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南極洲最深潛水探秘:真是個意想不到的驚人世界

2021-02-18 五年級七班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小小

千裡冰封的南極美得讓人窒息,但同時也冷得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那裡卻是冰潛愛好者的天堂。攝影師勞倫特·巴勒斯塔(Laurent Ballesta)應導演呂克·雅克(Luc Jacquet)的邀請,前往南極洲進行了史上最深的人類潛水探險。這裡並非像沙漠那樣毫無生機,而是個充滿活力的驚人世界。

圖1:南極洲東部杜蒙特迪爾維爾科考站附近海冰洩漏,大量冰水形成類似觸鬚的場景,十分短暫而罕見

早上,當我們徒步到達法國駐南極東部Adélie Coast科考站——杜蒙特迪爾維爾(Dumont d』Urville)後,我們必須打破前一天鑽孔上形成的薄薄冰層。這個孔洞穿過3米多厚的浮冰,它足以容納成年人進出,下面就是廣闊的海洋。我們從未試過穿過這麼小的開口潛水,但我依然保持領先的位置。

按照手、膝蓋、腳跟以及腳蹼的先後順序,我搖擺著通過孔洞。當我最後進入冰冷的水中時,我不禁回頭去看,這個場景讓我感到恐懼,因為孔洞已經開始在我身後關上了。海冰的底面是漂浮著的冰晶形成的厚厚泥漿,而我的下降使它們動起來。它們收縮在孔洞附近,看起來就像個倒置的排水溝。

當我把一隻胳膊伸進冰冷的泥漿中時,發現它的厚度接近1米。抓住安全繩,我一點點兒地被拽上去,但我的肩膀卡住了。突然,我被頭部遭到的重擊驚呆了。我的潛水夥伴賽德裡克·詹蒂爾(Cédric Gentil)正試圖把我挖出來,他的鏟子擊中了我的頭部。最終,一隻手抓住了我,並將我拖到空中。今天的跳水結束了,但只完成了三十二分之一。

圖2:帝企鵝前往公海尋找食物。上面的褐色斑塊是微藻,它們緊貼在海冰上,開始在春天進行光合作用。攝影師白天的營地就搭在這些浮冰上。

圖3:海冰下30多米的深度,這個毛頭星正揮舞葉狀的手臂,摸索食物顆粒。這是一種動物而非植物,它是海星的近親,能夠遊泳。攝影師勞倫特·巴勒斯塔(Laurent Ballesta)潛入70多米深的地方,抓拍到這些驚人的照片。

圖4:發光的王冠海蜇,它大約有35釐米寬,漂浮在近40米深的海水中,身體發光,後面拖著12條觸鬚。這些鐘形的浮遊生物捕食者避免直接光線照射,因為那會殺死它們。

我和另一個攝影師文森特·穆尼耶(Vincent Munier)受到導演呂克·雅克(Luc Jacquet)的邀請來到這裡,雅克正在這裡拍攝其2005年作品《帝企鵝日記》(March of the Penguins)的續集。當雅克拍攝帝企鵝時,穆尼耶則為它們拍照,我的團隊則負責記錄海冰下的生命。到了冬天,這裡的海冰可以突出海面96千米,但我們是在2015年10月初的春季到來的。在36天時間裡,當冰層破裂並撤退到離海岸幾公裡的地方時,我們會穿過海冰下潛,深入70多米的水下。

幾十年來,我始終在從事深海潛水攝影工作,最初是在地中海,30年前我曾在那裡學會了潛水。後來,對新事物的渴望把我吸引到了別處。我曾在南非潛水122米,拍攝到罕見的腔棘魚照片。我曾在法術玻里尼西亞的法卡拉瓦海域連續潛水24個小時,親眼見證17000條石斑魚交配的壯觀場景。但是這次南極探險與以往不同,這次我們將潛入到任何人都未曾到達過的南極冰層之下,那裡的條件極端嚴酷。

在法國的家中,我們花了兩年時間進行準備。我在牆上的地圖中標示出Adélie Coast的位置,那是我選擇的潛水地點。我們與製造商合作,找出經典潛水服的弱點。這裡的水溫低於零下1.6攝氏度,鹽水在淡水冰點以下仍保持液態。沒有乾爽的衣服,我們會在10分鐘內死去。而有了我們改進的設備,我們可以持續停留五個小時。

圖5:這隻只有幾周大的威德爾海豹顯得十分好奇,被特寫鏡頭拍下。海洋生物學家彼埃爾·徹瓦爾多尼(Pierre Chevaldonné)認為,這可能是它第一次遊泳。威德爾海豹是生活在世界最南端的哺乳動物。

每天潛水的準備時間都差不多。我們不能順著威德爾海豹用牙齒啃出的孔洞滑入冰下,我們需要用冰鑽孔機自己打孔。當海豹需要空氣時,它們能夠神奇地找到自己打出的孔洞,而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是迷失在冰下。所以我們把一條發光的黃色繩子放進洞裡,然後在潛水時繫著它。最後,沿著這條繩索重新找到孔洞。

我們的潛水服共有四層,最裡面是保暖內衣,其次是電加熱的緊身衣褲、厚厚的毛衣以及半英寸厚的防水氯丁橡膠層。除此之外,還有防水手套、加熱襯墊以及腳蹼等,總體重量接近16公斤。還有兩塊電池可用於加熱緊身衣,用以消除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換氣器(讓我們潛水更長),備用氣瓶,最後包括攝影設備。我們看起來像沒戴氣泡頭盔的太空人。即使在急救醫生伊曼紐爾·布蘭奇(Emmanuel Blanche)的幫助下,穿上這些衣服也需要一個小時。

圖6:當這隻帝企鵝在附近遊泳時,潛水員注意到它。上面的褐色斑塊是微藻,它們依附著海冰進行光合作用

圖7:在接近五個小時的潛水過程中,潛水員記錄下水下70多米深處的植物和動物生命

圖8:這是生活在南極海底的16種章魚之一。所有南極章魚血液都呈現藍色,這可以幫助它們在冰點以下的溫度中生存

圖9:世界上最靠南的哺乳動物威德爾海豹正在冰下遊泳。這些海豹停留在海岸附近,透過浮冰上的孔洞呼吸著冰面上的空氣

圖10:60多米的水下光線暗淡,溫度為零下1.6攝氏度左右

圖11:這隻小威德爾海豹坐在冰縫上,成年後大約有3米長,重達半噸

圖12:南極下面的冰冷水域也是各種海洋無脊椎動物的家園

圖13:南極洲東部杜蒙特迪爾維爾科考站附近海冰下方,海豹正在遊泳

圖14:潛水員在厚厚的南極冰下遊泳,懸在附近的繩子幫助潛水員找到返回水面的路

當我們終於準備好要沉到冰冷的水裡時,我們已經穿上和攜帶近百公斤重量。感覺好像我們又在重新學習潛水了。在水中掙扎移動,遊泳幾乎是不可能的。寒冷迅速麻痺暴露在外的面頰皮膚,隨後侵入我們的衣服和手套中。這是令人無法忍受的,但我們必須忍受。到了最後,當我們暫停上升的時候,我們會尋找任何能分散我們痛苦的東西。

當我們終於爬出冰冷的海水時,我俯臥在冰上,我的大腦變得遲鈍,以至於忘記脫掉身上的裝備,我的皮膚變得堅硬和皺起,嘴唇、手腳腫脹麻木。隨後,我才覺得身體回暖,血液重新開始流動了,但這時也是最痛苦的。痛苦是如此強烈,以至於我依然希望自己的四肢處於凍結狀態。4個星期後,我再也感覺不到腳趾了,即使在溫暖的時候。直到我們返回歐洲七個月,受損的神經才能恢復過來。

那麼是什麼促使我們去這樣做呢?首先就是光線,這是任何攝影師都夢寐以求的。春天到來後,經過漫長的極地之夜,微小的浮遊生物還沒有開始進入最繁榮的階段。浮冰下面顯得非常清澈,因為那裡幾乎沒有粒子散射光線。管線會通過裂縫或孔洞直射入內,照耀出微妙的水下景觀。

只有少數種類的海豹、企鵝和其他鳥類生活在南極洲東部,那裡根本沒有陸地哺乳動物。你可能認為海底也像沙漠那樣毫無生機。然而事實上,這裡就像鬱鬱蔥蔥的花園。自從南極洲與其他大陸分離並封凍以來,南極海洋生物在很大程度上與地球其他地區隔絕了幾千萬年。自從那以來,強大的南極繞極流就圍繞著南極洲從西向東創造出急劇變化的溫度梯度,將海洋動物分割開來。長時間隔離使得這裡出現許多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物種。

圖15:在70多米深的海底,橙色的海鞘正利用虹吸管覓食,它們看起來很簡單,就像海綿一樣。但是它們進化得很好,屬於無脊椎動物,但幼蟲有脊髓。

在9到15米的深處,可以看到海帶森林,它們的葉片超過3米長,創造出非常壯觀的場面。再往下,我們遇到巨大的海星,直徑為38釐米,它們比那些生活在溫暖海洋中的同類大得多。然後是巨大的海蜘蛛,它們是節肢動物,就像陸地上的昆蟲和蜘蛛,它們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中都能找到,但在溫暖海洋中很罕見,而且體型更小,肉眼幾乎看不見。就像在北極那樣,南極的海蜘蛛體型可達20多釐米。然而,它們的身體如此之小,以致於他們的內臟器官都伸展到腿上。

在50米以下的海域,光線變暗,我們沒有看到海藻或其他植物。相反,海底覆蓋著厚厚的「地毯」,它由羽螅(與珊瑚有關的殖民動物)以及無數扇貝組成。扇貝的直徑超過10釐米,但它們可能已經生長了40年以上,因為在南極動物生長極為緩慢。在這種深度,我們也注意到羽星海百合,它們是海星的近親,它們可用多達20條波狀手臂捕食漂浮食物。類似甲蟲的巨型等足類動物在它們之中爬行和遊泳。

圖16:極端條件下可孕育出極端的動物,這個七八釐米長的南極扇貝可能已經生長了數十年,只是在極端寒冷環境下生長極慢

圖17:這個等足類動物看起來像個球潮蟲,受到威脅時身體會捲起來,它的體長超過10釐米

圖18:海蜘蛛是神秘「極限巨人症」的另一個例子:它們在其他地方很小,但是南極洲可長成龐然大物

圖19:海星依偎在樹狀海綿中,它的直徑超過20釐米

60米已經是我們潛水的極限,但這裡的多樣性也是最豐富的。我們看到柳珊瑚海扇、貝類、軟珊瑚、海綿、小型魚類等,色彩和豐富程度不禁讓我們想起熱帶珊瑚礁。特別是某些無脊椎動物,體型非常龐大。由於生存在穩定的環境中,這些動植物生長緩慢,但它們似乎沒有任何限制,除非有什麼擾亂了它們。我們不禁要問,隨著氣候變化使它們的世界變暖,他們會做出反應嗎?

當我們重新回到表面時,生物多樣性減少了。較淺的水域沒有穩定的環境:漂流的冰山和海冰衝刷海底,海洋表面會經歷季節性凍結和融化,海洋中會蒸發淡水,然後通過降雨補充,引起鹽度的劇烈波動。但是仍然有很多東西會吸引你的眼球。微藻會堅持依附在浮冰底部,將其變成了橙色、黃色和綠色的耀眼彩虹。

浮冰底部更像是混亂的迷宮,有不同層次的冰層,我們慢慢地、小心地穿過它們。有一天,當我快到孔洞的時候,我看到一對母子海豹從裡面鑽了進去。我看了它們很長時間,它們自由自在地在美麗的風景中移動讓人心生嫉妒。另一天,當我努力分心抵禦寒冷時,詹蒂爾叫我注意掛在浮冰上的半透明海葵。它們牢牢地依附著浮冰,觸鬚在水流中揮舞,顯得尖銳而明亮。在我所有的研究中,我從未聽說過或看到過這種動物。它們真是太迷人了!

科學家們返回法國科考站,看著我們拍攝的照片,稱自己也從未見過我們發現的海葵。起初我們非常興奮,我們以為發現了一個新物種。後來我們了解到,美國科學家早在兩年前就曾描述過這種動物,當時它們利用遙控探測器拍攝到照片,甚至提取到樣本。雖然我們感到有點兒失望,但仍然自豪,因為我們用自己的眼睛親眼看到這些驚人生物的微妙生活。

圖20:這隻威德爾海豹陪伴她的幼獸在冰下遊泳。當小海豹長大後,可以趕上母親的體型:大約3米長,重達半噸。這些平靜的海豹靠近海岸,通過浮冰上的孔洞呼吸冰面上的空氣。

圖21:這條謹慎的銀魚躲在海帶森林中。這些海底居民血液中含有抗凍蛋白,可以幫助他們抵禦低溫。在南極洲的寒冷水域,至少有50個銀魚物種

圖22:身體依附在浮冰上,海葵的觸手伸入黑暗的水中。海洋生物學家瑪麗梅根·戴利(Marymegan Daly)說,這是已知生活在冰中的唯一海葵物種,現在還不清楚它們如何穿透冰層或在那裡存活下來的。

南極冰下的海水就像珠峰那樣迷人,但又充滿了敵意,你必須在出發前就確定自己的願望。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假裝你充滿激情,不要定下太大的目標。但這就是為什麼你在這裡看到的照片都是前所未見的,以及拍攝它們的經歷和親眼看到這個地方如此的令人難以忘懷。

圖23:這隻章魚正在南極海床上全速前進。南極洲至少有16種章魚,它們的血液中都含有血藍蛋白,可以幫助他們在冰點以下的溫度中生存

36天之後,我們覺得才開始弄清楚。這次旅行是如此緊張,工作如此辛苦和疲憊,每晚的睡眠都如此之深,以至於記憶似乎完全融合,只剩下潛水回憶。我們的手腳都凍僵了,但我們的感情卻在不斷地沸騰。向終點的一次潛水完全佔據了我的心,不是為我們所看到的動物,而是為了那個特別的地方。

在法國的家中,看著杜蒙特迪爾維爾地圖,我曾夢到過它。在這個世紀,南極洲真的保持著與世隔絕的狀態嗎?你在哪裡能看到以前沒見過的東西?在地圖上,我標記了名為諾賽爾的小島礁,它距離杜蒙特迪爾維爾大約有11公裡。冬天時,它完全被冰封住。

我們的直升機飛過時,諾賽爾島礁孤立在茫茫大海上,巖石刺穿180米深的海水浮出水面。上面蓋了一個小冰帽。當直升機把我們放下時,我們被大海和巨大的冰山所包圍,並意識到這裡還從來沒有人潛水過。夏天來了,天氣很暖和,但水溫依然處於零度以下。布蘭奇醫生激活計時器:他給了我們3個小時零40分鐘的時間。然後我們離開了,再次沉浸到另一個世界中。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以上全文轉自網易科學人

相關焦點

  • 南極洲最深潛水探秘:一個美到窒息,卻令人生畏的王國
    攝影師勞倫特·巴勒斯塔(Laurent Ballesta)應導演呂克·雅克(Luc Jacquet)的邀請,前往南極洲進行了史上最深的人類潛水探險。這裡並非像沙漠那樣毫無生機,而是個充滿活力的驚人世界。
  • 世界上藏著一座神秘的大陸,那就是南極洲
    其間,哈普古德教授又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奧倫狄奧斯。菲南烏斯繪製於1531年的地圖上,他清楚地看到北極遙遙相對的南極,其形狀幾乎同現代地圖繪製的一樣準確。該地圖上的莫德女王地與皮裡,雷伊斯地圖相同,所不同王的是這份圖上的南極大陸地形中突兒而起的山巒和奔流人海的河流。真是舊謎未解新謎又生:地理學家的研究早已證明,地球冰川時期最後階段結束於大約公元前1萬年。
  • 世界第5深的藍洞潛水居然是地中海最物美價廉的潛水
    ↑ 聽說不點擊上方「去潛」關注我們的都會在下方掃碼關注我們素一,小編很喜歡的一個姐姐,堅強獨立熱愛生活,最主要是熱愛潛水嘛!
  • 意世界最深泳池與12層樓相當 可自由潛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1日報導,義大利四星級米勒皮尼泰梅酒店的Y-40 The Deep Joy遊泳中心今年6月開始運營,這個最深處相當於12層樓高的泳池成功擊敗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尼莫33(Nemo33),成為世界上最深的泳池。該泳池為世界著名建築師Emanuele Boaretto的新作,坐落於義大利蒙特格羅託的米勒皮尼泰梅酒店內。
  • 我們為什麼愛潛水
    今天一個朋友說夢到大海了,其實他才回來,想來愛上了就是這樣,可能是愛上飛翔的感覺 ,愛上屬於自己的空間感 ,或者只是喜歡上了二級頭的呼吸方式,又或是船頭船尾的陽光,某個不知名的小魚。有這樣一種說法,去過外太空的太空人比在地理北極點冰潛過的探險者可能要多10倍。北極點難以到達,自然條件極為惡劣,在北極點冰潛也被人們比作海洋中的珠峰攀登。
  • 膽量驚人!老人潛水與虎鯊共遊 離尖牙僅咫尺距離 (1/3)
    膽量驚人老人潛水與虎鯊共遊 離尖牙僅咫尺距離 (1/3) "← →"翻頁
  • 消失的南極洲
    在地球七大洲中,有一片大陸,在大約200年前才被人類首次發現,這裡是全球環境最惡劣的地方,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南極洲陸地面積(1390萬平方千米)約是美國國土面積(963
  • 馬來西亞哪些地方可以潛水?
    為什麼要去馬來西亞潛水?馬來西亞的海洋公園位於印度洋及太平洋盆地的正中心,擁有世屆最大及最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也是世界頂級的潛水勝地之一。幾艘二戰中罹難船隻沉在附近海域,使納閩成為世界最佳的船潛地點之一;這裡也是釣魚愛好者的天堂。
  • 科學在南極洲遭遇的那些困境
    1月初,也就是世界紀念南極發現200周年的那個月,科學家們開著雪地車在鑽石般堅硬的冰層上飛馳,身後拖著一組金屬探測器。研究人員希望在冰凍的廢棄物下發現富含鐵元素的隕石,即古代小行星和準行星的殘骸。但是意想不到的冰的粗糙導致鑽井平臺搖晃得粉碎。元件被切斷,電子線路迅速變得不穩定,出現了多個故障點。
  • 我國驚現世界最深海洋藍洞
    我國三沙市傳說中的「南海之眼」——三沙永樂龍洞,經專家測驗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且其深度大幅刷新了世界海洋藍洞新紀錄。什麼是海洋藍洞?海洋藍洞是海底突然下沉的巨大「深洞」,其名字源於從海面之上觀看對比周邊的水域時,這個海底「深洞」呈現昏暗,有神秘的深藍色調。
  • 潛水吧 我帶著你,你帶上錢.與大海來一場不長不短的戀愛吧!
    身處繁忙都市,奮鬥在令人羨慕的各大高Big行業,平時加班加成狗,熬夜熬成大熊貓,也壓不住想放肆玩兒鬧的心情,不要忘了潛水這麼好的放鬆項目。 北京獅子魚潛水中心為大家提供最權威的OW潛水訓練計劃,2天國內+4天國外(時間靈活)的訓練讓你美美地坐擁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頒發的OW開放水域潛水員證,從此以後像一條自由自在的魚,滿世界潛水咯!
  • 深45.5米!世界最深泳池亮相波蘭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世界最深遊泳池21日在波蘭首都華沙附近的姆什喬努夫鎮開業。據法新社22日報導,這座被稱為「深點」(deepspot)的泳池深45.5米,蓄水量達8000立方米,是常規25米長泳池蓄水量的20多倍。「深點」建成前,世界最深遊泳池是義大利一處42米深的遊泳池。
  • 南極洲首現新冠病例
    據新華社12月23日消息 智利軍方位於南極洲的一座基地確診36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意味著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  智利陸軍當地時間21日通報,位於南極洲的裡克爾梅基地26名陸軍軍人和10名從事基地維護工作的平民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趣知識;南極洲與北極地區的動物、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一,南極洲和北極地區那裡更冷?a,北極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也就是北緯90°的那一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由于洋流和北極反氣旋以及海陸分布的影響,北極地區最冷的地方並不在中央北冰洋。
  • 義大利一座遊泳池深達40米 系世界最深泳池(圖)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報導,在義大利東北部有一座泳池深達40米,已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上最深的泳池。  據悉,這座泳池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的蒙泰格羅託泰爾梅,叫做「Y-40深潛喜悅」(Y-40 The Deep Joy),泳池深40米,堪稱世界之最。  報導稱,義大利自由潛水傳奇人物佩利齊亞裡經常在這座40米深的泳池內教導自由潛水。
  • 自由潛水的死亡率
    你的肺部經過深層壓縮,已經達到最小化,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消耗掉最後一點氧氣,儘管如此,競技自由潛水的死亡率依然非常的低,原因主要有兩點:專業的組織方和專業的運動員專業的組織方:當前世界的自由潛水競技比賽都是在類似AIDA和CMAS這類專業競技組織官方授權下進行的,每一場比賽都嚴格遵守相應的安全守則,由於規則的限定,導致這項運動非常安全:
  • 世界最深的洞穴,庫魯伯亞拉洞穴之旅
    除了高之外,庫魯伯亞拉洞穴的長度也是甚為驚人的,總長達到了13.432千米,走路的話需要3個小時左右。在對庫魯伯亞拉洞穴Krubera Voronja的探險中,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地下群落。這個深洞穴生物群由穴居生物和表生物種組成。它們生活在2000米以下的世界,總共發現有12種以上的節肢動物。常見的有洞穴擬蠍、寄生蟲、透明魚類。
  • 聽世界:在約旦的紅海潛水
    它位於約旦最南端,同時又是紅海的最北端,它東側平行的是沙烏地阿拉伯,西側是以色列。我們都知道埃及西奈半島紅海潛水是非常出名的,因此埃及的旅遊業非常發達,而約旦在紅海的海港城市亞喀巴的潛水實際上和西奈半島的潛水是處在同樣的一個區域,而且我剛才提到的亞喀巴和沙特相連。
  • 高中地理複習知識點:南極洲
    位置:  (一)經緯度位置:  位於地球最南端,土地幾乎全部在南極圈內,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也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跨所有經線)。  (二)海陸位置: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圍。  評價:是未來南半球各大洲間橫越南極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