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1月7日電題:齊抗疫 共戰貧——微電影鏡頭裡的「中國故事」
新華社記者嚴勇、何春好
11月6日晚,以「亞洲風·中國夢·臨滄情」為主題的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在享有「恆春之都」美譽的雲南省臨滄市開幕,共收到來自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餘部微電影作品,為歷年來最多。
本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參評作品題材廣泛,涉及公益、文化、旅遊等多個類別。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組委會執行主席、中央新影集團影視劇事業部主任鄭子介紹,就中國今年參評的作品而言,抗疫和扶貧兩大主題的微電影尤其引人關注。
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首次揭秘了武漢抗疫中「關鍵之舉」背後的故事。如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如何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了警報。
組委會專家表示,《英雄之城》用鏡頭真實記錄了武漢抗疫以來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眾多凡人英雄的溫情大義,以更貼近人性的視角為觀眾打開了凡人英雄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內心世界。
多數微電影作品將鏡頭對準各地湧現出來的感人脫貧故事,以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等為主體,講述了幹群同心協力戰貧的心路歷程。
以《追夢人》為例,該部微電影以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的精準扶貧故事為主線,還原了來自上海的幫扶幹部陳路傾心幫助輟學女孩走出家庭困境並成功圓大學夢的故事,成為近年來滬滇幫扶的一個縮影。
此外,展現邊疆地區發展成就的微電影作品同樣層出不窮。臨滄市委書記楊浩東表示,臨滄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是去年5月獲批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些都吸引了本土微電影創作者的關注,推出了以《木鼓謠》為代表的多部微電影作品。
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組委會主席姜海清說,從抗疫英雄的非凡壯舉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都被創作者們用一個個鏡頭記錄和呈現,既深刻展現著中國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又生動演繹著中華民族守正創新、砥礪奮進的堅定信念,讓人們真切感受到在時代浪潮的奔湧之下,偉大而不竭的人民力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社