬆的狀態,那麼她的正向能量都會被帶動起來,他會像一個覺得什麼事情都可以處理,會處於這樣一個比較愉悅的狀態。
這就是我今天關於高質量陪伴的三個心得,第一注意力專注,第二有計劃地陪伴,第三穩定的情緒無論別人怎麼定義首先你要做一個有精氣神的媽媽,有榜樣作用的媽媽,有感染力有快樂力的媽媽。
而且陪伴也不要有功利心,我們陪伴一個人的時候不要有評判,只需要觀察、體驗,感受,這其實和我們陪伴任何人都是一樣的,陪伴那個人的時候靜靜的呆著就好了,陪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就好了,不要把自己內心的缺失投射到那個人的身上去,這樣最後大家可能誰都會鬧得不愉快。
都是第一次當媽媽,所以很多時候不必怨怪自己。我們只是孩子的引導者,只要把握一下大方向,在她摔跤的時候告訴她爬起來繼續走。
所以我今天關於如何給孩子一個高質量的陪伴,就分享到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