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數古今中外孫悟空動畫形象

2021-03-04 感想國

上一次推送細數了影視作品中的孫悟空形象,有興趣的話不妨點擊「閱讀原文」回顧一下。

這一期再數古今中外孫悟空的動畫形象,孫悟空的可塑性在二次元的空間得到更大的拓展,這裡我們還只是探討「動畫」形象,而不是「動漫」形象,因為「漫畫」中的孫悟空形象(或者說西遊題材)多若繁星,質量又參差不齊,固然早有明朝的《西遊記圖冊》,有近代陳光宇先生的《西遊漫記》,有像《大聖王》這樣的香港漫畫,但加上各種小漫畫後簡直數不勝數,無法一一收編,只好忍痛割愛,這裡只記錄動畫上的孫悟空。


央視《國寶檔案——西遊記圖冊》介紹

首先當然是中國第一部動畫片——《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  豆瓣評分:8.5

該片是中國聯合影業公司1941年製作的黑白動畫片,裡面的人物造型都顯得很粗糙,但是看起來妙趣橫生,我看到這張動態圖這一場的時候,就對這部動畫片喜歡得不得了。雖然整體看上去有一些美國動畫片的元素,不過也吸取了更多中國畫和戲曲的手法在裡面。作為中國的第一部長篇有聲立體卡通動畫電影,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實屬難得。


《火焰山》  豆瓣評分:8.0

接著就到了1958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了木偶動畫《火焰山》,不知為何,早期的電影和動畫都選擇這一段故事進行改編。同年,上美又推出了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吃西瓜》  豆瓣評分:7.6

無論是中國畫、戲曲,還是木偶、剪紙,包括其他故事的很多動畫片,中國早期的動畫都是借用中國的傳統藝術手法。《鐵扇公主》的主創、中國動畫事業的創始人萬籟鳴曾經總結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從題材上就與西方分道揚鑣了。

然而,現在的動畫卻是更多有意地去模仿日本美國的風格,實在讓人扼腕。

殊不知,1943年一位十五歲的日本少年在電影院看了這部《鐵扇公主》後,決心長大投身動漫事業,他就是現代日本動畫的創立者之一,手塚治虫。


《西遊記》  豆瓣評分:7.2


《我的孫悟空》  豆瓣評分:8.3

手塚治虫1952年就開始創作這個不一樣的孫悟空,並做成漫畫《我的孫悟空》在雜誌上連載。在創作時,手塚治虫也曾經考慮過使用京劇臉譜形象,但最後還是畫成了像小熊一樣的孫悟空。也許為了以示區別。

這部《西遊記》是1960年上映,居然還有西班牙語版的,而且看起來毫無違和感,因為它本身就帶有極大的迪士尼風格,算是手塚治虫早期不成熟的作品。(PS.這部動畫片裡面的唐三藏也是女的)


1988年,手塚治虫來到中國,特地拜訪了已是古稀之年的萬籟鳴。回到日本後,手塚治虫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動畫片《我的孫悟空》的草案,並在扉頁上寫下了「這是我的孫悟空」。


《大鬧天宮》  豆瓣評分:9.2(豆瓣電影排行No.83)

1961年,萬氏兄弟繼《鐵扇公主》後,又推出一大力作《大鬧天宮》,該片有幾個版本:1961年上映上集,1964年下集,1978年全本,2004年推出紀念版,2012年推出3D版。


《大鬧天宮3D》  豆瓣評分:6.6

這部動畫堪稱完美,被稱為「中國學派」的代表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戲曲元素的運用。戲曲獨特的表現方式為中國動畫電影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也為中國動畫電影借鑑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從造型上,動畫角色的服飾相當於戲曲上的「扮相」。《大鬧天宮》的創作者之一嚴定憲回憶說:「當年的孫悟空,並沒有什麼形象可以模仿,唯一可借鑑的就是京劇臉譜和畫家張光宇《西遊漫記》中的孫悟空形象。」《大鬧天宮》在悟空京劇臉譜的基礎上進行了借鑑與精煉:保留了悟空臉部的白色底色,簡化了紅心的線條與臉頰上的紋樣,活化了悟空的眼睛、腮部弧線,最傳神的部位是悟空的眉毛,設計者將悟空的眉毛設計成了整個色調中的中性色——綠色,使悟空的造型既簡練明了,又流暢傳神。

從程式動作上,《大鬧天宮》中的悟空在表現騰雲駕霧的時候,腿部往往是呈「一」字形的,這在戲曲中是一個舞蹈化的動作,轉換到動畫電影中不但誇張的表現出悟空超凡的能力,更使動畫看起來流暢輕盈。另外悟空與託塔天王、哪吒、二郎真君等天兵天將打鬥的時候也大幅借鑑戲曲的程式,並在此基礎上加入動畫特有的魅力屬性——誇張性與想像性,使動畫電影更加好看、耐看。

從音樂及對白上,《大鬧天宮》一開場就以歡快的嗩吶與鑼鼓來展示整個花果山群猴亂舞的愉悅心情,而當「齊天大聖」「亮相」時,則以莊嚴肅穆而又整齊的鑼鼓以及輕快的嗩吶來表現大聖神功蓋世。當悟空龍宮奪寶時,完全借用戲曲中的武打音樂,表現偶得寶物歡快與得意的心理,到大鬧天宮的時候,則用了低沉的大號、激烈的梆子與鑼鼓表現敵方的狡詐與悟空的隨機應變、機靈。悟空在花果山對小猴兒們說:「孩兒們,操練起來!」以及經典臺詞「俺老孫來也!」都帶有些許的京劇韻味。

(參考資料:《戲曲元素在中國動畫電影創作中的運用》 作者:王璇、黃鳴奮)


《飛吧!孫悟空》  豆瓣評價人數不足

1977年,日本平山賢一製作出了一部木偶動畫《飛吧!孫悟空》,不知道只有一集還是在網上只找到一集,演的是一個日本醉漢發現了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陪在孫悟空身邊喝酒彈琴唱歌,最後唐僧(好像長著鬍子)來了救了孫悟空。我聽不懂日語,所以具體情況還有待日後研究。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這五百年經歷了什麼事,好像很少有人去創作這段故事。我之前記過一個點子:

孫悟空早年稱霸於花果山,偶然截獲一本編劇奇書,在五指山下閒極無聊,花了五百年時間,寫下一部劇本……


《太空西遊記》  豆瓣評價人數不足

1978年,日本又推出了一部《SF西遊記 Starzinger》,也叫《太空西遊記》,「SF」的意思是Science Fiction,科學幻想,這一系列的作品還有《SF水滸傳》和《SF三國志》。日本人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改編向來是肆無忌憚的。這部動畫片裡的孫悟空是這樣設定:

原本是個地球出生的孤兒,後來自願成為姬蒂博士的改造人。但在改造後對自己的能力太自負,所以不理博士的命令不斷破壞,最後被封鎖在膠囊中。他之後答應成為羅拉公主的護衛而被解放,但因他的能力太強,所以在頭部加上了金剛圈。他使用的武器是由聚合物能源組成的宇宙棒,棒的前端可射出強力的破壞光線。除此之外,他還有分身的能力,第65集開始更可以巨大化。

感覺還是蠻有意思的。


《丁丁戰猴王》  豆瓣評分:7.6

1980年,上美又出了一部30分鐘的動畫短片《丁丁戰猴王》,講了現代小孩丁丁通過神奇的法寶「金鑰匙」(表示打開科學智慧的寶箱)與孫悟空鬥法的故事。在八十年代正是改革開放的時代,通過這樣的片子來歌頌新科技是比較為人所喜聞樂見的。有的人評論說這部作為兒童科普教育片,講的內容卻連偽科學都談不上。這恐怕就有些較真了。


《人參果》  豆瓣評分:8.1

上美1981年推出的《人參果》,改編了原著的五莊觀這一段故事,人物大致沿用了《大鬧天宮》的造型。只是在音樂和配樂上為人所詬病。


《小八戒》  豆瓣評分:7.3

還是上美,1983年推出了貼布剪紙片《小八戒》,想來當時上美是要把中國各種民間手藝都用來做動畫。講的是豬八戒取完西經後,回高老莊結婚生子。這一天小八戒和爺爺為撿來的錢發生爭執,被孫悟空聽到,他使出一招又一招,既懲罰了老八戒,又教育了小八戒。

記得小時候我的睡前故事都是父親大人講的,除了武松《三碗不過崗》的故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講西遊記後傳,而且都是結婚生子的故事。記得徒弟中其他兩人的後傳是:孫悟空的孩子還沒學走路就先學飛,結果一直摔跤。沙僧(心機boy)背一位姑娘過河,於是成就一段姻緣。


《金猴降妖》  豆瓣評分:8.9

仍然是上美出品,改編了原著《三打白骨精》這一段故事,1985年上映,是粉碎「四人幫」後,為迎接國慶30周年作為獻禮的。這個題材選得好啊!


《龍珠》  豆瓣評分:8.9

1986年上映的鳥山明的《龍珠》,其經典性自不必說。先來看看《龍珠》裡面的《西遊記》元素:

1、男一號孫悟空直接用了孫悟空的名字

2、牛魔王和火焰山也抄了西遊記

3、如意棒也和金箍棒如出一轍

4、筋鬥雲同上

5、烏龍也是和豬八戒類似

6、天津飯三隻眼模仿二郎神

7、閻羅王和西遊記裡的一樣

8、魔封波類似於「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這張圖幾年前看過,這次找了好久才找到

關於《龍珠》是否抄襲《西遊記》的問題,客觀來說,《龍珠》確實跟《西遊記》脫離不了關係,鳥山明還說《龍珠》有參考成龍的電影。但是其實《龍珠》的故事參考的是日本本土《南總裡見八犬傳》,講的是尋找八名犬士的故事。但是《龍珠》從涉及到「超級賽亞人」的概念開始,就簡直是另一個故事了,從人間的武術升級到宇宙級的亂鬥,所以我選的圖片也只是找了童年版的孫悟空的造型。充其量,《龍珠》只是借用了《西遊記》裡的部分人名和道具,就像給孩子起自己偶像的名字一樣,是一種致敬和嚮往,說抄襲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即使去掉這些元素,《龍珠》照樣精彩。

日本動畫中借用孫悟空形象的例子還有很多,後面會繼續補充。


《哆啦A夢大雄的平行西遊記》  豆瓣評分:7.5

1988年的《哆啦A夢》劇場版電影中,大雄扮演了孫悟空。等於是將《哆啦A夢》和《西遊記》結合,並沒有說大雄跟孫悟空之間有什麼共通點這種討論,或者說是利用了人物的錯位造成喜劇效果,至少故事還是很有趣的。


《西遊記——三件寶貝》  豆瓣評分:8.0

《三件寶貝》是上美與日本放送協會合攝的一部動畫短片,講的是打金角銀角怪的故事。網上有的叫法是《五件寶貝》,出片名的時候,那個「三」字看起來確實像「五」……其實是紅葫蘆、玉淨瓶和幌金繩三件寶貝。


這裡面的孫悟空不但長得年輕,聲音還特別像葫蘆娃。


《幻想西遊記》  豆瓣評分:8.7

《幻想西遊記》其實是1990年一部韓國的單機遊戲,改編自動畫《新編西遊記》又叫《百變孫悟空》。這裡孫悟空是戴頭盔滑滑板的,豬八戒是拿火箭筒的,唐僧是帶小皮帽的,還有個拿電吉他的傢伙。有興趣可以去玩玩看。

其實關於《西遊記》改編的遊戲,要整理的話也是一大篇文章,但是也是跟漫畫同理,要整理的話,各種小遊戲太多,很難去盡數收齊並去粗取精。在這裡附上國內正在運營的西遊題材網遊信息表:



《NG騎士》  豆瓣評分:8.6

這部動畫片跟西遊記基本沒關係,這幾個造型也不知道出現在哪一集,就是來客串的。對了,日本的沙僧經常是河童的造型。河童就是我們民間傳說中的「水猴」,在《幽明錄》裡有記載。日本裡河童(かっぱ)的意思是居住在河川如孩子般的動物。居住在河川可以理解,如果把沙僧比作兒童,倒是很有意思,首先我們一般理解的沙僧都是絡腮鬍子莽漢,但他的性格卻確實如孩童般單純,像打破琉璃盞這種事也像小孩子做的。這樣的人物設定極具年齡感。


《飛天小猴王》  豆瓣評分:8.9

1996年,中國出了一部《飛天小猴王》,我第一次看到劇照的時候,覺得是一部很幼稚的動畫片,但是豆瓣評分卻高達8.9分。我看了簡介,大致還是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但是孫悟空的設定上特別好:這隻猴子是大嘴鳥阿卡收養的(《功夫熊貓》?),他的夢想就是像爸爸阿卡那樣飛翔……光看到這句話我就被感動到了。好像真沒有人想過,為什麼孫悟空能飛,他明明是只猴子,於是給了他這個解釋。可見,孫悟空身上可挖掘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西遊漫記》兩個版本  豆瓣評價人數不足

《西遊漫記》本來是張光宇先生創作於1945年的一本連環漫畫,藉以諷刺當時的國民黨政府。


改編後的1995年動畫片講的是天上一日,地上千年,師徒四人在西天取得一個保險柜和一雙鐵鞋後回到人間,已經到了現代,於是被人發現,圍繞著研究這個保險柜裡的東西展開故事。看起來也是具有諷刺的意味,不過看孫悟空那個挺萌的造型,還有大概看了幾眼視頻,覺得還是比較弱智。


《十二生肖守護神》  豆瓣評分:8.6

1995年,日本動畫《十二生肖守護神》播出,97年引進大陸。裡面的十二主角中的猴子叫毛姆,造型上模仿孫悟空,設定上是孫悟空的粉絲。其實但凡動畫裡有猴子出現,幾乎都跟孫悟空有關係。


《YO!我系馬騮精 》  豆瓣評價人數不足

1998年的動畫,這個譯名一看就是香港譯名,在網上能找到粵語英語混音配音的視頻,裡面的背景既是古代又是有飛機,又有外國人又有中國神,詭異的是,看了一集,還是看不出是2D還是3D。所以不做過多評價了。

《海賊王》  豆瓣評分:9.5

《火影忍者》  豆瓣評分:8.5

兩部1999開始播放的日本重量級動畫片,無需多介紹。《海賊王》裡的猴子是人販子團夥——咖啡猴人,金箍加棒子加筋鬥雲圖像是孫悟空招牌特徵。

《火影忍者》裡的猴子是四尾,自稱「水簾洞美猴王,六道仙人賦予法號孫,仙猿之王孫悟空」。


《寶蓮燈》  豆瓣評分:7.3

1999年上美出品,小時候很喜歡看的一部動畫片,音樂很經典,如《想你的365天》、《愛就一個字》和《天地在我心》。這部裡面的孫悟空已成鬥戰勝佛,正襟危坐又不時透露出調皮的氣質,是陳佩斯配的音。他的臺詞很經典,如「小施主,我現在已經不再打架了,更不會教人打架。」和「不打得他滿臉桃花開,他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還有一段精彩的獨白:

「我不明白?你怎麼知道我沒媽媽?啊?沒有媽媽哪來的我?都說我是石頭裡蹦出來的,我才不信吶!她肯定是得罪了哪個惡魔,被壓在什麼山底下,肯定是這樣!你才離開媽媽七年,你就這麼痛苦,那麼痛苦。我一生下來就沒見過媽媽的面,我的心情你們誰能明白?我要是知道媽媽在哪,我就是把天捅個窟窿,我也要把她救出來!」

我們習慣性地以為孫悟空天下無敵無所不能,但是一隻猴子怎麼會飛?無父無母的孫悟空難道就不孤單?所謂成佛以後,沒有了花果山的猴子猴孫,沒有了西行路上的師父和師弟,身上連蝨子都不長了!成了佛以後,孫悟空,鬥戰勝佛,想起了自己的媽媽……這一段我聽了十遍而已。


《西遊記》  豆瓣評分:8.2

1999年,《西遊記》長篇動畫片問世,我把這部片比作動畫界的六小齡童版《西遊記》。當然,這部片子的質量還不夠高,但相比較其他動畫連續劇版的西遊記,不得不說是最經典的。我小時候也非常喜歡,而且片頭曲《猴哥》和片尾曲《一個師傅仨徒弟》都很經典,印象最深的是片尾曲「美女畫皮」這一句的畫面。


但是不知道怎麼搞的,這一版孫悟空被叫成「小公舉」,網上的腐女們還把99版和15版的孫悟空弄成CP,唉,直男癌兼悟空控表示接受不了。


《犬夜叉》  豆瓣評分:8.6

2000年的《犬夜叉》裡也客串了個孫悟空,也不知道孫悟空哪來的後代?難道真是那個「未曾學行先學飛」的猴孩子的?一看造型就是日本猴。


《最遊記》  豆瓣評分:8.5

2000年的《最遊記》,講的是牛魔王的復活實驗引起了負波動,天界派了唐三藏和不怕負波動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前往西方天竺去阻止牛魔王的復活。總之對《西遊記》進行了極大的改編,還是那句話,日本的改編是肆無忌憚的。包括後面的幾部作品,日本動畫非常擅長從《西遊記》中吸取有用的成分,即使是單純的某個元素,而且毫不介意把《西遊記》給解構了,然後本土化變成自己的東西。相比之下,大陸對《西遊記》的改編顯得縮手縮腳。也許該怎麼說,日本把《西遊》改得不像樣,但是有新氣象;大陸把《西遊》改得小氣猥瑣了。


《戰紀五九》  豆瓣評分:7.3

2002年的日本動畫片,故事開頭是這樣的:2052年12月31日,為阻止科學家出門龍太郎毀滅世界,玄奘久造要求他的兒子玄奘三藏從編號1-99的99個機器人裡選出一些機器人,三藏最後選出了五九、銅虎、丈、魅音和紫苑5個機器人。

是的,又一顛覆性改編。


《奪寶幸運星》  豆瓣評分:8.8


《金箍棒傳奇》  豆瓣評分:4.7


《沙僧的逆襲》  豆瓣評分:5.4

2005年的《奪寶幸運星》也叫《開心西遊記》,正如其名,就是輕鬆搞笑的,2012年還推出了大電影《金箍棒傳奇》,2014年大電影第二部《沙僧的逆襲》。


《搞笑漫畫日和》  豆瓣評分:9.2

《西遊記:旅程的終點》是自2005年開始在日本集英社連載的《搞笑漫畫日和》之動畫第一季的第十話。「給力」、「老溼」等詞的出處。可見其經典。


《帕塔利洛西遊記》  豆瓣評分:7.1

2005年改編自魔夜峰央同名漫畫,將其代表作《パタリロ》中的主要人物巴得利奧、瑪萊赫、班克蘭等人,代入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分別演出著相應角色。作品仍圍繞著"取經"的故事主線,但對所有人物的性格均進行了誇張的改造,獨樹一幟的人物造型和荒誕搞笑的情節製造出一種奇異的效果,其中的耽美描寫更受到了大批女性觀眾的歡迎。(摘自百度百科)反正改成這樣我是不想去看的。但是客觀來說,利用別的動漫的人物來代入《西遊記》的故事,這種形式還是蠻有意思的。


《紅孩兒大話火焰山》  豆瓣評分:6.7

《紅孩兒大話火焰山》也叫《紅孩兒決戰火焰山》,已經是老題材了,電影早就改編過,配音都是臺灣腔。這裡孫悟空和紅孩兒看起來都是小屁孩,故事比較一般。五月天迷可以看,孫悟空是瑪莎配的音。本片後來還被人臭不要臉地重新剪輯叫《火焰山歷險記》。


《大鬧西遊》  豆瓣評價人數不足

2005年出的Flash短片集,就是來賣萌搞笑的,融入了《刻舟求劍》等典故,不妨一看。


《紅辣椒》  豆瓣評分:8.8

2006年的日本電影《紅辣椒》中的「紅辣椒」千葉敦子是一名夢境偵探,她只是在某個夢境裡扮演了孫悟空,孫悟空的設定跟故事沒什麼關係。這部電影跟《盜夢空間》相比邏輯不足,但是天馬行空。


《孫悟空大戰二郎神》  豆瓣評分:2.4

2007年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全體工作人員都是雲南人,開創了中國木偶與3D技術的結合的先河,然並卵啊!人物看起來呆板,故事也是無聊。這背後應該有個想攀附動漫風雅但是實在外行的老闆。


《齊天大聖前傳》  豆瓣評分:2.2

2009年的作品,看到這個評分就不用多吐槽了,日本韓國已經把《西遊記》改得天花亂墜,我們還在啃舊骨頭,越啃越難看。目測是打著3D的招牌當創新。其實道理很簡單,3D是技術層面,情感的挖掘和故事的解構才是真正的創新。嗯,傳統戲曲的改編也應該是如此。


《美猴王》  豆瓣評分:7.6

2010年的央視動畫《美猴王》,圍繞著孫悟空取經前的故事展開,從出生到從煉丹爐裡出來打敗六耳獼猴。應該說這是比較正的,針對少兒而做的動畫片,孫悟空就是一個勵志成長的少年,涉及到友誼、團隊協作之類的精神。


《西遊記》  豆瓣評分:7.2

也是2010年出品,不尊重原著和模仿日本動畫是其特點,屬於無內涵搞笑片,有點傻。白龍馬是一個美少女,筋鬥雲變成一隻毛茸茸的狗。據說單集成本愈百萬,感覺也太浪費……


《西遊記新傳》  目測沒收入豆瓣

仍然是2010年出品,簡介是:千年後的今天,唐僧師徒再次聚首於當今社會,為打開一本新的真經,前往大海和天空去尋找兩塊寶石。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熟知的這師徒四人,他們的性格都發生了改變……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反正我看到這畫風就沒興趣。


《數碼獸合體戰爭》  豆瓣評分:7.0

2011年的《數碼寶貝》劇場版電影,還沒看,這裡的數碼獸猴子也是用了孫悟空的金箍圈,紅領巾等特點。繼《火影》、《海賊王》後又一客串。


《惡魔奶爸》  豆瓣評分:7.5

這部2011年的日本動畫片跟《西遊記》也基本沒關係,只是裡面的小嬰兒有cosplay孫悟空造型,還是那個標配:金箍圈+紅領巾+筋鬥雲。

總的來說,日本對《西遊記》動漫的改編有如下幾個方面:

1、多元主義。

在電影中具體的就是對同性戀、女性權益等弱勢群體給予人道主義的關懷。事實上日本動畫版「西遊記」在這方面做得很突出。例如,《西遊記》中三藏作為女性,不僅是全隊的領導者,同時也突出了她女性的最高地位,與其他三位男性悟空、悟能、悟靜'的附屬地位形成鮮明對比。

2、戲仿。

「戲仿」便是仿造、仿擬的意思。從修辭意義上說,戲仿就是戲謔的仿造,電影中是指對一些原有的電影情節的借用和改編,多為搞笑與諷刺。在日本動漫中表現出的是鋪天蓋地的惡搞風潮。日本動畫從手家治蟲製作的《我的孫悟空》開始,到現在還在連載的《最遊記》等多部改編自《西遊記》的動漫都有惡搞充斥其間。

3、模擬。

更是日本動畫版「西遊記」的專長。它們都是以中國小說《西遊記》為原型的再創作,或是選取其中的人物、故事改編或全部照搬,只對人物形象進行修改。總之,它們都脫離不開《西遊記》的框架。

4、拼貼。

這是在日本動畫《EVA》之後所掀起的風潮,就是將其它藝術的演釋手法大量搬到動畫中去。在動畫《最遊記》中經常出現大量拼貼,大量沒有邏輯聯繫的畫面湊合在一起。

(參考資料:《<西遊記>在日本動畫中的變異》 作者:高晨)


《星遊記》  豆瓣評分:9.1

2011年的《星遊記》是少數國產改編《西遊記》動畫片中,故事和製作皆優的作品,戰場擴大到太空,原本的西天取經變成了星際探險,但是孫悟空(這裡叫麥當)的功夫全部變成食物是什麼腦洞設定?另一個不好的點,看看故事背景:

十年前,一個身穿火紅色衣服的男人向全宇宙宣稱,黑洞的深處有一片被稱之為彩虹海的奇蹟之地,到達那裡的人,可以實現自己的任何願望。這一宣言點燃了全宇宙的熱情……

再看看《海賊王》:

20年前,徵服了「偉大航路」,被世人稱為「海賊王」的哥爾·D·羅傑臨刑前的一句話,讓人們趨之若鶩奔向大海:「想要我的財寶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我把所有財寶都放在那裡。」——  One Piece。

有點明顯。


《超神學院》  豆瓣評分:7.5


《英雄聯盟》孫悟空猴年最新皮膚」火眼金睛「

2013年的網絡動畫片《超神學院》,根據遊戲《英雄聯盟》改編。裡面的孫悟空顯得有點暗色調,跟狐狸精前史的設定到是很有意思。這部動畫片是國產動畫中,我個人認為3D做得比較好的。


《妖怪手錶》  豆瓣評分:8.1

2014年的日本動畫《妖怪手錶》,也是跟《西遊記》沒關係,孫悟空四人跑了個過場。


《夢幻西遊之化境飛升》  豆瓣評分:8.3

2015年《夢幻西遊2》網遊的動畫版第二季,裡面的孫悟空還是周星馳《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一副猥瑣的樣子。給個《夢幻西遊》手遊版的洗洗眼睛。


壓軸的是2015年動畫電影《大聖歸來》。


《大聖歸來》  豆瓣評分:8.3

其實在查資料的時候,早在2013年,這個動畫片就要以動畫連續劇的形式上映,直到2015年,這個動畫片上映前還被剪掉幾十分鐘。

所以關於劇情我不想多說,人們給了《大聖歸來》很多很多讚譽。我看到的是很多人對孫悟空的執著,他們通過動畫表現著孫悟空,也從孫悟空身上,探索著自己的西遊夢想。

最後是還沒上映的兩部孫悟空動畫。


《大變西遊》  豆瓣評價人數不足


《KONG》    還未收入豆瓣

接下來,相信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孫悟空動畫形象上場,有的人看到了傳統,有的人看到了對自由的封印,有的人看到了國漫的希望……孫悟空給了我們太多太多。

記得小時候,一個女生問我:「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我說:「孫悟空!」


「我們跟著大聖,就什麼也不怕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影視劇都愛孫悟空和哪吒
    除了電影節開幕、影院逐步恢復營業,以及一些爆款電視劇的誕生,兩個或許是中國最著名的IP形象——孫悟空和哪吒,也有了新作品的動向。 先是7月3日愛奇藝上線的由張馨予、周柏豪聯袂出演的奇幻愛情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以無釐頭喜劇為基調,講述孫悟空和吉祥天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
  • 動漫中孫悟空的人物形象,你認為哪個最符合?
    而是那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男人——齊天大聖孫悟空,從小聽著他的故事長大,對他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因為他是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人物,經常會出現在動漫中,今天跟著動漫菌一起看看在不同動畫中,孫大聖是怎樣一個形象吧!
  • 2020年東京奧運會形象大使公布!孫悟空成為形象大使!
    地縛貓是日本LEVEL-5公司開發的3DS遊戲《妖怪手錶》和根據它改編的動畫《妖怪手錶》中登場的貓地縛靈,所屬種族是可愛族。其形象是被車軋死的貓的地縛靈,全身紅色,爪尖是白色,左耳欠損,穿著黃色腹卷,有兩條磷火尾巴。
  • 為什麼影視劇都愛孫悟空和哪吒
    除了電影節開幕、影院逐步恢復營業,以及一些爆款電視劇的誕生,兩個或許是中國最著名的IP形象——孫悟空和哪吒,也有了新作品的動向。先是7月3日愛奇藝上線的由張馨予、周柏豪聯袂出演的奇幻愛情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以無釐頭喜劇為基調,講述孫悟空和吉祥天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
  • 經典動畫形象「再開發」「黑貓警長」直播帶貨
    經典形象在現代背景再上陣,會不會催發新片產生?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影評人麻寧。實際上,我們已經很久沒看到這些經典動畫形象相關的作品了,而再次相遇,它們居然開始去「帶貨」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歷史最長、片庫量最大、擁有智慧財產權最多的國有動畫企業,《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都是美影廠的經典作品。「但是這些年來,它(美影廠)並沒有吃到這些經典形象的紅利」,麻寧不無遺憾地說。
  • 古今中外的這15位孫悟空,哪一位才是你的最愛?
    自《西遊記》孫悟空亮相屏幕以來,他的形象一直在各作者筆下演變,帶紅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作品,今天為大家盤點,不同作品中的孫悟空,你更加喜愛哪一個?《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孫悟空只想過平淡日子的悟空因欠江流兒人情,護送他回長安,在與妖王的對戰中,江流兒被混沌重傷,悟空憤怒,掙脫法印,喚醒金箍棒,大聖歸來!
  • 猴年說猴 細數遊戲中出現的經典孫悟空形象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孫悟空,提到這個名字時,大家腦子裡浮現出的第一個形象會是誰呢?自《西遊記》這部小說誕生以來,各類戲曲、影視、動漫、遊戲演繹的孫悟空形象就有不下數十個版本。值此猴年到來之際,筆者就和大家來聊聊遊戲中出現的經典孫悟空形象吧。
  • 當之無愧的「戰神」形象?來看看出現在動漫形象中的孫悟空!
    今天帶給大家的故事是關於「孫悟空」的形象,孫悟空作為我們中國神話故事中最強大的「戰神」。無數的形象被刻印在我們的心中,如果說每個男孩子小時候最崇拜的偶像,那一定就是「孫悟空」了!由於孫悟空形象的廣受歡迎,成為了各種製作組的「實力寵兒」,關於他的動漫形象可以說是層出不窮,讓我們來看看吧!
  • 國產動畫電影為何死磕哪吒和孫悟空
    號稱「最顛覆改編」的孫悟空最近一部名為《西遊記之再世妖王》的國產動畫電影宣布定檔,即將在今年的五一和大家見面,並且放出了預告片。不過反響並不是很好,因為孫悟空和哪吒這兩個形象,在動畫電影中的出場頻率實在不低,中華上下五千年不乏形象生動的角色,但是動畫製作方卻在幾個經典形象上來回創作,難免會激起不少人的牴觸。三年之期已到,恭迎猴王我們先來看一下預告片中的臺詞「曾經無法無天,如今受盡屈辱,縱然萬劫不復,我亦赴死一戰」。莫名感覺有點熟悉,這不是常見的套路,曾經那個歪嘴龍王的專屬嗎?
  • 史上最全的中外孫悟空動畫形象,你記得幾個?
    猴年怎可缺了「齊天大聖」孫悟空,為了大家的情懷,除了2015年大熱的《大聖歸來》,我們找來了另外46個中外孫悟空動畫形象,總有一個能牽動你的記憶
  • 盤點孫悟空經典影視形象,對不起只有8位
    這是促使孫悟空成為無數人童年偶像的經典版本,無法復刻,無法忘懷。他在TVB劇集《西遊記》中扮演的孫悟空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帥氣的一個,獨具風格的臺詞令到在續集接替演出的陳浩民黯然失色。張衛健對孫悟空一角也十分喜愛,看著別人穿上孫悟空戲服的時候,他直言想打人。
  • 網友製作孫悟空動畫短片,播放量超2000萬,這不比《博人傳》燃?
    在我們中國,「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個形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是無數人心目中的英雄,七十二變,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而在動漫界中也有很多描寫孫悟空的作品,比如《大鬧天宮》《大聖歸來》等等。並且,孫悟空這個形象不光是在我們中國很有名,在全世界範圍都有極高的影響力。
  • 盤點遊戲中的孫悟空形象
    《大聖歸來》可以算得上是近期中國電影市場上的一朵奇葩,低調的口碑營銷、報復性票房、出彩的國內動畫技術運用,都是相當值得關注的亮點。
  • 「篡改」歷史人物形象,「霸佔」古今中外名畫的,居然是只熊貓!
    但是可憐的「熊貓滾滾」在遇到了90後插畫師阿尨之後,卻被迫「篡改」了歷史文化人物,「霸佔」了古今中外名畫。阿尨在自己的微博簡介中這樣介紹自己:十八線插畫師+動畫師,可能快十七線了熊貓滾滾便是出自阿尨的插畫作品集《早上好》系列,該系列插畫原本是以一個少女角色去講述內容,但當時阿尨正處於人生低谷期,為了改善日漸消沉的心態,2017新年阿尨立下要像母豬一樣勤奮的flag後,開始作妖,決定給自己一年的自由時間
  • 中國最早的孫悟空漫畫形象原來是他創作的!
    尤其動畫版的《大鬧天宮》更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但你知道中國最早的孫悟空漫畫形象是誰創作的嗎?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走近「中國動漫奠基人——張光宇,欣賞、了解張光宇的動漫藝術。☟ 昨天,「中國動漫奠基人——張光宇漫畫展」開幕。此次展覽由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烏鎮雅達文化藝術中心主辦,曾輝、李大鈞擔任策展人。
  • 細數再無法超越的經典角色,除了孫悟空林黛玉,你還知道哪個?
    ,但留在我們心中最經典的孫悟空卻永遠是六小齡童。他所扮演的孫悟空在形象、動作、表情上都活靈活現地演繹了一隻擬人化的猴子。有人說,六小齡童之後再無孫悟空當陳曉旭離去時,更是從此流傳下了一句:「天堂多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可見陳曉旭的林黛玉給人留下的經典,有多難超越。
  • 皮影動畫《孫悟空大戰病毒妖》線上播出廣受好評
    《孫悟空大戰病毒妖》動畫截圖(王熙供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消息傳到了美猴王孫悟空那裡,悟空一個筋鬥雲來到武漢,變化出雷神山、火神山、鍾南山三座大山,誓要降妖除魔,制住病毒妖……近日,皮影動畫《孫悟空大戰病毒妖》由北京龍在天皮影劇院創作完成並在線上播出,全網點擊量近500萬次。
  • 又一部孫悟空動畫電影要來了!
    又一部孫悟空動畫電影要來了! 《孫悟空之噬天魔猴》 《孫悟空之噬天魔猴》(備案號:粵影批〔2020〕66號)由深圳夢畫影業有限公司、熒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華語萬星文化傳媒、北京海上日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武漢納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八毫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瑞泰豐(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藝珺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珠江影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墨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深圳謎譚動畫有限公司、深圳洛克特視效科技有限公司承制,影片將聚焦於孫悟空的心魔鬥爭
  • 《大鬧天宮》:孫悟空,永遠不屈的民族鬥魂
    海報靈感來源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今年的上影節上還放映了全新修復的4k版本《大鬧天宮》。海報上兩隻小猴子像京劇拉幕一樣,拉開淡藍色的水簾,露出孫悟空的臉。孫悟空的緊箍咒則是數字22,寓意為本屆電影節是第22屆。這個形象的孫悟空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代表,實在是合適不過了。
  • 孫悟空形象大顛覆!一段夢幻的成人之旅,評明代作品《西遊補》
    《西遊補》大概成書於崇禎十三年前後,其時明朝氣數已盡,時局衰敗,整個中原大地亂象頻生。所以書中多有諷刺明末時政,在其瑰麗玄奇的情節上塞了不少私貨。在董說的筆下,孫悟空這個角色與原著相比大有出入,更具有凡人氣息。孫悟空變得優柔寡斷、耽於情慾、甚至還封侯拜相,結婚生子。讀完全書,你會發現,其實這是孫悟空的「成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